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

第140章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140章

小说: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军李国胜,开始通过电波向日本政府表示出自己和谈意向的时候。收到来自于天龙号巡洋舰诀别电报的日本内阁,已经陷入一片混乱…》

    以内阁首相滨口雄幸为首的维稳一派,为了新内阁的稳定,也为了整个国家的稳定。坚决要求海军尽快平息此事,大事化小,不能让这场失败传出去。但是,以海相加藤上将为首的强硬派,却坚决要求帝国再次抽调重兵,杀回青岛军港,一血天龙号巡洋舰被击沉的耻辱。两派人马直接在裕仁天皇的御前大殿上各执其词,互不相让,很快就僵持起来。

    面对僵持不下的两派人马,裕仁天皇也犹豫了。虽然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教育的他从心底赞同海相的想法,想要再次抽调军舰,一举拿下青岛,消灭一直和日本政府作对,并且多次给日本政府造成耻辱的第九军。但是,作为天皇的他,也清楚目前国内的情况,清楚首相滨口雄幸等人的担忧。

    正如滨口雄幸首相所说,目前的日本政府需要和平,需要发展…》

    而就在此时此刻。一名侍从官,气喘吁吁的走进大殿,打破了大殿内僵持的气氛。

    “启禀陛下,中国济南领事馆发来急电…》

    在裕仁天皇的示意下,首相滨口雄幸快迅速接过电文,开始浏览起来…》

    顿时,刚刚还因为争执而面红耳赤的滨口雄幸首相。一张脸上,随即被轻松神色给笼罩。对着面前的裕仁天皇,直接开口道:“陛下。济南领事来电显示:中国第九军想要同我国政府进行谈判,话干戈为玉帛,尽快解决发生在青岛军港的争端…》

    “不行…》

    “和谈…》

    “加藤君,你难道没有听清楚吗…》

    “几个月前。陆军连续两次的失败,已经让大日本帝国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面。难道,难道你还想让大日本帝国海军的脸面也丢进吗。你难道想让帝国所有民众都知道,帝国花费大量军费组建的海军部队,连懦弱的中**队都击不败吗?”

    一连窜的反问下来。刚刚还是一脸坚定的加藤上将,终于开始动容了。不过,为了自己的颜面,也为了海军的颜面,仍然倔强的开口反问道。

    “即使如此,首相阁下。难道我们就这么轻松的放过第九军,让海军白白损失一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

    “陛下,请陛下为海军做主,我大日本帝国海军部队,绝对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损失两艘舰艇…》

    “请陛下为海军做主…》

    “滨口君,你有什么想法?”面对强硬派军官的目光,同样一脸为难的裕仁天皇,直接将目光放在了首相身上,开口问道。

    “陛下,既然中国第九军发来了谈判邀请,那就说明对方对我国仍然抱有非常强烈的顾忌。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谈判中,获取对我国政府有利的条件。从而,弥补此次海战中,帝国海军的损失…》

    “哟西,你分析的非常好。既然如此,那就同中国第九军进行谈判,取得一个可以让海军将士满意的结果。不过,谈判归谈判,已经在第九军面前吃过多次大亏的帝**队,一定不能放弃对第九军的情报渗透。告诉情报部门,朕给他们半年的时间,一定要将第九军的所有情况,一点不漏的全部摸清楚,上报军部进行研究…》

    “哈衣,陛下英明……”滨口雄幸首相长松一口气,开口道。

    第九军李国胜估计日本政府不顾一切的向鲁东发起攻击,日本政府估计李国胜将日本海军战败的消息给公布出去…》

    就这样,在双方互有顾忌,李国胜的一再忍让之下,整个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

    李国胜所统帅的第九军,直接将此次海战的所有战果(几百名日本海军战俘,已经完全失去动力的羽风号驱逐舰)重新交还日本海军。

    为了在表面上弥补日本政府,李国胜直接同意向日本政府重新开放青岛。同时,利用自己在国内的影响力,向日本政府出口其非常急需的煤矿资源。当然,李国胜也不是一个只吃亏而不占便宜的人。

    利用日本资源匮乏这个因素,直接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商业和资源合作…》

    就这样,整个谈判,在双方都急于将此事消灭于无形之中的情况下,仅仅经过不到有一天的商讨,就顺利结束。

    作为战胜一方的李国胜,虽然付出了此次海战的所有战果,甚至于一定的资源。但是,这样的付出,对于目前的第九军来说,绝对是值得的。因为,这场谈判,至少给李国胜第九军提供之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的黄金发展时期。李国胜相信,凭借自己脑海中的大量先进技术,这段黄金发展时期,一定会是自己第九军位置崛起的一段时期。!!!

第194章 鲁东兵工厂() 
鲁东特区暂无后顾之忧,李国胜随即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到了自己寄予厚望,花费巨大代价而建立在沂源县境内的鲁东兵工厂上。

    兵工厂建立之初,作为军长的李国胜,之所以会将建厂所在地选在整个鲁东特区,名不经传的沂源县,一共有两条因素:第一,沂源县地处山区,非常利于整个兵工厂的隐蔽生产。即使今后面对日本军队的入侵以及空军轰炸,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军工基础,在群山环绕的沂源境内,也可以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

    第二,根据李国胜脑海中的记忆,整个鲁东一带,只有沂源县境内,拥有军工企业需求量最大的铁矿,煤矿等资源。194鲁东兵工厂可以肯定的说,开发好了沂源县,自己的军工厂,至少在几年以内,不需要为煤矿和铁矿等原料发愁。

    两个任何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先决条件,让李国胜不顾蒋百里参谋长等人的反对,直接一言而绝,将整个鲁东特区的军工基地,选定在了此时此刻,还没有被国民政府开发出来的沂源县。

    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忙碌,李国胜从德国采购的几条武器弹药生产线,在德国工程师的协助下,已经全部组装完成。军长李国胜,参谋长蒋百里一行人还没有走进刚刚修建起来的巨大军工生产基地,提前得到消息,并且被李国胜任命为鲁东军工厂厂长的傅广云,已经带着兵工厂一帮部下迎了出来。'

    能够被李国胜任命为军工厂厂长。傅广云也有着自己的本事和硬实力。几个月前,同德国的交易完成,所有生产线还没有到货的情况下。早就养成任何事情都要谋定而后动的李国胜,就开始为军工厂大量工人问题而发愁。

    要想在短时间内,招收到足够数量的军工人才和技术工人194鲁东兵工厂。在目前中国战乱的情况下,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到北平等大城市的大学院校中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不过,这种想法刚刚被副军长李光华给提出来。就遭到了李国胜的否决。

    在李国胜眼里,应届毕业生即使拥有再多的理论知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工程师。在短时间内,绝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自己的几条生产线。至少需要几百名优秀的军工技术工人。而自己要想到这些大学院校中一次性招收这么多人,就目前的中国来说,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到学校招聘学生这条路行不通,眼光敏锐的李国胜,直接通过地图以及自己的记忆,将目光放在了距离鲁东不远,有着民国几大兵工厂之称的巩县兵工厂上。自己没有时间去培养军工人才,那就挖国民政府的墙角,直接从巩县兵工厂出重金挖人…》

    因为中国年年的军阀乱战,巩县兵工厂早已经没有了建立之初的繁荣。再加上经费紧张。各种原料得不到保障等原因。诺大的兵工厂,除了能够生产一些最基本的弹药和手榴弹以外,基本失去了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

    没有条件进行生产,没有产品可以向外进行销售,就意味着诺大的兵工厂没有收益。兵工厂没有收益。同样意味着兵工厂几千职工将会没有生活来源。

    于是乎,在巩县兵工厂生活来源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第九军下属的情报人员,仅仅经过一番简单的宣传,就有超过一千名技术工人,同意前往鲁东特区工作。凭借第九军通过一场场营长打出来的声威。面对李国胜提出来的条件,驻防在的各地的**部队,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阻扰,直接对巩县兵工厂的一千多职工以及其家人进行放行。

    就这样,通过挖墙脚,李国胜在短时间内,找到了足够自己兵工厂使用的所有技术工人。至于兵工厂厂长傅广云,没有丝毫的意外,是这一千多职工中职位最高,而且人品好,深得职工信奈的原巩县兵工厂一副厂长。

    因此,刚刚进入鲁东兵工厂,就因为才能以及管理能力出众,而被军座李国胜,直接任命为鲁东兵工厂厂长一职,军衔中校。

    看着匆匆而来的李国胜,肩膀上已经挂着中校军衔,并且担任兵工厂厂长的傅广云。直接对李国胜敬了一个军礼,一脸严肃的报告道:“报告军座,鲁东兵工厂厂长傅广云,奉命前来迎接,请军座指示…》

    “傅中校,傅厂长,这里没有完人,这些虚礼,在我面前,以后就全部免了…》

    “请军座放心,卑职保证不让您失望…》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直接去生产车间…》

    “是,军座…》

    走进长长的生产车间,一条长度超过二十米的子弹生产线,赫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放眼望去,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的不断响起,黄灿灿的子弹,直接从生产线尾部生产出来。而后,堆积在一起,被两名工人,非常整齐的堆放在弹药箱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李国胜的来回注视之下,不到十分钟时间,一箱合计两千发子弹,就全部生产出来。并且装箱封闭完毕。

    而就在这时,在傅广云厂长的招呼下,正在另一个车间忙碌的弹药生产总负责人叶楚轩,一个带着厚厚眼镜,明显书卷气的中年人,出现在李国胜面前。

    “军座,这位就是我们军工厂几条弹药生产线的总负责人。叶楚轩叶主任。对于弹药车间内的情况,叶主任比我更加的熟悉。下面,就由叶主任给您介绍一下弹药生产车间的具体情况。”傅广云指着面前的叶楚轩开口介绍道。

    在李国胜点头示意下。明显不怎么懂官场规矩的叶楚轩,连招呼都没有同李国胜打一个。就直接指着面前的步枪子弹生产线,开口介绍道。'

    “军座。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两条步机枪子弹生产线,一条重机枪子弹生产线,一条手榴弹生产线,一条迫击炮炮弹生产线,合计五条生产线已经全部组装完毕,并且投入生产。”

    “额…》

    “报告军座,按照几条生产线的射击产能,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步机枪子弹生产线完全可以日产子弹十二万发。当然。如果让生产线一天二十四小时全负荷进行运转的话,完全可以达到日产子弹二十万发…》

    “不过什么?”李国胜的眉头一拧。下意识的开口反问道。

    “因为军工厂原料不足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开了一条步机枪生产线以及手榴弹生产线。就算如此,这两条生产线每天也只能开工运转四个小时时间…》

    “怎么会是原料问题…》

    “请军座息怒…》

    “虽然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