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292章

宁州江山-第292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樱道:“好啦,别在这酸了,你既然能走了,就随我去看看宁槿,王元璋去了,你应该知道吧,她指不定多恨你呢。”

    李默道:“我是得去看看她,也真是难为了她。”

    宁槿没有给李默好脸色看,或者直接点说是请他吃了闭门羹。

    宁樱担心他想不开,要陪他一块回来,李默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你留下安抚她,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回来时正遇到二胖李道成进门。

    李道成是从江南前线回来的,朝廷讨伐江南,从各地抽调军马,潞州出兵三千,组成潞州营,以周湛为主将,李道成为副。

    南征进展尚算顺利,已经攻克了颍州和泗州,潞州营表现上佳。

    李默见面就打趣道:“前方打的热热闹闹,你却跑回来看媳妇,这似乎不大好吧。”

    李道成道:“打个屁啊,一桌好宴席,硬给做成了夹生饭,想想都恼火的很。”

    细问缘由,李默才知道,原来傅西山进军之后,起先打了个几个胜仗,继夺占颍、泗二州后,又攻克了淮上重镇寿州和濠州,尤其是攻克寿州后,全军士气极度高涨。傅西山头脑开始发热,竟然兵分两路,同时攻打庐州和滁州。

    主帅脑子不冷静,下面的将军乃至士卒也骄狂的无法无天,一味的轻敌自大,不听号令,结果被萧咸麾下大将沈驰抓住战机,在嘉山设伏,重创夏军主力。

    又被江南名将束仁战轻军渡河抄袭了囤积在泗州境内的粮草辎重。

    于是渡河各军全面崩溃,被人像赶兔子一样撵回了淮北。

    潞州营在嘉山之战中担任断后,为了掩护友军撤退,独自对抗萧咸主力,损失惨重,现已奉命撤到颍州境内休整。

    周湛让李道成回长安,借讨要军械为名来见李默,汇报前线实情。

    “傅帅幕府判官张苇渡、郑瑰二人欺上瞒下,谎报军情,让各军都陷入了困境,将士们是叫苦不迭,我回来时,王将军、陈将军他们再三叮嘱,要把前线实情上呈天子,让摄政王知道,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李默听了,心情沉重,张苇渡、郑瑰两个人他都很熟悉,乃是傅家的家臣,说他们瞒着傅西山欺上瞒下这是不成立的,欺上瞒下的应该是傅西山。打了败仗,脸上挂不住,自然要隐瞒,这本没什么好奇怪的。王世安、陈应人他们鼓动周湛来告傅西山的状,这也不奇怪,傅家在改朝换代时有些消极,在新朝地位有所下滑,他们过来踩两脚也在情理之中。

    李道成道:“现在各军将士都盼着你能尽快好起来。”

    李默笑道:“我好不好有什么用,打成这个样子,我去,你让傅帅的脸往哪搁?唉,不行的话也只能退兵了。”

    李道成道:“现在想抽身谈何容易,以前以为江南只有一个张破邪,充其量还有一个打不了胜仗的沈驰,现如今才知道江都原来将星璀璨,名将如云,马大维、萧克敏、束仁战都是当世名将,张破邪的勇猛,马大维的刁钻,束仁战的沉稳,单独拿出来都是极厉害的角色。”

    李默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以后还有机会。”

    江南战局的溃烂让李默很心痛,此番南征的目的是打压江都的关中派,扶持萧敬腾上位,结果却给了关中派表现的机会,张破邪、萧克敏、束仁战这些人都是关中派,若是南征就这么败了,关中派必然得势,苦心策划的南征大计就会沦为一个笑话。

    不仅如此,还让大夏白白损失了杜鸭子这个强有力的盟友。

    傅西山南下之初,就知会杜鸭子在江南起事,杜鸭子倒是没含糊,集结重兵攻打江都,从战略上配合夏国南征。

    萧咸腹背受敌,苦不堪言。

    正因为杜鸭子的协助,夏军才有机会攻克寿州、濠州这两大重镇。

    哪知大好形势未能维持多久,嘉山一败把所有的优势都败没了。萧咸一腾出手来就重兵围剿杜鸭子,杜鸭子力不能支,仓皇败退走东海。

    成了朝不保夕的海寇,如今是自身难保,南北夹攻之势荡然无存。

    形势如此,即便是李默出山,是否能挽回残局也是个问号,但骑虎难下,宁是敬只能请他出山。宁是敬的底线是维持战前的态势,否则威望没立起来,还把老脸丢没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默尚在京中组建幕府,前方再次传来败讯。

    泗州得而复失,江都大将张破邪兵锋直指徐州,徐州震动,慌的枢密院八百里加急,紧急敦促在洛阳养病的徐州大都督宁世检回徐州坐镇。

    徐州的危机尚未解除,傅西山又出事了,他的南征行营被困在了嘉山以北的藕塘,被萧克敏、束仁战两员猛将团团围困,形势万分危急。

    宁是敬连夜跑到卫国公府,敦促李默立即出马。

    (本章完)

第427章 征南() 
李默不敢推辞,当下赶赴汴州,率忠勇军、天狼军各一部共一万五千兵马星夜南下,出汴州,过寿州,兵锋直插庐州。

    折转向东攻克江淮重镇柘皋,五日后再陷江都西部门户滁州。

    从汴州出征时,李默有兵一万五千人,攻克柘皋时尚有万余人,攻克滁州后只余四千人,恰如强弩之末,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所以在攻占滁州之后,李默就开始虚张声势,做出要攻打江都的态势。

    萧咸的情报系统很发达,李默刚一出兵他就得到了消息。

    但他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其一是没有想到李默进军速度会如此之快,其二是没想到李默会舍傅西山之围于不顾,孤军犯险去打滁州。

    滁州既失,江都一片混乱,萧咸急令沈驰从泗州撤军回援,又征调萧敬腾回城。

    李默闻听沈驰撤军,又听说萧敬腾回到了扬州,知道萧咸志在保江都,而放弃了藕塘,于是挥师北上先克嘉山,再与傅西山部会师于藕塘。

    此刻受李默节制的王世安、陈应人部也赶来会师,藕塘的态势瞬间变得对夏军有利。不过李默深知王世安和陈应人出工不出力的心理,便以天狼军打头阵,以忠勇军为主力,以潞州营侧卫,三军齐出,摧枯拉朽,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击穿了江都军层层构筑的防线,顺利与傅西山会师。

    傅西山被围多日,弹尽粮绝,营盘所在地势卑湿,害的他长了一脸的癣,搞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与李默马上见了军礼,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默身后一员小将厉声喝道:“上将军乃江南行营都统,你个败军之将,怎敢如此倨傲?”傅西山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

    李默身为江都行营都统,持节钺节制南下各军,代表的是天子的威仪,何况他的地位本在傅西山之上,又刚刚救了傅西山一命,傅西山如此失礼是不能容忍的,不要说呵斥他,就是弹劾他,也入情入理。

    李默瞅了眼那小将,心里一咯噔,这个人,认识,宁桑嘛。

    宁桑现在是期门军中郎将,奉旨出京保护李默的安全,同时肩负纠察军中不法的责任,呵斥傅西山是职责所在呢。

    李默什么都没说,他望着傅西山的背影,心里很能理解他,打了这样一个窝囊仗,在这种场合下见面,你让他说什么?

    王世安和陈应人本作壁上观,眼见李默得手,这才加入战场,萧克敏、束仁战部大败,萧克敏马失前蹄跌入泥塘被乱箭射杀。束仁战被团团围困,死战不降,力竭被擒。

    两部人马在践踏中灰飞烟灭。

    战局至此,南征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萧克敏和束仁战都是关中派大将,此番覆灭对关中派自然是极大的打击。

    而且江都遇到威胁时,萧咸调沈驰回援,又召萧敬腾回城,证明他的心已经倾向于江南派,萧敬腾上位指日可待。

    至于孤军冒犯徐州的张破邪,李默不想跟他对决,一则十分仓促,实力不足,二来张破邪貌似中立,实际也是萧咸第三子萧敬空的拥趸者,留着他,江都会更热闹点。

    鉴于忠勇军此战伤亡最重,李默令将所得战利品由忠勇军先挑,王世安和陈应人嘴上说好,暗地里却纵容军士来抢夺,于是发生了一次大械斗。李默令宁桑前去处置,宁桑杀了十几个人仍然镇不住,反被乱军围殴,搞的十分狼狈。李默无奈,只得命小七拿着自己的战刀前去宣令总算把局势稳住了。

    李默召见束仁战,劝其归降,束仁战宁死不肯,李默赞其英雄,赐酒三杯,然后命将他打入囚车押回长安,暗中令穆坤找人假扮盗匪劫夺囚车将束仁战放出。

    放束仁战回去是增强萧敬成的力量,好让关中派与江南派来一场龙争虎斗。

    藕塘之战虽然取胜,各部却都十分疲惫,大军主动放弃嘉山和滁州暂时撤到庐州休整。江陵的陈敏父子攻克江州后本要沿江东进,得知李默人在庐州,便没敢再有动作。

    突入淮北的张破邪得知藕塘之战江都惨败,萧克敏被杀,束仁战被俘,担心退路被切断,不得不徐徐退兵,保守沿淮一线,这个时候江都传来消息,萧咸立幼子萧敬腾为太子,长子萧敬成被贬海陵王,旋即暴死于宅中。

    拥护萧敬成的关中派旋即遭到清洗,在朝堂全面失势。

    李默得知消息,对诸将道:“庐州我们不要了,回淮北去。”

    诸将以为可惜,李默道:“我们在庐州,江都方面西征就有顾虑,若无江州这个门户,江南是立不住的。一旦让萧陞占据江南,对大夏有百害无一利。”

    陈应人道:“萧咸若死,萧敬腾继位,这个人礼贤下士,深得众望,其母又是江南土著,一旦得到江南土著豪门的拥戴,让他在江南扎下根,将来再取谈何容易?”

    众皆以为有理。

    李默笑道:“他母族虽然是江南土著,但他身边的人却都是北方人,他本人也是在长安长大,与江南土著怎能没有隔阂?立他为王,江都内耗从此永无止息,等我国恢复实力,一举可定江南。”

    王建安道:“若立萧敬成为王,关中派和江南派岂非斗的更欢?”

    李默道:“萧敬成为人喜静不喜动,他若为王,关中派和江南派会相安无事。关中派貌似强大,却是无根之木,其实不足为惧,反而江南土著一旦崛起,必成我国之大敌。让萧敬腾成事,就是要让江南派浮出水面,借萧敬腾的手去摧残他。”

    众人心悦臣服,不再多言。

    安排了各军撤退秩序后,众将散去。

    李默感到腹饥,叫小七去吃饭,却见小七在院中跟两个人在那嘀嘀咕咕,问时,小七道:“拿住徐寺朗了,这厮竟然藏在一口枯井里,说什么都不肯出来,后来往里面灌烟,硬是把他给熏出来了。”

    李默道:“好手段,然后呢。”

    小七压低了声音说:“他女儿很漂亮。”

    李默瞪了他一眼。

    小七讪笑道:“这老儿是萧咸的老师,虽然告老回乡,却还做着萧咸的官,他是被俘的,没什么人情可讲,她小女儿为他求情,说愿意委身相许换取她老爹平安。咳咳,我觉得庐州新平,人心未稳,为了安抚当地土著,应用怀柔手段,你说呢。”

    李默道:“你若要娶她,我可以保媒。”

    (本章完)

第428章 虽败犹荣() 
小七道:“你想到哪去了,人家是要跟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