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除了崇祯皇帝直接召见并且亲自封赏的这些人物之外,其他被工部和武备院推荐上来的人选,还有很多。
不过那些人的升赏奖励,崇祯皇帝全权交给了孙承宗,就用不着皇帝本人再来操心了。
在结束了召见与封赏之后,崇祯皇帝的车驾没有再返回白冶城内的工部分司衙门,而是直接从白冶城的南门外启程,奔蓟州,赴三河,浩浩荡荡地往通州方向而去。
崇祯皇帝本不想这么仓促,因为他还想顺便再看一看白冶城内外的冶铁厂、炼钢厂的高炉工艺,同时也想顺便看一看白冶城一带由内务府和宝和公司持股的业绩比较突出的厂矿。
不过,就在昨天夜里,他的这些想法和行程安排,却被来自通州的一个消息给打断了。
这个消息,同样是一个好消息,而且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早在崇祯二年七月的时候,崇祯皇帝就下了旨意,让当时新任工部尚书不久的毕懋康担任总办大臣,在通州城外筹建一座皇明工学院。
同时,崇祯皇帝还下旨抽调了一批精通百工之学的人物,齐聚通州工学院办学。
比如,让那个主持翻译了《矿冶全书》的牛人李天经,担任了工学院从四品的祭酒,让已经开始撰写《天工开物》并且时任工部员外郎的宋应星,当了工学院六品的司业。
而且,还把徐光启、毕懋康、李天经等人推荐的一批参与翻译《矿冶全书》等著作的官员,如光禄寺八品录事杨之华、黄宏宪等人安排到通州,出任工学院左右院丞和教授等职务。
当然了,说起来,这也是徐光启牵头主持的礼部历书局在编订《崇祯历书》的事务方面进展放慢了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崇祯二年的夏天,不光是龙华民、汤若望等等这样的西洋传教士纷纷前往西北传教去了,离开了礼部的历局和钦天监,就是徐光启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弟子,比如李天经这样的牛人,也奉旨前往通州筹建工学院去了。
这些人里面有的精通西学,比如李天经,有的则是博闻强记的百科全书,比如大明朝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的宋应星。
有了这些人物,再配上一个喜好百工之学尤其对枪械制造拥有造诣的工部尚书毕懋康,同时还有崇祯皇帝的大力支持和拨款,到了崇祯二年年底的时候,这个皇明工学院就在通州城东十里堡正式开张了。
这个工学院自从崇祯二年夏天筹办以来,崇祯皇帝已经先后拨款了三次,每次都是三十万崇祯银圆,加上调拨的各种物资,累计投入超过百万崇祯银圆。
就这么花出去的银子,都快赶上朝廷内外每年供给与它相距不远的通州潞河湾大营近卫军第一镇的军费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个工学院,当然是希望他们尽快搞出一些技术成果,能够迅速用在军事用途之上。
因此,与崇祯皇帝的每一笔拨款一起被送达工学院的,还有一项又一项研究任务,比如石油的炼化,金属的冶铸,矿物的分类,等等。
而交给工学院的所有研究任务之中,崇祯皇帝最急于看到成果的一项,同时也是他认为最容易出成果的一项,就是热气球载人飞行了。
若是能够在这个时代把热气球载人飞行这个东西给搞出来,那么其意义可就太大了。
先不说此举对于天文学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推广作用了,就单说热气球载人飞行在军事上的价值,尤其是它在战争中的运用这一项,就能够让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军,再上一个巨大的台阶。
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别说东北的建虏和西北的流贼了,就是那些正在全世界到处圈地殖民的西方列强,在将来的陆地和海上战争中,面对大明官军的时候,也将处于下风。
当然,设想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
尽管崇祯皇帝多次写下手谕,将自己知道的那点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告知工学院里负责这个项目的宋应星、杨之华,还特意让人把一盏由内务府织染针工局精心造办的孔明灯大老远地送到工学院去,给他们一些启发。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这件事情却始终进展缓慢。
到了崇祯四年春的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当初的那股子热情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认识到这件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也因此,从京师前往天津大沽口视察大沽口造船厂的路上,尤其途径通州城的时候,干脆都没往通州东十里堡皇明工学院的那个方向去。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本来左等右等搞不出来,已经有点灰心丧气的崇祯皇帝,却在白冶城停留期间,意外地接到了工学院祭酒李天经、司业宋应星直接派人快马送来的捷报,热气球载人飞行成功了!
李天经和宋应星着人送来的捷报内容,洋洋洒洒说了很多,但是概括起来,就是这么个意思:
三月初十日,工学院再次冒险载人实验,热气球载人升空离地四十四丈,顺风飘行三十二里,载人滞空历时四个时辰,已可宣告成功!
第九九八章 重磅成果()
崇祯皇帝原本以为,类似热气球这种东西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不过是做大了的孔明灯罢了。
但是实际上,能够投入军事用途的热气球,可绝只不是放大了多少倍的孔明灯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它升空就好,不考虑升空之后怎么办,比如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短问题,也不考虑携带物资的重量问题,更不考虑载人升空随风飘行的安全性能,以及方向操控等问题,那么做起来倒是要简单得多了。
然而,不管是工学院的祭酒李天经,还是工学院的第二把手——司业宋应星,都是这个时代极其严谨细致的科学家。
像他们这种学问家,要么干脆不做这个事情,若要做,就一定要把它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以便从此名垂青史。
他们拥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在明朝建立之后的两百多年里,并不是没有人搞过载人飞行的钻研。
著名的万户飞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明朝的初期,说的正是一个人称万户的士大夫,利用火箭的推力妄图将自己送到空中的实验。
这个被称作万户的人,把自己捆在一特制的座椅上,椅子的周边绑满了巨型的火箭,然后自己手里拉着几个大风筝,就像飞天。
这个实验的结果当然是很惨的。
有的书籍记载,那些绑在椅子四周的火箭,点燃之后不久就发生了爆炸,这个万户根本没有成功升空。
有的记载则说,这个万户升空了,然后火箭燃尽之后,失去了动力,掉下来摔死了,因为他手里拉着的风筝没起作用。
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有很多,其中还有人考证说,这个万户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官称,而这个人的真名叫作陶成道,是浙江某地一个在火药制作上颇有成就的老道士。
然而,不管怎么样,不管这个人是叫万户,还是叫陶成道,他的飞天实验,都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
如今,崇祯皇帝新鲜出炉的工学院,在成立后第一件重点去干的事情,就是搞载人飞天的实验,对李天经和宋应星来说,都是让他们感到大吃一惊的安排。
大明朝走到崇祯年间的时候,万户飞天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将近二百年,即使是北方有些地区的士大夫们还没有听说过这个看来极端荒唐的事情,可是出身于南直隶以及附近地区的李天经、宋应星以及工学院里的几个较早接触了西学的人物,可是打小就听说过的啊!
皇帝这是要干嘛啊?这是要信道修仙呢,还是玩物丧志单纯觉得好玩儿呢?!
总之,乍一看到看到崇祯皇帝布置给工学院的这些研究任务,不管是工部尚书毕懋康,还是参与其事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全都有点儿傻眼了。
至于工学院的首任祭酒李天经,首任司业宋应星,就更是莫名其妙,不解其意,兼且无从下手了。
还好,不管是徐光启、毕懋康,还是李天经、宋应星,都不是读书读傻了脑瓜儿的书呆子。
等到崇祯皇帝亲自写下的手谕一道接着一道地送去工学院,送到李天经、宋应星等人手上,并让人给他们送去了一盏大内针工织染局精心缝制的孔明灯之后,这些人才终于敲定下了方向,并且也意识到了崇祯皇帝不容置疑的决心。
后世的人们全都知道,热气球升空飞行的基本原理,但是在明朝末年,即使最有见识的科学家,也在这个问题上止步不前。
火箭升空的道理,当然难不住李天经和宋应星这样的人物。
可是万户飞天的故事却告诉他们,火箭升空最大的问题在火药耗尽之后怎么办。
若是像当年的陶成道那样,妄想着升空之后依靠手里拉着几个风筝来提供动力,岂不是如同儿戏?!
而且留空时间想要更长,就必须使用更多火药,然而其重量也就随之变得更大,升空也会更难。
最重要的是,只要火箭使用火药,那么其火药就总有耗尽之时,到了那个时候,飞得越高岂不是就摔得越重?!
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陷入了困境,万户飞天的悲剧就摆在他们眼前,他们又岂能重蹈覆辙?!
排除了这个选择,李天经和宋应星等人就只能选择孔明灯这条路了。
方向找准了之后,路再远也不怕,因为到达目的地,不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说起来,孔明灯这个东西,在中国可是历史悠久,特别是明朝末年《三国演义》话本小说流行开来之后,知其然的人很多了。
别说李天经、宋应星这些后世知名的明末科学家们了,就是当时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不过,知其然的人虽多,但真正知其所以然的人却并不多。
绝大多数人都是自己见过,或者自己制作过,从而知道这么做可以。
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可是你要真说弄一个超大的孔明灯,能够把人送到天上去,把成百上千斤的东西弄到天上去,恐怕一百个人里倒有九九个半说做不到。
包括像李天经、宋应星这样的人,也同样如此。
一盏孔明灯所需要的燃料很好解决,蜡烛就好,除此之外,一盏牛油灯、羊油灯甚至是猪油等也可以发挥作用。
但是若按照皇帝要求的那样,制作一个能够把几百斤东西送上天,并能够在空中停留超过四个时辰的孔明灯,该靠什么燃料来提供火焰呢?
还好,崇祯皇帝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这个年代最适合钻研这个事情的人物。
宋应星在反复实验了几次孔明灯载重升空飘行之后,一个接着一个地把他原先设想中的燃料淘汰掉了,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猛火油上。
风吹不灭、雨浇不灭的猛火油,正是取代孔明灯中那盏油脂灯的最好燃料。
解决了便于携带并能持久燃烧的燃料问题之后,工学院制作的孔明灯个头也开始越来越大,不仅空中飘行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实验升空时候的载重也开始逐渐增加。
从崇祯三年秋到崇祯三年底,凭着经验搞了几个月的实验之后,宋应星带着工学院里自己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