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世子说,王将军击败朱友宁没有什么问题,那世子为何还说王师范最后必定会以败亡告终呢?”这时,大将刘信之子刘彦贞有些疑惑的问道。
杨渥听了暗自摇头,这个刘彦贞的见识比起柴克宏来就差远了。
“击败朱友宁不难,难的是朱友宁败了之后,朱全忠必定会亲自率军来攻。朱全忠的能力可不是朱友宁能比,加上他麾下精锐众多,名将辈出,仅凭青州兵和王将军带过去的几千淮南兵,根本没希望击败他。所以说王师范最终必败。”李承鼎为他解释道。
这时,见客人都已经就坐,周邺也就吩咐开始上菜,不一会儿,酒菜像潮水般送了上来,酒是最好的酒,菜则牛羊野味俱全,宴席可谓丰盛至极。
周邺作为主人也没怎么多话,他家中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加上他本人性格憨直,不怎么善言辞,所以只是简单说了两句,便将话题交给杨渥。
而杨渥今天下午一直在与秦裴他们讨论整编军队的事情,今晚的宴席又搞得比较晚,所以此时的他也有些饿了;再加上在场的都是些年轻公子,杨渥也不想搞得太正式,所以也只是简单说了两句便宣布开席,然后便带头大口吃喝起来。
见他这个样子,众人都放下心来,觉得杨渥就和传言中说的那样,是个性子随和的人,并不是那种难以打交道的人。
所以那些本来还有些放不开的人也立即加入了大吃大喝的行列,当然,杨渥作为这里身份最高的人,也是今天宴席的中心人物,是闲不下来的,在场众人包括心里存了心事的徐知诰,都纷纷向他敬酒,不一会儿,酒量本来还不错的杨渥便面红耳热,已经喝得差不多了。
而在场之人毕竟都是些年轻公子,喝了点酒后也就更加放得开,就着酒兴畅谈起来,他们毕竟出身将门,加上杨渥又在场,大家都有些表现自己的想法,所以聊的话题更多还是如今各地的战事。
而杨渥虽然喝了不少酒,但头脑还很清醒,这时候开口的次数便少了下来,而是饶有兴致的听着众人的话,想看看这些将二代们还有没有值得培养的人才。
这一观察下来,他还真有一些发现,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的本事如何,但就这份见识就比其他人强了不少。
台濛、周本、陶雅、刘威等如今的淮南名将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今天发现的这几个不错的人若是将来好好培养,未必就不能成为像台濛他们那样的名将。
想到这,杨渥将周邺召了过来,对他小声说了几句,让他待会将自己刚才留意的几人留下来。
又过了许久,杨渥见宴席也差不多了,他来这里的两个目的中,寻找将才的目标已经差不多达到了;而另一个目的,看看这些功勋家族对他的态度的目的也基本达到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勋贵们基本都是对他示好的,即便是那些行事低调的将领也有示好之意。
所以在宴席结束前,杨渥大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追随杨行密创业的那些功勋老臣,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受到优待。
而这一意思也让来此的各家公子们更加放心下来,脸上的笑意更加浓厚。
第203章 新军()
宴席完后,时间也不早了,众人相互告别开始离去。
不过有几个人却被周邺悄悄派人留了下来,这几人还以为周邺有什么事情,都有些诧异,等进入书房中看到坐在那里饮茶的杨渥才明白过来。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奇怪为什么要将你们留下来?”见到几人脸上的疑问,杨渥笑着起身道。
被杨渥留下来的一共九人,其中除了与杨渥关系亲近的李承鼎、周邺二人外,还有柴克宏、王舆、王崇文、李禅、何敬洙、李建勋以及陶敬昭七人。
这些人都是杨渥精心选择的,不仅有之前的观察,还考虑了范遇提供的情报和他自己对历史的记忆才作出的决定。
其中,王舆是大将王绾的弟弟,王崇文则是王绾的儿子,李禅是李承嗣之子,何敬洙是湖州刺史李简的养子,而李建勋则是李德诚的儿子。
当然,并不是说没被杨渥留下来的就全都是纨绔,只不过杨渥目前就只看中了这么几个人,此外还有一些将领家的公子今晚没有到场,比如杨渥的大姐夫刘仁规这一次就没有来。
“在下的确有些疑惑,还请世子直言!”陶敬昭与其他几人对视了一眼,开口问道。
留下来的这些人中,以陶敬昭的岁数最大,所以大家隐隐都以他为首。
杨渥点点头,放下茶杯笑道:“不急,大家先坐下来再说吧。”
等众人落座,周家的侍女们前来给几人上茶后,杨渥才道:“是这样的,大家也知道,去年我刚刚出仕时,是担任的衙内诸军使,统领的是一千亲军;不过后来我那支亲军规模不断扩大,又随我参加了各次大战,如今早已失去了亲军的作用,倒像是一支牙外军了。”
“所以我打算组建一支新的亲军,人数不多,只有两个营,共一千人,由我亲自统领;在座诸位都是将门子弟,对于军务肯定都有了解,所以我想请几位兄弟来帮我训练这支新的军队。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陶敬昭等人听了不由有些疑惑,一千人的军队,也就是一个都,即便算上正副都头两人,正副营指挥四人,一共也才六个职位;而在场被杨渥留下来的却有九个人,难道杨渥打算让他们出任这六个职位吗?那么其他三个人担任什么职务?或者说每个职务都设立两个副职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错,亲军的将领一般都是心腹,若是能在杨渥的亲军里面担任职务,哪怕只是个副都头甚至副营指挥,那也算不错了,毕竟他们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升迁。
只是不知道杨渥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
“世子的意思是让我们来担任这支亲军的正副都头和正副营指挥吗?”这一次,陶敬昭还没开口,倒是周邺首先问出了他们的疑问。
“不,大家都是将门子弟,从小耳濡目染,想来对军务都有些了解。不过恕我直言,诸位毕竟年轻,带兵打仗的能力到底如何,我也不知道,甚至连你们自己都未必清楚。所以我初步的打算是,这支军队暂时不设都头,或者说都头就是我本人。也不设正副营指挥,你们进去后先担任队长的职务。而两个营的正副营指挥则由大家轮流担任,这既是为了考察大家的能力,也是为了锻炼各位。若是诸位做得好,将来再做提拔。”
听了杨渥的解释,众人不免都有些失望,甚至连周邺、李承鼎二人都不免有些疑惑,不知道杨渥为什么要这么安排。以他们的身份背。景,只要出仕,就算不能像杨渥那样一出仕便是指挥使,但至少担任个营指挥甚至都头的职务是没问题的,何必跑杨渥这支新军里面来当个小小的队长?
场面一时有些沉默,过了片刻,李承鼎到底是杨渥的姐夫,这种时候自然要站出来:“按照世子的意思,我们进去后都担任队长,那么两个营就应该有二十个队长,那么其他队长由谁担任呢?”
“其余队长嘛,我会在全军里面挑选十一个年轻人来担任,他们也会是你们的竞争对手。”
“当然了,队长的职务的确是低了点,不过正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相信以诸位的能力一定能发光的。而且,我也不瞒诸位,这支新军我极为看重,虽然是让大家去做队长,但我也会请军中名将,比如李神福将军,亲自来为大家讲解兵法,讲解一些带兵打仗的经验等。所以,这支新军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我淮南培养将来的名将。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吗?”
是的,杨渥的目的其实就是建立军校,为淮南培养将才。
不过杨渥担心直接称作军校的话,又可能多出一系列的麻烦。比如说,兵法这种东西,历来都是严格控制的,一般人根本获取不到。杨渥若是公然宣称要开学堂教授兵法,淮南上下反对的人肯定不少,还不如用建立新军的办法间接达到目的。
另外,是军校的话就肯定会有校长,有老师等,这就会在上下级的关系之外再多出一个师生关系出来;而师生关系往往又比上下级关系要稳固的多。杨渥不能不担心将来万一出一个常凯申怎么办。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杨渥决定暂时先以建立新军的名义培养将领,至于以后,看情况再决定是正式成立军校还是直接取消吧。
听了杨渥的话,九人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得再一次沉默了。
杨渥的意思很明显,这支亲军就是为了培养将领的,他们进去后若是表现得好,将来得到提拔升迁肯定不是问题,加上杨渥还说了,会请李神福等淮南名将来教导他们该如何带兵打仗,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而且,杨渥亲自将他们九人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拉拢,代表着杨渥对他们的看重。即便按照杨渥的说法,他们进去后只担任队长,级别并不高;不过杨渥同样也说了,这支军队不设都头,营指挥也是由大家轮流担任,也就是说,大家进了这支军队后会直接向杨渥负责。
ps:真倒霉,昨晚码字完后,今天早上起来一看,发现竟然没有保存,只好临时又码了一遍,结果就搞到现在了。
第204章 同意()
见到众人有些心动的表情,杨渥故意笑道:“怎么,大家不会是在担心将来被那十一个从军中选拔出来的队长给比下去了吧?我可是事先明言啊,那十一个从军中选出来的队长都是些没什么背。景的,你们这些将门子弟,功勋之后,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这起点本来就比他们要高,若是还担心将来比不过他们,那你们就趁早死了当将军的心,回头多读点圣贤书,去做个文士吧!”
这几人本来就有些心动,再加上他们都是些年轻公子,心高气傲,除了对杨渥这个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那赫赫战功都远超他们的同龄人服气外,对其他同龄人可是半点都不服气。
此时听了杨渥的言语相激,陶敬昭当即便拍胸脯道:“既然世子殿下开口了,目的又是为了培养我们,那么别说是让我们去新军担任队长,便是去担任个小兵也没问题!在下这条命就交给世子殿下了。”
“就是,世子不必用言语相激,我等答应加入新军就是。”
“不错,能为世子效劳,在下深感荣幸!”
……
见众人纷纷答应,杨渥反而沉声道:“诸位可要想清楚了,不要急着作出决定。我知道各位兄弟都是有门路的,若是在你们各自的父亲那里出仕,至少担任个营指挥是没问题的。但你们若是选择加入新军,那就只能从队长做起。而且你们在各自父辈那里出仕的话还可以得到一些关照,而若是你们选择加入新军却不可能有特殊关照,必须与其他十一个从军中选出的队长保持同样的待遇。这其中的差别,你们可要慎重考虑!”
杨渥话音刚落,何敬洙便率先表态:“不必了,在下早就已经考虑清楚了,世子的这支新军,小弟还非得参加不可!”
他对这种从队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升迁上去的做法很有兴趣。更何况,相比于其他几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