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国江山 >

第263章

南国江山-第263章

小说: 南国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比如按照谶语来取名,这种主要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国或者像后世的元、清这种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自然不算正统取名之法。

    此外还有一些尊崇前朝的取名方式,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以前的强大朝代中认个祖宗。

    比如后唐李存勖、南唐李昪就自认继承了大唐正统,由此定国号,还有刘知远、刘隐等因为姓刘,所以以汉为国名,再加上众多以“周”为号的朝代等,都是这种取名方式。

    最后一点,取国名一般都是用一个字为号,两个字的国号一般都是蛮夷小国所用,绝非正统国号,所以像什么“中华”之类的,若是杨渥敢用来作国号,绝对会引来一片骂声和嘲笑。

    总的来说,要取国号就要按照这个时代的人的思维来,可不能由着杨渥自己的想法随便来。

    所以除非杨渥想与手下人对着干,或者他没有统一天下的想法,只想着当个割据一方的草头王,否则他就只能规规矩矩的按照这个时代的取国号方式来。

    这样一来,将来的国号中最符合这个时代取名方式的也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吴”。

    取名为吴也是一种无奈的办法,至少杨渥本人是不怎么满意的。

    吴这个国号总是给人一种割据地方的小国的感觉。

    历史上春秋时期的吴国虽然称霸一时,乃是南方的一个大国,不过最终却是被越国所灭,甚至都没有延续到战国时期;而后世以吴为国号的孙吴,同样不是正统王朝,只是偏居于东南的割据之国。

    不过除了吴这个国号外,暂时杨渥又找不到其它合适的国号。

    比如说杨家虽然起源于弘农杨氏,而隋朝同样号称是起源于弘农杨氏,不过一来隋朝到底是不是弘农杨氏出身这一点都难说,而杨家从弘农杨氏分割出来更是年代极为遥远之前的事情了,与弘农杨氏早就没了什么关联,与隋朝的杨氏就更加没有关系。

    除非杨渥愿意乱认祖宗,否则所谓继承隋朝就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有雄心要开创一个统一天下的正统王朝的人来说,杨渥怎么愿意随便去认祖宗呢?

    更何况,隋朝可是被大唐所取代,如今杨渥还打着复兴唐朝的旗号,以隋为国号如何能行?

    总之,杨渥是一个有大野心的人,那些乱认祖宗,乱取国号的事情他是不愿去做的,所以虽然他对“吴”这个国号不满意,但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或许将来一统天下,正式称帝时再改一个?”杨渥有些无奈的想着。

    国号的问题确定后,第二个问题便是国都的问题。

    这一点其实杨渥早就确定下来了,那就是如今已经基本完工的升州新城。

    作为六朝古都,这里能够成为那些立足于南方的政权的最佳建都之地,自然有它独特的优势。

    自从三年多以前升州扩建工程开始之后,一直进展得非常顺利,尤其是之后北伐之战中俘虏的大批梁军将士被用作苦力,使得工程进展进一步加速。

    这些苦力使用起来可比那些普通民工要方便得多,至少压榨他们不会出现失去民心的问题;不过其代价就是不堪重负的俘虏们经常闹事乃至暴动。

    这种事情从两年前开始使用俘虏之后就多次出现,以至于陈彦谦不得不多次调州兵进行弹压,屠杀了不少俘虏才得以将暴动给压制下去。

    按照陈彦谦的说法,使用俘虏作为苦力虽然方便而且节省民力,但此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他曾多次奏请在升州筑城工程完成之后就释放这些俘虏,以防出现更大规模的动乱。

    好在,如今升州的城墙修筑已经进入尾声,按照陈彦谦的估计,在今年年底就能彻底完工。

    这样一来,升州就被正式确立为国都,并且将改名为金陵府,而广陵则改名为江都府,以作为陪都。

第三百八十三章确立制度() 
除了确定国号和国都这两个最重要的事情外,杨渥还必须在这段日子里确定下将来吴国的各种官制。

    虽然杨渥很早之前就已经在为将来立国做准备了,但淮南如今的官制总体上还是以藩镇体制为主。

    杨渥虽然身为后世之人,也了解后世各种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但是这个时候,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推行后世那样的制度,简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结合如今的实际情况,再选取宋、明等朝以及后世的各项制度,尽量找出一种相对理想的政治制度。

    在最初时,杨渥尽量想按照宋朝的制度来,这是因为他考虑到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其制度必然是针对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各种问题而创立,对于杨渥来说借鉴意义最大。

    不过后来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杨渥发现他所面临的问题与北宋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淮南之前是一个藩镇,在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继承前朝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北宋则是直接继承的后周,所以后周的各项制度大体上也被北宋继承了。

    所以淮南可以在一张相对空白的纸上来按照杨渥的想法进行规划,而北宋则不行。

    此外,北宋遇到的诸如地方节度使权利过大等问题,在如今的淮南其实并不严重,特别是经过杨渥多次整治之后,那些武将跋扈专权的现象如今已经大为缓减。

    这样算得话,杨渥自然更加偏爱起同样是在从空白之中建立起来的明制。

    当然,明朝制度中的诸多已经被后世证明为不妥的制度杨渥自然会加以改进。

    首先是中枢体系,杨渥打算直接仿照明朝的内阁制度,以大学士为内阁大臣,共同行使宰相之权,作为中枢最高权利机关。

    在内阁之下设立六部、枢密院、都察院、大理寺等机构,负责整个国家的实际运行过程。

    而内阁大学士暂时只设立三人,其中一人为首辅大学士,执掌六部,负责日常政务;另外两个大学士则分别负责枢密院的军务和都察院、大理寺等监管、审理等重大事务,以与首辅大学士相互制衡。

    除了三个大学士之外,六部的尚书、枢密院的两个副使,以及都察院的督察御史、大理寺的寺卿等人都将被加封学士头衔,同样拥有参与内阁会议的权利。

    不过在具体的权利上,学士的权利自然要比大学士要低上许多,而且分别归属于三个大学士领导,同时他们都是将来的大学士人选。

    中枢机构在大致上与明朝是相同的,不过在具体方面却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一点便是大学士的任期制度和致仕制度。

    为了防止将来有大学士独断专权,长期把持住大学士的职务的情况出现,杨渥特别规定凡是大学士以五年为一届,到期限后就要改选,一个人最多只能担任两届大学士。

    这么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权臣的产生。

    当然,杨渥也知道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永远不可能限制住人。

    即便是在后世的花旗国,同样不可避免的出现连任四届总统的情况,而毛熊国更是出现了某人当完总统当总理,当完总理再当总统的情况。

    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杨渥可不会认为自己做了这个规定后将来就会万事大吉,但至少有这个“祖制”在,后世人在形事之间多少还是要受些约束。

    至于致仕制度,杨渥规定年满六十五岁的官员除非是大学士,否则必须致仕回家养老。

    杨渥需要的是能治理地方的能臣,而不是开设养老院。

    除此之外,杨渥又大大加强了大理寺的职权。

    在历代中国,行政权和司法权是不分家的,地方官府一方面作为行政主体,不仅负责地方的日常管理,更是负责刑狱、审判等职责,这就给地方司法的腐败带来了可以操作的空间。

    所以杨渥决定将司法审判权从地方官府中独。立出来,由大理寺下设各级法院负责审理案件;又在都察院下设立各级检察院,负责监管和检查。

    这样一来一旦地方有犯案之事的时候,先由地方官府进行侦办,不管是侦查还是缉捕罪犯的事情,先由缉捕来完成,然后交给各级检察官来审核,最终起诉到法院来进行审判。

    到时候该杀的杀,该判罪流放的流放,这样相互制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地方官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大兴冤狱的行为。

    此外,法院和检察院因为是独。立运行,这样就能单独招收那些懂法之人来担任,避免了以前那些地方官员不懂法乱来的行为。

    说白了杨渥的目的就是初步建立起一个类似后世的司法系统,为以后可能的改革做好准备。

    至于地方机构,杨渥的打算同样是按照明朝的制度来,这一点杨渥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并不需要做多大的改动,甚至直接用现在的地方架构都可以了。

    具体来说,就是将地方分为三级行政区划,最上一层级被杨渥正式定名为行省,如今设立了江西行省和浙江行省这两个行省,将来应该还会设立福建行省,湖南行省等,至于淮南以前的老地盘,则被杨渥划分为直隶,也就是直接归属于中枢管制。

    而行省之下则是州、府这一层,州和府的再下面就是县这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具体变动并不多。

    除此之外,杨渥还设立了“卫”和“监”这两个特殊的行政区划,其中“监”是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性的管理机构,而“卫”则是在一些险要之地设立,负责戍守一方。

    最后一点便是杨渥新成立了两个州,一个是将海陵县升为泰州,将嘉兴升为秀州。

    总的来说,在地方行政机构上杨渥做出的调整并不多,或者说需要做调整的地方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确定完这些最重要的事务后,却还有一些特殊的事情需要杨渥头痛。

    首先一点便是妻妾的问题。

    杨渥既然开国称王,那么子嗣不丰的问题就是不再是杨家的家事,更是成了吴国的国事。

    如今杨渥还只有三房夫人,这在这个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且不说那些风流好色的朱温、刘仁恭、王建等人,便是生活极为节俭的杨行密都远远不止三个妻妾。

    所以当杨渥正式建国的事情确定之后,高勖便跑到杨渥面前来一脸严肃的道:“……如今大王子嗣不丰,实非国家之福,请大王下令广选秀女,以充实后宫!”

    “什么?选秀女?此事太过扰民,绝不可能!”杨渥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他虽然也能接受政治联姻,同样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只有如今的三房夫人,不过大选秀女,将自己彻底变为一头种马,这种事情杨渥可不愿意。

    更何况,选秀女这种事往往会对百姓造成巨大的影响,杨渥不愿在如今尚未称王的时候就做下这种大失民心的事情。

    见杨渥拒绝了广选秀女的提议,高勖脸上微微一笑,又不慌不忙的提道:“虽然大王以百姓为重,不愿扰民,但充实后。宫乃是势在必行之事,所以大王不妨在文武百官之中选品貌俱佳的女子入宫!”

    杨渥这才恍然,知道这才是高勖的真实目的,至于前面的所谓选秀女的提议,一来只是为了让杨渥不好拒绝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