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传人在美国-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凌摇摇头道:”可廖三爷,说回来,今天咱这个生意可怎么做呢?你说你这花瓶上绘有藏宝图,但我现在却看不到,
“要看到就得要花大工夫,还得看机缘才行,毕竟也扯得远了是吧。我若把这只能让母鸡下金蛋的公鸡送给你,貌似我有些吃亏啊。”
“小厉子,你无须怀疑,这就是大西遗宝藏宝图,我一个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棺材的老神棍难不成还要诓骗你一个小神棍?
“何况,你当我要你的这只双尾金鸡,我夺来是让它给我下金蛋的么?我廖三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却好歹不是贪财之人,即便殷勤破解这幅藏宝图,也并非为了宝藏,而是其里的全本《金篆玉函》!
“我祖上经过多方考证堪核,认为这本天地第一奇书就埋在张献忠藏宝洞里,
“若有机缘参透此书,据说可以羽化飞仙。如今看来,我是没这等天缘洪福了。这《石牛石鼓图》廖三我始终参不透啊!
“再说我孤家寡人一个,这般天大的机缘我想来想去也不能让它跟我一起装进棺材,
“好罢,双生顾命,物归有缘人,那便留给你去好生破解了,且看你小子有没有这福缘咯!”
廖三说罢将法华器花瓶放在木匣子里装好,便要递给厉凌。
“只是,你的眼睛……”厉凌有些不解。
就听陈心心说道:“厉凌,你把双尾金鸡交给三爷爷,三爷爷要复明,正是要靠它呢。”
“哦?!”厉凌好似如梦初醒,“原来,廖三爷你为陈家堪改那副金龙宝局时,你早已算计到了逆龙之道!”
“哈哈哈!小子你总算明白了!改龙便要事先想好逆龙术,否则,那可真就把自己给玩进去了!”廖三再举起酒瓶,豪饮一阵。
厉凌当即将手里的竹篓盖子打开,从里面捉出一只明黄灿灿的小公鸡,正面看,这只小公鸡和一般公鸡也无甚差异。
但一看公鸡尾巴,也就不得不惊呼此乃怪胎了,但见两只抖擞的雄鸡尾巴一上一下挺立,而下面那只尾巴看上去明显破坏整体和谐。
陈心心望着此怪鸡,在一边连连拍手:“好可爱啊!真想捉走当宠物养!”
厉凌将双尾鸡递给廖三,廖三接过去摸索着找到了两只鸡尾巴,然后对陈心心说道:“心心,你去拿个碗来,候在鸡尾附近,听我吩咐。”
陈心心当即去找来一只木碗,候在雄鸡尾巴下。就见廖三右手一捏法诀,口里一阵念念有词,
然后捏诀的手指迅疾刺向那小公鸡最下面的那只尾巴!
“哧!”
鸡屁股上一股鲜血喷出来,就见廖三右手里捏着一只血淋淋的鸡尾!
那只小公鸡在廖三左手上拼命挣扎,咯咯惨啼不已。
“还在喷血么?”廖三问道。
“血势越来越小了!”陈心心答道,俄而一个激灵,“咦?有一点金黄色的液体冒了出来!”
“赶紧!用碗接着!”廖三身子一颤,高声一喊。
陈心心立忙以木碗候上去,就见滴滴金色液体流在碗里,似水又不是水,说血就更谈不上,倒像是黄金融化成液体状的模样。
不多时,鸡尾血窟窿上不再分泌金色液体,木碗里顶多也只有三、五毫升的容量。
“快,给我!”廖三再是一喊,陈心心赶紧将木碗递上去。
就见廖三将脸贴近木碗,手指伸进碗里,搅动金色液体,然后手指蘸着液体往眼睛里抹去。
便是如此反复,最终将碗里几毫升的金色液体全部揉进了他两眼里,然后闭目敛息,安闲而坐。
厉凌、桐子、陈心心紧紧盯着闭目毫无声息的廖三,大气不出一声。
约摸一袋烟的工夫,廖三睁开眼睛,便见那早前灰色无光的眼珠,骤然焕发出了明晃晃的光泽!
他反复眨眼数次,旋即一环视众人,乐呵呵喊道:“心心,原来你生的这般俊!”(未完待续。)
第295章 大西遗宝
“三爷爷!”陈心心喜极而泣,走上前抓住了廖三的手。
渡尽劫波,脱得命厄,廖三已然重见光明!
厉凌一望廖三手里犹在悲鸣的小公鸡,一声轻叹,旋即向廖三一抱拳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恭喜廖三爷老树逢春,再见天日!”
原来,厉凌根据陈家阳宅所犯下的”双脚乌梢煞”而化解得来的一只艮坎煞宝——双尾金鸡,
恰是廖三在二十多年前为陈家阳宅堪改金龙宝局时已然点化出的逆龙之术!
所谓改龙亦可逆龙,改龙触犯天谴以致瞎眼,而逆龙则能赎还业障、破解孽煞以卸下天罚,
这一切早在廖三的算计之中,他以逆龙之道破掉了这艮坎煞宝怪胎上的孽障——多出来的一只尾巴,
这煞宝之体中的灵气幻化实体,便是他双眼复明的“解药”。
“这只公鸡被我拔掉了其孽尾,精炁已卸,便再也不是金鸡,自不能让母鸡下金蛋了,它现在就是一只普通的公鸡。”
廖三将小公鸡放在地上,任它一阵悲啼奔逃出屋。
“从此,这世间便没了这天降怪胎,我的天谴已去,双眼复明。”廖三站起身来,
掐指一算,“果然是,厉凌,你爷爷算准我瞎眼落难二十年,迄今正好是第二十个年头!”
正是:
谁将妙局解连环,
一坠孽尘若许年。
仙人犹有回春手,
廿载终能一见天。
一人能有几个二十年?甘愿忍辱负重,铁心落难,一瞎二十年,再见天日之际,已是耄耋老矣,堪问几者能做到?
自然,众人莫不是一阵感慨,尤其是陈心心,满脸荡溢着泪水。
她从小便在廖三身边长大,虽然后来廖三被陈文龙囚禁,但她作为陈家“公主”仍然可以探望廖三,两人真个是亲如爷孙女。
自然,她所有的风水命理见识都是廖三传授。
一席长谈,厉凌也终于明白了这一切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自然离不开大西藏宝。
张献忠藏宝近四百年来,早有无数人马势力殷勤寻找。
包括满清王朝、军阀、江湖术士、国外传教士、袁世凯、二战时美国的梅乐斯上将、日本侵略者都曾兴师动众,却皆无功而返。
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消减人们对财富的追寻和渴望。
民国时期,一位姓杜的清朝遗老因犯案走投无路,受到曾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接济,在杨家一住便是几年。
为报恩,临别前,杜姓遗老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檀木匣转赠与杨白鹿,并说匣内所藏乃是张献忠埋银的藏宝图,
此图由当时参与张献忠埋银的一名石匠偷偷绘制。据说张献忠撤离成都时,由水路起程,船少人多,大量金银财宝无法携带,
便在莹华寺(望江楼对岸)上船时,下令把金银集中起来,在石佛寺侧面挖了一个大坑埋藏,为了防止泄漏秘密,
张献忠命人将经手埋金藏银之人全部活埋。有个石匠漏逃出来,把埋藏金银的地点和情况画在纸上,传给了他的孙子。
后来几经辗转,这张藏宝图落到这杜姓遗老父亲手中。他心知关系重大,便装在檀木匣子内好生珍藏。
杜姓遗老虽知道此乃是无价之宝,可自己无法挖掘,又不敢献给官府,只好赠给杨白鹿。
杜姓遗老希望杨白鹿挖掘到这笔宝藏后能“善为运用”。此后多年,杨白鹿一直珍藏木匣,从未向任何人透露。
1937年冬,杨白鹿将此事告诉了当过师长的好友马昆山,两人一拍即合,认为此事大有可为,
于是四处奔走,成立了锦江淘金公司,专事打捞宝藏。他们按照原图纸方位丈量、细密探索,
推断出埋藏金银的地点就在成都望江楼下游对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交叉点左侧的江边。
于是,趁着1938年冬河水较小的良机,锦江淘金公司组织开挖,却没有任何收获。他们不死心,1939年冬又继续挖掘。
上百人前前后后忙活了十个多月,竟真挖出一个大石牛和一只大石鼓!
“石牛”、“石鼓”都出来了,依照那首广为流传的歌谣,能买下成都府的“万万五”黄金白银还远吗?
杨白鹿等人赶紧买来金属探测仪,不久后的一天,金属探测仪发出了嗡嗡的响声。
“找到了!”
消息迅速传遍川蜀大地,挖宝事件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历史又一次和人们开了玩笑,工人们费尽心力,却只挖出3大箩筐铜钱。
且再把视线移回三百多年前——公元1691年冬,时值清康熙三十年。
南京牛首山幽栖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正和一位四十来岁的壮年道士下棋。
一局犹自难分难解之际,老和尚手里的一枚白子“嘣”的一声碎裂成两半。
老和尚掐指一算,良久叹道:“‘子’拆两半便是‘一了’,又是白子,拆下来便是‘百了’,唉,一了百了,廖道长,和尚我命不久矣!”
“髡残大师须眉童颜,精气正旺,何出此言?”廖道长面有惊诧。
这位老和尚,便是明末清初和石涛、朱耷、弘仁等巨匠齐名的“四僧”之一的画家——髡残(1612…1692)。
“实不相瞒,和尚我出家之前,姓刘,老衲三十来岁时,参加了南明何腾蛟反清大举,何部后来与西南王孙可望联兵共举,
“加之老衲靠着书画也薄有一些名声,清廷对老衲屡屡招降,欲以侯爵封赏,不从,遂成满清通缉要犯,
“老衲出家之后隐姓埋名,避居古刹,也总算平安躲过了清廷鹰犬追缉,悻悻然一晃五十年,可道长有所不知,
“清廷鹰犬以及多方人马对老衲的追捕从未停止!”髡残和尚说到这里,蓦然一诵佛号,“阿弥陀佛!”
廖道长亦是掐指一算道:“贫道跟大师交游已久,对大师这些过往早已熟知,大师已经避得了五十年的‘天命之年’,
“在命术中,这便算得脱胎换骨,再世为人,清廷是早已失去了对大师你的命数之胁迫了,无妨无妨!”
“善哉善哉!”髡残大师一阵摇头,“道长,老和尚跟尔忘年之交,敬重你之人品和道行,且又已知和尚我大限将至,
“今日便把一桩惊世之谜道给尔听,亦算是我二人三生有幸,缘分一场。”说到这里,髡残站起身来,望着天外云鹤,往事浮上眼来。(未完待续。)
第296章 石牛石鼓
髡残问道:“老衲当年参加南明反清大义之时,南明王朝与西南王孙可望联兵,你可知这孙可望为何人?”
廖道长稍一思忖道:“莫不是大西王义子,亦是其得力部将孙可望?”
髡残点点头道:“正是,当年我随何督抚来到孙可望麾下,其时已是清顺治八年,
“距时人皆知的大西王张献忠之死已是五年过去。”(正史载张献忠死于清顺治三年,即1646年)
原来,这一年,身负不世之才及天人相术的髡残兵马从戎,随南明军队与负隅抗清的原张献忠部将孙可望会军西南。
来到孙可望麾下不久,孙可望便将髡残召进了营帐传下军令,然后一行人又去到了岷山十万群山之中。
在一守卫森严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