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除了佩服以外,宋齐丘心中更多的却是嫉妒,因为冯道的年纪同样不大,若是成功入仕吴国的话,将来只怕有很大可能入主中枢。
他的心性本来就独,喜欢排斥异己,再加上杨渥又离开了金陵出征在外,朝中由年幼的太子和同样年轻的海陵王执掌。
没有杨渥的震慑,宋齐丘的胆子顿时就大了不少。
所以他一咬牙便在清理细作的过程中将冯道也牵扯进去了。
后来见果然没有被发觉,宋齐丘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又将当初被他记恨上的常梦锡、张延翰二人也牵扯进去。
这样一来,只要坐实了冯道等几人的细作身份,那么他就能达到消除几个未来政敌的目的。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首先在周隐那一关就出了问题。
周隐这人行事向来公正严明,极为注重证据,对于那些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无法证实身份的人绝不会采取屈打成招的手段。
这样一来,将冯道、张延翰等人彻底打为细作的企图就彻底落空了。
不过这个时候宋齐丘也不感到担心,因为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人是细作,但也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些人就不是细作。
即便这几人最后因为证据不足而被释放,只怕将来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没有谁会去重用一个身份难明之人。
这样一来,他也算间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清理细作他借机发挥除掉了自己未来的对手,同时又不需要担心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
因为杨渥领兵出征在外,等他回来必定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那时候细作案已经大局已定,剩下来的事情是难以惊动杨渥的。
毕竟杨渥何等身份,他要关注的乃是真正的军国大事,而不是清理细作这样的小事。
只要不惊动杨渥,那么此事就不会有什么后果,他的谋算就不会受到反噬。
可惜他再一次的失算了。
首先是他的老对头汪台符居然上书说,冯道、常梦锡、张延翰等人之所以被牵扯进细作案,完全就是宋齐丘在幕后故意诬陷的结果。
虽然汪台符的上书并没有提到什么证据,仅仅是提出来冯道等人与宋齐丘之间的恩怨,但那些朝中重臣们哪一个不是人精?看到汪台符的上书后,再联想起清理细作期间宋齐丘发挥的作用,立即心中就有了想法。
所以在后期,有那些朝中重臣出手,宋齐丘已经完全无法插手此案。
好在他之前虽然在幕后做了些事情,但这些事情毕竟没有留下证据,所以他倒也不担心。
然而就在这时候,杨渥返回金陵,而冯道又恰好出人意料的来了一次拦驾之举,这下宋齐丘才感到大事不妙起来。
既然冯道都主动拦驾了,那么这一次的细作案就必然会引起杨渥的亲自过问而一旦杨渥亲自过问了,以他的智谋,再加上其他重臣的提醒,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吗?
宋齐丘心中惴惴,只能暗自祈祷着不要出事。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正当他坐在桌案前拿着一张文书装模作样的看着时,外面程勋在侍卫们护卫下到来。
“大王领旨,金陵府尹宋齐丘出来接旨。”
宋齐丘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一声“不妙”,心中更加不安。
不过此时程勋都已经到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听旨。
“……金陵府尹宋齐丘,虽有小功,然行事恣意,多有不法之举,着令立即革除一切职位,回家修身养性,十年之内不得出仕为官。”程勋看了一眼宋齐丘,眼神中带着一丝感慨。
眼前之人今年还不到二十五岁,就已经做到了金陵府尹的位置,再加上杨渥对其极为看重,特许他参加内阁的议事,这其中的意味朝中上下谁不清楚。
可以说此人在朝中前程远大,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将来入主中枢都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这一次他却妄自诬陷他人,虽然没有留下证据,然而杨渥既然已经认定了,那么是不是有实际证据就没有那么重要。
失去了杨渥的眷顾之后,即便他再有能力,又有什么用?
而且这一次被杨渥下令要在家中“修身养性”十年时间,十年内都不得出仕十年之后更是谁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或许那时候已经有了新的杰出之人占据朝堂,此人想要出头,只怕更加艰难。
“安分守己,方能得到重用恣意妄为,即便你机关算尽也是枉然!”程勋心中想着。
在他的对面,恭敬听着令旨的宋齐丘却是面色惨白,汗如雨下。
“果然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妄念不可动啊!”
好在,杨渥毕竟还是没有下狠手,仅仅让他在家读书十年十年后的他也不过三十五岁,若是能改掉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将来他的前途依旧不可限量但若是不能改掉,那么他这一辈子也就毁掉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致歉()
宋齐丘失魂落魄一般,神情呆滞,程勋却没有太多时间和他废话,直接让人上前将其官服脱下,然后打发其回家,让他好好在家读书,修身养性。,即便是猜到了刘守光的心思,他们也不愿一味的趋炎附势,反而为了国家而不得不与刘守光对上。
孙鹤正是因此而最终丢了性命,而冯道则在一番努力没有结果之后就离开了燕国。
燕王刘守光的心思好猜,但吴王杨渥的想法就有些难明了,尤其是冯道如今还不怎么了解杨渥的情况下,更是难以猜到其心思。
至于其他人,以前都没有出仕过,仅仅是一介士子,到了杨渥面前能够挥洒自如,不心中惴惴就不错了,又哪里能猜到杨渥的心思。
“学生等不知。”七人连忙摇头答道。
杨渥叹息道:“诸位也知道,过去一年多来从北方南下的士子实在太多,其中难免会有细作安插在里面,这一次金陵府清查细作,那也是必要之举。”
七人连忙点头,却没有开口。
只听杨渥继续说道:“不过这清理细作的过程中,难免会牵扯到一些无辜之人,诸位七人虽然最终没能有证据证实身份,不过孤相信你们都是真心实意想要为我朝效力的,绝不可能是敌国细作,这一点孤深信不疑!”
“从今往后,若是还有谁敢拿这件事情做文章,孤绝饶不了他!”
七人这才动容,脸上有些激动的道:“多谢大王信任,学生感激不尽!”
尤其是冯道和张延翰二人,他们一个原本就在刘守光麾下做过官,另一个虽然自己没做过官,但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对那些当官之人的心思最是了解。
那些当官的最喜欢把话说得模棱两可,让人难以分辨他的真实意图对于那些难以确定的事情,更是能避开就避开,生怕说错了话从而担上干系。
如今他们七人被卷入细作案中,虽说最终被释放出来,但一个个心中都存了怨气。
毕竟有了这桩案子在身上,只要一日不能彻底证实自己的身份,他们就一日要背负这么一个嫌疑,这对他们将来的前途都有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将来他们即便是在吴国出仕,也要一直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唐寅一样,他卷入徐经舞弊一案,虽然后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徐经舞弊了,但最终徐经还是受到了处置,唐寅同样受到牵连,一辈子难以踏入仕途。
如今他们这七人的身份同样有着嫌疑在身,同样要被人另眼相看。
但如今杨渥亲自这么说了,而且还是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当着内阁这么多大臣的面说的,那么他们的身份之疑就有了定论,今后其他人若是还敢拿这桩案子说事,那就是在质疑杨渥的权威,到时候杨渥必然饶不了他。
这对他们七人将来的仕途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所以他们当然会心怀感激尤其是其中两人,更是喜极而泣,激动得难以自已。
杨渥点了点头,接着道:“这次清理细作一案,虽说牵连到诸位,但实际上最终我们也抓住了七个细作,加上之前抓住的,一共是十人。这就说明此次抓捕细作,并非事出无因。”
他看了看下方七人,面带歉意说道:“最终牵连到诸位,让诸位受了几个月的牢狱之灾,还请诸位谅解。”说完,杨渥站起身来,向七人拱手致歉。
“不敢!”
“何敢让大王如此?”
“大王如此,可是折煞学生了。”
……
七人顿时慌了神,连忙跪地还礼,同时脸上的神色更加激动起来。
他们这些人都只是一介书生罢了,以前见过最大的官也只是一方刺史罢了。
在这个乱世之中,武人横行,他们这些书生往往都得不到重用,那些武人们更是瞧不上他们这些文人,将他们视为草芥。
而如今杨渥呢?他身为吴国之主,却能做到这一步,为了他们受过的一点冤屈就亲自致歉,这份仁德,这份信重,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真心顺服了。
此时即便是杨渥让他们去死,只怕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便是冯道虽然在刘守光身前担任过参军,虽然他的本性还是贪生畏死,但他的心中此时也忍不住的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这样重视我等士子的君王,这可是世所罕有的圣君我这一辈子若是能为这样一位圣君效力,便是只在吴国朝堂中做个小官我也是心甘情愿啊。”
和杨渥一比,他之前跟随的刘守光那就差的太远了。
当初刘守光对他们这些麾下之臣,那都是稍微不合心意就会抓起来,若是接下来能够“悔改”的话,他还会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是不愿“悔改”,那就是直接身死的下场。
至于让刘守光为自己手下人的失误而道歉,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这次南下吴国,而不是选择去晋国,看来这个选择的确是正确的不说其他,就论这份气度和仁厚,吴王就要比晋王强多了。”
虽然没有见过晋王李存勖,但冯道相信,在这个乱世之中绝不可能有人比杨渥更仁厚。
“吴王仁厚,光是这一点就比岐王要强多了!我若是能为吴王效力,则此生无憾了。”
冯道心中感动,另一位从岐国千里迢迢而来的士子常梦锡,同样心中感动不已。
相比于燕国,岐国对读书人的排斥更加严重,李茂贞尤其喜爱武人,整个岐国上上下下的官职基本都是武人担任,像常梦锡这样的文士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
这一次南下吴国,原本还对自己牵连进细作案心怀不满,但如今的他心中除了感激外,哪里还有半点不满之意。
便是内阁的诸多大臣们,见了杨渥的举动同样心中惊喜不已。
“先王当年就以宽厚仁德而闻名于世,看来当今大王同样继承了其父的宽厚性子。父子两代人都是如此仁厚,这实在是我吴国之幸!”
他们这些老臣们,多数还是经历了杨行密时代,比如陶雅和刘威二人,更是当年杨行密的老兄弟。
对他们来说,他们现在所想的就是能善始善终,能够维持与杨家的父子两代人的情分,能看到吴国一日一日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