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294章

宁州江山-第294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何必单恋一支花呢,这个人关系很复杂,你应该知道的。”徐彬嘿嘿笑道:“这些我都知道,请大人务必成全,为了她我至今尚未娶妻。”

    李默被他一片诚心感动,答应让他去见林姣,说服她下嫁。

    假萧陞死了,林姣成了寡妇,她听人说她的皇帝跑到了江陵去,已经另有新欢,早就把她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其一。其二,她知道自己虽然获得了自由身,但想离开长安绝非易事,只要自己动了这个心念,弄不好等待她的就是不归路。其三,她已经被这个假萧陞玷辱了,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江陵的他能原谅她吗,如果不能,如果他还像以前那样优柔寡断,容易被人左右,自己去了岂非是自寻死路?

    这实在是太有可能了,江陵有淑妃那个贱人的儿子在,他一定会进谗言诋毁她的,便是当初她三千宠爱于一身时,淑妃家的那个贱种也敢上书说她的坏话,何况他现在又做了江陵的太子,更是不可一世了。

    不,江陵她是去不得了,可做寡妇的苦日子想想就后怕呀,所以,她还是答应了徐彬,这个粗野汉子她并不喜欢,但看得出他很喜欢自己,他是大夏的功勋,有力气保护她呢。

    大夏朝在太宗皇帝死后,社会风气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寡妇嫁人是很正常的。但林姣毕竟不是普通人,她是前梁千娇百媚的惠妃娘娘,曾经天下最美艳最尊贵的女人,所以当得知娶他的是宁州勋贵徐彬时,还是引起了一阵轰动,人们无不佩服徐彬的胆识,羡慕他的运气。

    (本章完)

第430章 蜀王是个小老头() 
徐彬大婚之后带着他的娇妻来答谢李默。

    惠妃娘娘在假萧陞的身边日日夜夜被摧残,身心俱疲,像一朵早谢的花儿,但在徐彬的滋养下又重新迸发了生机。她其实并不大,二十五六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代,不得不说徐彬这次真的是捞着了。不仅捞着个大美人,且连儿子都是现成的。

    李默没有再多说什么,待之以礼,始终淡淡的。

    徐彬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浑然没有觉察,他红光满面,两眼透着兴奋,向李默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末了献给了李默一件好东西:一瓶神油,据说有滋阴壮阳的功效。

    留饭之后,打发他夫妇去了,李默对小七说:“这女子的面相是不是就是相书上说的克夫相。”小七道:“必须是,已经是克了两个丈夫了,但愿徐彬命够硬。”

    李默因此想到前两天宁是敬跟他商量的事,他准备调徐彬去凤翔,徐彬是蜀人,熟悉蜀地的情况,他准备重用徐彬,厉兵秣马,在适当的时候对蜀地的王来一次斩首行动,说白了就是派人刺杀萧克磨。

    李默并不同意宁是敬这么做,萧克磨是个好皇帝,对大夏而言,这样的一个昏庸皇帝比任何人都好,只要他这么昏聩下去,大夏很快就有机会一统蜀地。

    这个冒险计划因为李默的反对最终不了了之,但宁是敬重用徐彬的心丝毫没有改变,此后不久,徐彬就由东都兵马司调任期门军将军,成了皇家禁卫军的头领,前途一片大好。

    这段时间,有几个监察院的御史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地攻击李默,说他身为卫府首领,却不能让京兆腹心之地平静下来。

    御史们的弹劾并非空穴来风,缘由是关中大盗朱双刀前段时间率部入寇京畿腹心之地,大大地搅闹了一番,虽然最终被击溃,却震动了整个朝堂。

    有人说“朱双刀”不是别人,正是前丐帮总盟主贺镔昆的正妻朱八娘。

    这当然是胡扯八道,朱八娘已经被李默捕杀,这个朱双刀其实是朱八娘的一个侍女,名叫苗蕤花,朱八娘对她有救命之恩,两人一起嫁给贺镔昆,朱八娘做大,她做小,情同姐妹。

    李默捕杀朱八娘时,她侥幸逃脱,此后收揽贺镔昆旧部继续在关中为盗,为了栽赃李默她打起“朱双刀”的旗号,并宣称自己就是朱八娘。

    前次她冒险攻入京城,策马在皇城前遛了一圈,然后逃之夭夭。在此之后,京城里就开始流传起朱双刀就是朱八娘的说法,搞的李默十分被动。

    卫府负责镇抚地方,西京虽然有兵马司,但像苗蕤花这样的大盗理应由卫府来对付,所以这次袭扰事件,卫府的责任更大。

    御史们弹劾的没错,这的确是李默失职的地方。

    但李默不想再退让了,御史们的一腔忠诚可能被人利用了,有人在背后搞事,他让不得。

    宁是敬把那几个御史统统贬了出去,这一下可算捅了马蜂窝,监察院的御史们轮番上奏弹劾,搞的李默很是被动。

    这种情况下,宁是敬也只好让李默退一步。

    李默就接到了一个美差,代天巡视关东十八州。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李默就从长安出发了。

    这一路走来,景象喜人,经过两年多的休养生息,大夏的国土重新迸发了生机,田地虽然仍然大片荒芜,但地方已经平静,百姓安居乐业,正在编织自己的梦想。

    生产力的迅速恢复让城镇也繁荣了起来,而各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工具的广泛利用,实际上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种乐观的估算,或者用不了几年,大夏就能重新崛起,那时候海内诸侯只能拱手称臣。

    这些足以塑造一个时代的新型工具绝大多数出自振武制造局,研发它们的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机构,名叫西京劝业所。

    这一日李默来到东都洛阳,与长安相比,洛阳的经济更加繁荣,更加有活力,东西两京的关系有些类似宁州和故县,宁州的威严,故县的繁荣,二者相得益彰。

    洛阳是前梁的东都,大夏建都长安,升宁州为兴元府,与洛阳一起列为陪都。但同样是陪都,与前梁时相比,洛阳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皇帝不再来陪都消夏,万间宫室就那么荒废着。

    东都留守、蜀王宁世书特意出城迎接李默,接到李默后直接把他带到城西的上阳宫。

    留守一职在前梁时是驻守京师﹑陪都,综理军﹑政﹑民﹑财,守护皇家宫室和园林的高级官员,类比府尹,但比府尹地位要高﹐萧梁时有四都留守。大夏建国初期留守握有实权,综理地方军﹑政﹑民﹑财,但自太宗大兴年之后,留守一职常用来安置失势的高阶官员,兵权由兵马司分割,民政权力由府衙分割,财权则归地方转运使署。留守所剩的权力也就是替皇家看管宫室和园林,基本上是个养人的闲差。

    宁世书失势多年,已经颓废。

    他问李默:“摄政王什么时候东巡,洛阳的宫殿都长草了。”

    他的袍服邹巴巴的,看起来很脏,腰佝偻的厉害,嗓音嘶哑,加上瘦削的脸,像个肺癌晚期的小老头。可他还不到四十岁啊。

    李默道:“摄政王东巡也不会住在这宫里,不劳您的神。”

    宁世书叹道:“东都难道就这么废了吗,多少人心里不服气呢。”

    李默道:“恕我直言,你也应该换换脑筋,一墙之隔,就是繁华的大街,热闹的不得了,你干嘛守着清冷的院子呢,出去走走,挺好的。”

    宁世书道:“没意思,没意思啊,默之,高祖的赫赫武功没了,现在是休养生息,可天下尚未一统,谁会让你休养,依我看休息两年就得了,缓过劲来,咱还得加油干。听说朝廷准备对蜀地用兵,真的假的?”

    李默道:“至少在我当兵部尚书的时候没有,现今是个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

    宁世书道:“你啊你啊,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总是退让,何时是个头。唉……”

    (本章完)

第431章 不宣之秘() 
李默道:“你要我怎么办,撸起袖子跟他们斗?没意思,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说这个了,你这宫里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没有。”

    宁世书撇撇嘴,道:“你真想知道,那我就说给你听,你还别说,我这宫里稀奇事多了去了。你带你去见一个人。”

    李默一直觉得自己胆子很大,死人堆里爬过来的,这世上就没什么能吓倒他的。但宁世书带他见的这个人,仍然把他吓了一大跳,眼皮子狂跳,头皮发麻。

    这个人,如果还是人的话,简直无可名状,他浑身长满了白亮的脓疮,自头顶自脚心无一处完整的皮肤,那些脓疮层层叠叠,随时起随时破裂,流出令人作呕的脓血。

    他躺在粪水一样恶心的液体里,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睛望着天空,看到他,很容易让人想到地狱里的恶鬼。

    小七捂着嘴就吐了,再也不敢停留。

    李默也感到严重不适,就离开了地牢。

    “知道他是什么人吗?”

    “我说,你们也太凶残了,他究竟犯了什么罪。”

    “什么罪,弑君谋逆的大罪。”

    李默没有搭话,他望着宁世书。

    问:“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宁世书道:“我不说恐怕以后就没机会说了,你别以为我现在这个样子是装出来的,我是着了人家的黑手,中毒之后变成这个样子的。”

    李默吃了一惊,但仍然没有说哈。

    宁世书咳嗽着引李默来到他的值房,让人关上了门,这才喘着气说道:“昔日大行皇帝东巡,在徐州行宫召见了你和许贤友,然后向东,我那时候是兖州刺史,接驾之后,送大行皇帝去行宫,他让我留下,说有话跟我说。那晚刮着西北风,大行皇帝让我陪他在园子中走走,我说风大,劝他回去,他苦笑着对我说‘隔墙有耳’。当日我便预料事情有些难办,哪知道没过几天他就出事了。我连夜赶到齐州,有人把药混在酒水里哄我喝下。”

    宁世书说着撩开自己的衣裳,露出左臂和左腿,露出两道骇人的刀疤。

    “亏得卢太医及时给我放了血,才保住性命,可陛下他,谁敢给他放血?只能用药物吊着,等到卢太医找到药方的时候,已经晚了。毒素攻心,神仙难救。”

    李默道:“你到齐州时大行皇帝可还健在?”

    宁世书摇摇头:“说我去晚了,但也有人时候我到的时候,大行皇帝还是清醒的,有人不想我见到他。”

    李默道:“大行皇帝在到徐州之前已经重疾在身,这个宋妃可以作证。”

    宁世书吃惊一惊,半晌方道:“怪不得宋妃要为他殉葬,原来并非她自愿,是有人在逼她,默之,你既然知道真相,当日为何不阻止?”

    李默苦笑道:“宋妃是在齐州自尽的,我那时候在长安,我拿什么阻止?”

    宁世书道:“如此说来,是我一直误会他了,谋害大行皇帝的不是他,是另有其人!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是谁。”

    李默道:“他们已经浮出水面,这是好事,我这次出来,一则是为了避避风头,二来就是替他来看看你,你要保重身体。”

    “保重身体?”宁世书狞笑着摇了摇头,“我已经无所谓了。你能里我很高兴,能让我死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死而无憾。”

    李默道:“你不要这么悲观,一些事现在看起来千难万难,但或者明天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对了,这个人倒是谁?”

    “证据!他就是谋害大行皇帝的罪魁祸首,我千辛万苦把他揪出来,可惜却被人下了毒,他现在这个样子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