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363章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363章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泄露出去一点消息,这个事情就会弄巧成拙,没法继续下去了。

    历史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一点议和之心,当袁崇焕向他报告平辽策略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办法,也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

    不管其中的“和为旁着”,是不是当时袁崇焕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但是当袁崇焕报告了这个平辽策略的时候,崇祯皇帝是满口答应了的。

    然而后来,袁崇焕私下与后金通款议和的事情曝光出来之后,满朝文武都是同仇敌忾、义愤填膺,都说袁崇焕这是通虏卖国。

    所以,历史上,袁崇焕就有了那样一个凄惨下场。

    再后来,奉旨与后金通书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害怕重蹈覆辙,落下一个与袁崇焕相同的下场,所以就预留了证据,将崇祯皇帝与他私下交代的事情,记录了下来,并透漏给了同年好友,表示议和这种事情,是皇帝让他办的,他是奉旨承办的。

    结果,这个消息很快就泄露出去了,又搞得满朝大哗。

    崇祯皇帝为了平息事态,只好表态自己没有与丑虏议和的意思,然后将走漏了消息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斩首了事。

    有鉴于明末的这个历史状况,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即便是假议和,也不敢公之于众,因为对于辽东的建虏,满朝文武皆主战,所以谈判议和的空间几乎不存在。

    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从天启皇帝到崇祯皇帝,二十多年间,宁肯两线乃至三线作战,也没有正式与后金遣使议和的原因。

    既然知道这个情况,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自然不能让颇有一些政治洁癖的文官们去操作这个事情,而是只能让身边的内臣去做,而且还不能让太显眼的人去做。

    比如说,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也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在皇帝在京的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却离京办事,那绝对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会很快引来朝臣的关注。

    一旦引起朝臣的关注,那么这个事情立刻就搞不下去了。

    这么一来,新提拔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郑之惠,就是一个合适的角色了。

    他是王承恩的亲信,那么自然也就成为了皇帝信得过的人,有些心腹话就可以向他交代了。

    同时,他又是一个随堂太监而已,带着皇帝的中旨,押解粮饷前往辽东重镇,也算合情合理的事情,自然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七月初一的建极殿朔日朝会之后,照例就是内阁阁臣带着六部有关人员参加的文华殿御前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崇祯皇帝就像没事儿一样,与内阁首辅李国鐠等人议定了夏税征收、经世银行筹办进展,以及近卫军第二镇营院、饷械筹备等朝政要务,然后顺势提出了解送第三季度九边粮饷的事情。

    因为崇祯皇帝还是决定这一次的九边军饷,累计叁佰万银元,还是会从内帑之中拨付,所以参加文华殿御前会议的两位阁臣和户部、工部两位尚书,当然都没有意见。

    就这样,七月二日,司礼监随堂太监郑之惠带着崇祯皇帝的密旨离京而去,到通州,与户部仓场总督毕懋良交接了转送辽东镇的钱粮物资,然后东出山海关而去。

    崇祯皇帝在跟他面谈的时候,嘱咐他交卸了钱粮之后,亲往锦州城坐镇,与奴酋黄台吉谈判划界订约的事情,谈成谈不成不要紧,谈判的时间拖得越长越好。

    但是谈判议和不等于不备战,也不等于不打仗,锦州城的军队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至于黄台吉去不去帝号什么的,随他的便,反正将来要消灭他,他现在愿意自称昊天上帝都由他。

    至于黄台吉提出的条件,比如治罪毛文龙、刘兴祚什么的,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谈。

    但是要谈这个问题,大明也有条件,那就是先让黄台吉送还李永芳、孙得功、鲍承先等明军降将叛将再说。

    至于划界的问题,蒙古的问题,朝鲜的问题,都可以谈,而且崇祯皇帝也都一一给郑之惠说明了底线。

    七月初五上午,出了山海关后,郑之惠带着随行护卫的前军人马,撇下了行动迟缓的运送粮饷的队伍,快速北上宁远。

    傍晚到了宁远城,与鹿善继见面之后,单独向鹿善继、满桂、陈仁锡、孙钤四人,传达了崇祯皇帝要求辽东镇一边假装议和一边加紧备战的旨意。

    七月初六,郑之惠率领随行护卫的前军人马,在锦衣卫辽东千户所千户孙钤,以及何可纲麾下中军都司佥书石柱国的陪同下,抵达了锦州。

    第二日中午,郑之惠即派人秘密赶赴已被建虏进驻的大凌河城外,投书答话,开始了崇祯皇帝将计就计与后金国假装议和的进程。

第五二一章 甩掉包袱() 
早在六月底的时候,辽东镇前路明军一仗没有打,就奉命主动撤离了广宁城和大凌河城。

    这让黄台吉携胜归来精心布下的围点打援计划彻底落了空。

    既然这个计划落了空,那么黄台吉再在广宁城外驻留大军就毫无意义了。

    如今锦州城和义州城的城防情形,他早就知道了,所以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再去攻打宁锦防线的打算。

    因此,在得知广宁城中的守军弃城而走之后,先是派出了鳌拜尾随曹文耀所部,到锦州城外投书议和,然后派岳托率领镶红旗大军北上铁岭、开原一线屯驻,将后金国都城沈阳的北方门户,交到了自己比较信任的镶红旗旗主岳托手中。

    与此同时,对于一直想着要分家单干,特别是屡次提出想要离开沈阳周边、驻兵铁岭开原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黄台吉却偏不让他如愿,而且将正蓝旗旗下牛录一分为三。

    其中最大的一支,即三十个牛录,由莽古尔泰率领着,一起跟黄台吉的正黄旗大军返回沈阳。

    另一支,二十个牛录,由莽古尔泰的心腹,也是莽古尔泰同母异父哥哥昂阿拉带领,进驻了广宁城。

    莽古尔泰的母亲,在被老奴努尔哈赤抢到手立为大福晋之前,也曾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大福晋,当时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这个昂阿拉。

    只是奴儿哈赤杀了昂阿拉的父亲,把昂阿拉的母亲抢过来当自己福晋的时候,昂阿拉年纪还很幼小,所以不仅留下了性命,还被当时正受奴儿哈赤宠爱的母亲,带到了赫图阿拉城中抚养长大。

    不过奴儿哈赤杀了昂阿拉的亲生父亲,然后强抢了他的母亲,昂阿拉当时虽然幼小懵懂无知,但是长大之后,还是知道了这些陈年旧事。

    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他丝毫不敢有何异心,即使自己的母亲因为与代善**而被废,然后被杀,他也不敢站出来说个不字。

    但是当奴儿哈赤死了以后,昂阿拉的复仇之心却越来越强烈了。

    由于他不是奴儿哈赤的子侄,也即不是所谓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所以在其母亲死后,只能依附自己的同母弟弟三贝勒莽古尔泰为生。

    而莽古尔泰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自从黄台吉抢走了汗位之后,原本以昂阿拉为耻的莽古尔泰,开始在自己的正蓝旗之中倚重昂阿拉,两人也是越走越近。

    短短几年,莽古尔泰就将昂阿拉安排到了正蓝旗梅勒额真的位置上了。

    这个对奴儿哈赤一家充满了仇恨的昂阿拉,与充满野心的莽古尔泰也是一拍即合,不断地鼓动莽古尔泰与黄台吉作对,支持莽古尔泰另外找个地方自立。

    正因为这样,莽古尔泰对这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昂阿拉非常信重。

    如果不是昂阿拉非爱新觉罗子孙,那么比莽古尔泰还年长几岁的昂阿拉,早就应该是正蓝旗的固山额真了。

    当然了,正蓝旗的这个固山额真,也不是别人,而是昂阿拉和莽古尔泰的另外一个同母弟弟,也就是奴儿哈赤的第十子德格类。

    这个德格类,虽然是莽古尔泰的亲弟弟,但是却跟莽古尔泰不是一条心,而是更偏向黄台吉。

    正像如今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一样,自己明明是二贝勒阿敏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却胳膊肘往外拐,一直死心塌地地支持搞死自己父亲的幕后凶手黄台吉。

    这么做当然是有回报的,比如支持黄台吉的济尔哈朗,如今在阿敏被圈禁之后,接替阿敏成了镶蓝旗的旗主。

    而德格类也年纪轻轻地,就排挤掉了同母哥哥的昂阿拉,成为正蓝旗的固山额真。

    这一次,一心想要外出驻守的莽古尔泰没有如愿,而更加亲近黄台吉的德格类,则领着正蓝旗的另外二十个牛录,被安排到了后金国西面最重要的门户之地,进驻了被明军主动放弃的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在大凌河的下游临河而建,四周都是一片平原开阔地带,除了一条冬季结冰的大凌河之外,没有什么地形地势上的屏障。

    明军在此地筑城很多年了,不过这个城池自从建虏兴兵以来,也在明军和建虏之间多次易手,早就没有了什么商民百姓,如今纯粹就是一座军事堡垒。

    历史上,修筑大凌河城是为了给后面百余里的锦州增加一道屏障,也是辽东明军表现自己进取之心的标志。

    但是修筑了大凌河城之后,辽东的明军实际上却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因为到了冬季之后,大凌河结冰,大凌河城就无险可守,建虏骑兵完全可以疾驰而过。

    所以为了保障大凌河城的安全,辽东明军就又不得不在大凌河的更东面,不停地修筑堡垒。

    什么前屯、右屯、凌北堡、盘山堡等等一系列堡垒,都是这么来的。

    大明朝廷为什么不断加派辽饷,搞得民怨沸腾,民乱四起?

    就是因为辽东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锦州以北,特别是大凌河东岸修筑一系列的军事堡垒。

    这些堡垒的修筑,当然不能说没有用,因为它们的存在,对建虏来说的确是个严重的威胁。

    但是,当你在野战之中不能决战取胜的时候,你就不要总是去刺激敌人。

    毕竟你光是靠着修筑堡垒,是不能一直修筑到沈阳城外的。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大明这边一直修建,而建虏那边也一直破坏。

    然而修筑起来十分困难,可是破坏起来却十分容易。

    到最后,这些堡垒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拖垮了大明的财政。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即位之后,虽然通过大肆抄家,让财政问题得以缓解,但是却一直没有下令重新整修锦州以北的城池堡垒。

    包括这座大凌河城,如今基本上仍是天启七年夏被建虏占领破坏之后的残破样子。

    现在,德格类既然带领着正蓝旗二十个牛录,也就是六千建虏军队,进驻了大凌河城,那么维修城池和长途运送补给的沉重负担,也就随之转移到了建虏的头上。

    当内臣郑之惠派出的信使,来到大凌河城外不远的时候,所看到的情景,正是一副大干快上、修筑城池的热闹场面。

    同样是贝勒爵位的正蓝旗固山额真德格类,现如今正带领着麾下牛录以及随军的包衣奴隶们,在城池残破的地方,挖土夯土以版筑之法修筑城池。

    同时,也在重建明军撤退前故意烧毁和破坏掉的城内房屋建筑。

    广宁城中的曹文耀所部,得到撤退消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