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

第5章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第5章

小说: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刘协知道宋濂年纪颇大,明天还要继续处理政务,现在整个雍丘城大小事务都堆在他肩上,便请他前去早早休息。

    送走宋濂,刘协让丫鬟带路,也往后院休息去了。今天是他踏出争霸之路的第一步,必须养好精神,才能保持高昂的精神去迎接来自东汉各路大小诸侯的挑战。

    第二天一早,刘协练武洗漱完毕,便带着一队亲卫察看雍丘城情况。这亲卫是苏定方从军队里挑选出来的,都是身世清白,练习武艺的壮汉,专门用来护卫刘协安全的。如今苏定方和典韦都各有要事,刘协身边不能没有人护卫周全。

    刘协昨晚进城时,因为夜色的遮掩还没有发现雍丘竟然破败到如此境地,倒不是说城墙倒塌,房屋毁损,而是空荡荡的像是废弃许久的荒城。稍微值钱能用的东西都被黄巾贼搜刮干净,再就是人口锐减,留下来的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好歹宋濂声望颇高,一番安抚后百姓们才敢出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雍丘恢复生机。

    刘协越看越皱眉,前世只知道黄巾起义声势浩大,席卷大汉,前身更是养在皇宫衣食无忧,从来没有亲眼见过黄巾作乱,也不知道他们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黄巾贼大多数是苦命无知的百姓,因为天灾人祸不能生活才加入进去,可是残害别人的时候当真是变本加厉,非同小可。

    刘协深知当务之急是粮食问题。粮食都被黄巾贼掠夺干净,侥幸留下的也不足以供养百姓,而且现在不断有逃走的百姓回来,太守府和周边县城也只顾自保,根本不肯拿出粮草出来赈济百姓。

    等刘协巡视完回到县衙,宋濂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多时。

    “宋公,咱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刘协问道。

    “回殿下,粮食剩余不到三千石,根本经不起数万人的消耗,就算百姓家有点存粮,整个雍丘也坚持不了一个月啊。”宋濂也是愁眉苦脸。“不过之前城外田地里都种下了粮食,这些天虽然因为战乱波及荒废了一段时间,不过濂刚刚去看过,只要有劳力继续除草施肥照顾一下,影响不大,收成足以维持我们一年的消耗,问题是现在百姓的中青壮大都被黄巾贼掠夺上山,我们的人手根本不够,而且就算有足够的人手,那些粮食最早也要三个月后才能收割,单凭我们现在的粮食根本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苍了天了,为什么别人穿越都是大爷,王霸之气一震,就有英雄来投美女在怀,我丫的穿越就是各种绝境,更重要的是美女的毛都还不曾见过,真是倒霉。”刘协暗自腹诽,实在是苦闷不已。

    “不知道宋公可有办法?”

    “这个嘛,正是我来找殿下的原因。办法倒不是没有,只是成与不成还得看殿下与定方和典韦两位将军。”

    现在苏定方统练军队,典韦从旁协助,两人虽然都没有军衔,但宋濂还是以“将军”相称,不是因为客气,而是二人确实都有这个能力。

    刘协闻言顿时多云转晴,喜道:“宋公快说快说。”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要有足够的粮食让我们坚持到三个月后秋收,以及要有足够的劳力去照料庄稼而已。”

    “而已……”刘协额头冒出一头黑线,这对现在的雍丘可是要命的问题。本以为这老头能够想出什么好主意,没想到说了跟没说一样,好气哦。

    宋濂浑然没有注意到刘协的小情绪,神情淡然,接着说道:“昨晚殿下叫苏将军统帅两百兵士,又让典韦将军下乡勒令逃兵回来戴罪立功,那些逃兵自然不想就此背负罪名躲藏一生,绝对会感念殿下恩德回来效力。这些人都是难得的劳动力,熟悉农活,让他们带领百姓一起种粮收粮最为合适不过。”

    这不就是后来曹魏的军队屯田么,这宋濂果然厉害,不愧是政治高达98点的大能。刘协忍不住暗暗称赞。

    “那这三个月的口粮又该如何。”刘协多了几分期待,问道。

    “这个,这个……”饶是宋濂腹中早有对策,可真要到了说出来的时候却还是有点为难。

    鸡蛋坚持每天都有更新,希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收藏支持,帮忙宣传一下,鸡蛋拜谢!

    (本章完)

第6章 借粮三策() 
刘协见宋濂吞吞吐吐,知道他是有难言之隐,便宽慰道:“宋公但说无妨。”

    “哎,也罢,为了满城百姓,便是殿下责罚濂也认了。”宋濂把心一横道:“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找人借粮。太守府和周邻县城,濂早已派人前去向他们说清情况,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处愿意借粮,濂断定他们是铁了心要自保,恐怕便是殿下亲去,就算能借到也只是杯水车薪。此外有能力借粮的,便只剩下世家了。只是世家最重传承,行事向来以自身利益为重,以我雍丘现在的条件根本没有足够的筹码借到粮食。”

    “那岂不是无计可施了?”刘协皱眉道。好你个老头,胡子一大把坏心眼也不少,本来以为一通铺垫能有啥点石成金的妙计,谁知道拐弯抹角的又把自己数落了一番。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

    宋濂现在倒也不再纠结,自信一笑,道:“殿下莫急,其实还有一种人有粮,而且是要多少就有多少,那便是商人家族。商人富庶,虽有万贯家财但地位低贱,他们往往世代经商积累财富无数,钱财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阶级地位的提升才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以殿下的身份前去借粮,稍加许诺,必然可成。”

    这下刘协反而郁闷了,道:“宋公既然早有良策,为何不早些说出来,害得孤忧心了半天。”

    宋濂苦笑,摇头道:“非是濂故意卖弄不肯说,士农工商商人为末,地位下等低贱,濂这计策却是要让殿下屈尊相求于他们,实在是有碍殿下声名。”宋濂政治能力何等之高,自然不会轻贱商人,他这样说只是害怕刘协爱惜面子,不愿屈尊行事。

    刘协恍然,士农工商,商业乃是贱业,商人四处经商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与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小农经济大大冲突,因此地位向来不高。就算经营得再好,家业做的再大,也只是庶人,距离世家千差万别,更不要说和刘协这个皇帝亲弟,大汉王爷相比了。不过他来自后世,倒没有这种轻视商业,甚至鄙夷商人的观念,毕竟后世可是一个随口就能叫马云爸爸的年代。

    不过刘协还是故作清高,说道:“宋公一片苦心,孤自会体谅。既然能解我雍丘燃眉之急,牺牲些许虚名孤却是不放在心上。此事越早解决越好,宋公既然出此良策,那孤向何人借粮,想必宋公早已了然了吧?”

    “要支持我雍丘一城军民数万人三个月口粮,除去我们现在剩下来的三千石,也至少还需要一万石才行。况且远水解不了近火,现在有这个能力的,陈留郡只有一家,那便是襄邑卫家。”

    “襄邑卫家,那不就是资助曹阿满招募义兵讨伐董卓的那个卫家么?要不要做得这么彻底啊,我这刚抢了曹阿瞒的陈留雍丘,现在又要去找他的金主卫家资助,阿满啊阿满,不是我诚心要负你啊。”刘协唏嘘不已。不过这种截胡之事,尤其是截胡曹阿瞒这种不世枭雄,他只想说还有下一次么,一次不过瘾啊。

    宋濂接着叹声说道:“殿下初到陈留,人生地不熟,行事不便,濂本应该跟随殿下一同前往卫家借粮,只是雍丘事务繁重,实在是离不开濂啊。殿下此去难免不会途生波折,身边正是急需一个能够出谋划策的人才,可怜我雍丘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胜任啊。”

    这时候,有亲卫躬身进来说道:殿下,门外有一人自称虞允文,说是殿下洛阳城府上管家,听闻殿下辗转停留在此,故追随而来。”

    “哈哈,彬父终于来了,快快有请,不,孤亲自前去接他。”刘协高兴不已,想不到系统小萝莉那么善解人意,自己和宋濂正在忧虑无人可用,这虞允文正好就到了。帅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而我刘协要为这句话代言么?

    “能得殿下如此器重亲自相迎的人,想必也是一位大才,濂也想去看看。”宋濂也是起身,跟在刘协后面一起出去。

    刘协刚到门外,便见到一个而立之年的男子站在那里,不是虞允文还能是谁。虞允文身体笔直,脸上虽有风尘疲惫之色,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仿佛能够将人直接看个通透。

    “哈哈,彬父,你也来了,孤从洛阳出来,便只有你和定方肯继续追随与孤,孤实在是感动不已。”刘协远远地就大声说道。

    “允文惶恐,拜见殿下。今日得见殿下安全,实乃大汉之福”虞允文两袖一挥,就要行礼。

    刘协摆摆手将他扶住,道:“彬父何须多礼,来,孤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宋公宋景濂,其治政之才不下古之萧何;宋公,这位是虞允文虞彬父,长于军事,料敌机先,善通能变。”

    两人见刘协如此评价对方,都不敢怠慢,连忙相互见礼互道久仰,刘协又道:“彬父是怎么知道孤在此的呢?”

    虞允文不急不慢地回答道:“当日允文让定方出城寻找殿下,却不曾想殿下与定方双双不归,便知道事情有变,后来允文使人查探,得知有和殿下定方外貌相似的一中一少两人结伴向东离去,允文就知道殿下看出董卓包藏祸心,明白洛阳并非久留之地,必是往陈留而来。”

    “哈哈,彬父果然厉害,单单凭此就能猜到我和定方到了陈留。宋公,你不正苦恼我去卫家身边没有一个智慧之人出力么,有了彬父,那还愁什么。”刘协忍不住狠狠击掌,对着宋濂说道。

    虞允文又说道:“殿下前去卫家,可是为了借粮?”

    宋濂听了顿时一惊,想不到这虞允文刚进城这么一会就一眼看出雍丘城的关键所在,甚至将将他的对策也猜得八九不离十,当真是非同寻常,殿下虽然年幼,可是身边之人,当真没有一个平庸。

    宋濂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说道:“正是,此行有彬父相助,大事可期。殿下只需明日典将军回来,便可动身。”

    当下一敲定,刘协邀二人入内,命下人备好酒菜,为虞允文接风洗尘。

    第二日,等典韦完成任务后回来,刘协便将雍丘大小事务都托付给宋濂,同时命令苏定方继续练兵,只带着典韦和虞允文以及几个亲卫便低调往襄邑而去。

    襄邑作为卫家的根基所在,自然是无比的繁华昌盛,远非刚刚经历黄巾贼祸乱的雍丘所能相比。刘协等人尚未进城,便可以看见商户来往车水马龙,小贩叫卖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人潮鼎沸,热闹非凡。

    几人刚寻了一家客栈住下,虞允文便让亲卫出去打探一下卫家消息。只有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三人在客栈吃完午膳回到客房,几个亲卫也打听到消息回来了。

    亲卫中为首的一人低声说道:“公子,小人们打探发现,卫家的大宅就在城东,卫家家主卫弘前不久刚刚经商回来,这些天一直待在家里不曾外出,而卫家上下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很少与外界有商业意外的交流,小的们买通下人才知道,最近卫家一直在暗中囤积粮草,购铁造兵,府上门客、仆人、奴隶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