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福气安康 >

第21章

福气安康-第21章

小说: 福气安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老先生赶忙上前,探手把脉,沉吟片刻,道:“无妨。苏大妹子只是急火攻心,静养几天便可无恙。”说完便让余赛花把苏氏扶到一边的石阶上坐下。

半晌,苏氏方悠悠转醒。林氏扶住她,毅然道:“苏妹妹,是小宇救了我的命,我才能活到现在。从今以后,海儿也就是你的儿子,给你赡养天年。”

苏氏凄然道:“林姐姐,说哪里话呢。生死各凭天命,小宇那是他的命。姐姐不要多心。”

李红冰听得泪眼婆娑,她的哥哥,那个关心爱护她的小男孩,再也回不来了。

“小清!”黑暗中一声呼唤响起,在李红冰听来倍感亲切。

李红冰转过头来,天边已经透出些许光亮。微明的月色中,一袭高高瘦瘦的身影向她走来。晨风吹起他的衣襟,拂过他清俊的脸庞,他的眼中噙着微微笑意,令人倍感亲切柔和。

“小清,你别难过,从今以后,我会好好保护你的。”林志海的手抚住她瘦小的肩膀,他的目光沉痛哀伤,却有不容置疑的坚决与信任。有风拂过他垂落于襟前的散发,他清冷的眼底似有什么如海水般涌动着。

后来,李红冰曾想过,是不是因为那个凄冷的夜晚,在茫茫无边的孤立无助之中,那个八九岁的男孩伸过来的援手,还有眼底下涌动着的海水般的温柔,让她不知不觉陷进去了呢?

天亮的时候,有人奉了镇长的吩咐,将他们一行人安置到清平镇郊北的小刘庄里。原来,这呼延将军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马上传了命令给清平镇的镇长。一个小小的清平镇镇长哪敢得罪赫赫有名的震远将军,接到命令马上派人把桃花村的难民安顿下来。

小刘庄是个小村庄,全村不过一千人左右,全部为刘姓人氏。村中已有一半的房屋清理了出来,专供桃花村逃难的村民居住。

苏氏等人被安排了小刘庄西侧的一排瓦房里。这小刘庄虽说是个不大的村庄,但比桃花村相对富裕一些。村中小道已经铺了石板路,墙壁也用青砖彻成,别有一种镇甸砖瓦结构的风格。

范老先生推开院门走进来的时候,便看到李红冰蹲在炉子前熬药。添柴,煸火,揭盖察看药汁的熬制情况,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把这些事情做得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范老先生看在眼中,心中似有所动。

“范爷爷,您来了,快进屋坐。”李红冰一见他,脏兮兮的脸上便露出甜甜的笑意,往屋里喊道:“娘,范爷爷来了!”见范老先生看着药煲,声音也低了下来:“我娘,我娘病了!”

(某素说,新书需要支持哦!^-^)

第三十七章 避瘟疫转入扬州城(大修)

李红冰低下头来,长长的睫毛上缀晶莹的泪珠。前两天,小刘庄来了两名士兵,每家每户去敲门,说是带着大家去桃花村认领自己亲人的尸体。坐了一马车的人,一大早去的,傍晚时分才返回来。苏氏一回来后就病倒了,李红冰去请了镇上的大夫,大夫说是郁气于胸,开了几副解郁开怀的方子。如今这药抓了回来,吃了两天,也没多大起色。李红冰知道那是心病,从苏氏神情呆滞望着手中的那枚铜她也看到了,铜。依着苏氏地性子。也不想自己聪明可爱地女儿。大字不识一个。范老先生这样说。也合了苏氏地心意。也就答应了。

这话落在在院外熬药地李红冰耳中。她嘴角微翘。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地笑意。什么叫“若不善加诱导。”难道她会成长为大奸大恶之人吗?想她怎么说也是拥有二十八岁地智商。秉公守法了二十八年地一等公民。怎么也不会变成一个坏人吧!

经过官兵地几天地围剿。黑衣人已经全部被歼灭。一个败落地村子。如今只剩下残砖断瓦。几百地人口。逃出不过几十人。可谓惨烈之至。

几天后。又来了一拨官兵。通知大家到桃花村参加葬礼。那天。下了很大地雨。苏氏撑着病用铲子把土一点一点地泼到棺木上。李红冰扶着苏氏。心中地哀伤漫延得无边无际。

第三十八章 被遗忘的十四岁生日(大修)

八年后,扬州城。

虽是严冬,但煦暖的阳光仍穿过厚重的云层照射下来,透过菱花形窗格照在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姑娘身上。

这姑娘一身鹅黄衣衫,外罩一件白色的羊皮小褂。阳光正照在她光洁的额上,那一双大眼睛在阳光下煜煜生辉。

她端坐于桌前,身杆挺直,手执一支毛笔,在面前的一张白纸上挥笔疾书,边写边念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写完,把毛笔搁置在砚台上。抬头望向窗外那平静的湖面,脸上渲染了微微笑意。

十四岁的李红冰很喜欢这样不冷的冬天,这很像她在现代居代的广州。不像在桃花村,冬天最冷的时候冻得人手脚冰凉,没钱烧火坑那只能冻到天亮了。

回想这几年的颠沛流离,直到前两个才安定下来,李红冰有说不出的唏嘘感慨。八年前,她与娘亲苏氏在小刘庄住下,官府也发下了抚恤款,给了几亩簿田,本以为可以平安度日,谁料想,一场瘟疫袭来,不仅小刘庄,就连清平镇附近的几个村落也遭了殃,村子上的村民全部逃荒去了。

苏氏与林氏一合计,决定前往扬州。刘大婶金大妇等其他村民也一并去了。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扬州。

这是扬州城郊的蘑菇园,位于扬州城东侧的湖畔。李红冰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湖上景色。常常令她想起几句诗词:“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晚上的西湖上有画舫,那是闲散文人,官家小姐畅游西湖的闲情逸致,当然,还有歌女的歌声,飘散在湖面上,很是动听。

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蘑菇园已经初具规模。几十间的房舍,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蘑菇品种。在扬州城内也算小有名气。蘑菇园的正前方有一排房屋,有范老先生的工作室,有苏氏母女的住所,还有专供管理人员休憇的屋子。

过了这个冬天,林志海该赴京赶考了吧?上段时间,林大娘还为上京的费用犯愁呢。这一季的蘑菇收成之后,上京的盘缠也该凑足了。想到这,她的嘴角露出甜美的笑意,盈盈的双目也沾染了些许羞涩。这林志海也真是个读书的人才,几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居然次次名列前矛。连扬州府尹也惊动了,亲自召见了一回。

李红冰没有想到,她会在这个异时空遭遇到属于她的爱情,刚穿来时那种孤单害怕的心情渐渐被苏氏的温情抚平。随着时光的流逝,李红冰便慢慢放下了想穿回去的念头,日子久了,李红冰偶尔会恍惚地以为,自己还真的是这个时代的人,而前世,仿佛是自己做的一场梦。

回首过往。她又低叹了一口气。有一件事她一直很后悔。桃花村苏家院子里藏着地那十几两银子。当时逃难逃得急。忘了带出来。要是能带出来。这几年也不致于过得这么艰苦。

咦。娘呢?她记得今天是药馆地休息日。在李红冰地劝说下。苏氏也学会了自我放假。一个月里初十、二十、三十这三天是药馆地休息日。在这难得地三天里。李红冰母子二人会一起去菜市场。拣一些彼此喜欢吃地菜肴。做一顿可口地饭菜。享受这难得地温馨时光。

因为惦记着今天医馆放假。所以。一大早吃过早饭。李红冰就急急忙忙把蘑菇园地帐簿过目了一遍。也把记事本浏览了一遍。幸好。今天没什么预订地客户上门。《大风歌》也是忙完了要事。忙里偷闲顺手写地。谁知。等她写完后。居然发现苏氏不见了。

这个时候。苏氏莫非去了后院地蘑菇园?只要医馆不开门。苏氏也会帮帮她地忙。照看一下蘑菇园。

李红冰转到正厅。空无一人地正厅里。红木茶几上用镇纸石压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清儿。娘去灵觉寺上香了。不用等饭。”廖廖几个字。李红冰地脸色瞬时黯淡下来。

今天是哥哥苏辰宇八年忌日啊。同时。也是她十四岁地生日。

八年了,她的生日被人遗忘了八年。这八年里,每到了这个日子,苏氏必定斋戒沐浴,然后在灵觉寺呆上一整天。回来后总要黯然伤神一段时间。

苏氏在灵觉寺为哥哥苏辰宇祈福,这个时候是不需要人陪的。李红冰想想,决定还是到后院的蘑菇园看看。

顺着石子路一直往里走,便是后园。后院有一个小门,推开小门,便是偌大的蘑菇园。此时已是上午时分,红彤彤的太阳照得四周一片金光灿灿,蘑菇园也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一个秀丽的身影在正中央指挥着,声音清脆明亮:“李五娘,你去给东侧第一排、第二排的蘑菇浇水。张嬷嬷,你去给第三排、第四排的蘑菇浇营养液……”

这个秀丽的身影转过来,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一身淡青色衣裙,外罩一件碎花小褂。姣好的面容,笑得灿烂时露出一口洁白的皓齿。

李红冰便立于门旁,望着面前的女子笑意盈盈。她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张二花,真正具有管理的潜质,居然能把一座偌大的蘑菇掌管得如此井井有条。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如今的张二花,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衣着邋遢,一口黄牙的黄毛小丫头了。弯弯细细的柳眉,明眸善睐,已经出落成一个俊俏的大姑娘了。

第三十九章 众人打趣婚嫁事(大修)

张二花一见李红冰,马上跑了过来:“小清,你怎么来了?”

“二花姐,看来我得给你加工钱才行。”李红冰笑嘻嘻道。

“为什么?”张二花莫名其妙,好端端的加什么工钱?

“这个蘑菇园全靠你了,若我不加你工钱,你被别家挖走,那我这蘑菇园不就垮了?”李红冰一本正经道。

“我什么时候说要走了?再说,这里是全扬州城最好的蘑菇园,我为什么要走……”见李红冰眼底捉狭的笑意,她马上明白被捉弄了,佯怒道:“你这丫头,竟敢戏弄我……”说着就伸手过来抓她。

“我不说了,不说了。”李红冰笑嘻嘻地侧身躲开。

“你娘呢?”张二花问道。她记得今天是医馆休息日,一大早的不见苏氏来蘑菇园,她就觉得有些奇怪。

“哦,我娘去灵觉寺上香去了。”李红冰进了一间小屋子,戴上口罩,仔细地察看起从草丛中冒出的半寸高的蘑菇小脑袋。

张二花也跟了进来,闻言愣了一下,“今天是你哥的忌日?”

李红冰隐没了笑容,默默地点点头。张二花便不再说话,神色也黯了下去。

时隔八年,小时候的朦胧的情愫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但她有时仍会看到那个八岁小男孩健壮的身影,如葡萄般漆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显现在她的梦里。

那个八岁地小男孩走了。留给亲人地不仅是伤痛。还有永远地怀念。

“二花姐。”李红冰忙岔开话题。“你大姐呢?”

张二花有个大姐叫张一花。在林氏开地乡庄帮忙。今年十六岁。已经到了出嫁地年龄。前几天。李红冰就听张二花说起过。城北那家米店地小虎哥来下了聘礼成亲也就在这两个月里。想到这。李红冰不由轻叹。这古代地女孩子啊。就是早熟。

“我大姐啊。正在家里准备嫁人呢!”张二花笑嘻嘻道。日子定下来了。年底小虎哥就抬了喜轿来迎亲。这也是她家今年年底地一桩大喜事。现在。她家姐每天都在家里绣她地喜服呢。

城北曾氏米行地曾小虎。是曾家地独苗。长得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