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

第480章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480章

小说: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饭。而后,不甘落后的带着两个兄弟,跟随老毛子砍伐大军一起,前往不远处原始森林,为自己即将修建的房屋准备材料。

    一天辛苦下来,两根必须要有一个人才能合抱起来的粗大原木,在战马和雪橇的拖拽下,回到临时帐篷。简单吃过还算丰富的晚饭以后,再次在两兄弟帮助下,不辞辛苦的利用简单工具,将粗大的原木给分成木板,用来搭建房屋……'

    半个月下来,在两万老毛子青壮以及上万国防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下。整个贝加尔湖沿岸,二十万移民中的每一顶帐篷前,都堆满成山的各种木料和木板…

    几十万人围绕贝加尔湖进行辛苦劳作,为建设自己家园而奋斗的时候。依靠自己双腿前往关外的八十万移民,同样走到自己最终目的地,有这远东粮仓之称的江东六十四屯。

    和贝加尔湖所不同的是。整个江东六十四屯的苏联人,已经在特战师的武力驱逐下。全部退回苏联境内。此时此刻,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江东六十四屯。除了一个个没有任何声息的村庄外,到处都是是长满各种野草,已经被荒废数年时间的肥沃土地。

    自老毛子占领江东六十四屯,并且在江东六十四屯实行惨人道的大屠杀后。江东六十四屯大片肥沃的土地,不得不因为没有人耕种而被荒芜下来。

    看着身边足足长了半人深的茅草,一名跟随移民一起前往江东六十四屯的地方官员,下意识蹲下身子,在已经开始融化的土地上,抓起一把泥土。

    闻了闻后。对着身边副手一脸兴奋的感慨道:“进入东北以后,我就被东北三省的黑土地给吓到了。因为,东北三省的黑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只要撒上种子,几个月后就可以收获到非常多的粮食。但是,来了江东六十四屯以后,我发现这里的土地竟然比东北三省更加肥沃…”

    随后,一边继续查看沿途土地的土质,一边感慨道:“这么肥沃的土地。即使一年只能收获一季的粮食,一亩地的产量也能达到山东等省份。眼前的江东六十四屯,不愧是远东大粮仓。不出意外,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就会变成我国防军的又一个粮食大产地…”

    因为时间已经到五月份,覆盖在远东大地上的冰雪慢慢开始融化,气温渐渐升高。按照以往估计。最多一个月时间后,整个东北三省。包括自己所在的远东地区,都会迎来一年中的最佳播种时期。

    为了早一点让八十万移民摆脱政府救济。减轻联合政府压力。负责这批移民的最高行政长官联合政府民政部副部长,也是未来远东省省长最佳候选人侯袁博,果断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八十万移民进入江东六十四屯后,以一万五千人为一个单位,迅速分散到江东六十四屯的每个屯内。而后,以老毛子留下的民居和帐篷为暂时聚集地,老人,妇孺,孩子,留在住所为将来修建村镇和城市做准备。八十万移民中的所有青壮年,全部分散到屯子周围开垦荒地,争取在一个月时间内,在江东六十四屯开垦出至少五百万亩土地…”

    面对副部长侯袁博的命令,副手周浩达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一脸担忧的提醒道:“侯部长,继续让八十万移民住帐篷,我担心会引起移民的不满。毕竟,长达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中,八十万移民一直都住在帐篷内,风餐露宿。现在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还让他们住帐篷,连一个最基本的家都没有,我们怎么跟这些移民去解释…”

    话音刚刚落下,一路迁徙路上,专门负责掌握八十万移民心态变化的一名官员,紧随其后开口支持道:“侯部长,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风餐露宿后,八十万移民心中的想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当初的期望,变成现在的前途渺茫。更有甚者,一些移民心中已经产生原路返回,退回关内的想法。”

    “现在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如果还不能给他们一个家,让他们稳下心来。我担心这些百姓对我国防军的信心会再次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于影响到我们对整个江东六十四屯的开发,影响到八十万移民的信心……”

    侯袁博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着面前刚刚说话的部下开口反问道:“周处长,如果不出我的意料,你一定不是出自农村,就连自己父母,也不是来自于农村。虽然负责了解八十万移民的具体心态变化,但是,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什么是这些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

    看到不解的众人,侯袁博继续开口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个家,而是土地。不知道大家是否对活动在南方的赤党有所了解,在赤党统帅的军队中,普通士兵根本没有任何军饷。如此情况下,这些军队却能在战场上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甚至于不惜为了胜利而战死沙场,而赤党红军,就是这样在战场博得了一个‘悍不畏死‘的称呼…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曾经接触过一些进步思想的周浩达处长。在侯袁博一双凌厉目光注视下,若有所思的反问道:“侯部长。难道是因为土地吗?”

    侯袁博肯定的点了点头,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下。回答道:“周处长回答的对,就是为了土地…为了巩固自己统治,赤党在自己所有统治区域实施和我们国防军一样的土地改革,将土地全部分配到普通老百姓手里。面对手中世世代代可以流传下去的土地,为了保卫自己手里的财产,这些老百姓才主动参加赤党红军,在没有任何军饷的情况下,为赤党作战…”

    解释完毕,侯袁博继续对着大家意味深长的反问道:“现在。大家认为,对于跟我们一起迁徙过来的几十万百姓来说,一间可以用来遮风挡雨的房子重要,还是分到手里,并且可以时代流传下去的土地重要…”

    “当然,如果大家不相信我刚刚的所说,待会散会以后,将我的决定想办法扩散出去,看看老百姓的具体反映…”'

    几个小时后。在相关人员的故意散播之下,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在几十万移民中间蔓延开来。

    “带领他们的国防军长官,正为几十万移民的下一步行动计划而陷入争吵之中…一部分长官希望给移民在短时间内修建足够房屋。另一部分长官则希望移民暂时住在帐篷内,利用远东播种还未到来的这一个月,尽可能开垦荒地。获得属于移民自己的土地。而后,在即将到来的播种季节中。洒下充满对未来希望的种子……”

    八十万来自关内的移民,自进入江东六十四屯后。就被脚下土地的肥沃程度给震撼。而后,从心底开始渴望拥有几十亩如此肥沃的土地,播种粮食,养活家人,摆脱自己及家人曾经贫困的历史。

    特别是覆盖在远东大地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气温逐渐升高,眼睁睁看着属于远东的播种季节就要到来后。这些移民对脚下土地的渴望程度,就更高了。在他们眼里,只要自己能获得土地,就能赶上这轮播种季节,让家人早日摆脱救济,拥有属于自己的粮食。

    正所谓手中有粮,灾年不慌……

    如果自己不能在播种季节结束前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那就意味自己至少在接下来的半年,甚至于一年时间内,永远摆脱不了被救济的命运。

    国防军给这些移民的印象虽然非常好,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国防军可以在救济自己两个月的情况下,还会继续救济自己接下来的半年,甚至于一年时间。一旦几个月后国防军不再救济自己,而自己手中又没有粮食,在荒人烟的远东地区,自己能做的就是带着家人一起等死。

    所以,在移民总部关于八十万移民下一步发展方向问题进行争吵的消息传到他们耳朵以后。这些对土地充满急迫渴望的移民,第一想法就是找到负责自己的国防军长官,告诉他,自己宁愿住帐篷,也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在播种季节结束前,在属于自己的田地内,播种下带着全家未来希望的种子…

    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中国百姓对土地的渴望,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在没有任何组织的情况下,渴望得到土地的移民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般,迅速汇集到管理自己的国防军长官面前,向国防军长官表示:自己宁愿住帐篷,也要在播种季节结束前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移民总指挥部。

    面对这个消息,包括副手周浩达在内,移民指挥部所有人都对侯袁博副部长投去一丝充满钦佩的目光。而后,作为副手的周浩达,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侯部长,您说对了。在中国,老百姓对土地的渴望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狂热程度…”

    说完,周浩达脸上竟然出人意料的闪过一丝炙热目光,对着侯袁博一脸兴奋的说道:“部长,如果八十万移民真的宁愿放弃建设家园,也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那论是对我们移民指挥部,还是对整个国防军,都将有着天大好处…”

    “因为中原数省连续数年干旱。能在这些年份中活下来的百姓,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和小孩。根据统计。我们手中的八十万移民中,青壮年整整占了五十万人。就连剩下的三十万人中。老人也仅有十万人不到。”

    “如此情况下,只要我们抓紧时间,足够在播种季节到来之前,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垦出至少七百万亩良田…”

    “到时候就算因为第一年播种收成不好,如此肥沃的土地中,一亩地也至少能收获三百斤粮食,七百万亩土地全部加起来,也就是超过二十亿斤粮食。

    “二十亿斤粮食在手,不但可以轻松养活我们手中八十万移民一年时间。还能在不需要国防军总部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养活接下来继续迁徙到远东的一百万移民。到时候,整个远东地区,就可以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获得来自关内的两百万移民,并且源源不断为开发远东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侯袁博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笑着赞同道:“周处长说的不错,先给老百姓分地,让他们开荒种粮。对我们有百利而一害…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管理的八十万关内移民也主动要求先开荒,那我就下达命令了…”

    就在大家脸色慢慢恢复严肃后,侯袁博充满严肃的声音。已经在指挥部响起:“马上给所有移民下达移民指挥部第一道命令:所有移民,以一万五千人为一个单位,在移民指挥部安排下。迅速带齐苏颇有物资和工具,前往属于自己的开垦区开垦土地。”

    “按照联合政府命令:15至50岁之间的青壮年。每人分配十亩土地。其他老弱每人分配五亩土地。所有开垦出的土地中,超过家庭成员所拥有土地部分。移民指挥部将以五亩土地一块大洋的价格进行回收……”

    移民区一个建议的窝棚内,一家五口人围在一起,根据移民指挥部刚刚下达的命令,面色狂热的计算自己家中可以分配到的土地。

    已经四十多岁的一家之主王发财,对着围坐在自己面前的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脸激动的说道:“15到50岁之间的,每人分配十亩良田,按照这个规矩来算,咱们家里整整可以分到四十五亩良田…整整四十五亩两天,我王发财自出身以来,还从没有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