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340章

宁州江山-第340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芮刚诧异地叫道:“哥,你这是什么意思,他现在收拾我,你敢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李默道:“你听我把话说完。忠臣有时候比奸臣还令人讨厌。”

    芮刚哈哈大笑,击案道:“说的好,说的好。”

    他喝了口酒,抹了把嘴,阴下脸来:“这个人自恃清高,但世上哪有完美无缺的人,他的屁股也不干净,我已经弄到了他的证据。”

    李默道:“此人圣眷正隆,你这证据……”

    芮刚道:“我这证据可是真凭实据,反复推敲过的,不出手则已,出手……”

    他冷笑一声,话锋一转:“当然,哥要保他,我会留有余地的。”

    李默听了很满意,翰林院掌院使牛封山仗着曾是宁买道的师傅,现在一味的怂恿徒弟搞革新,搞的官怒民怨,被御史弹劾之后非但不知悔改,还唆使他的学生京兆少尹梁凤奇拿芮刚开刀,芮刚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却独独怕了这种愣头青,所以躲了出去。

    他本想去东都暂避风头,半道却接到指令转而来了太原。

    皇帝长大了,要亲政,难免要触及原有的格局,这时候的芮刚不过是一枚任人摆布的小棋子,他来太原是奉命而为。

    那牛封山可不是普通的素食动物,他一定会把李默归入对手一栏,所以李默退无可退,只得硬着头皮战队呐喊。

    退一步说,李默硬是不肯站队,芮刚们也不吃亏,虚晃一招迷惑牛封山,只要牛封山稍稍犹豫,他的牛头就落地了。

    李默不想助长芮刚们的气焰,但事实是牛封山已经把他归入对手一栏,对这样一位固执、骄横,动不动就火力全开的革新人士,他也只能自保为上。

    好在他并不需要做什么。

    真武三年的河东水旱蝗灾不绝,民用乏亏,军用不足,李默四处巡视,督促官府救灾,动员地方豪门大户赈济灾民,但效果一般,许多大户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三瓜俩枣来意思一下。

    李默眉头不展。

    随行的张显谏言道:“今年这场灾害来的蹊跷,民间有三年水灾,三年旱灾,三年蝗灾,十年之后圣人出的民谣,所以大户人家都显得很谨慎。”

    李默道:“十年之后圣人出,说的真好,十年之后,人都饿死完了,当然得圣人出世了。这些人是太过精明了,不给点好处我看是不会就范的。”

    小七打着哈欠道:“是你太仁慈了,他们这些人光给好处是没用的,得给点颜色看看。找几个不老实的修理修理,顺便把赈灾不力饿死人的责任推到他们身上去。”

    张显微微一笑,显然是赞同这个主意的。

    这当然也是个主意,天灾虽然是老天爷的责任,但人们不敢责怪老天爷,最后还是要归罪在人的身上,河东是割据之地,这黑锅李默不背谁来背?

    不找个替罪羊又怎么行?

    “最近京城里有什么动向吗,听说牛封山被贬了?”

    自芮刚走后,李默一直在关注长安的动态,最近几天因为忙于赈灾的事忽略了一些。

    小七高兴地说:“牛封山已经滚蛋啦,被芮刚告了一状,差点小命都丢了。还有件事,沙陀使团进京互市,在城里打死了人。”

    李默皱着眉头说:“又死人,这次怎么说?”

    小七道:“老套路啦,来者都是客,皇帝请来的客人,家里死几个人有什么打紧,过去芮太后当家时连亲王的侍妾被人奸杀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李默就叹了口气。

    这一日巡视到雁门关,登上整修一新的城楼,朝北方望去。

    关外苍苍茫茫,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各种情报显示云州乌珠留现在与草原部落相勾结,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队伍,实力不容小觑,但兵强而民弱不能经受持久战,恰似一窝毒蜂,正面对战讨不了任何好处,但只要抄了他的老巢,便可不战而胜。

    以河东之强,李默本可以一开始就将乌珠留一脉赶尽杀绝,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坐视其壮大自然有他的打算。

    李默向守将李道成仔细解释了他的方略,再三嘱咐后这才放心的回太原。

    回城路过忻州时,刺史唐百川出城迎接,饮酒时有刺史府小吏状告忻州刺史贪污受贿,李默大怒道:“诬陷长官罪加一等。”

    当场将其格杀。

    (本章完)

第504章 晋赵联姻大计() 
    太原城外,姜鸢率诸妾侍迎候于十里亭。

    姜鸢、李仙儿、汪竹韵、商小青、文翠、陶新月,以及诸子,李默见姜鸢等人侧面而立,便问为何。随从解释说姜鸢等人都是妾侍身份,是不能跟诸子并列的。

    李默道:“这种老规矩应该改一改了,我李府内宅只有夫妻、父子、母子,哪来的什么妻妾。”当即让姜鸢等人上前来,诸儿女侧身而立。

    回城的途中姜鸢对李默说:“京里来人了,探我的口风,问你愿不愿意接纳宁蔷。”李默熬:“你是怎么回答他们的?”

    姜鸢道:“我能怎么说,堂堂的朝廷亲王单身度日,可怎么好,我身为女管家当然要为你着想啦,所以呢,我就替你答应了。”

    李默道:“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姜鸢道:“岂敢,岂敢。”

    宁樱死后,李默就恢复了单身,在妾侍不为妻的年代,若无正妻纵然身边有一万个侍妾也算单身。堂堂的亲王单身,何况年纪还算不大,晋王妃的位置自然引得各方觊觎,这其中最有竞争力的有两个人:宁仁功的女儿宁蔷和傅西山的幼妹傅美玉。

    两相比较自然宁蔷更具优势,一来二人本是亲家,宁蔷是宁樱的堂妹,李默是她的堂姐夫,姐姐不幸过世,妹妹代替姐姐照顾姐夫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更何况时局如此微妙,从朝廷内部来说宁买道对宁仁功有所忌惮,但从宁家的根本利益来讲宁买道又是绝对不希望看到李默和傅西山联姻。

    所以皇帝也倾向于撮合宁蔷与李默成亲。

    回王府后姜鸢拿出几张宁蔷的画像给李默看,画中仕女十七八岁,眉目如画,身姿窈窕,气质自然也不错。

    李默努力回忆了一下,宁蔷他是见过的,当年与汪竹韵是同学,曾来过他的家,还到过他的听松阁,她跟汪竹韵是同窗好友,算起来也有二十几岁了,这个年代二十多岁尚未嫁人,这个人的脾气只怕不大好,或者就是心气太高。

    当然外界的说法是宁蔷此前是许过人家的,未婚夫是禁军的一个将军的儿子,当日在太仆寺为官,小伙子知书达理,一表人才,也算是一桩良配,可惜桑巴拉古叛乱,她的未婚夫投笔从戎追随傅有德出征河北,然后就在镇州城外战死了。

    宁蔷为此三年走不出来,因此耽误了青春。

    至于真相,李默并不关心,他与宁蔷的婚姻无非是各取所需罢了。

    姜鸢早就算准了这一点,所以背着他把一切都商定了。

    真龙三年秋八月,晋王李默上奏请聘娶赵王之女宁蔷为妻,诏准,敕建晋王府于兴庆坊。

    约定十月初完婚。

    九月,沙陀使团进京互市,在西市杀人,京兆府捕快前往缉捕遭遇暴力抗法,死一人,伤三人。入夜,突厥人围攻京兆府。

    京兆尹刘尊龙抓捕闹事者三十六人,隔日,各使团齐集未央宫门前请愿,宁买道听从大臣建议,贬京兆尹刘尊龙为秦州司户,派大臣前往门外安抚。

    使团仍旧盘踞不去,黄昏时,阴山西麓突厥人西乞蔑部挑头作乱,继而各部相继作乱,朝天门旋即陷落。

    宁买道此时正与宫妃泛舟在内廷太液池上,闻讯大惊,急忙弃船走西苑脱身。

    执掌政事堂的首相宁仁功获知突厥人作乱,急调西京兵马司进宫平乱,兵马司以未得诏令为由不肯进宫讨贼,宁仁功遂率政事堂文吏两百人大呼讨贼,危急时刻,期门军中郎将葛瑞率三百人进宫助阵,宫务局六掌印之一苏晋也率内侍三百人响应。

    作乱的胡人本是乌合之众,顿时大溃,宁仁功一鼓作气平定了叛乱,亲自出西苑迎请皇帝宁买道回宫。

    这场小规模的骚乱从事发到平息不过三个时辰,杀人不过两百,若是发生在边地,极有可能会被地方官府或守将按下隐瞒,但因它发生在大夏的核心部分,意义就不同了,它对大夏政局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皇帝宁买道临阵慌乱,狼狈窜逃,威仪尽失,所用亲近玩忽职守,见危不救,临危自乱,皆是可杀之人。

    平乱中暴露了一些列的问题,西京兵马司独掌京畿治安,却受制于内廷,临危不能倚重,形同虚设。卫府因为兵权被削夺,面对危机时束手无策,无力镇压。禁军被禁锢的太死,皇帝一走,眼看叛乱就在眼前却不能入宫平叛。

    中郎将葛瑞冒死救驾,事后却被御史弹奏,居然被罢官下狱,而弹奏他的御史反而博得了声望,升了官发了财,被世人奉为楷模。

    最后的议论焦点终于指向了朝廷的互市政策,这项由宁是真提出,宁买道力排众议一力促成的国策因为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自诞生之日起便被各方指责,此刻更是成为众矢之的,被各方轰的体无完肤。

    一时间皇帝威严大损,而主持平叛的首相宁仁功却声名鹊起,深得人心。

    李默知道自己有必要进京一趟了。

    宁仁功一直在等待李默,得知李默进京的消息便派心腹唐安贞赴潼关迎接。

    李默问唐安贞:“使团作乱真是一场意外?”

    唐安贞道:“当然不是,是有人不满朝廷的互市政策,又不敢明着反对,所以就收买了几个胡人作乱,借机吵闹以图废黜互市。”

    李默道:“他们的用意最后被人利用,所以就闹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是这样吗?”

    唐安贞哈哈一笑,算是默认了。

    李默道:“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能请赵王早日登基。我早在真武元年就劝过他。”

    唐安贞道:“过去的就过去了,这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然后唐安贞就透漏了一个消息:“陛下出宫时受到了惊吓,乃至房事不举,误信谗言服食金丹,房事依旧疲软,身子骨却全垮了。而今已经卧床不起多日,每日沥血三次,恐熬不到秋天了。所以王爷的意思是不是把婚期提前到夏末?”

    皇帝若是驾崩,官民停娶一年,这期间变化太多,的确是个事。

    李默爽快地答应道:“我听从赵王安排便是。”

    (本章完)

第505章 新妻、新朝、新气象() 
    李默到长安之后便知道早在此前不久卫府已经恢复了旧日的一些权力,不仅可以直辖军队,而且编制方面更多达四个镇。

    “西京兵马司只有十二个都,勉强够一个镇,而卫府居然有四个镇,赵王真是大手笔!”

    李默淡淡一笑,都到这个时候了,若还顾忌别人的臧否,那宁仁功就不值得他李默两肋插刀了。

    卫府令暂由唐安贞代理,但内外用人全由李默说了算,这是宁仁功送给李默的一份厚礼,也是向他兑现的第一个承诺。

    晋王的婚礼提前到夏末秋初,理由自然有人绞尽脑汁去想,总之一定要体面,一定要合乎天理,顺乎人情,没有任何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