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说笑一回,伍垣家的方问来意,是否黛玉处又有吩咐,道:“紫鹃病着,想必是十分贴身要紧的,才特意叫老妹子跑这一趟腿。”
王嬷嬷道:“虽不是姑娘吩咐,果然应着贴身要紧。其实便是紫鹃。那丫头病了,姑娘也让安心静养,结果就今朝昼饭前,院里来来去去六七拨人,大事小事非得要问她一个,有的没的只管说。她一个病人,硬生生熬了半天,光景倒比昨个儿还糟糕。姑娘昼上一见,当时就发了一次恼,又叫我照看拦挡。我想治标还要治本,因此来讨伍姐姐主意,看怎么做才好。”
伍垣家的忙道:“是我疏忽了,只这两日事情多,又是客中,竟没想到这一件。我这便告诉一声去。”说着叫小丫鬟过来,吩咐往议事的敞厅传话“以后姑娘那边的事体,不许谁都跑去那边院里问,都先汇总到我这边来。”又向王嬷嬷说:“我不周到,你只管告诉我。”
王嬷嬷笑道:“下面的人有伍姐姐这句就管够了。”
伍垣家的一呆,随即明白过来,脸色就不好看起来,气呼呼道:“怎么又是这个不省心的?早说过不该让她掺和——她既常说病弱,合该凡事不问院里歇着。偏偏陈姨娘软和,不肯僭越,总要拉她;但凡她领了差,便要生事,就平地起出三尺风浪来也不稀奇。”因问:“可是她打着同是先太太府里、一家子人的招牌,去紫鹃那丫头跟前说了什么?”
王嬷嬷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紫鹃也没多说,大概有一句过两年要归还本家、团圆骨肉的话。只不过这紫鹃虽说是先太太家里的人,然而姑娘既到那边府里就得她在身边服侍,这五六年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最是可靠老实,忠心无二的。而今姑娘大了,定了人家,原该是上上下下都一起高兴的时候,这丫头先前还忙到累得病倒,不过半天工夫,却没征没兆地冒出许多没意思的想头,竟突然就在姑娘和本家之间两边为难起来。问了雪雁来的那几拨究竟是谁,实在没别的人可疑,独她拿一桩没要紧的事情遮掩,中途又打发走了雪雁。”
伍垣家的就点头,冷笑道:“我知道了。她是这几天掌了权、理了事,日子过得太松快,尝了甜头就不肯放松,于是又想打姑娘的主意呢。看着老爷只有这一点骨血,家里又没正头奶奶执掌,将来凡事都要指着姑娘着靠,盘算着先笼络了姑娘身边的人,再笼络住姑娘,好在老爷跟前替她使劲儿——但她果然是个好的,又何必远兜远转、绕这么大一个圈子?”说着忍不住吃一口茶压气。不想吃着吃着,忽而便有另一件事情触上心头,忙转头问王嬷嬷:“然而说起来,这钱姨娘和紫鹃,毕竟都是那府里的家生女儿,两人一样的出身,又是一样的根脚地步。就怕会说的碰上了会听的,生出些别的意思来,倒又不可不防备了。”
王嬷嬷忙说:“这个倒不至于。紫鹃丫头可是个好的,算得上姑娘的一个忠仆。再一个,她年纪还小呢,想来不会想到别的事体头上去。”
伍垣家的摇头道:“十五六岁的人,不小了。且凡事架不住惦记。就算先前不开窍,有人要在她跟前上蹿下跳地招摇,她又不是什么木头蠢笨的睁眼瞎,哪里就看不到、想不到。何况高门大户里这又是极其寻常的事情,你也说那府里的爷们儿屋里没有一个是不放人的,日常见得多了,可不就当作顺理成章了么?”见王嬷嬷低了头不说话,知道她不肯往这上头想,伍垣家的叹气道:“老妹妹,不是我不信你看人,凡事往坏里想,只是咱们家太太去得早,姑娘在京城那府里养大,才刚回到家,我们实在不能不替她多留一个心眼子。”
王嬷嬷道:“伍姐姐,我怎么会不知道你的心?紫鹃丫头这里,我是决计可以打包票的,但有别的人替我更加留心,把那些腌臜的事体统统挡在姑娘眼不见处,我还能有什么不满意不欢喜?只是不想我这一来,倒给她在你眼里挂了名。”
伍垣家的笑道:“怎么?难道你怕我处事会不公道?若她真是个好的,能让我时时刻刻看着记着,才是福分呢。”正说间,有个小丫鬟进来,说道:“园门上申大爷传话过来,说有金陵荣国公府上的管事并管事媳妇持了小章相公的帖子,求见这边的伍大爷。伍大爷现在老爷跟前。申大爷问伍大娘怎么回话。”伍垣家的奇道:“这可是果真不能说人是非。金陵贾府的人怎么过来见我?”就接过帖子来。
旁边王嬷嬷却先想着了,问:“伍姐姐快看那管事是不是姓陆?”
伍垣家的道:“正是姓陆,帖子上写着陆存寿夫妇。”
王嬷嬷道:“这两个便是紫鹃丫头的亲爷娘。”
伍垣家的这才恍然,笑道:“想必是姑娘有心,竟托了小章相公召他们过来探看。这样倒不能再坐在这里,总要引着先到姑娘那边磕头谢了恩才是。”说着,便与王嬷嬷起身。王嬷嬷还回紫鹃那边院里。伍垣家的一边吩咐小丫鬟门上传话,一边打发人去看林黛玉行踪,自家不停步往园门走去;一时到门上,果然是紫鹃父母,却不知紫鹃生病,只道京城贾府有书信到,并各色礼物一齐送来。于是依例先拜见林如海,再拜见黛玉,末了方由黛玉指派谈嬷嬷陪他两口儿去看紫鹃。至于其爷娘亲女相见,惊喜交集、怀恩感佩种种,且不赘述。
却说紫鹃与王嬷嬷一席话,心结已开,又得父母相见,欢喜欣然,越发振作;精神既然恢复,病就去得快,不过两天工夫,饮食行动一概如常。这边章、林两家也各自收拾齐整,又过一日,便向章太夫人辞行。其间固然有种种不舍,离情惆怅,然而终究不抵孝慈心切、归家情浓。黄幸兄弟并阖府人丁就在通济门码头送别章、林一行,目送大船从水路往常州去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96章 第四十一回上()
前文说到章望一家四口并林海父女登舟东行,从金陵往常州而去。不两日就到常州。码头上自然有章家章望这一辈全部兄弟来接,便是章曜、章魁、章轸、章毕、章斗;又有常州府知府董笠、武进县知县苏明率当地官绅耆老相迎。几方扫尘叙礼毕,方援车马至章府。章府早把正门大开,章霈、章霂、章霑坐侯在清熙堂,单等林如海、章望一行到府直入。这边洪氏、林黛玉则由章曜妻周氏领着女眷在轿厅相接,再换乘帷车小轿。待林如海从清熙堂出来,两拨人汇合,然后众人簇拥着一路往吴太君的澄晖堂。总是几处几番厮见悲喜,契阔泣笑——又是林如海与舅父、表兄弟相见,又是林如海拜见外祖母吴太君,又是林黛玉拜见曾外祖母、奉献人情土物,又是章望、章由、章回等的父子祖孙相见,又是洪氏与婆母、婶母、妯娌相会,又是章由、章回与兄弟姊妹相会。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
却说林如海见到吴太君,不等近前,门口儿就跪了下来,膝行到身前,未及叩头,先被吴太君一把搂住在怀里。吴太君老泪纵横,嘴里只叫:“我把你个狠心讨债的!怎么敢病到那样,怎么能忍心舍下我孤老婆子一个!你要真去了,你可有胆子见你娘?又有脸面见你老子?”林如海无言以对,只得垂泪磕头不止。左右众人两次三番劝解,方才各自收声,洗手净面归座。
林如海就在吴太君左手边坐下,任凭吴太君抓扣住自己右手,祖孙两人四只眼睛只看不够地在对方脸上身上拼命瞧。如此许久,吴太君方点头,说:“倒也勉强混得过去。寿生如今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总该知道保养。要晓得天下的事情天下人做,再也做不完的。你身上多少牵挂,凡事要替真心疼你的人多想一想。”——这“寿生”便是林如海的小名儿。林如海听了,连声应是,又要再磕头。吴太君笑道:“这可是做官做得昏了,自己家里还忒多礼。再说我也不稀罕你磕头。你倒往你大舅母跟前好生地赔一赔罪才是正经。四月时接到扬州来的信,她光是眼泪就急掉了两缸。她这辈子替自己儿女操心的全加起来,也未见得比替你操心的多。”
林如海闻说,慌忙起身,到章霈之妻李氏跟前行礼——须知这林如海三岁丧母,后便被父亲送到常州外祖父母家,一直长到一十七岁方才上京还家。又因是客居,一应照料极尽用心,周到精细,其实比章家如章望这一辈的表兄弟们还要强些。章霈、李氏说是舅舅、舅母,论情分比父母一些儿不差。尤其李氏怜惜他少小失恃,待他格外偏袒慈爱,凡有物品、好处莫不先尽着他,直把几个亲生的儿女都靠了后。因而他两个情谊也深。此刻听了吴太君言语,林如海慌忙向李氏行礼,口称“大舅母”便直直跪在跟前磕下头去。李氏早是拿帕子按在眼睛底下拭泪,见他磕头,手里还攥着帕子就急急相搀,一时闹得手忙脚乱,只是又哭又笑道:“外甥忙这个作甚?但凡你好了,老太太和我们就都好。”又引着林如海去谢章霂、章霑的妻室陈氏、恽氏,说:“家里长辈哪一个不是看着你大的?先前又有谁不替你着急操心?”林如海忙依言依样谢过两位舅母。半晌方毕,不消多记。
就听上面吴太君说:“礼也罢了。寿生过来。你身子还没尽利索,快坐下,再看这会子头晕不晕。”二太太陈氏就道:“老太太这是心疼外孙子了。我们这些做舅母的可不敢再叫外甥磕头——磕坏了外甥的脑门事小,磕疼了老太太的心,就是我们做媳妇的不孝啦!”逗得吴太君忍俊不禁,啐道:“五六十岁人,在谁面前都这样没大没小的!就算我心疼寿生是真,也不用你当着这么多人嚷嚷出来。”一屋子人都笑了。
吴太君又向林如海说:“你的头我不稀罕。可有一个人是我真心稀罕的——我那外曾孙女在哪里?怎么还不叫领进来?”于是一叠声传话请林黛玉。洪氏便携着黛玉的手进得厅来。屋里众人都是等急了的,莫不定睛去瞧:恰黛玉穿一件鹅黄绸缎绣竹叶梅花圆领袍,下系青灰色绣折枝梅花马面裙,举手抬足之间,已是端庄矜贵,待得唱名行礼、抬头照面,竟然无人不顿时生出满堂明丽、遍地生辉之感。却把上面吴太君喜得拍手,笑道:“好,好,好!果然像我,真真是我家孩子,直跟我年轻时一个模样!”遂向李氏、陈氏、恽氏等说:“你们平日里只恭维我,说长相标致周正,从你们往下,哪一个都不能及。这个话说是这样说,只是你们又不曾见我当年,进门来日常成天家对着的便是我现在这副子风干橘子的皱脸皮,纵然嘴里这般,想来心里怕是多少不服气。我有心辩驳,偏偏你们姊妹长相又多随了老太爷,没个真凭实据,也不好跟你们比较。而今林丫头来,可算是完了我的心愿——你们快仔细看,说,可是真的俊俏标致,颜色再难寻着的?”
一席话说得众人又纷纷笑着去看黛玉。把个黛玉看得红飞满面,越发如珍珠璨华、美玉生晕。吴太君愈加得意,拉了黛玉挨在身边,说道:“像便是真像,只玉儿更清秀斯文些,到底是自小儿教书香里熏出来的,身量倒是比我少年时差不多。我这里还有两身早先在西北边时做的家常衣裳,一会子玉儿换上,保管更能显出我当年的模样神气,叫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