铁血抗日-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合素质包含的内容很广,比如一个士兵经过你的军事考核被证明是全优,可他一上了战场就吓得哆嗦,这成不成?看来勇敢也是个主要条件吧?”成忠玺耐心的给陈东解释着:“要是他负了伤,比如被炸断一条腿,就躺下连哭带嚎等着医护人员来抢救,这样士兵能当特种兵吗?真正的特种兵应该具备比常人更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应该学会自救,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继续战斗,对险恶环境有主动的进取性。你看,这都属于综合素质范畴,要勇敢、意志坚强、有超出常人的忍耐力和在险恶环境下的主动进取精神。”
“嗯,有道理,有道理呀,你们念过书的真是不简单。”陈东感叹道。
特种大队的组建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始的,就连朱晋一和李艳涛都不清楚。朱晋一还因为陈东把自己旅的好苗子全挖走直接闹到了师部,结果大家看见出来的时候朱晋一屁股上多了一条脚印。
华毕成深知日本的情报部门可不是吃干饭的。他把特战队队部建在后勤处的一个僻静的旧仓库里,仓库周围是菜田,陈东带领战士们砌了两排猪圈,弄了些猪崽子养着,还挖了池塘,放进了鱼苗,办了养鸡场,门口的牌子上写着:100师部队后勤处。陈东的对外职务是100师后勤处主任。特种大队的建制级别较高,被华毕成定为团级。陈东的军衔也晋升为正团级中校。
第28章 只是刚入门()
特战大队代号“匕首”,全队人数共36人,只挖到这些够条件的人,多一个也没有了。副队长叫田远,山东汉子,参加过一二八上海抗战,十九路军的老兵,华毕成选出来给陈东做副手。陈东和田远的第一次见面颇有戏剧性。
陈东先伸手自我介绍:“大队长陈东,今后咱俩搭档,互相帮助吧。”
田远握住陈东的手说:“副队长田远,初来乍到,请多照应。”
话说得都挺客气,可两人握在一起的手可并没松开,双方使开了内力较量起来。
陈东边说着边将一股力加在手上:“这个特战队可不好带,都是些刺儿头,往后够咱俩喝一壶的。”
田远说着手上也渐渐加力:“那要看是谁带队了,队长要是觉得不行,我可以试试。”
“自己的孩子还是得自己养,推给奶妈就不合适了。”
“新媳妇养孩子没经验,还是给会带孩子的人养为好。”
“会不会带孩子不能光说,找个时间交流一下就知道了。”陈东的手突然变得柔若无骨,强大的力道消失得无影无踪。
田远也收了力说:“随时可以讨教。”
陈东这几天有些头疼了,他手下的这些兵似乎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都是些天地不怕,神鬼不敬的家伙。这36号人都是参加过实战的老兵,年龄偏大些,当兵要是一旦当油了,管理起来可就麻烦了,人要是有了本事,脾气肯定也跟着见长,你要让他服从管理,就得拿出点儿真东西让他知道你不比他差。
砌猪圈时,一个叫朱林的自告奋勇要砌墙,陈东把借来的瓦刀递给他,朱林竞不屑一顾地说:“用那玩艺儿干啥?这不就是瓦刀吗?”他晃晃手掌。
陈东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眼看着这家伙用手掌当瓦刀砍砖,一边砌还一边用眼睛也斜着他。陈东心说,没一个安分的,连砍砖头也要弄些手段让你看看。陈东嘴上赞许道:“到底是老兵了,觉悟就是高,知道瓦刀是跟部队的,弄坏了还得赔。应该表扬。我咋早没想到呢?这手是自己的,弄坏了谁也不用赔。”陈东拿起一块整砖,像掰点心似的一块一块地把砖掰得大小正合适,朱林才不吱声了。
几天之内,发生了无数起打架未遂事件。起因都是些鸡毛蒜皮。比如有个来报到的晚了些,不幸摊上门口的铺位,陕西民间乡俗睡门口不吉利。这家伙要换铺,没人愿意,随手拉着一个人就要出去切磋,说谁输了谁睡门口的铺。被拉得也是毫不含糊,跟着就走。
而屋里的其他人都没事人似的,有正专心致志地下围棋,有擦拭武器的,更有蒙头睡大觉的,反正根本没有半点儿要制止的意思,都该干啥就干啥,没人对看热闹表现出多大的兴趣。
要不是陈东碰巧遇到加以制止,这两位老兄不定切磋成什么样呢。陈东朝屋子里吼道:“你们为什么不制止?非得打起来你们才高兴是不是?”
却见朱林漫不经心的说:“队长,华师长常说,这世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军队中更是弱肉强食,既然没人愿意睡门口,那就以武定输赢了。”其他人都是欣然表示赞同。
陈东见这些家伙在胡搅蛮缠,便不想再搭理他们,扭身就走了。虽然陈东对此有心理准备,但一想到今后的管理问题,他还是觉得棘手。
他向华毕成如实汇报情况,希望能得到师长的指示。华毕成毫不客气地说:“这我管不着,你的兵你管,要不然要你干什么?有什么问题都是你的事,你要没这本事管好,就脱了这身军装回家抱孩子去。”
陈东灰溜溜地走到门口。
“回来。”华毕成说:“新结婚的小两口都要磨合,何况是新组建的部队了,三十多号人,从四面八方来,又都不是等闲之辈,难免有些棘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你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特种部队。就他们那两下子还差得远,不过是刚刚够了条件,真正的专业训练还没开始呢,你要多向参谋长曼斯坦因请教。”
几天以后,陈东召开了全队大会,在空旷的旧仓库里,全大队三十六号人没有像一般连队那样按队列坐,而是稀稀拉拉坐了一片。知道副队长田远宣布开会,下面嘈杂的声音仍然是此起彼伏。
陈东坐在台上端着茶杯已经品了半天茶了,敲着桌子说:“喂!大家都说够没有?是不是该让我说两句了?我早看出来了,咱们分队没他妈的一个省油的灯。当然,也包括我,都人五人六的觉着自己是块料,这也难怪,都是咱们师选拔出来的高手,万里挑一嘛,恐怕这地球上是搁不下咱们了。”
陈东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所以师长也知道咱们不是一般人,让那个德国来的参谋长给咱们出了张考卷,要试试咱们。我和师长说啦,我们分队都是人尖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能考住我们?笑话,伙计们,现在我把卷子发给你们,给咱分队争口气,闹个满堂彩。”
考卷发下去了,大家一看上面的题目都傻了:一、日本97式中型坦克的火力、装甲厚度、行驶速度分别是多少?及其的进攻队形?何种武器可以击穿其装甲?二、什么是炮兵的密位制?三、如何用手指和眼睛测距?四、爆破一个直径四米的混凝石桥墩,需要多少炸药?怎样计算?四、如何在夜晚用星辰判断方向?在阴雨天的森林里如何判断方向?五、你能分出日本作战飞机的类别吗?类别的打头字母都是些什么?六、你能分辨出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吗?它们各自的用途和特点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吭声了。陈东冷笑道:“都傻了吧?平时不是都挺能说吗?老天爷是老大,你们是老二,咋都不言语啦?朱林,你小子不是能的很吗?你说说。”
朱林低声嘟囔着:“咱一个当兵的,知道那么多干啥?”
陈东说:“你们以为枪法好,会格斗,有实战经验就叫特种兵了?告诉你们,差得远啦,你们这两下子不过是刚刚具备了基本条件,就像刚上小学的孩子,后面还有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课程,要学完可早着呢。参谋长给我说了,咱们去了德国之后训练科目:第一,体能训练,每天早晨10公里武装越野,腿上绑沙袋;第二,万米泅渡,人人过关;第三,驾驶训练,摩托车、汽车、坦克、装甲车、小型舰艇,都要熟练掌握;第四,伞降、机降训练。还有,炮兵观测、无线电技术、战场自救……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后天天我们出发去德国,师长说明天请我们喝酒,为我们送行。”
“还有,这些日子咱们的纪律够糟糕的,大家今后要自律,我不会用普通连队的条令和纪律要求你们,但你们也不能登鼻子上脸。我可丑话说在前面,要去了德国,谁敢丢咱师长的脸,没说的,就收拾你,谁叫你不长眼?听明白没有?”
战士们都严肃起来,大吼道:“明白啦!”
“解散。”
第29章 德国受训()
陈冬丽现在对她自己的美貌开始有点不自信了,华毕成自从拉起部队的架子开始练兵以后,就没来过她这里,都快一年没见了。每个月只让白硕这个副手来拿款子,陈冬丽觉得自己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以前哪个男人不是一见了她就像没了魂似的,就是这个华毕成,好像压根就没把她陈冬丽放在眼里,一开始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来逗逗她陈大美人,现在居然连影子都不见。
上次去南京连声招呼也没打,后来居然还去了德国。接着在上海被个什么女记者行刺,听说还很漂亮,说是日本间谍,陈冬丽才不信,日本间谍政府能那么轻易的放了,肯定是欠下的风流债。陈冬丽感觉自己有点像是被抛弃的怨妇。这几天陈大美人的火气大的吓人。
算算日子又到了和华毕成分钱的日子,陈冬丽今天一早起来就精心的打扮自己,一旁的伙计都看出陈大美人有些不对劲了。
马蹄飞扬,华毕成这个死男人今天终于露面了,黑了不少,身材也健壮了许多,不过倒是更显得有男人味起来,穿上笔挺的少将军装看着还真有点讨人喜欢。
陈冬丽故意把风情都摆在脸上拼命的冲着华师长放电,电的华师长的新任副官成忠玺差点从在上楼的时候摔了一跤。
华毕成哈哈大笑,冲着陈冬丽一抱拳,朗声说道:“劳老板娘大驾来接我这个粗人,几日不见,老板娘越发漂亮了!”
陈冬丽回了个媚眼,领着华毕成上二楼进了屋,跟华毕成来的“匕首”特战大队的三十几号人坐在一楼大厅,腰里面是一水的20响毛瑟手枪,吓得旁边的客人们大气都不敢出。
陈大美人将这个月的分红给华毕成摆在他面前的茶几上,还有过往的账目清单请华师长过目。
华毕成看也没看一眼账簿,就伸手将陈冬丽翻开的账簿给合上了。接着向陈大美人说出了他此次前来的另外一层目的。
她听完觉得自己的脑袋疼得厉害,她恨不得将华毕成这张笑的像狐狸的脸给撕开去。
1933年的腊月,华毕成带着“匕首”特战队的三十六号人,陈冬丽带着陕西哥老会的人出发前往了河南。
华毕成和陈大美人一行在河南信阳从青帮手里接了一批货物,没错,这是希特勒从德国给华毕成运来的第一批工业设备。为了掩人耳目,华毕成把货分成了四拨,足足装了一百多车,都盖上了帆布,让陕西哥老会的人分批押运回陕西。
陈东和他的“匕首”特战队则都身着便装,从信阳出发去了上海,再从上海前往德国受训。
一个月后,他们到达柏林军事学院。野外生存、特种兵分队这些陌生的名词摆在刚刚到达德国的陈东和他的特战队面前。他们在柏林军事学院的第一项训练科目: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