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草根石布衣 >

第809章

草根石布衣-第809章

小说: 草根石布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十个人一桌,其他人旁边的人多少能听见,或者看见这边热烈就凑过来,结果不知不觉很快四五十人就围上了,不光是高校教授,还有工程师、研究员、企业老总等等都不由自主的站在旁边倾听,还很想发言。

    以往最多在餐桌上不咸不淡的聊几句,今天有种座谈会的味道,让也在跟着吃饭的杨武军有点吃惊的伸长脖子,好不容易听见坐在中心的石涧仁跟别人正在说到展销馆的一系列失败经:“我们不停的投钱,迄今还没产生效益回报,先接触过国内做短平快的假冒名牌商品,有个鞋业网站……嗯,你们知道么,现在就被我们收购了,我们在尝试各种模式,到东南亚和俄罗斯开展销馆,也产生了数亿元的商品交易额,可仅仅是产品销售流水,距离整个平台产生盈利还早得很,但我们所有的伙伴都相信这是条路,很艰难却很有意义的一条路,所以目前就是准备打通西部欧亚大通道,让中国制造能够迅速便捷的卖到欧洲去。”

    那位应该是全班资产最高的“青年”总裁发话了:“你们融资到哪一轮了?”

    石涧仁实话实说:“要融资,对我们其实应该不算困难,但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对外融资,最开始的天使投资算我吧,后来我退出把股份转让给了其他伙伴,因为考虑到外来资本会急功近利的要求看见利益,担心破坏了整个企业结构,所以一直没考虑过融资。”

    这位青年总裁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看起来就很有钱,而且这种有钱真不是从他的穿戴质地价格来说,主要是神态:“那你这个思路很奇特啊,主营业务不盈利,全靠周边其他企业输血,哪怕你贡献出了自己所有的股份换取输血,难保这些周边企业的管理者大股东心态失衡,不陪着你玩儿,那就完了。”

    周围已经听见来龙去脉,和在用餐前知晓石涧仁状况的学员热心给旁边探询的同学低声描述,之前十天左右都没这么亲密交流的场面现在好像所有人都找到个值得关注的事情。

    石涧仁很淡定:“嗯,我相信我这些伙伴不会心态失衡,当然我也有失去某个伙伴的心理准备,还好,到现在为止不但没有不陪着玩儿的,他们还在这种压力下扩张了自己的产业规模,仁人食品就是从我们原有的有间奶茶店延展出来的。”

    真的,跟人说什么大唐网的企业状况,很难得到唿应,就像《见仁见智》现在哪怕收视率已经回落到四五点左右,还依旧是娱乐栏目界的奇葩和高收视率,所以学员们很容易知道石正经一样,在酸辣类小食品上独占鳌头的泡椒鸡爪,随处可见的有间奶茶店更容易被人意识到存在感,围着的学员们又哄然一下:“啊?仁人泡椒鸡爪是你们公司的?!说起来我这牙都酸倒了!好吃!”

    “有间奶茶店是你们搞的?我们学校的学生已经把这当成潮流了,毕业了去开奶茶店比搞科研还赚钱,你污染了我的学生!”

    青年总裁表情也变化一下:“啊?那非常希望到你说的这几家企业去参观下,石厂长在高层管理上很有一套,值得学习!”哪怕从石涧仁来培训班第一眼,就清楚这位三十出头的青年总裁,虽然比自己年纪还大点,但应该更接近陶玉峰那样的1。5代或者第二代掌门人,面相上也绝对的养尊处优而没有国内成长第一代的风霜感,但真不是像外界以为的那样富二代都是飞横跋扈的目空无人,看看王骅吧,只要被纠正回了轨道,因为这些阶层有更多的容错机会,所以成材率反而更高。

    其他学员更是一叠声的唿应,都想去参观一下石涧仁说的这一系列相关产业,特别是那些高校教授,因为石涧仁表现出来的更多就是一种产业孵化的架构,对于在象牙塔里面搞研究,转化变现能力较差的学者们来说,石涧仁描述的这种结构更让他们感兴趣。

    石涧仁不推脱:“没问题,这个培训完成以后,我们……”

    青年总裁执行力很强:“人散了就很难聚起来,择日不如撞日,我现在就联系安排几部车过来,下午下课以后有兴趣的,我们一起过去石厂长那边参观下,大家觉得怎么样?”

    不管他这种动机是想确认石涧仁这种高层约束模式的真实性,还是想给石涧仁一个难堪,起码很得其他学员的唿应,一个个都点头说好。

    石涧仁是真无所谓的,假若能在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中间又能寻觅到几个合作者,那倒也是美事,结果刚准备点头,杨武军终于挤进来了,他的心态估计也是处在既好奇又笃定,还有点点不太完全相信的状况,这年头真有这样的人?

    他从统战部那边能看到关于石涧仁这挂职一年多以来的业绩就足够吃惊了,更不用说之前几年的白手起家,还有挂职以后真的把所有股份财产又散尽的当机立断,从一个双手空空的棒棒来到这座城市,神奇的拥有了巨额财富,然后又主动变得一无所有,这真不是常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所以他的执行力比青年总裁更进一步:“下午的老师课程安排上可能有点延误,我看干脆就把我们后面有一堂现场教学课,民主党派陈列馆的课程挪到今天,抓紧点时间去参观了陈列馆,我们就顺路前往石厂长曾经一手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园参观下?各位同学有没有兴趣?自愿啊。”

    应者如云的同时也有人庆幸今天下午可以早点下课回家,哪有那闲工夫去看什么企业,酸熘熘的有什么看头。

    回到房间开始各自联络安排的时候,杨武军才问石涧仁:“这样安排你不会觉得唐突吧?”

    石涧仁摇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个特点,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私底下却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什么都不愿说,起初我以为是改革开放前那个比较残酷的时代造就的,现在发现好像都这样,我不同,私底下我无所谓,展现自己与否都没什么意义,但如果在公开场合,彰显自己能换得哪怕一两个人意识到点什么,我就不吝于展现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近乎于严苛要求自己的原因,我希望自己展现出来是无懈可击的,虽然这很难,但公众或者普通人真的很容易因为细枝末节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如今天苏律师说的那样,瓜田李下总要避嫌的。”

    杨武军慢慢放下手里正在拨号的手机:“我有点敬佩你了,我们经常说世上没有完人,你似乎就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石涧仁苦笑下,他还是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这仿佛也是杨武军的漏洞。(未完待续。。)

1202、晴天霹雳一声雷

    应该说石涧仁到这么具有政治意味的学院上课,姑娘们还是有所顾忌的,起码不像当初温泉度假城那样,还能结伴过来看望,反正也只有两周时间,所以这个周末石涧仁在抓紧时间上课的时候,也没谁来找他。

    况且最近确实比较忙,耿海燕和纪若棠好像有意无意在搞比赛似的,一直在外面督战,偶尔回到公司都是抽调人手加强火力,齐雪娇更是每隔一两周飞一次平京,有时还会带上吴晓影跟柳清,洪巧云就不用说了,不是因为陪小艾到处看看,忙得基本不会到这边的画室来,所以石涧仁打电话回去叮嘱做点起码的准备工作时候,柳清还有点意外的惊喜。

    杨武军中午主要联系了两部学院的大巴车,先送学员们到江州比较著名的几处革命景点去看看,这的确是个统战工作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这里是迄今全国大半民主党派成立的地方,也是**最艰难的时期,在这里发展各种民主党派关系的地方,所以江州市搞了个民主党派陈列馆。

    装修档次和陈列的文物都相当有水平,不过石涧仁对场馆现场管理却不敢恭维,应该是耗费了重金修建起来的地方,免费对外开放参观,可看看开馆时间,几年就变得很多细节破旧不堪,也许是在酒店业做过管理的原因,石涧仁转了一圈,对陈列本身没怎么认真看,反而专注于这些细节,而另一位同行的博物馆馆藏研究员还职业性的发现有几张陈列的印鉴放错了,认真的到意见留言簿上去写下来,石涧仁对对方这种专心程度表示很有好感:“博物馆……你们那单位好像就是之前的江州市政府吧?”

    研究员点头笑:“嗯,从这过去就一站路,听口音你就不是江州本地人,那一片原来是市政府,后来迁走了只留下市党委在这边,因为这一带有不少历史痕迹,加上整个直辖市成立新气象,就把那一片全都给了我们修建博物馆,去参观过没有?很不错的,之前的老市委*书记特别题词,他可是书法大家啊!”

    石涧仁心中忽然一动:“哦?叫什么名字?”

    研究员有点诧异的转头看看他:“徐清华,你居然不知道?是他一手促成了直辖,改变了这座城市的未来走向,不过当直辖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已经调到中央去了。”

    石涧仁如同过去几年不多的几次开口询问换来的失望一样,哦一声随口:“抱歉,我确实没有钻研过江州政府历史文献,徐少连呢,你听说过这个名字没?”

    研究员更诧异了:“你连徐清华都不知道,又居然知道徐少连?这年头就没几个人知道徐清华老书记字少连吧,因为后来有类似不成文的规定,要树新风不要带着那些过于老旧历史的痕迹,他就很少对外提到这个表字了……喂?石厂长,你怎么了?”

    石厂长从研究员随口说出字少连的时候,就已经石化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真是全不费工夫,改变自己命运的,居然就因为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号?

    老头子当年和被贬到乡下的徐大人相识相知,就是从书法开始的,对现如今政治抱有相当警惕性的老头子开始还给自己用了个抱石山人的别号,那徐大人这位深谙古风书法之道的落难之人,很有可能就开玩笑的用了个字来对应抱石山人啊!

    我的个天,这年头还有谁会对外用表字的!

    古时候也仅仅是很多文人喜欢用表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现在除了书法作品,还有谁会用这个别号表字啊?

    石涧仁从生下来就没这个,他也没这种意识,再加上那位徐大人显然后期刻意隐瞒了自己的表字,所以就……

    历史陈列馆都是那种带着昏黄古旧遗迹的味道,到处都是带着发黄照片的历史手迹,到处都有历史人物表字的说法,自己这几年来居然从未想到过这种可能性。

    谁会想到这年头,还有谁会写信留表字啊!

    老头子是老眼昏花了还是思维迟钝了,只给可怜的小徒儿一口一个徐大人,少连弟的,石涧仁拿着那几封信笺一直都以为叫徐少连呢!

    这坑死人的老头儿!

    这座历史陈列馆陈列的其实恰恰就是老头儿年轻气盛的那个年代,站在局部照明点亮的一座座玻璃橱窗中间,石涧仁忽然觉得有点时空错乱,不知道自己是感同身受的和师父一样回到了那个年代,还是想起了徐少连……唉,石涧仁脸上忍不住的泛起苦笑来。

    也不是很苦,可能主要是讪笑或者自嘲,自己的人生轨迹,居然被这个表字给硬生生的掰岔了道,可以想象,就算当初是那副衣衫褴褛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