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146章

宁州江山-第146章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默笑道:“李仙儿不是一般人,乃是神仙般的人物,咱们离远看看就行了,何必凑近了去玷污她。”

    小七嘿嘿道:“一个妓女,还有清白吗?”

    李默道:“绝大多数都没有,但不排除有那么几个,我看她就有。”

    话刚说到这,就听身后有人咳嗽了一声,回头看时却是李仙儿身边的箠青姑娘,李默忙道:“姑娘辛苦,有何吩咐?”

    箠青白了他一眼,喘了口气,便将李仙儿交代的事说了一遍。

    李默大喜,从马背褡裢里取了一包钱给箠青,箠青却有些不屑,不肯接。李默就索性把整匹马都送给了她。箠青这才吃了一惊,心里暗想:这边州来的癞蛤蟆倒还有趣。

    这才接了钱,翻身上马,溜溜达达着回去了。

    小七惊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问:“哥,你不会看上这丫头了吧?有钱给她使?”

    李默笑道:“休要多问,回去打点准备,明天咱们就去拜望四海会的小军师。”

    箠青直接把马骑到内院花厅下,笑着对斜靠在廊下软榻上歇息的李仙儿说:“瞧,这马还真不错呢。”

    李仙儿问:“你怎么把他的马骑来了,他自愿送给你的?”

    箠青道:“是送给你的,我哪有那福气。人家还夸你是出淤泥而不染呢,将来某日说不定就要上门提亲了,你还是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慌张。哎呀,这臭马,你倒是聪明,尽拣着好花好草啃。”

    李仙儿笑道:“这女子真是疯了。”

    心里却想人人都爱鲜花嫩草,却忘了花开终有日,妍时人人都爱,枯败时人人弃之,那些精明的都是看花人,有几个老实人肯把花移回呵护。

    他若真是那个老实人,什么风流繁华,我都能抛下,只怕他也是个看花人。

    仔细准备了一番,二日午后,李默启程去拜会四海会的小军师易红莲。

    她是妓家出身,居住在距离长安城最香艳的春风里仅一墙之隔的安丰坊里。

    地方喧闹杂乱,居民多是生意人,但她居住的小院却是闹中取静,地方不大,布置的清清爽爽。

    守门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瘦汉子,面目凶恶,脖子上有道骇人的刀疤。

    他把李默瞅了瞅,挤出一丝笑,炸雷似地说道:“我们小姐有请,请。”

    他的面目本来就恶,这一笑更是狰狞,加之口水也多,二人急忙闪避。

    李默一面擦脸,一面悄悄问小七:“这厮是个傻子吧。”

    小七道:“噤声,若让他听见你叫他傻子,他就恼了,但其实他就是个傻子。这厮绰号‘憨金钢’,又名‘傻大个’,易军师更是好玩,叫他‘傻儿’。”

    “傻儿?——好名字。”李默觉得易红莲的称呼最是贴切。

    (本章完)

第189章 驱虎斗狼之计() 
易红莲亲自迎候在内宅门前花木下,清清爽爽的一个居家妇人打扮,年纪三十左右,略施粉黛,风韵嫣然。

    若干年前她是“西京四美”之首,地位高于李仙儿,虽然退隐多年,但风姿丝毫不减当年,只是柔媚中多了一丝江湖儿女的洒脱。

    这样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竟然是数万雄健男儿公推的小军师,李默略感诧异。

    “李将军感慨闻名不如见面,笑我当不起小军师之名。”

    “岂敢,岂敢,能号令数万健儿的,岂是凡人。李默由衷敬佩。”

    “不过是一群衣食无着的穷苦汉子,为了自保结成帮会,在官家眼里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我也没本事号令群雄,不过是大伙看在亡夫的份上,给我一点面子,让我做个和事老罢了。哪如将军你,挥手间,号令千万军马冲锋陷阵,杀敌克城,留名青史。”

    李默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自己的名望驱使别人去死,这不光彩。不如易军师你,能把几万兄弟团结住,既让大伙有事干,有饭吃,又不给地方添乱,善莫大焉。”

    这话触动了易红莲,做小军师的辛苦就不必说了,关键是辛苦了还不被人认可,李默这话说的太好了,道出了她的不易和奋斗的价值。

    她的表情明显缓和,笑着说:“这个小军师我当着很累,早就想回返故乡,隐居田园,怎奈亡夫心愿未了,我不得手走罢了。”

    李默道:“落叶归根,能锦衣返乡总是一件乐事,但我劝军师大人还是不要动这个念头,长安城头乌云密布,你的家乡也未必是晴空万里,若是风大雨大,还不如留在长安,跟数万拥戴你的弟兄们呆在一起。”

    易红莲启唇一笑,道了声:“请用茶。”

    李默几次想见她都被她婉拒了,易红莲知道他的来意,时局如此,不由得她不多个心眼,既要防止被李默拉下水,牵累了数万兄弟,又不能得罪了宁州。

    这风云变幻的年代,你保不齐哪天宁州铁骑就进了长安,到时候如何面对。

    昨天上午,昔日的好姐妹李仙儿过来拜望她,李仙儿告诉她自己接到了李默的拜帖。这个宁州人要见见她,李仙儿当然明白李默见她是为了求她牵线搭桥见易红莲,她问易红莲为什么躲着不肯见李默。

    易红莲没有隐瞒她什么,就跟她说了心中的苦恼。

    李仙儿就劝她见见李默,话不必说死,先把线牵上,线头捏在自己手里,将来想进就进,想退就退,还不全在自己掌握中。

    李仙儿很聪明,也是全心全意为她着想,但她毕竟还是太单纯了一些。

    事情哪会那么简单,他若来了,三言两语是打发不掉他的。

    见与不见,她已经想了很久,但直到李仙儿到访时,她仍然没有下定决心。

    后来还是李仙儿给他支了个招:先见他,见招拆招,实在拆不了了,你一个女人,就跟他耍赖嘛,他若是个英雄,总不会为难一个女人,若他是个狗熊,你不见他更麻烦。

    不得不说,这也个道理,易红莲采纳了好姐妹的建议,见了李默。

    私下打听李默的背景,给易红莲的印象是这应该是一个粗鲁蛮狠的军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勇武好斗,跟他打交道不会轻松。

    但现实却是李默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是真的,勇武好斗都是没见着,或者是他伪装的好,但至少到眼下为止都还能保持一份彬彬有礼和尊重。

    易红莲忽然就有了自己的主张,与宁州怎么打交道她的思路忽然就清晰了起来。

    但她没有贸然答应什么,她只是四海会的小军师,在没得到各派掌旗大哥的授权下,她不能做任何主,也就不方便表露自己的态度。

    于是她使了个巧劲,卸了李默加给她的压力,引着他欣赏自己的典藏,名人字画,古董玩物和她精心侍弄的盆栽。

    她甚至亲手为李默烹茶和制作点心,

    饮茶用点心的时候,她又让自己的养女苏颖儿抚琴助兴。

    这一番温柔的防御还是起了作用,虽然李默无功而返,但看起来丝毫没有不高兴的意思。

    送他出门后,易红莲长长松了口气。

    回去的路上,小七埋怨李默太谨慎:“这些江湖儿女,哪有心思玩那套文绉绉的东西,有话直说,何必跟她绕弯子呢。”

    李默道:“你急躁什么,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走。我们先去跟刁护病聊聊。”

    刁护病是四海会的一个掌旗大哥,此人早年在吏部做过十年文吏,因犯事被抄家,这才入了四海会。

    这样丰厚的经历,使得他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时更有判断力。

    当他预判大厦将倾,浩劫将至时,他就主动找到了李默,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酒过三巡,刁护病对李默说:“近来兄弟接到一桩大买卖,帮着洛阳的王顺德将军转运家伙什来关中,船多的是,又有通行公文,老弟在洛阳若是有亲眷需要搬运,只管吱声。”

    李默心里咯噔一下,刁护病说的王顺德是汴州督军兼拱日军将军知军事。

    拱日军是南衙军劲旅,其源头是幽州都督朱克勋招募的辽东亡命。当年在幽州时,这支军队就以骁勇善战、军纪败坏为名。

    洛阳被围,河北各地都督皆作壁上观,没人肯派兵前来解围。朱克勋看到机会,就打发拱日军南下解救洛阳来了,这支军队屡立战功,其首领王顺德积功做了汴州督军。

    在洛阳,宋驰伦的神武军负责禁宫和内城守卫,外城主要是唐遵、唐林父子招募的忠勇军。忠勇军是民军,训练有限,战斗的很苦,这种局势下,唐家父子只得借助外力,倾心笼络王顺德这头孤狼,一时东西呼应,里应外合,才牵制了五十万贼兵不得进城。

    王顺德怎么会突然西进长安呢,而且听刁护病这意思可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全军开拔,否则,怎么会说是大买卖呢。

    李默道:“洛阳破贼,王将军厥功至伟,这次进京是要重用吧。”

    刁护病道:“狗屁重用,是弄他去秦州打吐蕃,只怕是九死一生啊。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朝廷这么用人的话,真的是祸福难料啊。”

    李默不说话了,事关重大,他必须立即调查清楚。

    (本章完)

第190章 谁家天下?() 
查清这件事当然找冯布最省事,张显奉命找到冯布,冯布大摇其头,唉声叹气,对张显说道:“就算是头猪都不会出这馊主意,前厅野狼叫门,你遣两条狗来便是,怎么把虎引进来了,这就叫引狼入室,关中从此多事了。”

    张显也摇头叹息,说王顺德的拱日军军纪败坏,那是他打了胜仗,立了战功,大伙嘴上留德,认真说起来,王顺德的拱日军就是一帮土匪,甚至连土匪都不如。

    他在洛阳城下是打了一连串的胜仗,但祸害的百姓也不少,只是朝廷急着用人,难免要权衡利弊,加之又有唐家父子竭力遮掩包庇,这才让他逃过一劫。如今战事结束,正是应该将他打发回幽州,或迁移至边地安置才对,怎么能把他引入关中呢。

    驱虎斗狼,一着不慎反被虎噬,用此计的人的确是脑子有问题。

    张显道:“这么说已经定了?”

    冯布道:“定了,舌战群儒,一言九鼎,就是他了。陛下也被他哄了。”

    张显回来将此事告知李默,李默道:“满朝文武就没有看到危险的?”

    张显道:“看到了也没用,萧定密眼下正得势,冯布说他是一言九鼎。我看也差不离,宫中正在为立太子的事争的面红耳赤,没人会关心谁去救秦州。”

    李默道:“驱虎斗狼,首相大人好魄力啊。”

    李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即派人八百里加急将此事报知宁是勤,宁是勤八百里回复:借力使力,搞乱他,越乱越好。

    李默把这十一个字看了又看,想了又想,一条清晰的思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转眼就是开春,宁州长史宁是谨奉命护送宁是敬南下与宜宁公主完婚。

    李默得到宁仁功的指点,没有节外生枝,只是尽到了进奏院该有的本分。

    大婚之后,宁是敬就住进长安西北安静坊的驸马府。那里高官显贵云集,是京城上风上水的好去处。

    宁是谨返回宁州之前,专门约见了李默一次,详细了解了京城及朝中的动态。对李默说:“王顺德路过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