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知道河山盟的大靠山是谁,谁都知道宁是恭是因为什么被拽下神坛的,而且人们也都清楚宁是恭复出之后对谁最不利,所以人们也就不难猜测出刺死宁是恭的幕后元凶究竟是谁。
为了坐实李默背锅侠的身份,石贵妃又撺掇着皇帝为宁是恭恢复王爵,以亲王之礼下葬,葬礼十分隆重。
自那以后,长安的大户们算是彻底被石芙蓉降服了,这个女人彻底疯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太歹毒了。朝臣们也战战兢兢,有人开始逃遁,但石贵妃的兄长是西京兵马使,掌管着九门的钥匙,没有他的允许谁又敢出城?
宁家的江山终于在石贵妃的手中实现了中兴,领地从未央宫扩展到了大半个长安城,但宁家自己人却对这个宁氏江山感到困惑和不满,这分明是一个打着宁氏江山的石家王朝嘛。
石贵妃越来越像傅太后,如她一般的睿智、专断,胆大包天,野心勃勃,也像那个老妖后一样的放荡不堪。
老妖后跟匈奴人混在一起的时候,丈夫已经死了很久,但石贵妃的丈夫还活蹦乱跳呢,而她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匈奴人的怀抱。
匈奴左贤王又收获了一个女友,这个女友要比前女友年轻漂亮的多,而且别有风韵。但老王却对这个女友心存芥蒂,这个女人野心太大,报复心太重,而偏偏却没有他前女友的实力和能力,这是一个注定要成为悲剧的人物。
由石家主导的中兴大业也就到此为止了,长安之外还是李默的势力。
左贤王毕芃感觉自己就像一头莽撞的狮子,一头扎进了关中,然后就掉进了李默预先布设好的陷坑里。
石家没有他们自己吹嘘的那么厉害,他们所能控制的也就长安一地,外面的诸侯们没有一个是真心顺服他们、支持他们的。
毕芃认为他应该撤军了,趁着李默还在江都。
但李默其实早已经秘密离开江都,长安出了卖国贼,勾结匈奴囚禁皇帝,侵占都城,鱼肉百姓,荼毒百官,动摇社稷之根本,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若他连这都容忍了,他就不配做这天下的主人。
他秘密返回洛阳,大夏的精兵猛将们立即在潼关…洛阳一带集结起来,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二十万,然后李默就发表了他的檄文。
檄文里他把石芙蓉、石杜卜兄妹和他们的主要党羽统统列入逆贼的行列,除此之外,李默也向匈奴人发出了决裂书,既然匈奴人助纣为虐,那他就不配做大夏的友邦,从此以后一刀两断,战场上见。
李默传檄各地,要求共讨匈奴和石家逆贼,解救皇帝,恢复长安,中兴大夏。
各地诸侯纷起响应,一时声势极为浩大。
(本章完)
第607章 骚乱()
自打李默传檄天下讨逆起,长安城里的形势就变得微妙起来。
朝中的官员见到事不巧都躲了起来,六部、九寺、五监、卫府、京兆府,绝大部门都陷入了停摆,只有宫里的政事堂和枢密院还勉强维持着。
政事堂首相冯布窥知天将大变,这日也是早早的离开政事堂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严令家童守护门户,不得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冯布的正妻正是前梁萧陞的宠妃淑妃陈氏,王顺德篡位后为了笼络冯布便将淑妃秦氏赏给了冯布,二人之前自然有过一段露水情缘,秦氏在国破之后也忧心依靠冯布,但冯布却对这个女人敬而远之,始终不敢行夫妻之礼。
秦氏后来也明白了什么,便搬入佛堂,伴着青灯古佛苦熬日月。
现在在冯府当家管事的女主人是前萧梁宫廷女官薛岸。
当年大婚之夜,冯布既不敢亵渎淑妃秦氏,又不敢忤逆王顺德而招灾惹祸。所以就灵机一动把奉命护送秦氏进府的宫廷女官薛岸给咔嚓了。
后来王顺德把薛岸也赏给了他,薛岸是宫廷里有名的女才子,却还是被才气冲天的冯布所折服,从此一心一意留在冯布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终于打造出历经三朝十一帝三后(妃)而屹立不倒的传奇宰相。
薛岸见冯布如此紧张,担心地问:“真的不可收拾了?”
冯布道:“未来数百年的格局今夜就要奠定,适逢剧变,我焉能不小心谨慎。”
薛岸道:“纷纷扰扰闹了这么久,总算要安定下来了,我就不明白了,晋王明明有稳定天下的实力为何还要设计这一出呢?”
冯布笑道:“你也看出来啦?”
薛岸嗔道:“去,我眼又不瞎。”
冯布哈哈一笑道:“他不想自己手上沾血,所以就要有这么一出。自古为君难,为开国之君尤其难,手上沾了太多人的血,将来是洗不干净的。所以他只能机关算尽,唉,也是难为他了。”
薛岸道:“说句犯忌的话,他真的应该杀了当今,否则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冯布道:“杀有杀的好处,不杀有不杀的好处,这个倒是不一定的。”
薛岸努了下嘴,又问:“他做了皇帝,于你是福是祸?”
冯布道:“我只是个做官的,好好做我的官,把事做好,我管他谁做皇帝呢。”
薛岸笑道:“你呀,就是一条老狐狸。”
冯布笑道:“这样的乱世若不做个老狐狸,如何能活的长久?”
老夫老妻正闹着就听有人咣咣砸门,二人大惊,冯布起身抓起案头佩刀,对薛岸说:“我去看看。”
出门询问。
得知是有不明身份者敲门,自称是卫府派来接冯布出城的,因为打不开门,所以交代了两句就走了。
冯布问他们说了什么,家人回答说来人警告他今夜匈奴人将从长安撤离,极有可能在临走前大掠一番,要他们谨守门户,小心在意。
冯布嗯了一声,别无他话。
夫妻俩再也无心睡眠,手持器械坐在堂中。
亥时前后,东西南北皆由火光窜起,有一处竟来自未央宫方向。
城中骚乱愈演愈烈,至子夜前后达到顶点。
有一伙人盯上了冯布的府邸,大力攻打,家丁拼死抵挡,交战十分激烈。
冯布故作轻松地对薛岸说:“我跟你打赌,他们打不进来。”
薛岸道:“那也是我神机妙算,早早的更换了厚实的门板,否则早就让人撞开了。你我现在就像躲在龟壳里的乌龟,壳若让人敲破了,那就得让人揪出来或烧或烤,你说是烧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冯布道:“两者有区别吗,不都是拿火燎?”
薛岸道:“那怎么能一样,烧是拿已经熟了的东西经炸煎或水煮加入适量的汤汁和调料,先用大火烧开,再改小中火慢慢加热至将要成熟时定色。而烤却是将整备好的食材置于烤具内或用明火,或用暗火来加热。那食材经烘烤后,表层水分散发,变得松脆、焦香。你看看烧烤不是一回事吧。”
薛岸跟了冯布之后,精研厨艺,厨艺一日千里。
这让冯布唏嘘感慨之余,心中涌起一股温热的亲情。
他握住薛岸的手,盯着她的眼睛说道:“不管如何,只要能跟你在一起,管他煎、炸、烹、煮、闷呢。”
薛岸也笑了,眼眸中闪着泪花。
四目凝视之际,一支羽箭自二人头中间的缝隙滑过,射在背后的屏风上,瑟瑟有声。
冯布搬了把板凳爬上去把箭拽下来,看过之后交给薛岸,说:“是匈奴人的箭,他们的主意还是打到了我的头上。”
薛岸道:“这么看,他们是准备跑了。”
冯布道:“毕芃是个聪明人,此刻不跑就没以后了。”
正说时,府邸东侧门被一伙匈奴人砸开,家丁抵挡不住被迫撤到二道门。
冯布面色一凛,对薛岸说:“我去看看。”
薛岸也不阻拦,只是攥紧了手中短刀。
二道门太薄,很快就被匈奴人攻破,一群如狼似虎的匈奴人正呐喊着冲进内宅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砍杀声,却见一队头裹红巾的武士奋力杀了进来。
匈奴人被迫回身接战。
冯布见状把刀一横,大呼杀敌,亲率家丁反击。
匈奴人抵挡不住纷纷溃败。
一时杀尽进犯之敌,与红巾武士会合。
为首之人自称叫吕石,说是奉命潜伏下来保护冯布安全的。
冯布问他:“敌势如此浩大,你看我们应该向那边去?”
吕石道:“城中混沌,一动不如一静,请首相大人安坐府中,黎明前后,大军即可进城。”冯布闻言,方才放下心来,这便安心坐在府中静候李默大军的到来。
三更前后,长安城中开始第二轮骚动,火光四起,哀哭声惊天动地。这一次的主角是长安城里的无赖地痞,他们趁着匈奴人撤走、李默大军尚未进城,长安城陷入权力真空的机会,趁火打劫,劫掠百姓。
与匈奴人不同,这些人不敢劫掠大户人家,一则大户人家家丁众多,且大多数都雇佣有武士护院,急切之间难以得手;
二来他们也知道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新君登基必要邀买人心,那些人的人心值得邀买,当然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啦,所以劫掠小民容易销账,而劫掠大户人家弄不好要吃官司。
所以三更之后冯布就彻底安全了。
(本章完)
第608章 求你放朕一马()
天终于亮了起来,第一支官军进了城,统帅是李默麾下大将周湛,周湛进城后直奔冯布的府邸,把他接了出来。
冯布问周湛李默何在,周湛道:“晋王率轻骑追陛下去了。”
冯布佯惊道:“陛下被匈奴人裹胁了?”
周湛道:“不是匈奴人,是石家兄妹,那逆贼裹胁了陛下要去投匈奴。真是岂有此理。”
冯布听了这话就什么都明白了,石家兄妹果然是李默千挑万选、精心扶植起来的背锅侠,这扰乱京城,屠杀元勋,乃至弑君的罪过都要由她兄妹背起来了。
高,真是高的不得了。
周湛请冯布坐镇政事堂,主持政务,待李默追回皇帝,再中兴大夏。
冯布心里苦笑,中兴大夏,大夏已经被李默这个野心家给篡夺了,以后这江山就要姓李了,谁知道是什么名号呢。
唉,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只希望这个新皇帝能稳重点不要再折腾了,这片土地已经折腾不起了。
仅仅一夜之间,长安就被彻彻底底地刷新了一遍,朱门世家不知有几多灭门之祸,据说都是匈奴人临走时干的,匈奴人痛恨自己的失败,于是发狂一般滥杀起来。
也有一部分人据说是城中的刁民做的,这些人趁火打劫,滥杀无辜,无恶不作。
但绝大部分据说都是石家兄妹做的,石家兄妹恨这些大夏的功勋不肯顺从自己,坐视他们这么快的败亡却袖手旁观,他恨,所以就怀恨在心,故而大开杀戒。
不管是谁,总之跟李默没有任何关系,长安发生大骚动的时候,他人在潼关,他的先锋周湛则在城外与匈奴人激战,彼时尚未进城,这是人所共知的。
所以这场长安的大浩劫跟李默没有任何关系,
冯布被周湛护送着到了政事堂,见到了一些老同事,也有一些没见着,总之有个规律,李默喜欢的人大多都还在,李默讨厌的全都失去了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