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满清铸炮的技术已经很大的进步。”赵率教说道。
“是啊!看来东厂的情报很准确,满清的重炮依托地利优势,在射程上与我军已经不相上下。”袁崇焕说道。
“根据情报,满清一共铸造了二十一门这样的重炮,还有一批小炮,重炮在吉林乌拉只有两门,那剩下肯定都在盛京,而小炮在吉林乌拉一门都没看到,应该是数量不多,很可能也都集中在盛京。”赵率教说道。
“赵提督所言极是,我军只有三十门重炮,在数量上并不能对盛京的重炮形成压制,我军最少需要五十门重炮才能有效地压制盛京的炮火。”袁崇焕说道。
“此战可能比沈阳之战更加困难。”赵率教说道。
“无论有多困难,此战一定要拿下,拿下此战,满清将再也无法威胁到帝国了。传令,明日大军开拔前往盛京。”袁崇焕坚定地说道。
“诺。”
“帝国剩下的敌人算得上强敌的已经不多了。”赵率教接着说道。
“的确,算得上强敌已经只剩下满清和安南了,帝国剩下大战不多了,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也不多了,此战获胜,按功勋,你我皆可封爵,而你也将出任兰州都督府的都督。”袁崇焕说道。
“此战不但事关帝国的前途,而且事关你我的前途,此战绝不能败,我建议应该立刻向陛下向大都督府申请调集重炮支援。”赵率教建议道。
“此地距离京师路途遥远,等不到重炮送来了,除非直接拆除城池的重炮。”袁崇焕说道。
“拆除城池上重炮风险太大,而且必须经过大都督府同意,否则是违反军纪的事情,但济南都督府的海军还在锦州城外,我们直接从军舰上将重炮拆下来更好,而且只需要许成名同意即可,事后再跟大都督府备案。”赵率教建议道。
“这个建议好,我立刻去找许成名许都督商议,你这边切记不可冒进,一定要放慢进军的速度,保持与中军的联系,距离盛京越近,危险越大。”袁崇焕叮嘱道。
“诺,我这边一定会注意与中军只保持半天的路程。”赵率教回答道。
……
多尔衮的四万大军一直退到了三岔河口,在原三岔河卫驻扎,与盛京互成犄角之势。而赵率教率领的三万大军抵达三岔河口之后,并没有立刻强渡三岔河,而是与多尔衮的大军隔河对峙。
六月二十八日,四万中军抵达三岔河口,赵率教率大军已经在为强渡做准备了。
这次架浮桥使用的牛皮划子。在大战开始之初,沈阳都督府为了准备此次大战就准备数以千计的牛皮划子,目的就是为了搭建浮桥。
六月二十九日卯时,数以千计的明军携带着牛皮划子开始搭建浮桥。而多尔衮虽没有立刻阻止明军搭建浮桥,但是满清骑兵都已经是整装待发了,包括数十门小炮都已经准备就绪。
赵率教明白多尔衮的战略就是要半渡而击,为了在河对岸能坚持住,明军首先过河的就是五千翼骑兵,接下来过河便是龙骑兵,但在龙骑兵刚开始渡河的时候,多尔衮的攻击发动了。
多尔衮的大军以重骑兵居中,两翼以轻骑兵为策应,对河滩上的明军发起了冲锋。而同时满清的火炮开始向前逼近,轰击河面上的浮桥以及明军的翼骑兵,试图切断两岸的联系。而赵率教显然没想到多尔衮的大军会拥有如此多的小火炮,这是他失算了地方,而明军的火炮却无法过河,第一次明军在火器上处于劣势。这个劣势对明军是致命的。
明军翼骑兵虽然也同时对满清重骑兵发起了冲锋,但在满清的炮火下,翼骑兵艰难地维持着阵型,而渡过河的龙骑兵数量又太少,根本无法与满清的轻骑兵对抗,渡过河的明军被压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满清的轻骑兵甚至可以开始用火箭焚烧河面的浮桥,明军的浮桥数量以正在急剧地减少。
河对岸的明军已经陷入绝境,功不出去,又撤不回来。河这边的明军也冲不过去,炮火也支援不了对岸的明军。一个时辰不到,渡过河的一千多龙骑兵已经死伤过半,而翼骑兵也折损了三成,姜百新也是身受重伤。
多尔衮已经派人对陷入绝境的明军进行劝降了,“凡愿意归降大清者,官留原职!”
“我等深受皇恩,绝无投降之理!而翼骑兵是帝国最优秀士兵,从来都只有战死的翼骑兵,绝没有投降的翼骑兵!翼骑兵决不投降,我们将战斗到底!”姜百新高呼道。
“翼骑兵决不投降!我们将战斗到底!”翼骑兵一起高呼道。
而剩余的龙骑兵也受到极大鼓励,此刻都奋力向翼骑兵靠拢。
……
听到翼骑兵的呼声,河对岸的赵率教此刻泪流满面,正是他的失误使得五千翼骑兵和一千多龙骑兵陷入了绝境。
而多尔衮见姜百新等死志已决,他只得令满清重骑兵和炮兵对河滩上的明军进行最后的围剿。
(本章完)
第349章 胜负难分()
再次感谢龙天大圣868的打赏和月票支持,再次感谢书友1277153850的月票支持!
……
眼看着河对岸的明军即将被全部歼灭,此时从河面上传了一声炮声,紧接着数声炮声,很快便是铺天盖地的炮弹倾泻而下。
“万胜!万胜!”明军的阵容中响起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原来袁崇焕在攻占吉林乌拉之后,由于接下来的路程距离盛京太近,他担心路上并不安全。为了避免被满清偷袭粮道,他决定采用水路运输粮草和军械物资。和明军的水军相比,现在的满清根本就谈不上有水军这个概念。这次袁崇焕获得了许成名的给予大小上百门火炮,这么多火炮靠陆路运输是一件极其费时费力的事情,但如果依靠水路运输,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崇焕决定使用水路来运输火炮。
袁崇焕的这个决定阴差阳错地救了被困在河滩上的明军。这样的运输船虽然无法架设重炮,但却能架设中小型火炮。上百条运输船上在河面上一字排开,架设在运输船中小型火炮不但数量远多于满清,而且射程和威力都比满清强。
满清的火炮阵地第一个被摧毁,接下来重点照顾的就是满清的重骑兵,在如此猛烈的炮火前,满清的重骑兵根本无法维持有效的阵型,残存的翼骑兵终于缓过气来了,而过河的一千多龙骑兵此刻却是已经所剩无几。
“搭桥!渡河!”赵率教见状下令道。
明军用剩下的牛皮划子重新搭建浮桥渡河。有了炮火的支援,明军终于占据了上风,明军也在河对岸建立起了稳固的阵地。
多尔衮见大势已定,无比痛恨地说道:“这是天不助我!传令,收兵!”多尔衮率领大军一直撤到了纳邻河卫。而皇太极此刻就在纳邻河卫。
此战过后,赵率教的五千翼骑兵仅仅剩下不到两千人,翼骑兵提督姜百新战死。这是明军自实行军制改革之后,阵亡的军衔最高的将领。
七月五日,在夺取三岔河口之后,明军大军逼近了盛京的最后的一道防线纳邻河卫,纳邻河卫距离盛京已经不到一百里路。
而明军的先锋大军依然由赵率教率领,这次赵率教为了报一箭之仇,准备以身犯险赌一把。这个决定虽然让作为统帅的袁崇焕并不支持,但赵率教跟他仔细地分析了一天之后,并且保证此事绝不牵连他,袁崇焕才勉强同意。
这次赵率教只带了一万龙骑兵和两万步兵,但却携带了此次北伐的一半火炮,甚至包括十门重炮,重炮在这个时代,在阵地战中作用中并不明显,主要是来攻坚战。之所以携带重炮是为了防备满清的重炮。而明军中军距离赵率教保持在一天的路程,这个距离进可支援赵率教,退可退守三岔河卫。
赵率教这次面对的是皇太极亲率了五万大军。果然不出赵率教所料,皇太极想先利用兵力上优势吃掉赵率教这支先锋。
……
姜百新在三岔河口之战中战死的消息,此刻也被加急送到了朱由校的手里。
“朕低估了皇太极,想不到仅仅只用了五年的时间,皇太极能率领满清重振雄风,其军力之盛甚至超过沈阳之战,看来此战是胜负难料啊!”朱由校看着从前线传来战报说道。
“陛下,既然如此,臣以为不该继续冒险,而是应该退守吉林乌拉,以守为功,等皇太极来进攻。”兵部尚书杨嗣昌说道。张凤翼在去年已经去世,杨嗣昌接任了兵部尚书。
“臣认为绝不能退守吉林乌拉,要守也应该守在三岔河卫,我军有水上优势,守三岔河卫远比困守吉林乌拉要容易。”孙承宗反对道。
“此战绝不能退,既然已经开始,朕就一定要拿下盛京。此战,满清用的是全国之力,而帝国只不过用了十五分之一的力而已,既然一战不能拿下,那朕就算是使用车轮战,也要拖垮满清。”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顺天都督府已经无兵可用了,陈都督的大军此刻已经进入了车臣汗的领地,根据消息,车臣汗与土谢图汗已经结盟,这让陈都督大军不敢太过深入,依然只能逐步推进。”熊廷弼说道。
“传朕的旨意,令济南都督府即刻出兵五万走海运前往辽北,驻扎到吉林乌拉一带,此战无论胜负如何,吉林乌拉和三岔河绝不能丢。”朱由校说道。
“陛下,如果再调集大军,恐怕粮草军械等物资供应不上。”熊廷弼说道。
“辽宁一地在这五年来粮价暴跌,价格甚至已经与京师持平,可见辽宁一地粮草储备充足,朕相信只要有钱,辽宁一地的粮草绝对足够二十万大军使用半年的。而军械等物质就使用济南都督府的储备,如果是军费开支无法支撑,朕从内帑中再拨出一百万两银元用于支持此次作战。”朱由校说道。
“诺。”
“陛下,此战获胜之后,是否还依然释放皇太极?”孙承宗问道。
“吾师,此战如果帝国获胜,满清将再也无法与帝国抗衡,放不放皇太极已经无关大局,但这次朕不会再放了皇太极,如果多尔衮不死,朕这次倒是会放他一条生路。”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不可,何必再行这妇人之仁?根据前方战报来看,多尔衮的才能仅次于皇太极。”李长庚立刻反驳道。
“你不懂。”朱由校看了一眼黄士俊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朕听闻民间传言朕好战,而且对待外族极其残暴,朕也要做一次好人嘛。”
“陛下不可……”几位阁臣一起劝谏道。
“此战胜负还未分,我们就在这商议如何处理战俘,是否有些妄尊自大了?不过这样的妄尊自大,朕喜欢,帝国需要这样的信心。”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听了朱由校的话,众人尴尬地笑了笑,也都不议这件事情了,现在胜负未分,就讨论战俘之事的确是言之尚早,也真的是妄尊自大了。
(本章完)
第350章 巨型步兵方阵()
这次赵率教将两万步兵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然后将所有的火炮都放置在阵中,剩下的一万龙骑兵呈机动的游离状态。
“今日一战,我与诸君共存亡!”赵率教大声喊道。
“万胜!”接着赵率教将手中马刀一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