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179章

宁州江山-第179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七打了个哈哈就撤了,丢下姜鸢跟李默凝视着。李默挑起姜鸢的下巴,问道:“你在跟踪我么?”姜鸢道:“我哪有心思跟踪你,我忙着打麻将赢钱都来不及呢。”李默道:“赢钱?我可听说你输的稀里哗啦,钱都让你老大赢去了。”

    姜鸢瞪了他一眼,道:“你知道就好,谁让你搞这玩意回来,坑死人了,我每日多少事要忙,哪有心思跟她们打。”

    李默笑道:“左右能输几个钱,图个乐子而已。”

    姜鸢道:“你说的轻巧,输的钱可是我的私房钱。”

    李默哈哈一笑:“输的钱算我的,我给你补贴。”

    姜鸢这才转嗔为喜,抿嘴笑道:“这还差不多。”

    李默见她眉目间****绵绵,便知她的来意,就搂着她进了密林深处……

    这阵子李默一直不在状态,妻妾们雨露皆无,只好寄情麻将桌,今日姜鸢窥见李默去后园找龙山和尚,料知他精神还好,就跑过来堵截,果然独得好处。

    事后李默拍了拍她的臀说:“瘦了,瘦了,该养膘了。”

    姜鸢心满意足,也不生气,一边收拾衣裙一边撒娇道:“****夜夜为你揪着心,****夜夜为家事劳心,如何能不瘦。”

    李默双手扶定她的肩,端详了一阵,忽然问:“他们都在长安置办宅地,你是怎么想的。”

    姜鸢道:“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你是西征功勋,为何回宁州,难道仅仅是为了躲避陈家姑姑?依着我暂时不动最好。”

    李默点点头,说:“家有贤妻如有一宝,难为你了。”

    姜鸢的眼圈有些潮红,延州之战后李默南下长安,一去两年,这两年间她所承受的压力岂是一般的大?

    “偌大的家都要我管,里里外外千头万绪,我又没有三头六臂,我怎么管的好,做好了是本分,出了纰漏要我兜着,我的委屈向谁诉说?”

    姜鸢扑进李默的怀里委屈地哭了起来,哭的李默心里直翻酸水,挺难受的。

    李默替她揩去泪水,说:“这些年委屈你了,宁樱身体不好,家里只能你多操心,你难在没有名分,不是主子却要当家。我说过在这个家里,你和宁樱是一样的,她是我妻,你也是我妻子,所缺的不过是个名分。你若太计较这个名分就是你不懂事了。”

    姜鸢抗声道:“我几时计较名分了,你这样侮辱我,我打死你。”

    李默挨了两记粉拳后,又被姜鸢咬了一口,她咬的很有节制,但能感觉到她心里的恨。

    自打文芫回来后,姜鸢的日子就不大好过,上要服侍好宁樱,这是她的本分,下要压服文芫,管好这个家,这也是她的本分。这个宅子里宁樱是女主人,理所当然的大管家,其次应该是宁士吉,这是宁德胜推荐的人,名正言顺的管家,再次是吴大用,他打理着李府外面的所有生意,是外人眼里的李府大管家,现在的麻烦是宁樱身体不方便,为人又懒,不能行使大管家的职权。宁士吉和吴大用虽然都是老人,但也需要有人来制约,任由他们各行其是绝非福音。李默在宁州时,有李默镇着,一切都还顺畅,但李默一走,情况就变了,他留下的监管真空只能由姜鸢扛起来,但姜鸢的身份只是一个妾,做个内宅女管家绰绰有余,想要行使李府大管家的职权就显得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是身份,名不正则言不顺,身份尴尬,事倍功半。所以这两年她撑的很苦,但这委屈又无人诉说,只能藏在心里,压抑着,今日正好哭个痛快。

    李默把她揽进怀里,安抚道:“我现在是定西侯了,侯爵只能封一个夫人,但到了公爵就能封两个夫人,到时候你就是第二夫人。”

    姜鸢扑哧笑了出来,捶了李默一下:“就你会哄人,公爵岂是那么容易的。”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似饮了蜜,以李默的西征之功封个公爵本来也不算什么,结果却只封了个定西侯,姜鸢请教萧震川得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现在若是封了公爵,将来新朝创立就不好再封了,毕竟外姓之臣封到公爵就已经是极限了。

    萧震川是个有真学问的人,姜鸢相信他说的是有道理的,这就意味着,一旦宁氏江山创立李默是极有可能封公爵的,到时候就能封两位夫人,除了正妻必然受封外,还可以抬举一名贤惠的妾侍为平妻,拥有夫人的封号。

    她姜鸢争不过宁樱,还能输给文芫吗,那不成了笑话。

    李默见她乐的合不拢嘴,就揪着她的耳朵,笑话她说:“心机姜,这下你可满意了吗。”姜鸢呲牙咧嘴叫疼,却撒娇说:“争风吃醋是女人的专利,我有什么错。”

    吴大用一大早收到了一大批财货,是邱明清馈赠给李默的礼物,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东西,吴大用点收了之后拿着账本进后宅请宁樱阅览复核。

    (本章完)

第239章 宁州机器局() 
宁樱打麻将正上瘾,哪有时间理他,就说:“找二娘点收吧。”吴大用听了略感有些诧异,宁樱出身大户人家,养尊处优惯了,不耐操劳,办事马虎,姜鸢却是精明干练,不好糊弄。这么一大笔财货,乱七八糟的,李默肯定不知道具体数目,正是上下其手的大好机会。搁在往日宁樱随手就在账簿上画押签收了,不会真的去清点复核。

    毕竟他也是宁府老人,资历在那摆着呢。

    今儿是怎么啦,怎么推给了姜鸢。

    见吴大用不走,宁樱便停住手,对吴大用说:“我这阵子身子乏累,文芫又办事糊涂,今后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着落给二娘打理,以后不要来打扰我打麻将。”

    吴大用赔了声笑,心中不觉叫苦连连。

    吴大用走后,宁樱的几个闺中密友进言道:“虽然姜姑娘也勤恳能干,但这样的事还是你自己亲自过问的好,多少人家,都是因为主子心懒,纵容下面,结果阴沟里翻了船。”

    宁樱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姜鸢不会的,她是个老实人。”

    几个闺蜜听了也就不好再劝什么,心里却都替宁樱捏了把汗。

    宁樱心里也有苦楚,把管家权交给姜鸢是李默的意思,她当然没什么意见,但这么做到底好不好,她还真的有些说不准,一时心烦点了几个炮,就推说自己乏了,打发了闺蜜们。

    独自坐了一会儿,叫桃儿去把宁槿请了来。

    宁槿见面就打趣道:“你是怎么回事,李大将军回来多久了,只顾着打麻将,夫妻恩爱如何。”宁樱道:“去你的,人家心里正烦,要你来排解排解,你倒好见面就问这个,有意思吗?”宁槿道:“今日心情不好,怎么啦,被姜鸢夺权啦?哈,要我说,你正落个省心。你是天生主子,跟她们争什么,她管的好赏颗糖给她,管不好直接打板子好了,她一个侍婢还能翻了天不成,你要知道现今可是我们宁家做江山。”

    宁樱道:“是我们宁家,你是王家人。”

    宁槿道:“你要这样说,你是哪家人,你是老李家的人。宁氏江山干你屁事。”

    姐妹俩笑闹了一阵子,宁樱问起王元璋,宁槿道:“别提他,浑球一个。”

    宁樱道:“我前日见到他了,个子长高了,身体也壮了,但还是瘦,他这么小,你不会真跟他那个吧。”

    宁槿脸一红,起身就要走。

    被进来送茶的桃儿挡住,于是气鼓鼓回身,嗔道:“以后不要开这种玩笑,他才多大。”

    宁樱自知失言,连忙赔罪。

    说了一会话,姜鸢进来问几时开饭,宁槿道:“你这日理万机的姜总管,吃饭这种小事也要你张罗吗。”

    姜鸢道:“服侍好姐姐,是姜鸢的本分,替姐姐操劳也是姜鸢的本分。”

    宁槿冷笑了一声,望了眼宁樱,道:“瞧瞧,到底是当了总管的人,这话说的。”

    宁樱问:“他回来吗?”

    姜鸢道:“正要回姐姐知道,长安来人了,刚刚打发林哥儿回来报信说不回来了,林哥儿就候在外面呢。”

    宁樱哦了一声,道:“那我们开饭吧,把文芫也叫来,我们好好敬王夫人几杯。”

    关中虽然大体已定,但零星的反叛仍然很多,大梁的旧臣反反复复,溃散的军卒也勾结成匪,劫掠乡间,闹的很凶。

    宁是勤让束英趁回宁州办事之机当面向李默咨询对策,李默道:“全力进剿,同时大开方便之门,招募新军,把这些人养起来。”

    束英嘿道:“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兵马吗,足足十五万,快养不起了。”

    李默道:“等洛阳的皇帝跟江都的王分出胜负,咱们也该东进了吧,这十五万人只怕还不够呢。”束英哈哈大笑,道:“还是你看的透彻。”

    想了想又说:“关中之地养一个王朝到底还是弱了点,所以出关向东,向南是早晚的事,眼下最揪心的是西北、丰州和灵州。”

    李默道:“丰州暂时能稳住,麻烦的是灵州,听说傅将军已经调任原州督军,是准备打灵州吗?”束英反问道:“若是丰州干涉怎么办?”李默道:“那就先在阴山下搞点事出来,吸引一下他们的注意力。”束英道:“你就不怕捅了马蜂窝?”

    李默道:“马蜂窝当然捅不得,不过草原上那条龙如今还能飞的起来吗?”

    束英却摇摇头:“默之,你不要大意,突厥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的手里有一件秘密武器,很凶狠的。”

    李默笑道:“这么严重,此事老兄可能透露一二?”

    束英把头直摇:“说不得,说不得,说了你的麻烦就来了,还是做个快乐的糊涂虫为好。”

    二人哈哈一笑,束英这才道出这次来宁州的主要原因。

    “这次南下和西征中,新军居功至伟,大总领决定把新军的兵力扩充至五万人,这就要求机器局能够提供足够的枪械和弹药,需要制造局能够提供足够的装备物资,需要钢铁厂有足够的钢铁,需要武备学堂能训练出足够的军官和士官。大总领决定由你把这些事统筹起来。”

    李默道:“这个压力太大了,我可不可以说不?”

    束英道:“据我所知,你最好不要说,因为大总领已经为此发过几个人的火了,如果你办不成,估计也要被他一顿乱喷。”

    李默叹了口气:“那我只好尽力而为了。”

    宁州有三个机器局,总社机器局、大宁机器局和绛县机器局。

    三个机器局中以设在故县的总社机器局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但因官僚气息太重,效率却是最低下的,以生产新式后座击发式火枪为例,三千人规模的总社机器局每个月只能生产四百支枪,检验合格能够使用的不超过两百支,而只有一千两百人规模的绛县机器局每月可生产四百五十支枪,合格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大宁机器局主要生产枪弹和冷兵器,冷兵器的铸造水平尚能让人满意,但枪弹的制造效率就很平庸了,这就是新军经常没有弹药可用的原因。

    李默建议宁是勤将总社机器局和大宁机器局的冷兵器生产业务转移至长安军器监。

    大梁的军器监规模庞大,人员储备充足,生产能力强大,宁州所需冷兵器尽可由军器监提供,而将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用于弹药生产。

    宁是勤痛快地批准了这一项建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