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一名秘书切尔尼科娃则因为一名警卫就在她眼前被爆头而陷入了深度的惊恐状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陷入了近乎失去理智”的状态。
当时所有的人都劝列宁赶紧离开二号别墅,前往山顶的一号别墅暂避,但是列宁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在他看来敌人并不算强大,一旦己方的部队反应过来,分分钟就能消灭这些不请自来的从天而降的麻雀。
在滑翔机机降部队或是碰壁,或是猛攻列宁山,或是和列宁擦肩而过之际。伞降的伞兵也在忙着他们的事。“蓝色”大队和“绿色”大队先是肃清了波乔普郊区的部分红军巡逻队,并初步构建了一条简易防线。
“绿队”则包围了一处始终不肯投降的红军哨所,该哨所的十名战士一直坚持抵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之后,他们同冲进来的德军进行了惨烈的白刃战,然后全部牺牲。
战斗进行到早上八点时,德国伞兵已经初步将列宁山和波乔普之间的联系切断了,只不过对于“险要”的列宁山,他们的办法不多,“黑豹”大队被牢牢地压制在了山脚下。
此时,德国的情报人员也立刻就地开始审讯抓获的俘虏,他们必须搞清楚几件事:第一。列宁是不是真的在波乔普;第二,如果列宁在,那么他的具体位置在哪里;第三,列宁的卫护人员究竟有多少,武器配置又是怎么样的。
只不过被俘虏的红军战士们全都拒绝回答德国人提出的任何问题,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誓死保卫列宁同志的安全。随着耐心的逐渐丧失。德国人对俘虏的审讯过程变得简短而残酷,当所有的俘虏都拒绝回答他们的任何问题时,这群魔鬼开始变得异常的蹀血,德国人直接枪杀了所有的俘虏!
另一面,德军指挥官基尔霍费少校伞降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风,这一股疾风差点将他和“红色”大队吹进了苏多斯季河。在河岸上降落之后,少校发现他离预定的降落场大约有三公里远。这让他相当的焦躁但又无可奈何。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和战斗,基尔霍费少校带着红色大队的部分士兵终于赶到了列宁山附近。他将自己的指挥部设立在了山脚下几百米远的农庄里。此时,基尔霍费少校能直接联系上的部队包括“猛攻者”大队的一部分、“黑豹”大队的全部和“红色”大队一部,此外还有重武器连的4门80毫米迫击炮。
基尔霍费少校一面指示立刻收容伤兵,另一面派出侦查员进行大范围搜索,找寻更多关于列宁的情报。就在这时候,德国人终于从外国记者那里找到了想要的情报,服务于《时代》杂志的菲尔。卡斯特罗耗不过德国人的酷刑,承认曾经在列宁山附近看到过貌似列宁的人。但是他强调:“那是几天之前的事情了,最近两天再也未曾见过这个人。”
这个掩饰是苍白无力的。基尔霍费少校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情报。他立刻下令打出信号弹,召集“绿色”和“蓝色”等其他大队向自己靠拢,等这批德国伞兵到达后,他便集中起一支约有300人的力量向列宁山猛攻。
当时,中央保卫厅牢牢占据着列宁山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的抵抗德军的攻击。根据切尔尼科娃后来回忆:“列宁同志朝兰科维奇同志要了一支小手枪,并一度要求也加入战斗。不过同志们决不允许列宁同志去冒险。两个警卫几乎是熊抱着将列宁同志,将他抬上了山顶的一号别墅……”
克鲁普斯卡娅在十年后举行了波乔普列宁保卫战十周年纪念仪式上也谈到了当时的情况:“列宁一度要求加入战斗,但是被战士们拒绝了……他并不畏惧死亡,尤其是为苏联而战的时候……”
在中央保卫厅的猛烈抵抗下,德国伞兵虽然人多势众可推进依然十分困难。而且随着波乔普周边的红军陆续抵达战场,德国人的侧面和后面也有些不得安宁。
当时第一批抵达战场的增援部队来自于红军工程兵学院的一批学员。当时他们正在波乔普实习,当列宁的警卫员告诉他们伟大的列宁同志被包围在山上时,这些年轻的学员没有等待上级的命令,而且在没有多少武器的情况下就向列宁山赶去。
这些年轻人一路上收集德军空投飘散了的武器,然后直接投入战斗,迫使基尔霍费少校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力去赶走这群“毛孩子”。
不过让军史学家意外的是,除了这群情绪激动的“娃娃兵”之外,红军驻扎在波乔普的部队似乎对列宁遇袭反应冷淡和迟钝。尤其是之前被罗科索夫斯基派来保卫列宁的那只装甲力量,他们的表现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从早晨6点左右德国伞兵进行伞降开始算起,一直到中午12点,这批人才姗姗来迟,而且让人想要骂娘的是,他们竟然还缺乏弹药。以至于草草发动了一次针对德国伞兵的攻击之后,就退了下来等待补充弹药。以至于后来kgb和内务部怀疑该部队是不是被德国人收买了!
那么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呢?还是出在军情六处。kgb和内务部其实怀疑得没有错,罗科索夫斯基派来的这支部队确实出了内鬼。他们的指挥官弗拉索夫少校早就被军情六处控制了,在军情六处的金元攻势下,此人选择了背叛祖国。
在10月10日夜,也就是德国人即将开展“跳马”行动时,这位少校利用职权的便利给自己的部下送去了大量的上好伏特加和牛肉。将包括哨兵在内的绝大部分官兵都灌醉了。
此外,在当天晚上,他还故意破坏了用于联络的电台和电话,所以该部队始终未能收到列宁遇袭的消息,当然,就算收到了他们也爬不起来。不光是做了这些。之前这位弗拉索夫少校还打着清点军火库的名义将相当一部分军火运走,直接导致该部没有充足的弹药可以使用。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弗拉索夫在军情六处特工的接应下,逃离了波乔普。而他的这些举动也确实给列宁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是中央保卫厅誓死奋战,如果不是红军工程兵学院的学员们意外的抵达战场,最后的情况还真不好说。
在上午十点多,波乔普的红军最高指挥官奥涅诺夫斯基少将在一片混乱当中总算搞清楚了德军的目的,当他发觉德国人是冲着列宁来的时候。顿时后背都被冷汗打湿了。
吓得差点的少将立刻命令集中手头的一切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向列宁山方向进发,甚至他本人亲自带着自己的警卫连走在最前面。随着越来越多的红军抵达战场,德国人的处境就变得十分艰难了。
基尔霍费少校被俘之后回忆道:“当越来越的俄国佬出现在我们周围时,我就知道,这次行动危险了。哪怕我们能成功的冲上山顶活捉列宁,我们也不可能带着列宁逃离这里了。经过一番思考,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既然无法活捉列宁。而且我们也不可能离开这个鬼地方,那么只能用一种办法为第三帝国效命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冲上山击毙列宁!”
只不过基尔霍费少校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他的任务已经完全失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时列宁已经不在一号别墅了,甚至已经不在列宁山上了。
可能有同志会惊奇,列宁是怎么奇迹般的逃脱险境的呢?按照地摊文学的描述,这是天不灭列宁。在最危急的时候,列宁的警卫在一号别墅里发现了一条密道。据说是沙皇时代某位贵族留下的逃生通道。通过这条通道,列宁无惊无险的离开了列宁山,返回了波乔普城内。
当然,这种具有传奇意味的故事纯属于扯淡,列宁从列宁山逃脱并不是走的密道。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条秘密通道。真正让列宁脱险的是中央保卫厅早就准备好的绳索,在列宁山后部的悬崖处,卫士们将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以及其他随行人员一个个的吊下了山崖,在德国人还傻乎乎的从正面猛攻的时候,列宁已经从后山逃跑了。
至此,德国人发动的“跳马”行动已经宣告失败,即使他们动用了空降突袭这种非常手段,他们一心想要铲除的那个人还是逃出了他们的手掌心。不过,德国伞兵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现在依然在全身心的投入战斗。
让营长基尔霍费少校高兴的是,他的第二拨伞兵在中午十二点半到场了。运载着这批部队的20架运输机按照计划切入列宁山西北面的空降场,投下了220名伞兵。同时,随性而来的两架滑翔机按照信号兵的引导,飘落在列宁山脚下的草地上,带来了伞兵们急需的弹药和急救物资。
其实按照基尔霍费少校的设想,第二批伞兵应该直接空降在列宁山山顶。只不过他向总部汇报列宁就在列宁山顶的情报实在是太晚,当这封关键的电报抵达狼穴时,第二批空降部队已经快抵达目的地了,经过元首批准,再下发给希姆莱,最后传递到空军时,战机已经错过了。
当然,在这其中一个关键的人物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鲁道夫。阿贝尔作为希姆莱的副官,在传达希姆莱的命令时,故意拖延了三十分钟。而就是这三十分钟,直接导致第二拨伞兵不可能空投到列宁山上。
在战争结束之后,为了表彰鲁道夫。阿贝尔在那一刻做出的卓越贡献,经过政治局同意,特别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
回到空降场,基尔霍费少校虽然很遗憾第二批伞兵没能直接空降在山顶,但是毕竟他手头的兵力再次增强了,尤其是那两架滑翔机带来了可以直瞄射击的战防炮,这对于打击居高临下防守的中央保卫厅警卫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按照基尔霍费少校的命令,两门pak3637毫米战防炮瞄准中央保卫厅警卫员的工事猛烈开火,不一会儿就打掉了警卫员的机枪火力,然后兴奋的德国伞兵顺着山路一拥而上,急不可耐地准备去活捉列宁……。
ps:鞠躬感谢sc…vx、老学生、补刀王和尤文图斯同志!
342 幕后黑手()
李尔文懒洋洋地问道:“这么说,德国人并没有能够抓住或者击毙列宁,是吗?”
别看女间谍一副慵懒的样子,就像吃饱了打瞌睡的猫咪一样。但是只有她的部下知道,这位上司实在不可以用常理而论。这一刻她在打哈欠,但是下一刻她的利爪就可能挠花你的脸蛋。
所以下属们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根据我们在俄国的内线获得的情报,德国人失败了。列宁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逃走了,德国人扑了个空,白白损失了近千名精锐伞兵。”
说这番话的时候,下属们其实有些心惊胆颤,他们生怕这位难以捉摸的女上司会立刻发飙喷他们一脸。但是让他们意外的是,李尔文并没有发飙,甚至都不觉得特别遗憾,仿佛这仅仅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已。
这真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吗?那这也太小看了列宁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作为苏联的精神领袖,列宁身边的任何一点儿事情都不会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关于他的任何情报都是各国情报机关重点关注所在,要仔细研究和分析。
而现在,列宁又一次遭遇了刺杀,而且刺客的规模如此庞大,这怎么说都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哪怕是李尔文都需要严肃认真的对待。那么她为什么这么平静呢?
原因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