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650章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650章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必对大哥不利。

    “这些日子以来,兄弟苦思冥想,得来上中下三策,即日事情紧急了,兄弟和盘托出,献给大哥!

    “其一,兄弟们追随大哥,弃了河州,从积石关出关西去,去打西宁也好,投奔林丹汗也好,都算是一条活路。

    “其二,兄弟们追随大哥,弃了河州北上,冒险绕开兰州,渡过大河西去,或者投奔甘州米家、肃州哈家,或者兄弟们奉大哥为王,自立一处!

    “其三,则是速速遣人联络高某人,将兄弟们献出去也好,放兄弟自谋生路也好,大哥从此以河州城钱粮人马归附高某人,想来高某人也能让河州马家继续保住河州。”

    老回回马守应所说的三策,其实也一直在马进忠的心中翻腾,因为在他的面前,如今也只剩下这几个选择了。

    这几个选择哪个好哪个不好,之前事态没有这么紧急,他也拿不定主意,但是到了张献忠在巩昌府击杀白鸣鹤的事情发生之后,特别是马光玉不容于闯王高迎祥麾下而逃归自己之后,他已经看清出哪个是上策了。

    于是,九月二十三日晨,马进忠带着云集河州木速蛮各部人马,当机立断,弃城逃奔河西而去。

    结果,就形成了如今这样的西北局面。

    且说高迎祥这个奉天昌义大元帅,带着麾下左路、右路与中路三路兵马,累计十二万八千多人,号称二十万,北上猛攻兰州,再次取得大胜之后,收编了兰州城中数支临阵倒戈归附于他的汉人乡勇民军,声势照比北上兰州之前更加浩大。

    借着这个声势复振的机会,高迎祥将兰州城内的肃王府第作为了自己的奉天昌义大元帅府,将兰州城作为了自己中路军的驻地,并“大封”亲信诸将:

    封作战有功的外甥李自成为大元帅府前将军;

    封自己的侄子高一功为大元帅府后将军;

    封作战有功新得绰号郝摇旗的郝永忠为大元帅府左将军;

    封作战有功的刘体纯为大元帅府右将军;

    封麾下心腹大将刘哲为大元帅府中军副元帅,统领原闯营中军骑兵之外,并节制大元帅府诸将。

    高迎祥在兰州城内大封中路军诸将之后,将兰州城内收降的民军队伍,打散了之后编入大元帅府前后左右诸将营中,李自成、郝永忠、刘体纯以及高一功等人的麾下迅速增加,个个超过五千,再次成为可以独挡一面的营头了。

    只不过兰州城池虽好,但是城中粮草却不多了。

    即便是肃王府中仍有不少粮食的储备,但也不够高迎祥麾下将近十五万人的食用啊!

    所以,在大封了诸将之后,奉天昌义大元帅高迎祥履行随即履行之前的承诺,将临洮、安定等地交给右路军人马驻守,将河州交给左路军人马驻守。

第九二五章 冬天来了() 
    崇祯三年的十月上旬,就在李邦华、袁崇焕向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报告了西北的消息,忧心忡忡地等待着皇帝的决断的时候,高迎祥麾下流贼左路军副元帅改世王刘希尧,欢天喜地地带着自己直属所部的人马以及争世王蔺养成的人马,进驻了河州城与积石关一带。

    作为高迎祥麾下各个流贼营头中一直比较听话的两支,刘希尧和蔺养成得到了兰州城以外最好的一块地方。

    如今这两人的地盘,几乎等于是之前河州木速蛮伪指挥使马进忠的地盘了。

    从古至今,这个道理都没有变过,但凡那些听话的手下,总是会受到上位者更多的优待。

    就像刘希尧、蔺养成这样的人物来说,与张献忠、罗汝才这样的枭雄之辈比起来,自然是论能力能力不行,论智谋智谋也不如。

    但是在贺一龙、贺锦意外死在了固原城里之后,高迎祥就开始喜欢麾下这种相对听话的人物了。

    能力行不行不重要,重要的是听不听话,特别是对待自己的态度如何,服不服自己。

    像老回回马守应这样的老兄弟都能率部出走,对高迎祥来说是一次打击。

    随后,又有土伦泰的出走,放着近在咫尺的自己不投奔,而投奔了马进忠。

    再后来,又出出现了原本已经信誓旦旦地归附了自己的马光玉率部出走。

    这些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生,让他彻底打消了原本抱有的那个收服西北木速蛮,然后回头与官军决战的念头。

    与一系列出走事件相应的是,八大王张献忠与绰号曹操的罗汝才,也越来越显露出了他们桀骜不驯的枭雄本色了。

    特别是八大王张献忠,在晋北群山之中的时候,对自己还算是毕恭毕敬,但是自从逃出了晋北群山之后,特别是西进甘肃之后,这个张献忠就开始对自己阳奉阴违了。

    年纪轻轻的八大王,不仅以自己原来部下为骨干大肆扩充人马,而且还招了一大堆娃娃兵,全都随了他的姓,被他认作了义子。

    张献忠在其大西营里搞的这个做法,一传到高迎祥的耳朵里,高迎祥就知道,这个八大王终究还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正是出于这个担忧,高迎祥才大力扶持刘希尧、蔺养成,以及跟随自己最久的老弟兄刘哲。

    包括大力提拔李自成、高一功、郝永忠、刘体纯这样的后起之秀,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高迎祥提防自己的这些心思和安排,张献忠和罗汝才当然也不是毫无所觉,只不过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明着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像张献忠这样的人物,自从造反之后,从来也没有甘心居于人下的时候。

    当年穷途末路的时候,不管是早先投奔马守应也好,还是后来投奔高迎祥也好,都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包括原本历史上接受熊文灿的招抚,都是出于穷途末路之时的一种权宜之计。

    如今高迎祥带着流贼的大元帅府和中路军占了兰州城,河州左近则作了流贼左路军副元帅刘希尧和蔺养成的地盘。

    而流贼右路军副元帅八大王张献忠与依旧绰号曹操而没有称王的罗汝才,则各怀心思地率领着所部人马,浩浩荡荡地返回了临洮与安定一带驻扎就食。

    罗汝才之前带领着麾下人马投奔了张献忠之后,一直暂时驻扎在张献忠“大西营”地盘上。

    如今总算在西进之后又得到了一块受到各方承认的地盘,即安定城周边地区(后世甘肃定西)。

    一向抠门的八大王张献忠这一次如此慷慨,当然是因为这个地盘,如今成了流贼各部与官军之间的缓冲地带,也是没人敢要的地方。

    当刘希尧、蔺养成、张献忠、罗汝才各自赶赴自己“领地”的同时,高迎祥设在兰州的大元帅府也没闲着,相继派出了各路人马去占领兰州附近的各个地区。

    高迎祥的大元帅府前将军,也就是中路军前将军李自成,奉命率领所部渡河北上皋兰山一带,并沿着庄浪河西进,伺机抢占凉州卫木速蛮的地盘。

    大元帅府左将军郝永忠、右将军刘体纯也奉命外出驻扎,一个往西防备西宁卫方向,一个往东防备会宁县方向官军。

    高迎祥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派了这些人出去,一方面固然是是抢占要地,防备北面的木速蛮,而另一方也是抢掠粮草,为他减轻兰州城内粮草供给的压力。

    只是这样一来,临洮、河州、兰州等地城镇乡村之中,那些犹豫不决还没有来得及随军逃走的木速蛮们,可就倒了大霉了。

    自从十月上旬开始,张献忠、罗汝才、刘希尧、蔺养成麾下各部人马,为了搜集过冬的粮草食物,被分作了无数支千百人的队伍,就像是过筛子一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遍一遍地梳理着或者清理着临洮、河州、安定周边地区的木速蛮。

    十月里的临洮河州一带,万山红遍,白露成霜,就在这种后世人趋之若鹜的美景之中,掩映着一处处人间地狱。

    一批接着一批隐匿起来企图躲避风头的木速蛮家庭,被从山沟沟里搜索了出来。

    他们中成年的男子被当场杀掉,而女人孩子则与藏匿的粮食羊群一样被带走,预备着充当流贼过冬的食物。

    毕竟,西北的冬天就要来了。

    这倒不是张献忠、罗汝才、刘希尧、蔺养成这些人对木速蛮有什么成见,并非如此。

    原本的历史之上,这些流贼头子就是以异常的残暴而著称,抢来了牛羊吃牛羊,抢来了高粱吃高粱,要是什么也都抢不到,他们也绝不会活活把自己给饿死。

    有百姓他们就吃百姓,没有百姓可吃他们就吃自己人,也就是那些被裹挟的乱民队伍。

    如今被撵到了这个地方,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要准备熬过漫长的寒冬,还要随时准备与进剿的官军作战,自然是有什么吃什么了。

    就这样,汉人被来自西北的胡人当作两脚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千百年,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了胡人被拿来当作两脚羊了。

    就在八大王张献忠派出去十几个千人队到处过筛子搜捕隐匿的木速蛮之时,陕西总兵官王承恩也带着人马西进,来到了巩昌府的府城中。

    早先一步进占巩昌府的陕军部将官惟贤,已经带领着三千人在巩昌府这座被张献忠给屠了的府城之中,前前后后清理了一个多月了。

    官惟贤所部未经大战便收复了被张献忠等人抛弃的巩昌府城,不过收复之后,所费的功夫倒比一场大战更加费心劳神。

    从府城中清理出去的尸体,堆成了数座小山一样,被官惟贤浇上猛火油,连着烧了多日,才算是烧了个干净,而这个如同地狱一般的巩昌城才算是勉强能够长期驻扎。

    陕军总兵王承恩进驻巩昌府城之后没过多久,汉中军的主力也在总兵官董志义的率领下,进驻了同样人去城空的泯州卫城,与早先一步收复了此地的汉中参将潘云腾所部会合了。

    原来盘踞在泯州自封指挥使的丁国栋也早就携家带口,带着麾下木速蛮人马部众逃往洮州,依附洮州豪族赵大胤的族叔赵锡赫去了。

    到了崇祯三年十一月初的时候,来自陕西的官军大举进驻了泯州,距离泯州三百多里的洮州木速蛮世家大族们,也开始继续往西疏散转移洮州的木速蛮老弱妇孺人口了。

    只留了木速蛮青壮丁口为军,准备着与前来夺占洮州的官军开战了。

第九二六章 两个贵妃() 
    崇祯三年十一月之后,大西北的局势,再次进入相对稳定的局面之中,而京师朝堂之上弹劾袁崇焕与李邦华的风波,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十一月初一的建极殿朔日朝会,崇祯皇帝为了避免朝议之上大臣们增加事端,以自己伤痛哀悼封藩兰州的肃王一家而罢朝不上。

    而其他各种弹劾袁崇焕、李邦华的奏折,被司礼监转送到了乾清宫之后,也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在皇帝这里没有引发什么回音。

    至于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以及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朝中重臣,人人都在忙着皇帝安排下来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也没人参与弹劾袁崇焕和李邦华的事件。

    因此,这个不大不小的风波,在半个多月过去之后,自己就沉寂了下来。

    宗室亲藩虽然尊贵无比,但毕竟是皇帝自己的家人,对于宗室亲藩失陷于贼手而罹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