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594章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594章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更以臣为新编近卫军第二镇都统制使,出镇紫荆关抗击建虏,使臣得偿平生夙愿!”

    武兴伯王辅表达了表明了态度之后,接着说:“臣以为,朝廷练兵之主旨,当以能效命于疆场为归宿!

    “欲其效命于疆场,尤宜于平时竭尽手段以修养其精神,锻炼其体魄,娴熟其技艺,如此临事之际,方能有恃而不恐!

    “盖因战争之事,或者跋涉于冰天雪野之间,或者驱驰于酷暑恶瘴之地,或在雨雪之中露营,或是昼夜兼程行军,常常寒冷而不得衣,饥饿而不得食,渴饮而不得水。

    “更有如今火器之渐遍及,枪林弹雨之中,血肉横飞,极人世所不见之惨烈,受常人所不经之困苦,其精神、其体力,非于平时养之有素、练之有恒,临战之时岂能堪用?!

    “是以,常令军中士卒习劳忍苦,乃臣治军练兵之第一要义!而臣驭兵之道,也以使之劳苦为不二法门!”

    崇祯皇帝听了王辅这个话,想起王辅之前在涿州担任新军训练大营都统制时的表现,以及在紫荆关率军作战时的表现,知其言行如一,当下点头同意,将这个在崇祯皇帝心中地位不亚于边军都督府的重任,交给了武兴伯王辅。

    在崇祯皇帝的设想之中,类似涿州新军训练大营这样规模的新兵训练基地,将来还要在东西南北,乃至沿海地区,或者海岛之上,分门别类再建个三到五个呢。

    在将来西北平定了之后,要在西宁设立一个专门针对高原气候的训练大营,专门为在高原地区驻守作战的边军或者近卫提供合格的兵员。

    同样的道理,北方的兵员,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大西南地区以及安南缅甸等地的气候,那么就需要在西南地区的某地,设立一个类似涿州这样的训练大营,为南方军队提供经过了适应性训练的兵员。

    还有就是海军,要想让海军士卒训练有素,同样需要在海边或者海岛之上,设立一个新兵训练大营。

    不过所有的这一切考虑,都要有一个性格坚韧的人来执行。

    同时,不管是南方北方,高原或者海上,镇守或者作战,都需要军中士卒能够习劳忍苦,畏惧军法更甚于畏惧死亡。

    做不到这一点,其他不管什么样的训练,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崇祯皇帝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对这位新任的后备军都督府左都督和盘托出,倒是让武兴伯王辅从心底里对眼前这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钦佩不已。

    同时,对于后备军都督府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新的认识。

    从近卫军第二镇都统制使的位置上,来到一个相当于是指挥管理乡兵民勇的后备军都督府任职,冲锋陷阵了几乎一辈子的王辅,心里不可能一点想法没有。

    如今看崇祯皇帝对后备军都督府如此重视,设想得如此长远,再一想想,数年之后,天下之兵,九边也好,近卫也好,都将尽出自己之手,这个成就感一下子就油然而生了。

    到了六月,设在京师城中的近卫军都督府、边卫军都督府、内卫军都督府以及后备军都督府,还有设在天津的海军都督府,都督和护军以上的人选,全部确定,就只等着所有人选到任之后,然后明旨昭告天下,正式入主接管原来的五军都督府了。

    至于原来的南京五军都督府,崇祯皇帝接受英国公张惟贤的意见,暂时予以保留,以原来的管理南方沿海卫所的南京左军都督府,为南京行海军都督府,以原来南京前军都督府为南京行边卫军都督府,以原来南京中军都督府为南京行近卫军都督府,以原来南京右军都督府为南京行内卫军都督府,以原来南京后军都督府为南京行后备军都督府。

    实际上,这就等于是将原来的南京五军都督府之前加个行字而已,表示它们是京师五军都督府在南京的代行指挥机构。

    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过是如同京师的五军都督府一样,每个都督府都多了护军与参军之设罢了。

    尽管如此,崇祯皇帝担心这样的调整可能某些世家勋贵的利益,为了避免出什么乱子,还是让南京镇守勋臣魏国公徐弘基担任了南京行五军都督府的权行大都督,令南京兵部尚书武之望出任南京行五军都督府的权行上护军,同时让南京镇守太监王之心担任了南京行五军都督府的监军内臣。

    好在一两年前,崇祯皇帝曾经痛下决心,将南京勋贵之中掌权的一些害群之马,已经清除掉了一批。

    如今坐在南京五军都督府与南京京营高位之上的勋贵,比如怀远侯常延龄、博平侯郭振明、诚意伯刘孔昭和南宁伯毛孟龙这些人,都是当时杀了前一批勋贵之后,由崇祯皇帝亲自扶起来换上去的。

    而这些原本边缘化的人物,与南京五军都督府二百多年来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牵连不大,涉足也不深。

    当时整顿南北两京的世家勋贵,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为重组五军都督府预作准备。

    到了这个时候,当时痛下杀手预作的那些准备,终于派上了用场。

    说起来,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也是忍耐了很久。

    在当年整肃了南北两京的当权勋贵之后,他就想要改革大明朝的军事指挥制度,但是终究没有敢于去做。

    直到如今近卫军第一镇、第二镇真正成军,直到如今打退了建虏的大举入侵,直到提拔重用一批新晋勋贵,取代了被清除的那些老勋贵,树立起自己在朝中和军中的权威,他才终于敢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第八四九章 有喜有忧() 
    崇祯三年六月初一日的建极殿朔日朝会之上,崇祯皇帝让兵部尚书南居益例行公事地公布了朝廷对五军都督府的改组情况,公布了对五军都督府都督、护军人选的考虑,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人事任免。

    说起来,大明朝之前的很多制度安排或者说很多朝堂的惯例,很难一言以蔽之地说它是好的,或者是坏的。

    比如说大明朝的国家大事,尤其是中后期之后,但凡是国家大事,一般来说,都是先交部议,部议之后交内阁,内阁有了一致意见之后交司礼监,如果司礼监这边一切顺利,那就交给皇帝,皇帝认可了还不行,还要拿到朝会之上诉诸廷议,主要是交给科道言官们来检讨得失,直到廷议通过了,才算是进入真正的落实环节。

    当国家承平之时,有的是时间可以花费在这个程序上面,这样的一套制度设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恶政的出台。

    正德皇帝在位的时候,一天到晚不着调,朝廷按照这个相互制衡的官僚体系正常运转,将许多事情处理得也不错。

    到万历皇帝在位的时候,连着二三十年的时间都不上朝,许多大臣都没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儿,就这样,大明朝的朝堂还是正常运转,甚至还打赢了好几场战争。

    但是,到了万历末期以后,特别是到了崇祯年间,整个国家内忧外患已经严重到了快要积重难返的时候,外有强敌,内有党争,这样的一套制度安排,就明显运行不下去了。

    因为任何事情都很难会让所有的人满意,特别是朝堂之上有党争的情况,一件事情一旦拿到了朝堂之上公开接受讨论,那么这个事情多半就要胎死腹中。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让如今的朝政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但是当这些倾注了自己心血的方案拿到朝堂之上公开讨论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不过结果还好,朝会上的相关各方讨论得的确很激烈,但是主要的问题,却都集中在四川巡抚尹同皋、山西巡抚张晓、保定巡抚丁魁楚的任免,以及其中山西、四川巡抚的继任人选上。

    与此同时,朝会讨论的焦点也集中在了都督府左右护军左右参军这些督府监军文官的品级问题之上。

    崇祯皇帝之前针对各科道言官的压制与限权,还是发挥了作用的。

    如今的朝会,与过去不同了,再也没有什么人敢于随意地对皇帝的决定提出质疑,或者是对于皇帝已经决心推行的政策,随便发表反对意见了。

    而且经过三年来的朝堂斗争,如今这些还能站立在朝堂之上,参与建极殿朝会的五军六部各院寺府副职以上高官,都摸透了崇祯皇帝的脾气。

    如今这位圣上,对于朝堂上的各种批评和反对意见,看似听得进去,似乎很有包容之心,轻易不会在朝堂议事的时候,对反对者动用廷杖这样的杀器。

    包括当初朝中发生群臣集体前往端门请愿这样的大事之后,皇帝得胜归来,也没有真正的追究责任。

    但是,这些如今还能够留在京师朝堂之上参与议政的人物,心里却都很清楚。

    那些在敢于朝堂上与皇帝对着干的大臣,包括那些本职就是纠正皇帝偏颇的科道言官们,迟早都会受到皇帝的“报复”。

    而这个迟早都会到来的报复,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个被安排离开了朝堂。

    有的前往军中,有的前往边远地方,而更有的一些还被发送到了属国番邦。

    所以,到了现在,只要皇帝的各项决策,不是直接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参与建极殿朝会议政的诸大臣,都是轻易不会与皇帝当面锣对面鼓的对着干。

    也因此,在皇帝心目中至关重要的六月初一建极殿朔日朝会,虽然殿上以督察院、六科廊为一方,以提出了方案的兵部、吏部为另外一方,之间的争论场面激烈,但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却并不是皇帝所在意的问题。

    原来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基本上都是超品的伯爵、侯爵,与文官品秩关系不大,即便不是超品的伯爵侯爵,也基本上都是总兵以上的大将。

    所以左右都督的品级很高,给的俸禄都是按照武官正一品来给,都督同知这样的都督府副职,也是从一品的高品。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武职里的高品,高是高,但却不在文官的眼里。

    如今在都督府配上左右护军、左右参军,若是其品秩与左右都督、都督同知相当,那岂不是太高了点?

    除了这个焦点问题之外,还有增设的左右护军左右参军等等都督府文官大员,这些人的职司与权限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也在崇祯皇帝的考虑之内,但是目前的他还只是急于先将五军都督府的重组方案推行下去,让新的五军都督府落地生根,所以对于这些具体问题,并不愿过多计较。

    就这样,一场大朝会下来,除了一些细节问题之外,崇祯皇帝通过兵部和军机处提出的五军都督府改组方案,终于算是尘埃落定了。

    接下来,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的崇祯皇帝,一边等待着各路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左右护军们到任,一边在紫禁城陪伴这一世的家人。

    皇后周氏的预产期,就在七月中下旬,如今距离生产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紫禁城的里里外外,有许多人都在注意着这个时刻。

    若是周皇后能够顺利地产下一位皇子,那么大明朝的政局,从此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真正的稳定下来。

    崇祯皇帝知道这一点,周皇后本人更是知道这一点。

    这一天,崇祯皇帝下了朝,心情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