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356章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356章

小说: 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定伯周奎就是这么个人。

    而这一次,经过周皇后的枕边风关说之下,崇祯皇帝同意他入股六十万银元,至于最终占股多少,那就要看最终能够募集到了多少股本了。

    至于田妃的父亲田弘遇,崇祯皇帝也没有偏心,同样是许他入股六十万银元。

    如今的田弘遇比历史上打着皇家的旗号经商赚的更多了,靠着在江南扬州垄断经营的四轮马车厂,如今也算是京师地界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人物之一了。

    除了这两家皇亲国戚,崇祯皇帝的同父异母姐姐乐安公主,也进宫见了懿安皇后张氏,也因此顺利地入股经世银行二十万银元。

    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的家族虽然富裕,但毕竟是经营土地和绸缎布匹生意的传统商人,虽然富裕,但是与周、田两家靠着垄断经营的生意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除了这些在皇帝的眼里排得上号的皇亲国戚以外,英国公张惟贤、定国公徐允祯等京师勋贵豪门,也都陆陆续续地找到了皇帝本人,或者牵头募股的毕自严、方正化等人,表达了要求入股经世银行的强烈意愿。

    最后,英国公张惟贤趁机卖了自家在保定的几处惹人议论的田庄,一股脑儿地卖掉了在京师的十几处商铺,然后加上多少年来的积累,凑了五十万银元,入了股。

    英国公府京师勋贵第一,拥有的财产自然不只是这些,甚至十倍都不止,而他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做给皇帝看的,至于其中的意味,那也只有张惟贤自己明白了。

    历史上的英国公张惟贤,病死于崇祯三年底或者四年初,属于寿终正寝,如今已经是崇祯二年六月了,而张惟贤也跟历史上一样,自从崇祯二年的春天以来,就始终病病殃殃的,时不时地就卧床不起了。

    也许他自己如今也知道年事已高恐难大好的情况,所以始终十分在意自己的身后之事,在意英国公府的传承问题,特别是在去年底崇祯皇帝以霹雳手段收拾掉了与英国公府并驾齐驱的成国公府之后,张惟贤始终担心英国公府是不是能够善终。

    毕竟如今这个自己亲手扶上皇帝宝座的皇帝,与自己之前所了解的皇帝越来越大相径庭了,不仅杀大臣不眨眼,而且杀勋贵也不眨眼,仅仅因为一个占役兼并的问题,多少个传承二百年之久的勋贵世家,说抄家灭族就抄家灭族了。

    这一切都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以便给自己的子孙留条活路。

    所以当皇家与朝廷的户部一起开办皇明经世银行的消息传出来后,他很快就派出了自己的世子张之极去找了李国鐠,除了有据可查的朝廷赐给的田产之后,其余的田庄也都全部卖掉。

    不光是为了入股这个经世银行,更重要的是借着这个机会,向皇帝表明英国公府永远效忠皇室的决心。

    与此相比,定国公徐允祯就没这么小心谨慎了,反正本来之前历代兼并占役的卫所田产,要么已经退了,要么也都买了,此时没有什么忌讳,出资一百万银元,入股了经世银行,成为了皇家和户部之外的第三大股东。

    其他的京师公侯伯府也陆陆续续地认购入股,有的二十万,有的三十万,还没到七月,光是京师一地的皇亲国戚和勋贵世家,就凑了五百五十万的股本。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他正愁没有办法将这些人的利益,与皇家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呢,经世银行的设立,恰好提供了这么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第五一一章 广宁之围() 
到了明末的时候,工商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皇家不能只是站在地主阶层和读书人的一边,而是要想办法尽量与新兴工商业阶层的利益绑到一起去,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广泛的统治基础。

    只是这个事情急不得,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过通过开办银行的办法汇集资金,然后投资或者支持工商业发展,就是一个正确的路子。

    正所谓,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因为总会收到成效的。

    六月二十一日中午,正当崇祯皇帝开开心心地领着几个后妃在乾清宫里参观那一扇扇门窗之上新安装的玻璃窗子的时候,突然看见当值的御前侍从武官邓天河,领着军机处当值的中书舍人吴伟业,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吴伟业隔着十几步远就跪在地上,有点急切地说道:“启禀陛下!辽东紧急军报!”

    吴伟业经匆匆赶来说有辽东紧急军报,崇祯皇帝自然没办法再领着后妃们参观乾清宫的玻璃窗了,只好留她们自行观赏,而自己则带着御前侍从武官和吴伟业去了武英殿。

    如今的御前侍从武官第一批招进来的人,几个月后就都分派出去任职了,即使是第二批进来的,比如阎应元、陈奏廷等人,如今也都已经算是老人了。

    至于邓天河、吴克忠、杨振等人,则更是新近被皇帝钦点进来不久的青年才俊了。

    此时二十岁刚出头的邓天河,是如今宣府镇副总兵邓祖禹的长子,在历史上就是勇冠三军的猛将,最后战死在与李自成所部作战时的冲锋陷阵之中,当崇祯皇帝从讲武堂第三批短期班毕业生中一眼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就把他要到了自己的身边。

    这种自小生长在军中的将才,虽然需要战场上的摔打磨练,可是却绝对不能轻易地死在冲锋陷阵之中,把他们要到自己的身边,耳提面命地灌输一些火器时代的战略战术,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吴克忠是恭顺侯吴惟英的嫡长子,将来也是恭顺侯这个爵位的继承人,历史上李自成率军进城之后,抵抗失败,刚刚继承爵位不久的吴克忠率领恭顺侯,满门死节。

    一个归化的蒙古家族能够做到这一点,应该说十分难得。

    至于杨振,则是从辽东镇推荐入读讲武堂的,推荐原因也不复杂,除了他个人的悍勇之外,他还是如今蓟辽督师府中军参将杨国柱的亲侄子。

    其父杨国栋在当年辽东大面沦陷之后,跟着毛文龙主动请缨深入敌后作战,是当时那一批不到二百个敢战之士中的一个,当然,杨国栋也是战死在敌后的一个。

    如果他不是当时战死了的话,恐怕此时也早已经是东江镇的一员大将了。

    其父杨国栋战死之后,杨振先是投奔依附毛文龙为亲兵,后来有了自家叔父杨国柱的消息之后,又冒险从东江镇穿越敌后,逃归宁锦,投靠了自己的叔父。

    历史上,崇祯十二年春,满清数万大军绕开锦州猛攻松山,金国凤所部三千人被围在松山城中,时任辽东巡抚方一藻要求麾下众将出兵救援松山,但是辽镇诸路总兵副总兵没有一个人敢于领命北上。

    这个时候,只有身为宁远副将的杨振,明知道凶多吉少,还是站了出来,率领所部人马,冒死冲向松山,最后被满清大军围困松山城外围的吕洪山下,战败被俘。

    当时,建虏把他押到松山城下,让他劝降城中守军,而杨振却借着这个机会告知城中人务必坚守到底,说援军很快就到。

    杨振说了这话之后,城中士气大振,坚守之心遂定,但是杨振及其麾下却当场被杀。

    而得到了杨振的消息之后,松山城中的金国凤所部遂以三千之众,打退满清十数次进攻,力抗满清数万大军长达两月之久,一直耗到了满清大军粮尽自退,崇祯十二年的松山之围遂解。

    两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四年,锦州被围,崇祯皇帝心急如焚,下旨让洪承畴率军救援锦州,但是当崇祯皇帝的旨意传到辽东之后,洪承畴麾下云集了八个支援辽东的总兵官,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领旨率军前往,最后时任宣府总兵的杨国柱看不下去,站了出来。

    结果,在救援锦州的途中,在松山附近陷入满清大军包围,杨国柱率军一路激战,突围来到了吕洪山下再一次被重兵围困,面对满清大军的四面呼降,麾下众将也都意志崩溃,纷纷跪地劝降。

    杨国柱想到老杨家满门皆死,自己的哥哥、侄子,还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全部战死沙场,而自己视为己出的侄子杨振就在此地被杀,不由悲从中来,对部将说道:“这里是吾兄子昔日殉难处也,吾岂能为降将军乎?”

    杨国柱言毕,遂在吕洪山下痛哭一场,然后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而死,其部下感其忠烈,也奋起余勇,死战不降,最后少部分突围而出,大部分战死围中。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前世每读史至此,常忍不住掩卷叹息,如今既然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当然不会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

    而这些在历史上已经经受过了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的忠烈之士,自然也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重点栽培对象了。

    所以当崇祯皇帝之前从辽东发来的奏报之中得知,杨国柱跟历史上一样在宁远任职的时候,很快就以宁远平乱之功让鹿善继提拔他当了参将。

    而时任宁远千总的杨振,自然也就很快地进入到了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视野之中,先是进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又被皇帝选入御前侍从武官武官的行列。

    这一批入选的几个人中除了宣府镇的邓天河、恭顺侯家的吴克忠、辽东镇的杨振之外,还有东江镇的王弼等人,就没法一一细说了。

    崇祯皇帝从各镇的少壮悍将之中选拔御前侍从武官,当然是要为自己在各个边镇之中培植亲信。

    这些人虽然在皇帝身边担任侍从武官的时间短的只有三个月,长的也不过半年,但是一旦他们回到了边镇或者其他地方任职之后,就等于是牢牢地给他们大上了皇帝亲信的烙印。

    对这些少壮派武官来说是好事,对于皇帝本人来说当然也是好事。

    且说,崇祯皇帝带着几个侍从武官,匆匆来到武英殿中,从吴伟业的手中接过辽东发来的急报,一看之下,心中恍然。

    “原来是广宁被建虏包围了!”

    这份紧急军报,是由如今的蓟辽督师鹿善继签发传递而来的,说的是六月初十日上午,建虏大军突然出现在广宁北门之外,驻守广宁的曹文耀紧急派出信使出城到了锦州,报说建虏大军围三缺一,请示是撤是守。

    作为蓟辽督师的鹿善继一看曹文耀送来的军报,知道建虏大军围三缺一的目的,就是要让蜷缩在宁锦防线背后的明军前去救援,然后建虏途中设伏搞围点打援,所以当时心中就有了主意,不管是撤还是守,就是不能去救。

    但是面对如今麾下诸路总兵的纷纷请战,作为蓟辽督师的鹿善继实在头疼不已,之前初上任的时候因为传出了弃守广宁和大凌河等城池的消息,搞得宁远城中的一些士卒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兵变,此时辽东镇兵强马壮,一战不打就丢弃二百里土地,又有点张不开这个嘴。

    不管是麾下将领不服,就是朝廷之中恐怕也会再次出现弹劾之声。

    所以,想来想去,最后鹿善继还是在自己幕僚的建议下,将这个问题紧急报送到了皇帝的跟前。

第五一二章 明知是坑() 
崇祯皇帝站在武英殿的那方已经日渐完整的地形沙盘面前,凝视着宁锦防线以北广宁城的位置,久久不语。

    很早之前,在鹿善继接任蓟辽督师临行之前,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