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烽·烟 >

第114章

烽·烟-第114章

小说: 烽·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也是因为现在全国上下那些有讨伐袁世凯打算的人们,对于袁世凯手下的战力并不能清楚的估计,虽然现在看起来就连袁世凯的左膀右臂都已经离他而去了,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不是袁世凯之前就安排好的那?

    所以这些人即便是有讨伐袁世凯的打算。但是却又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因为往往第一个举兵的人,几乎是没有一个好下场的。唐继尧认为,此时此刻,如果真的想要呼吁全国举兵讨袁。

    那么最需要的并不是多少的兵马战力。亦不是辎重粮草,或者是多少人的支持,需要的就是第一个登高振臂的人物。而我们两个都认为这个登高振臂的人物,就应该是滇军。道理有三个。

    其一,因为滇军说处的位置在边陲之地。所以即便是滇军率先作为,那么应该也不会遭到太过严重的打击,而且且便是到时候滇军四面楚歌的话,也能够顺利的通过云南撤出国境,无论是进入缅甸还是越南。袁世凯的兵马肯定不敢越境打击,这样一来的话,滇军也算是暂时性的出于不败之地了。

    其二,滇军本就精锐,再加上唐继尧贵州所调动过来的几千精锐。以及那些全国上下也没有多少精良武器装备,是可以完全的与北洋军进行周旋的,而且因为云南的独有地势,即便是需要退守云南的话,也能够保证滇军不会由此败而全军覆没。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形势下,无论是谁第一个站出来,那么如果这场战争胜利的话,那么其受益必然是最多的,而且现在其实滇军的财政情况非常的不好,不能自足不说,每年还要从政、府领取八十余万的补救款项。

    对于这么贫穷的滇军、云南来说,其实他们也是真的需要迫切一战,由此来搜刮抢夺其他地区的财富。以此来挽救云南财政以及滇军的关饷问题。以上这三点其实前两点还都是出于防守、溃败的情况下。

    而最后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其实我们两个人都知道此时的滇军虽然依旧骁勇但是说起来,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饷了,这也就是因为滇军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百姓。对于云南的生活有所了解,所谓为了家人他们才能够暂时的暂缓饷银。要是放在别的地方,都是外来的军人的话,恐怕早就哗变了。

    而我与唐继尧想法上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的出兵方向以及路线,我想三方出兵。在同一时间内对邻近上省份展开攻击,这样一来能够对于袁世凯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也能够表现出一种浩大的声势。

    而唐继尧确认为应该集合兵力直接猛攻四川,夺下四川之后,再步步为营。徐徐图之,我承认唐继尧的进军方式确实比我的计划稳定,但是却声势太小,而且也无法造成一种极其强力的压迫感。

    当然了,这些事情,有关于作战计划的问题,这并不是问题的主要核心,其实说起来,我与他之间的主要分歧,还是在于出兵的话,到底由谁担任总司令,以及行政长官,我认为行政长官以及总司令的位置应该由一个人担任,这样一来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号令一统。而我认为这个人选。应该是唐继尧。

    而唐继尧确认这个人选应该是我,我的理由是行在对外来讲本就是唐继尧才是云南的最高长官,其二也是因为唐继尧就是云南本地出身,而我的老家却是在湖南,我不能够喧宾夺主。

    唐继尧的理由则是我一直实际上才是云南的最高领袖。同时我一直一来都是他的长官,再有就是论起在云南、滇军中的威望,他也是不及我的,经过了一番辩论之后,最终我们两个才统一了意见。

    由唐继尧出任云南督署府最高行政长官,由我担任全军总司令。他负责政、务坚持,我负责全军动向。这样一来,虽然与之前的想法有所变化,但是我们两个人同心同德话,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再有就是其实说起来,这样的安排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与唐继尧其实行在都成为了云南军民的领袖,无论是谁在上谁在下,或许追随者中就会出现一定的分歧,这样一来是不利于出兵作战的。

    而现在的情况下,我们两个都是最高长官,这样一来的话,也就没有谁在上谁在下的关系了,这样对于各自的追随者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两个平起平坐了,那么他们之间可能出现的最大的矛盾点也就荡然无存了。

    一切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决定了,之前的误会与日后的方向就在这间办公室里决定了下来,而这时,唐继尧直接拿起了办公室内的电话,通知了作战部、参谋部、军务厅等一切军队内部机构。

    正式的向他们宣布了明天将要举行的会议,以及命令他们各自通告全军,动员上下,为了日后的战争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鼓舞动员!

第133章:护国军() 
“我们这次举义,最要紧的是要赢得全国各方的同情,以求得多助。蓂赓身为地方大吏,如果率军出征,很容易引起邻省认为是假名侵略之嫌,过去滇军扰川已有猜疑,今若不避嫌,更容易被袁世凯挑拨,中其反间,所以统军出征应由我和协和。至于坐镇后方,领导军政府重责蓂赓万万不可谦让。”

    我与李烈钧、唐继尧并坐在讲台之上,面对着下方滇军大小将官,我这一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冠冕堂皇,但是实际上,这是出于我的真心的,这一次的会议主旨在于正式成立军政、府。讨伐袁氏。

    经由这一次会议决定,由唐继尧出任军政、府都督。成立护国军、及护国军政、府,护国军整体分编为三个军,护国第一军由我统帅,同时我出任护国军总司令,出兵四川,由李烈钧出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兵进广西,由唐继尧出任护国第三军总司令,攻取武汉,同时护国第三军兼及云南防务问题。

    而后唐继尧又聘请请前巡按使任可澄,前山东提学使陈荣昌为参赞。前国会议员赵藩、袁嘉谷及张耀曾等为参议。派由云龙为秘书厅长。派张子贞为参谋厅长。派庾恩旸为军政厅长。派陈廷策为民政厅长。派丁光冠为司法厅长。派陈钧为财政厅长兼运盐使。

    同时任命戴戡、任可澄为左右参赞。护国军各部军官任命如下,蔡锷出任护国军总司令、护国第一军总司令。罗佩金为护国军总参谋长。第一梯团团长刘云峰。第一梯团第一支队长邓泰中,第一梯团第二支队长杨蓁。

    第二梯团团长,赵又新,第二梯团第三支队长董鸿勋,第四支队长何海清,第三梯团团长顾品珍,第三梯团第五支队长禄国藩、第六支队长朱德。第四梯团团长戴戡,第四梯团第七支队长熊其勋、第八支队长王文华。

    护国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第一梯团长张开儒,第一梯团第一支队长钱开甲、第二支队长盛荣超。第二梯团长方声涛,第二梯团第三支队长黄永社、第四支队长马为麟。第三梯团团长何国钧,第三梯团第五支队长林开武、第六支队长王锡吉。

    护国第三军总司令唐继尧,云南护国军政、府都督,第一梯团团长赵钟奇,第一梯团第一支队长华封歌、第二支队长李植生。第二梯团团长韩凤楼,第二梯团第三支队长吴传声、第四支队长彭文治。

    第三梯团团长黄敏成,第三梯团第五支队长杨杰、第六支队长叶成林,第四梯团团长刘祖武,第四梯团第七支队长杨体震、第八支队长李友勋。第五梯团团长庚恩旸,第五梯团第九支队长唐继虞、第十支队长赵世铭。第六梯团团长叶荃,第六梯团第十一支队长马骢、第十二支队长邓埙。

    确定下了护国军的整体编制之后,我们在会上便决定,就此拟定电文,通电全国,对外宣布举事。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呼吁起全国上下的响应,当然了,最主要的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通电,使得全国上下能够一致讨袁。

    通告全国电文如下:各省将军、巡按使、护军使、都统、镇守使、师长、旅长、团长、各道尹、各知事、各学会、各商会、各学校、各报馆公鉴: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尧等忝列司存,与国休戚,不忍艰难缔造之邦,从此瀹胥。

    更惧绳继神明之胄,夷为皂圉。连日致电袁逆,劝戢野心,更要求惩治罪魁,以谢天下。所有原电近经通告,想承鉴察。何图彼昏,曾不悔过,狡拒忠告。益煽逆谋。大总统者民国之总统也,凡百官守,皆民国之官守也。既为背逆民国之罪人,当然丧失元首之资格。尧等身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四方,声罪致讨,露布之文,别电尘鉴。更有数言涕泣以陈麾下者:阋墙之祸,在家庭为大变,革命之举,在国家为不祥。尧等夙爱平和,岂有乐于兹役。徒以袁逆,内罔吾民,多欺列国,有兹干涉,既濒危亡。非自今永除帝制,确保共、和,则内安外攘,两穷于术。尧等今与军民守此信仰,舍命不渝,所望凡食民国之禄,事民国之事者。咸激发天良,申兹大义。若犹观望,或持异同,则事势所趋,亦略可豫测。尧等志同填海,力等戴山。力征经营,固非始愿,所在以一敌八,抑亦智者不为。麾下若忍于旁观,尧等亦何能相强。然量麾下之力,亦未必能摧此土之坚。即原麾下之心又岂必欲夺匹夫之志,苟长此相持,迁延岁月,则鹬蚌之利,真归于渔人。而萁豆之煎,空悲于车乐。言念及此。痛哭何云。而尧等则与民国共死生,麾下则犹为独夫作鹰犬,坐此执持,至于亡国,科其罪责,必有所归矣。今若同申义愤。相应鼓桴,所拥护者为固有之民国,匕鬯不惊;所驱除者为叛国之一夫,天人同庆。造福作孽,在一念之微;保国覆宗,待举足之轻重。敢布腹心。惟麾下实利图之。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任可澄、刘显世、戴戡及军政全体同叩有印。

    虽同电文一同发布的还有护国军宣誓的口号“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中华民国万岁。”

    与此同时,在电文通告全国之后。我便通电北京公开宣布如下:我蔡锷,正式宣布。滇军自今日起改称护国军!成立护国军政、府,今电告北京,宣布云南独、立!护国军分三路,讨伐川、桂、湘西诸地袁军,誓必推翻袁世凯!

    信誓骇声似惊雷。风云席卷挽倒垂!前路漫漠心如铁,生生死死永相随!

    “王八蛋!”袁世凯刚刚接到了手下人送来的紧急文件,他看着里面蔡锷所书之通电全文,不由的怒火中烧,他实在想不到,就在前几天还与他推心置腹扬言要调兵勤王的忠臣。竟然一转眼就成了第一个对他刀剑相向的那一个!

    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一种被玩、弄,被嘲讽的感觉,让袁世凯不由的心如火烧,现在全国上下虽然一致反对他称帝,而且各方所给出的冷漠态度以及抗拒情绪,也都是很清楚的,可是毕竟现在还没有人站出来与他正式宣战。

    这就表示那些人都在观望,而如果就此下去的话,真的是他登基坐殿的那一天到来,想必此时这些反对他的人,也就能够欣然接受了,毕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