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16章

大明1624-第116章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南赣贼人作乱仅仅在攻占安远县城之后,就被洪抚台镇压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黄克缵说道。

    “此事看似事小,但却不得不让朕警惕,削藩势在必行,此事无须再议,其余新政,可以暂缓。”朱由校毋庸置疑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削藩之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高攀龙不依不饶地说道。

    “陛下,此事一时难以分出对错,不如投票吧。”韩爌建议道。

    “这次朕不准备投票,这次朕要乾纲独断。”朱由校拒绝道。朱由校知道这次投票百分百是无法通过的。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内阁成员一起跪拜道。

    “你们是一定要跟朕作对吗?”朱由校冷声说道。削藩的命令是不可能发中旨,必须要得到内阁通过,否则的话,不但藩王甚至地方官都有可能会封还。明朝的皇权是各代王朝中受到最大限制的一代,其实在某些制度上已经接近君主立宪制。

    “陛下,臣等绝无此意,只是劝谏陛下是臣等的责任。”高攀龙说道。

    “责任?!”朱由校冷笑道,“各地藩王的情况不用朕说,你们应该比朕清楚,不知为何非要阻拦朕?”

    “陛下,削藩太过激进,臣以为应该循序渐进。陛下刚行宗室限禄法,现又削藩,各地藩王必定不肯罢休,甚至会引起天下大乱。”韩爌解释道。

    “朕等不了了,你们可不要把朕逼急了。”朱由校狠狠地说道。这次是朱由校与内阁分歧最大最严重的一次,朱由校也第一次有了解散内阁的想法。

    朱由校强硬的态度,让七位内阁成员有些诧异,双方已经到了要撕破脸的地步了。李起元见状,赶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从古至今乱民造反的原因多种多样,绝非陛下说得这么简单,绝不是简单依靠削藩就能解决问题的。”

    “的确光靠削藩也完全解决不了,但是藩王的问题到了今天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朱由校说道。

    “陛下,如果削藩引起藩王造反该如何处置?”李起元问道。

    “不破不立,其实朕早已经做好了他们造反的准备,而且解决此事宜早不宜迟,时间拖得越久,给帝国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大。”朱由校说道。

    “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山东等藩司的藩王众多,尤其是河南、山东等地一旦造反,极易危及京师的安危,造成整个帝国的动乱。”李起元说道。

    “如果真有藩王造反,朕将御驾亲征,亲自粉碎他们的野心。”朱由校说道。

    “陛下,削藩之事,不如今天先议论至此,容我等再考虑一日,明日再议。”李起元建议道。

    “明日,就算到明日朕也会执意削藩的。”朱由校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暂缓一日,待明日再议。”韩爌建议道。

    “好,朕就依你等所言,明日再议。朕希望明日众位爱卿都能支持朕。”朱由校冷声说道。

    ……

    今天的事情让朱由校非常地不爽,他差点都准备解散内阁了,虽然解散内阁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决定,甚至会影响到后世帝位继承人在对待内阁上的态度。

    “皇上今日议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张嫣看到一脸不爽的朱由校就知道有事发生。

    “朕要削藩,内阁却是极力阻止,朕现在在想要不要解散内阁重现组建?”朱由校说道。

    “妾前几日看《资治通鉴》略有所得,不知皇上可愿意听妾说说?”张嫣微笑着说道。

    “宝珠难道也想劝朕不要削藩?”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不是。”张嫣摇摇头说道。

    “那说来听听。”朱由校说道。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四卷: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张嫣背道,背完,又说道,“皇上开明臣子才会正真,皇上乃有德之君,内阁阁臣才会顶撞皇上。”

    “内阁阁臣不知百年事,但朕却能推测出百年之后的大致情况。现在藩王已成帝国的负担,甚至是毒瘤,朕如果不削藩,自会有人来削藩的,只是让他人来削藩,恐怕就不是今天削藩的情况了,到时候大明江山要易主都成小事了,甚至会有数以亿万计的百姓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朱由校解释道。

    “皇上说的道理妾明白,但内阁有内阁的责任,皇上应该也要明白。”张嫣劝说道。

    “那宝珠认为此事应该如何操作?”朱由校问道。

    “如果有藩王先反,削藩之事自然水到渠成。”张嫣轻声说道。

    “宝珠的意思,将藩王逼反?”朱由校问道。

    张嫣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那该如何将藩王逼反?”朱由校紧接着问道。

    “妾居于深宫之中,管着这庞大的后宫就非常吃力了,这个妾就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了?”张嫣说道。

    “王礼乾,你认为该如何做?”朱由校问道。

    “陛下,这个……臣以为可先招各地藩王进京。”王礼乾想了想说道。

    “继续。”朱由校说道。

    “陛下要削藩,这是天下尽知的事情,而今日又在乾清宫与内阁阁臣为了削藩之事争吵,这件事情只要放点风出去,很快就会传到各地藩王那里,如果此时陛下召各地藩王进京,藩王们必定都不敢进京,肯定都会借故推脱。”王礼乾轻声说道。

    “继续。”朱由校看到王礼乾说了一半又停了,不耐烦地说道。

    “臣以为……以为此时陛下可以再下圣旨,强令各地藩王进京,如果一年之内未赶到京师者,视同抗旨谋反。”王礼乾说道。

    “这好像有点不讲道理,但有时候有些事情也需要不讲道理,那朕就下旨召藩王们前来就是商议新政之事。”朱由校决定更不讲道理一点。

    (本章完)

第220章 召藩王进京() 
张嫣的一席话点醒了朱由校。朱由校不是圣人,他不可能不做错事,而事实上就算是圣人也会做错事。在帝国,臣子有臣子的责任,皇帝有皇帝的责任,朱由校有朱由校自己的责任,每个人尽忠职守,帝国才能昌盛。

    朱由校相比其他人,他有自己的优势,他预知几百年之后社会发展趋势,这是别人所没有。但这个优势只有他有,这个时空其他的人都没有。这种认知上差距才使得朱由校的新政其他人无法理解。就算这个时空最聪明的人可能知道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的社会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但绝对没有人能预测得到一百两,两百年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朱由校的认知超越这个时空数百年,这是优势也是劣势,朱由校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认知都适合这个时空,领先半步才是天才,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两步是先烈。如果太过激进,只会适得其反,如何避免太激进,那么就必须依靠谏臣。

    但如果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其他人又无法理解,不妨换个方式进行。迂回并不代表着退让,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削藩,整个朝廷上下都是反对的,既然都反对,朱由校决定接受张嫣的提议换个方式来进行。逼反藩王,再进行削藩,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其他方面,朱由校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第二日,朱由校狂飙演技,故意再次和内阁阁臣关于削藩的事情大吵了一顿。

    “既然朕与各位爱卿商议不出结果来,朕以为干脆令各地藩王前来商议,如果藩王们都同意了的话,那就不用朕与各位爱卿伤脑筋了。”朱由校突然说道。

    “请藩王来京师商议削藩之事?”高攀龙疑惑地问道。

    “陛下,何必行此险招?”韩爌说道。在场的七人无论情商和智商都是出类拔萃的,否则的话,也坐不到今天的位置。韩爌的话一出口,其他的六人立刻就醒悟过来了。

    朱由校这就是摆在桌面上的阳谋,就好比是某某知道朱由校要杀他,朱由校还将某某请过来问某某怎么杀他,杀得他舒服。

    “这次各地藩王必须亲自前来商议,不允许其他人代替前来,世子也不行,朕会给藩王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如果还未到京师者,就等同默认朕的削藩。”朱由校说道。

    “陛下,何故一定要逼反藩王?”高攀龙痛斥道。

    “不是朕逼藩王,而是藩王在逼朕,何况削藩一事,朕与各位大臣也商议不出结果,还不如让各位藩王来自行决定,这不更好吗?”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新政十条,到目前还只不过实施了两条,还有八条还未实行,削藩之事,臣以为可以暂缓,先实行其他新政也好。”黄克缵建议道。

    “朕也许久没见过各地藩王了,朕邀各地藩王前来叙叙旧,顺便商议新政之事,朕也想听听各地藩王对新政的意见,可否?”朱由校说道。

    “陛下……”高攀龙说道。

    “拟旨吧。”朱由校打断高攀龙话说道。

    “陛下,此事不妥,强邀藩王,只会让帝国陷入混乱之中,到时候只会让帝国生灵涂炭,社稷不稳。”高攀龙不依不饶地说道。

    “高爱卿,关于削藩一事,朕与众位爱卿商议不出结果,那就只有招各地藩王亲自前来商议,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难道高爱卿你有什么良策?”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削藩之事不可为,还请陛下三思!”高攀龙坚持道。

    “高攀龙,你到底是朕的臣子,还是各地藩王的臣子?为何处处维护藩王?”朱由校说道。

    “臣是帝国的臣子,为了帝国江山社稷,臣理当如此。”高攀龙毫不畏惧地说道。

    “朕难道不是帝国的皇帝?朕难道不能代表帝国吗?你的意思是你是帝国的臣子,不是朕的臣子吗?难道你想造反,另立新君?”朱由校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一扑屎泼上去。

    “陛下,高阁老绝无此意,高阁老一心都只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高阁老刚才也只是情急之下才失语的。”韩爌赶忙说道。

    “陛下,高阁老对陛下绝对是赤胆忠心,恪尽职守的。”李起元也说道。

    “陛下,高阁老常言‘大破常格,公天下以选举’,‘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高阁老心有帝国,但未必心有陛下。”王绍徽轻声说道。王绍徽和东林党向来不和,在历史为了对付东林党,甚至不惜投靠阉党。这次这个机会他还不把握住的话,那王绍徽就不是历史上的王绍徽了。

    “王绍徽,我与你有何仇何怨?你为何要如此咄咄逼人?”高攀龙指着王绍徽说道。

    “那高爱卿可趁说过‘大破常格,公天下以选举’,‘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这样的话?”朱由校冷声问道。

    “臣对陛下绝对是赤胆忠肝,其心天地可鉴,陛下如果不信,臣唯有一死以证清白。”高攀龙说着就撞向边上的柱子。

    幸亏韩爌见机得快,一把抱住了高攀龙,但高攀龙撞得太突然,依然将额头给撞破了,撞得头破血流。而边上的李起元和林尧俞两人此时也拉住了高攀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