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215章

宁州江山-第215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查其他刺客,再无一个活口,此事不宜声张,小七下令把尸体统统扔进河里去。

    “要不把她也丢到河里去喂鱼?嘻嘻,我说笑的。”小七想拿昏迷中的萧凤安开个玩笑,却发现李默一点心情都没有,于是瞪着眼睛喊:“你们还愣着干嘛,赶紧起锚,开船。”

    李默的随身卫士里卧虎藏龙,懂医术的,会开船的,应有尽有。萧凤安伤的不轻,若无贴身软甲保护只怕早已没命,但现在只是轻伤昏迷而已,止住了血就保住了性命。

    一时船到南岸,穆坤等人接住,船在河中央停住,众人明知出了事却只能干瞪眼——一帮旱鸭子下水就沉!

    李默吩咐穆坤安排人回北岸接尚铁牛,自己带着萧凤安先走一步。谁知道附近还有没有河山盟的人,他们是冲着自己来的,自己走了,其他人也就安全了。

    众人一路急行,走了四五十里地,皆已疲惫不堪,看看天色已晚,料想已经甩掉了河山盟的人,就停下来歇歇脚。

    可巧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山村,当夜就宿在了那。

    河中的小插曲对这些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众人唯一有感觉的是那个女刺客长的真不赖,细腰长腿,软胸美臀,脸蛋也水灵,气质也好,可她毕竟是个刺客,刺杀当朝一品,弄不好是个凌迟,想着这么个水灵鲜嫩的姑娘被活剐了,众人不免都觉得有些可惜。

    萧凤安已经醒了,她本来伤的就不重。枪弹被软甲挡住没有伤及她的要害,只是气血扰乱昏迷了过去。等气血恢复,她也就醒了,但自醒来以后,她就恹恹的像中了魔,给她饭也不吃,给水也不喝。

    她这样失魂落魄,不仅是因为行刺失败,师兄惨死,而是李默的手铳将她半生的信仰顷刻间击得粉碎,勤修苦练十几年的武功究竟有什么用,在手铳面前竟然是一文不值!

    她不仅为自己感到悲哀,也在为整个河山盟感到悲哀。他们固守的信念已经被这个时代抛弃了,这才是最绝望的悲哀。

    (本章完)

第298章 欢迎下次来报仇啊() 
因为小七有交代,众人也没有为难她,给她上了镣铐单独关在一间屋子里,门口还设了岗哨。没有李默和小七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她,以确保她的安全。

    李默心里也不好受,当年自己的色欲迷心,对萧凤安做了禽兽不如的勾当,她要杀自己报仇乃是天经地义的,当初在长安她本是有机会杀自己的,却被慕容秋清给搅和了,时隔这么久再次遇到她,他心里的愧疚更甚从前,他从来没想过去伤害她。

    小七最懂李默的心,吃饭时就骂王元璋:“王公子,你可知军人最要紧的是什么,是忠心哇大哥,在军队里不听长官招呼,你知道是什么结果?”

    王元璋知道他想说什么,梗着脖子道:“我只知道那个女刺客要行凶,我还知道凭你的本事你拦不住她。”

    小七大囧,跳起来要打王元璋,李默喝了声:“算了。”

    今天这件事不怪王元璋,他身边有的是忠勇卫士,但卫士们的武艺都稀疏平常,尺寸之间争雄,他们不是萧凤安的对手。

    萧凤安凌空一跃,来了个两败俱伤的打法,王元璋不开枪不仅他会死,她也活不了。

    李默闷闷地吃了饭,去灶下用一个盘子装了两个窝窝头和一些咸菜就进了牢房。

    萧凤安戴着镣铐,靠在土墙上,双目空洞,胸口扎着一条绷带。

    李默静静地望了她一会儿,放下盘子准备离开。

    门锁上了,萧凤安低头朝盘子看去,屋里没有灯,但有月光从窗户透进来,她的目力也是极好,她注意到一个窝窝头上插着一把钥匙。

    这种卫府秘制的钢铐十分精巧,以她所学竟然打不开。

    不管李默是什么阴谋,先解开钢铐再说,哪怕死她也要死的轰轰烈烈。

    李默送完食物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没有睡,瞪着眼睛等待死神造访。

    “你以为这样我就不杀你了,你太低估我了。”

    萧凤安的手里有刀,是她从看守她的卫士手里夺来的。

    “是你低估我了。”

    李默淡定地从枕头下摸出手铳,黑洞洞的枪口让萧凤安冷静了下来。

    “卑鄙。”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笑我没种,不敢跟你放对。这是你们江湖上的那一套,我没兴趣。我放了你,是因为我有愧于你,我不想伤害你,但我还没傻到自己等死。你走吧,回去好好准备准备,争取下次砍下我的人头洗刷你的屈辱,祭奠你的师兄,他是个好人,为了你连命都不要了,你应该好好活着为他报仇。”

    “报仇?”

    萧凤安压抑地吸了口气,绝望地盯着李默手中的家伙。

    李默把枪口倒转递给了她:“送给你,等你研究透了,用它来杀我。”

    萧凤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禽兽又在冒什么坏水,但她还是接过了手铳,她连死尚且不怕,还怕他玩阴谋?

    枪口调转,顶在了李默的额头。她嘿然冷笑,难抑内心的激动:“没想到吧,你的报应会来的如此之快。”

    她迫不及待地扣下了扳机,枪机发出清脆的啪啪声,枪口里却喷不出火,李默的头颅完好无损。

    “我提醒过你,等你研究透了,再拿它来报仇。”

    萧凤安感受到了强烈的羞辱,蒸腾的怒火直冲云霄:“你等着,我早晚取你狗命。”

    她怒气冲冲离开了这间屋子,心窍被仇恨所蒙蔽。一阵冷风吹过,她打了个激灵,突然怔住了了,自己这是怎么了,真是傻的可以,自己干嘛要被他牵着鼻子走,手铳打不死他,难道不能用刀吗?

    她正要转身回去找李默算总账,忽然就听到一阵惊叫:“不好啦,那娘们跑了。快保护大将军。”

    一群卫士跑了过来,一半人手里提着枪,萧凤安知道自己今晚杀不了李默了,这个可恶的男人阴险狡诈,又让他躲过一劫。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你像狗一样跪在我的面前痛哭忏悔。”

    萧凤安发下毒誓,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像午夜的一阵风。

    小七从现场萧凤安丢下的镣铐上判断人是李默放的,但戏份还是要做足的,毕竟现在不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刺杀当朝一品是重罪,就算是李默也不能擅自放人。

    四处搜寻萧凤安不见人影,小七咬牙切齿道:“又让她跑了,我叫你们好好看着,她是河山盟的金牌令,岂是一般的人。”

    小七举着从萧凤安身上缴获的金牌令大声呵斥两守卫。

    两守卫无言以辩,那女人实在太可怕了,正面一个回合就把他们俩撂倒了。

    “算了,她是河山盟神机将军的女儿,走了也好,否则只会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有李默这句话,这件事就算这么完了。

    次日拂晓,尚铁牛带人赶来会合,众人立即启程。被河山盟这么一搅合,一个个如惊弓之鸟,只求赶紧回到长安城,一刻也不想耽搁了。

    行至午后,上了一条背山的小道,这道路似无穷无尽走了一个时辰也不见尽头。

    众人走的疲乏就坐下休息,随身的干粮已经吃完,王元璋用短弩猎得三只山鸡,点了堆火正要烤来吃,就听得背后传来一阵呜咽号角声,但见十数骑疾驰而来。

    众人大惊,急忙起身护着李默往长满杂木的沟涧里躲。

    小七眼尖,一眼瞧见来人队伍里竖着一杆旗号,打的是正三品将军的旗号。

    官家的旗子跟山大王的旗帜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号角这骑兵都是官军无疑。

    小七排众而出,高举自己的牌符,大声嚷道:“自己人,别放箭。”

    那队冲道骑兵见状忙扎住阵脚,派了两个排头兵过来查问。

    小七叫道:“瞪什么眼,都看清楚了,我们是谁,堂堂的一品大将军在此。”

    早前两个排头兵见拦路的是一个便衣年轻人,手里举着一面黄澄澄的牌符,一时看走了眼以为是铜符,使用铜符的人位份不可能高,所以就有些轻视,一路吆喝着闯了过来。

    走近了才看清这牌符哪是什么铜符而是黄澄澄的金符,能用金符的都是三品以上武职,又听小七口口声声说是一品大将军在此,不觉大惊,连忙下马请罪。

    李默问:“你们是什么人?”

    排头兵道:“不敢隐瞒大将军,这是荥阳公的仪仗。”

    李默听闻是李德安来了,忙迎了过去。

    (本章完)

第299章 朕都替你臊的慌() 
李德安现在是骠骑大将军,跟李默同是从一品武职,二人地位相当,又同在五军都督府供职,论起来还是同僚呢。

    李德安因箭伤一直在洛阳养病,不久前进位从一品骠骑大将军、五军都督府中军大都督,所以等箭伤痊愈就回京就职,因为担心路上安全就没有用自己的牌号,而是用了麾下大将张飞虎的三品旗牌,这一点倒是跟李默不约而同。

    寒暄过后,李德安笑道:“绛州的仗打的漂亮,我在东都都听说了,美中不足的是没能抓住薛三娘子。”

    李默道:“仗是王雄诞将军打的,与我无干。荥阳公若对薛三娘子感兴趣,回头我告诉王雄诞将军请他留意,务必替您擒住她。”

    李德安笑道:“多谢正定公的美意,这个我可吃不消。都说小姨子的半拉屁股是姐夫的,我怎么敢动晋王的所爱呢。”

    二人哈哈大笑。

    李默跟李德安很熟,但一直不算亲密,主要原因是年纪相差太大,有代沟。

    得知李德安原来也是这么浪,李默对他的印象顿时大为改观。

    并辔同行,晚上在一处驿站歇脚,一起喝了酒,三杯酒进肚,两个人的话就多了起来,李德安问李默:“你身边的那个小卫士是王家的王元璋吧。”

    李默道:“奉皇后娘娘旨意,留他在军中,好好调教。”

    李德安道:“难怪呢,这小子眼神像怨妇一样,对你可不大友善啊。”

    李默道:“他怀疑我跟他娘子有奸情,恨不得吃了我。”

    李德安笑了起来,这样的传闻他当然听过,但他却不相信,宁槿他是认识的,挺好的一个姑娘,断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李德安想了想道:“有一件事,想拜托公爷。”

    李默没想到李德安会有事求他,便道:“请吩咐。”

    李德安的侄儿李仲生因为策反宋驰伦有功,被封了子爵,又在禁军里谋了个差事,当然因为李德睦的关系,若是没有特殊情况,他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可能有太大的出息,所以李德安想推荐他去李默军中,求李默多关照他。

    李默道:“公爷为何不亲自照顾他,你是他的叔叔。”

    李德安叹道:“这孩子对我成见很深,竟怀疑当初他父亲倒台是我在后面告密的结果,到了长安却连我的面都不肯见。”

    李默道:“过去常说老年人固执,如今看其实是年轻人更加固执,一个王元璋,一个李仲生,还有……,公爷吩咐,我照办就是。”

    一日来到潼关,张飞虎建议二人分道进城,李德安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便道:“做天子的目光如炬,为臣子的哪有隐私能够隐瞒,我看就不必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