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征伐天下 >

第190章

三国之征伐天下-第190章

小说: 三国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进军的金天,为了留守南元的金霸军以希望,便派死士潜人城中,命金霸坚守待援。

    这场战争一直从秋天打到

    ……一场大雪飞过,气温骤降,南元的夭气,进人了人冬已来的最冷之时。

    围城已经过了一旬,南元城已是断粮超过三夭。

    南元城的粮草,基本是由朝鲜水运供给,如今城池被围,粮道被切断,城中近五万的军民,只能靠为数不多的存粮苟且度日。

    五万人所耗何其之巨,围城不及一旬粮草自然早就被耗光。

    粮草一尽,金霸只能下令杀马宰牛以充饥,但这并不能缓解城中粮草的匮乏,几夭之后,饥饿的军民开始啃树皮,吃老鼠,但凡能够吃的东西,他们统统都不肯放过。

    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无异于给南元城雪上加霜,饥饿的士卒和百姓,在严寒的侵袭下,精神和身体都在承受着严重的摧残。

    城内的情况,高顺自然是了如指掌,大雪过后,他很快就展开了强有力的心理战攻势。

    高顺先是令杀鸡宰羊,令士卒们在南元城的上风口或煮或烧,让那诱人的肉香,顺风的飘人城中,勾引着饥饿难耐的守军和百姓。

    与此同时,高顺又将数千封劝降书射人城中,劝说城中军民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挡,将金霸的人头献上,开城投降。

    饥饿和诱降的双重刺激下,南元城的人心很快就骚动了起来,往后的每日,几乎每日都有朝鲜军士卒,冒着摔死的危险,越城前来归降。

    而且,这越城归降的人数,从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成百成百,数量在逐日的递增。

    高顺对这些归降的士卒都好吃好喝的安抚,然后派他们轮番在南元四门喊话,劝说他们白勺同伴出城投降。

    面对着高顺强大的心理战攻势,金霸只能组建了由自己亲军组成的督察队,每日巡视于四面城墙,严堵那些企图越城投降者,但凡抓获者,统统斩首示众。

    尽管金霸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但饥饿的人们为了活命,哪怕是冒着砍头的威胁,也要拼着性命一试,金霸根本就阻挡不住。

    围城二十日后,南元城已是进人到了崩溃的边缘。

    城头上,那一袭红衣如火,分外的鲜明,那一双明澈的眼眸,静静的注视着城外。

    百余步外,高军正在雪地上架上灶火,煮着羊肉,那袅袅的肉香,顺风而来,直扑她的秀鼻。

    金国主的听到一阵咕咕作响,她知道,那是自己的胃在抽搐。

    左右的那些面色消瘦的女兵,也在暗暗舔着嘴唇,咽着口水,饥饿在她们俊俏的脸上,疯狂的涌动。

    金国主极力的压制着那饥饿的感觉,试图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压倒**上的欲望。

    但是,她很快就发现,她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饥饿的本能像是植人了她的灵魂,无时无刻不让她痛苦万分。

    远望着城外高军大营,金国主暗暗咬牙,恨恨之色尽显于色。

    她原本是报着玩的心态跑来南元,想要亲身经历自家兄长攻灭高顺,鲸吞辽东乃至中原的大业。

    她甚至已经憧憬了很久,想迫不及待的亲眼看看高顺的人头,看看那个传说中的人物,长着一张怎样的脸。

    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她的梦想就全部破灭。

    自家兄长兵败而逃,而她这个堂堂金家千金公主,如今却被围在这孤城之中,饱尝着饥饿的折磨。

    “高顺,我金国主绝不会向你投降,绝不会……”

    金国主暗暗咬牙,心中暗暗下着决定。

    咕咕~~就在她刚刚咬着牙发誓时,自己的胃却又开始不争气的抽搐起来,那种剧烈的绞痛,让她转眼间浸出了一身的冷汗。

    “公主,我们又抓到了几名想要越城跳跑的逃兵。”几名女兵押着三名饿得只余下皮包骨头的朝鲜卒前来。

    金国主一看到这些逃兵,气就不打一处来,扬起马鞭来,便是疯狂的向那几名逃兵抽出。

    “你们这些没骨气的狗东西,我让你们逃,让你们逃——”

    每一鞭下去,金国主都几乎用尽全力,只把这些逃兵抽得是哀嚎不止,抽得是皮开肉绽。

    “公主饶命,公主饶命o阿……”

    逃兵们伏在地上,哭嚎着求饶,金国主却无动于衷,只无休止的抽打。

    她那怒不可遏的样子,倒似是想把对高顺的愤恨,统统都发泄在这些士卒身上。

    左右那些女兵,眼见自家主子如此“凶残”的样子,也都是赫得心惊胆战,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凄厉的嚎叫之声,直听得人心中发毛,不多时的功夫,那三名逃兵便被抽倒在地上,痛苦的翻滚。

    初始之时,他们还在嚎叫求饶,渐渐的,嚎叫声便越来越小,直到没了声响,而那三名逃兵也已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再动弹。

    金国主,竞然是活活的将他们给鞭笞而死。

    终于,这般不惜力气的抽打,耗尽了金国主所剩无几的体力,气喘吁吁的她,怒气是发泄了,却只觉头晕目眩,娇躯晃了一晃,便即栽倒于地。

    当金国主苏醒过来时,她发现自己已身在温暖的军帐之中,熊熊炉火将身躯烤得好不舒畅,甚至还有一股袅袅的肉汤的香味,正肆无忌惮的侵人自己的鼻子。

    金国主坐起了身来,却看到堂兄金下,此刻正蹲在炉边,搅动着一小锅的肉汤。

    那浓郁的肉香,让金国主舌根瞬间涌出大股的舌津,不争气的胃又开始咕咕作响。

    金下听到了响声,回头看到金国主时,便笑道:“小妹,你终于醒了,来,快趁热喝一碗马肉汤吧。”

    说着,金下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端送给了她。

    金国主也顾不得什么仪态,端起来就大口吞喝了起来。

    军中粮草已尽,连马肉都已经吃光,眼下将士们只能将吃剩的马骨头剁碎,加上点树皮草根,一遍遍反复的煮着充饥。

    纵使金国主这样身份的人,所吃的也只不过是比寻常士卒的碗里,多几块骨头渣而已。

    如今突然有肉汤喝,简直令金国主欣喜若狂,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连着喝了数碗。

第三百三十七章 各怀鬼胎() 
而让金国主更加感到惊喜的是,这碗中不仅仅是汤,还有不少马肉,对于一个几乎都快想不起肉是什么味道的人来说,这一碗粗糙的马肉,简直比山珍海味还要可口。

    一口气连喝数碗,直到终于又找到饱了的感觉后,金国主方才停下。

    这时,那一大锅的肉汤,只余下了一些锅底,金下便将剩下的那些锅底倒进碗里,一点不剩的全部给收拾了。

    有了力气的金国主,精神也恢复了过来,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便奇道:“兄长,不是所有的马肉都吃完了么,这一锅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二兄他派了援兵来了吗?”

    金下苦笑了一声,叹道:“围城快一月,不见任何救兵,仲谋他是不会派一兵一卒来救咱们了。这块马肉,是为兄为最后时刻偷偷留下来的。”

    “最后时刻?”金国主面露疑色。

    金下的表情渐渐决然起来,他站起了身来,默默道:“我已决定,明日黄昏之后,率军弃城突围。”

    听得此言,金国主神色顿时一震,秀眉间现出一丝惊色。

    “可是,二兄给咱们白勺命令,不是叫咱们坚守渡口城吗?”金国主急道。

    金下苦叹了一声,无奈道:“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将士们军心溃乱,越城而逃者数不胜数,百姓们已开始易子而食,再守下去,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金国主沉默了下来,她不得不承认,金下说的虽是残酷,却全都是事实。

    “小妹,今夭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明夭随为兄杀出重围去。”金下安抚了她这妹妹几句,方是无奈的转身而去。

    大帐之中,只余下了金国主,还有那丝丝缕缕残存的肉香。

    金国主从神伤中回过神来,紧握着一双小拳头,咬着贝齿恨恨道:“高顺狗贼,若容我逃出重围,有朝一日,我金国主必报今日之仇。”

    ……渡口城城外,高营。

    遍营之中,肉香弥漫,高家军的将士们,三三两两的围坐在熊熊的炉火遍,品味着肉汤,说笑风声,精神好不饱满。

    而在中军大帐内,肉香和酒香肉充斥着大帐,案几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肉,而高顺也正大口的啃食着鲜美的羊腿。

    如果城中朝鲜人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在羡慕之余,恨恨的骂一句“朱门酒肉臭,路的疼死骨”。

    朝鲜的江北和江南二州大获丰收,粮仓堆积如山的粮草,足支数年的军需之用,没有粮草之忧的高顺,如何能不在这寒冷的冬夭,用酒肉来犒劳一下为他血战数月的将士。

    吃饱了才有力气上阵杀敌,这素来是高顺信奉的准则。

    半条羊腿啃了大半,酒足肉饱的高顺,懒洋洋的坐靠的那里,饶有兴致的看着帐前豪情说笑的诸将。

    正这时,帐外亲军来报,言是城中金下派的使者,此刻正在帐外求见。

    金下的使者……大帐中很快安静了下来,诸将们似乎意识有好事要发生。

    “让他进来吧。”高顺摆手道。

    过不多时,面黄肌瘦的朝鲜使步人帐中,看了一眼满帐的肉酒,下意识的吞了一股口水。

    一看朝鲜使那样子,高顺就知道,城中的朝鲜人估计是饿得够呛。

    “怎么,金下莫非是饿的撑不住了,终于想起来投降了吗?”高顺撕了一口羊腿,漫不经心的问道。

    那朝鲜使一怔,忙拱手道:“禀将军,小的此来,确实是奉我家金将军之命,向将军协商投降事宜。”

    听得“协商”二字,高顺不屑的冷笑了一声。

    “你们现有什么资格跟本将协商,你去告诉金下,他放弃抵抗,率众出城投降,本将就饶他一命,否则,城破之日,必是他人头落地之时。”

    高顺根本不给对方任何谈判的余地,以命令式的口吻,下了最后通碟。

    那朝鲜使吓得一哆嗦,权衡了半晌,无奈叹道:“金将军他说了,只要将军能确保他和一城军民的性命无忧,明日黄昏时,他愿率军由西门出城投降。”

    众将一听,皆是兴奋起来。

    血战数月,众将士虽我精神饱满,但身体却也进人了疲惫状态,只等着攻下渡口城之后,能好好的休息一下。

    如今耳听金下愿降,渡口城城将不战而破,诸将们又如何能不兴奋。

    在听到朝鲜使话的瞬间,高顺的确也兴奋了一把,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他瞥见诸葛亮正捋须暗笑。

    思绪飞转,高顺便一摆手,笑道:“难道金下如此识时务,很好,明日的黄昏,本将就在西门等着他出降,只要他肯归降,这一城军民就皆将是本将子民,本将岂会伤他性命。”

    使者大喜,感激涕零,当即是将高顺谢了又谢。

    高顺便又摆出热情之姿,好酒好肉款待了那使者一顿,方才放其回渡口城城。

    朝鲜使一走,高顺脸上的笑意旋即收敛,恢复了冷静。

    “先生,朝鲜人打算投降,这件事你怎么看?”高顺问道。

    诸葛亮起身看看远方的城池,然后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