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艾尼玛急得不知所措的时候,坑道出口的翻板被再次推开,从里面冒出个穿中国军装的军官,一开口说的却是日本话:“哈库伊!快点进来!炮弹要落下来了。”
趁着几个日本兵愣神的时候,艾尼玛托着小林钻了进去,早有坑道里面的官兵将小林绑了。
那个在坑道口的军官继续用日语对茫然无措的日本兵说道:“八格牙路!你们是想死吗?”
小林的同伴们看了看已在四周炸响的炮弹,求生的欲望战胜了一切,于是他们心一横,钻进了坑道。无一例外,几个人很快都被五花大绑,那个说日语的军官看着这几个日本兵笑的有些渗人,小林很不解的望着这个很像自己同袍穿着中国军转的家伙。
“呦西!你们就是我特高课的新鲜血液,我就是你们的长官青木彰上校。我们将一起为伟大的华将军工作。”原来是深入前线寻找适合做日奸人员的特高课的青木课长,难怪他如此兴奋,从此他自己的下属终于有了日本人,一次还来了七个。日奸的队伍壮大了,终于不用一个人指挥那么多劣等的朝鲜人了。
艾尼玛也傻了,咱们部队里怎么还要鬼子啊?那这几个鬼子兵算谁抓的?
第114章 委员长的棋局()
艾尼玛最终没有白忙活,班长先是狠狠的批评了他的无组织无纪律,然后又肯定了他的勇敢,对话结束的时候班长决定让艾尼玛功过相抵,但还是给了他一个奖品。这个奖品就是小林的同伴带进坑道的一挺歪把子机枪,艾尼玛这下子终于当上了机枪手。
歪把子机枪的弹药很好解决,和三八大盖是通用的,艾尼玛笑呵呵的从班长手中接过了从几个鬼子兵身上取下来的子弹盒。然后坐在机枪掩体的角落里面捣鼓他的机枪。外面小鬼子的炮打的很凶,掩体里面的机枪手将射击口的护板放了下来,聚到艾尼玛的旁边拿他开玩笑。
“我说艾英雄。这小鬼子的机枪你会使吗?要不要哥几个帮帮。”
“我的!我的!你别乱摸,有本事自己去抢一挺回来”。
“看你宝贝的。我告诉你吧,这小鬼子的机枪远不如咱们的捷克式,咱么100师的德国参谋长早就说过。”
“你的再好我也不喜欢,这是我的!我的!”
老兵们见艾尼玛像护着小鸡的母鸡一样抱着怀里面的歪把子不放,觉得无趣,于是散开了休息,艾尼玛终于有了仔细观察这挺日式机枪的机会。
这鬼子的机枪长得就是怪啊,枪托呈弧形折向一边,难怪被叫做“歪把子“机枪。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开放的供弹弹斗位于机枪枪身左侧,机枪上配有油壶掏出乎弹试了一下。弹斗可以容纳6个弹夹,机枪上还配有油壶,这艾尼玛就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了。难道鬼子机枪手还要去厨房烧菜吗?艾尼玛用他的鼻子凑到油壶前面闻了闻,他噢到了一股枪油的味道。看来是给机枪用的。
有了新枪艾尼玛就像试试,他跑到班长跟并小声的都囔着:“班长,你看待会能不能让我也打一梭子?”
班长看了看跃跃欲试的艾尼玛,笑着说:“不错啊,连子弹都捣鼓进去了啊。你就让打一会。”
艾尼玛乐呵呵的跑到射击口旁边,把捷克式给搬了下来,然后架起了他的歪把子。看着叽叽咕咕的机枪手,艾尼玛呲着牙笑了笑,然后指了指自己的歪把:“你那个不行!瞧我的,日本机枪!”
“鬼子上来了!又是和炮弹一起冲,简直就是不要命的打法”班长在感叹着日军的凶悍,艾尼玛却乐滋滋的打开了射击孔的挡板。
看着外面一堆堆的小鬼子,艾尼玛用力的扣动了扳机,让艾尼玛非常意外的是,歪把子机枪的后座力很十分容易控制,那个弧形枪托在贴腮瞄准的时候非常的方便,射击的精度很高。这样的愉快感持续到了一梭子弹打完,艾尼玛又开始往供弹斗里面填子弹,“歪把子”机枪在战斗使用中的装弹程序十分复杂,日军都会给他们的机枪手配一个副射手,而这个副射手实际上就是弹药装填手,由此可见歪把子机枪装弹之繁琐。
艾尼玛装好一匣子弹的功夫,机枪手举着捷克式已经打完了两匣子弹,看着机枪手得意的嘴脸,艾尼玛气呼呼的举着他的“歪把子”又来到了射击孔旁边。
机枪手居然还做了请的姿势!
艾尼玛一边射击一边向田娃还有班长解释着:“俺还不太熟练。这是把好枪。”
这边话音还没落。艾尼玛的“歪把子”就突然卡了壳,他一脸悻悻的看了一眼在旁边幸灾乐祸的机枪手,然后向他的班长求助。
“班长!这怎么办?”
“告诉你这是把烂枪,你就是不信!现在有体会了吧?”
班长终于又的到了教训艾尼玛的机会,他立刻向艾尼玛普及起了枪械基础知识,枪械的结构越简单可靠性也就相对越高;反之,可靠性则越糟。
鬼子的歪把子,采用的供弹方式结构与动作过于复杂。而这种结构动作的高复杂性池就埋下了高故障率的隐忧。“歪把子”机枪对于气象和环境十分敏感,于是日军采取了把油壶装在装弹机旁边随时为机件和枪弹涂油的办法来保持可靠性的办法。事实上即使在练有素的日军手中,“歪把子”机枪也只有在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季节并且在精心擦拭保养以及战斗强度不高的理想条件下故障率才会相对低一些。
现在这把高故障的枪落到了艾尼玛这个新兵蛋子的手里面,自然是雪上加霜,艾尼玛第二匣子弹还没打完,退弹器就卡了壳。
听完了班长的话,艾尼玛气得将“歪把子”扔到了地上,他觉得自己太冤了,冒着送命的危险抓了个小日本,居然换了这么一把破枪!
“怎么,你现在不稀罕这日本枪了?”机枪手一边换弹匣一边捅艾尼玛的痛处。
“娘的!谁在提日本枪我和谁急!木头疙瘩小日本,造的这是什么玩意!!”
***************************
南京,总统府。
吴福线的战火牵动着蒋委员长的神经。
蒋委员长现在的心境和淞沪抗战开始之前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那时在蒋委员长的心里认为集中中央军的精锐一定可以在上海给日本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不过结局是胜是败,中日双方都应该回到谈判桌上去,可是这一开战就打了三个月,日本人得寸进尺,占了上海还不满足,东京那边已经明目张胆的在叫嚣着要攻下南京了!这不是骑在他蒋某人的脖子上拉屎吗?
蒋委员长立刻下令,军政部开始了和日本人针锋相对的宣传战,但是面对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军政部的宣传难免有些有气无力。
蒋委员长十分需要自己的军队给他的抗日宣传提供一些有力的支持。不过,蒋委员长心爱的中央军还是让他失望了。日本人一旦突破了吴福线和锡澄线,那么南京政府的都就完全的暴露在了东洋人的铁蹄之下。按照日前战场上的展形势来看,南京必须早做准备。
今天召开的会议就是为了讨论南京保卫战的问题。蒋委员长照例在会议开始的时候鼓励了他的将军们,然后大唱了一段高调,紧接着蒋百里把国防线附近的最新战况介绍了一下。
很快,会议的重点转到了今日的议题——南京保卫战上面来。本来就情绪低落的参会人员现在将他们的脑袋埋得更低,他们谁也不想担任南京守卫战的最高指挥官。
日本人的气焰正胜。南京附近的部队又都是新败之师,万一蒋委员长来个与南京城共存亡的决定。那么谁做了南京守卫战的指挥官就等于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这种明知道打不赢的仗实在让人提不起劲来。
李宗仁和白崇禧心里面十分恼怒蒋委员长不接受华毕成的建议,没有早早的将上海的部队撤到国防线阻击日军,所以才有今日的困境,今天蒋委员长几次递话给这两位广西大佬,可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只是饮茶,一言不发。
蒋委员长见僵局迟迟不能打破,只能自己来起这个话头:“诸位,现在日本人离南京已经越来越近了,吴福线和锡澄线上的部队虽然十分的努力,但是毕竟都是在上海伤了元气的部队,靠他们挡住日本人是不现实的!南京的城防部署已经是刻不容缓,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家栋梁,对即将到来的国都保卫战应该都有各自的看法,怎么样?谁来说说?”
李宗仁和白崇禧对视了一眼,本来他们是打算一言不发到会议结束的,可是现在蒋委员长居然提出了“国都保卫战”这个说法。很显然蒋委员长是打算在南京投入相当的兵力大打一场,这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眼里根本就是意气用事!
南京这样的兵家绝地,是能守得住的吗?如果不打消最高当局的念头,恐怕又要十几万将士的血肉之躯来填。李宗仁觉得自己不得不站了出来了:“委员长!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于防御,上海的日军来势汹汹,吴福线已经出现了动摇,即使有心要布置城防时间上也不太允许了。我认为不如在南京形式上的抵抗一下,大部队还走向武汉、徐州方向转进的为好。”
李宗仁的话已经说的很客气了,要是换了言辞犀利的小诸葛,恐怕就直接说出南京城守也守不住这样的话来。
李宗仁的话显然是蒋委员长所不愿意听到的,蒋委员长环视了一下会场上的将军们,却现大多数人对李宗仁的话居然持着赞同的态度,似乎放弃南京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眼看会议的方向离自己需要的目标越来越远,蒋委员长终于忍不住开始发飙:“南京!是中国的都!守不守南京不是个单纯的军事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我们要用血战到底的精神来振奋我们的国人,给他们以信心!南京必须要守!这个问题不用再议!我现在就一句话!各位谁愿守南京?”
会场上,蒋委员长出离愤怒了,他一拍桌子,大喝一声:“那么我来守吧!如果我牺牲了,你们继续抗日!”
蒋委员长当此时说的明显是气话;要是真的让他这个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来守南京城,恐怕所有的中国军人都要成为千古笑柄了。这时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蒋介石定睛一看,是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
唐生智大声地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都。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唐生智的一番大话,很有大义凛然的气势。蒋介石听完唐生智的话,大喜过望。唐生智为了在蒋委员长面前好好的表现,立亥起誓与南京共存亡。
李宗仁很反感这样的表演派。对唐生智的所作所为很不以为然。语带讽刺地翘起大拇指,对唐生智说:“盂潇,你真了不起啊!”
没想到唐生智居然反唇相讥:“德公,战事演变至此,我们还不肯干一下,也太对不起国家了!”然后唐生智转向蒋委员长作出保证:“临危不乱、临难不芶没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
蒋委员长终于发现救命稻草了。于是心花怒放的打算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