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流贼 >

第93章

大明流贼-第93章

小说: 大明流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2章 混乱() 
听着黄澍的话语,李士春意识到这些人是不可能逼死袁继咸的。而且,他们也不敢把九江搞得像武昌一样。

    他看到袁继咸仍旧气呼呼的不发一语,便将袁继咸衣服的袍袖轻轻扯了一下,示意他跟着自己走进里面套间去。

    袁继咸不知道李士春什么意思,但还是随着他进去了。

    进到套间,李士春凑近袁继咸的耳朵悄声说道:“请大人隐忍一时,到了前边路上,说不定王阳明的勋业,大人也可以做到。”

    袁继成的心中一动,用疑问的眼神看一下李士春。

    他心里思量了一阵,点了点头,随即从套间出来,对黄澍和张应元严肃地说道:“好吧,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出城去,但不是因为我怕了你们,而是我要去当面责问宁南侯!”

    黄澍一看这事情有戏了,忙说道:“大人此事这样做是明智的,侯爷一定会和大人好好商议!”

    张应元也附和道:“是啊,袁大人,事不宜迟,咱们这就走吧!”

    说完,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黄澍也侧身弯腰,伸手相请。

    袁继咸撩了一下衣袍,迈步走出府衙。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这次他们注定见不到左良玉了。

    江中,左良玉的中军大船上。

    岸上的声音越来越嘈杂,火光也越来越亮。

    虽然这里的隔音条件不错,但左良玉还是听到了一些声响。

    他很生气,连日来的操劳外加舟师劳顿,让他的身体倍加虚弱,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

    然而现在他却被吵闹的有些睡不着,他伸头向着舱外看去,发现有点点的火光照到了船上。

    “出了什么状况?”他心里想着。

    如今,他已经有所察觉,自从决定起兵以来,手下的诸将领似乎都不那么好管束了,自己说的话也不是那么管用。

    而如果大军一直如此目无纪律,那要想完成救太子和“清君侧”的大事,恐怕没有指望了。

    想到这里,他下了床,由仆人搀扶着走到船头。

    他这才发现,左梦庚和许多军中主将都已经来到了这条船上。

    左良玉心知这情况不对,他也不对着将领们问话,只是拼着力气抬起头向九江城的方向遥望。

    但见那里火光通天,隐隐约约的哭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九江城破了?!”一想到这个可能,他不禁浑身打颤,拍着大腿说:“我、我、我对不起江督啊……”说完,他突然感到喉咙里冒出一股腥气,一弯腰,“哇”地一声吐出来一大口鲜血。

    左梦庚几个人本来就已经不知如何去劝慰,个个呆如木鸡。

    此刻见到大帅吐血,一时忙乱起来,纷纷过来抢救。

    左良玉挣扎着想要站起,但胸中的闷气使他又连着吐出几口鲜血来。

    随即左梦庚和仆人一起将他扶回舱内,放到床上。

    一到床上,左良玉立刻不省人事。

    左梦庚一时慌了,连连叫道:“父亲!父亲!”

    船外的将领们一听,顿感不妙,都进来了舱里,有人大喊道:“快请大夫来!快!快!”

    听了这话,立刻便有人前往别船找郎中,其他人依旧围在这里,不肯散去。

    左梦庚更是六神无主,悲痛欲绝。

    船上出了如此大的变故,九江的人是一点也不知道。

    黄澍只是想着说,把袁继成请了过来,这九江的事就可以有缓和的余地,眼下最重要的是赶快去南京,其他的都可以放放。

    几人骑马赶路过来,到了江边,还没有来得及下马,就听见从宁南侯的大船上传来一片哭声。

    “什么情况?!好好的哭什么!难不成是出了什么岔子!”一时间诸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黄澍向船上大声问道:“出了什么事?!什么事?!为什么哭?!”

    少顷,只听得大船上有一悲痛的声音回话:“侯爷归天啦!”

    “啊?”所有人这下彻底傻掉了。

    袁继成闻言心不觉一沉。

    他想到:左良玉竟然会此时死去,那他营中二十万人马就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昨晚的事情就已经很糟糕了,今天若是这样,九江一城必将毁在这一群无人驾驭的乌合之众手中。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呀!”

    黄澍更是慌乱不已,连忙将马交给迎来的仆人,登船去查看情况。

    他一进去,就看到左良玉直直地躺在床榻上,已经毫无生机了。而左梦庚也呆呆的坐在旁边,周围的将领们默不作声。

    “完蛋了!”黄澍心里想:“这下子去南京清君侧的希望很渺茫了!”

    但黄澍又觉得很不甘心,他看了一眼左梦庚,心里头顿时有了别样的想法。

    左梦庚现在心里头也很乱,纵然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一直以来身体确实不太好。

    “怎么办?”是他内心现在最多问自己的话。

    营中的将领虽然自己都熟识,但他们未必会服从自己。眼下有很多士兵进入了九江城,混乱已经开始,这些兵一旦乱起来,父亲都未必能控制,何况自己?

    他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

    一转头,他发现黄澍也在看着自己,眼神中透漏出一丝别样的意思。

    他心里一动:“莫非这人已经想好了对策?”

    待众人确认了主帅身死的消息之后,慢慢地,一个个都离去了。大家心里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前途命运,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左梦庚留下了黄澍,询问对策。

    黄澍直言说道:“为今之计,当是少帅控制住大帅身死的消息,团结各位将领,绕过九江,继续前进。只有到了南京,富庶的京师地区一定可以消弥将领们的异动,这样以来,少帅就可以保住大帅的心血,左氏一门也能够得以保全。”

    左梦庚考虑了一下,说:“先生以为,我军当再如何东进?”

    “这个……恐怕还得问问诸位将领才行!”黄澍虽是监军,但对这方面确实不太懂行。

    “那依先生的意思,我是该如何安抚将领们?”左梦庚换了个问题。

    “要处罚违背大帅意思,放纵士兵入九江的人,以显示少帅的手段,震慑其他人。其次,也要说明一点,只有团结一心,遵照少帅的吩咐,才能使我军走出目前的困境!”黄澍建议道。

    “好,那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办!还望先生今晚替我多多和将领们说说,我在此守着父亲,就不多做走动了。”左梦庚恳切地说道。

    “那是自然,少帅毋需担心!下官这就去办!”黄澍说完,一拱手,匆匆地走了出去。

    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一分一秒都浪费不得。

    (本章完)

第133章 前进() 
左良玉死了,他的军队陷入了暂时的群龙无首状态。在左梦庚没有掌握大权的时候,这支军队基本可以被无视了。

    但这只是湖广局势混乱的开始。

    ……

    大顺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富池口。

    这一天申末酉初时候,李自成的部队到了这一带。

    虽然他这沿路只打过几次小的战斗,但因为每次遇到敌军都有清散的和投降的、被俘的士卒,到了这里,他大约还剩下三万人马。

    从武昌撤出来,一直退到这江西,李自成不可谓不凄惨。能在逃命的过程中喘口气,实属不易。

    阿济格的部队眼下被刘宗敏和袁宗第,张鼐他们缠着,一时无法追击到这里。李自成心里侥幸不已,他命令部下分散驻在富池口小街上和富水东西两岸。

    这富水西岸地势稍平,驻军方便。

    护卫李自成的老营在西岸安营,他们尚有两千多只帆船。

    这些船只载着将士们的眷属、伤员、辎重和一部分护送船队的步兵,都泊在大江南岸。

    刘宗敏在武昌到九江之间的地段抵御阿济格的大军,为李自成争取时间。

    这些日子以来,他的脸色从未好过。

    他手下的将领看见他脸色沉重,也不敢询问,一个个提心吊胆,暗暗地为大顺面临的局势担忧。

    其实刘宗敏何尝不是很担忧。

    往日里他一般是同少数比较亲近的下属们一起,边吃饭,边谈论些军国大事。他对属下十分随和,闲暇时愿意听大家谈古说今。

    可是自从退出北京以后,他同属下在一起说笑的时候就少了。

    退出西安以后,那样的时候更少了。

    退出襄阳以来,他的脸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笑容。

    而今天他的心情似乎特别的坏,虽然还是和亲近的下属一起吃饭,但整个晚饭时间一言未发。

    晚饭后,刘宗敏只留下一名掌管机密的挂总兵衔的中军将领,其余文武都肃然退出。

    他向这名总兵官询问了一天来各处的新情况之后,便挥手令其退出。

    他感到心中闷腾腾的,十分烦乱,身子也十分疲倦。他很想赶快人睡,但是想起目前的处境,便不住地胡思乱想。就这样,不知不觉已打了三更。刚要——人睡,中军忽然轻轻进来将他叫醒,禀报说:“军师前来,有要事相商。”

    刘宗敏猛地一下坐起身,一面披衣,一面说道:“快请军师,快请!”

    宋献策此时跟着刘宗敏一起行动,他走了进来,在灯下隔着案台坐下,赶快问道:

    “老宋,你半夜前来,是有什么紧急大事吗?”

    宋献策小声说:

    “捷轩,强敌一天比一天逼近,圣上似乎已方寸无主,精神状态大非昔日可比。你身为大将军,代皇上统帅诸军,国家存亡,系于一身。明日皇上要召集御前会议,决定战守大计。你有何主张?”

    刘宗敏说:

    “我今日****回来,听圣上说明日上午要开御前会议。你主张坚守武昌、汉阳,与敌一战,圣上对此很是忧虑。”

    “是的,我看出来了。可是除了固守,还有什么法子好想?”

    “老宋,我也认为应该在这儿固守啊!可是目前咱们的军心如此不稳,能守得住么?”

    “守不住也得守。因为除了这里,我们再无处可去呀!”

    “是呀,是存是亡,就看我们能不能在武昌挡住敌人的进攻了。”

    “正是此话。倘若在武昌不能立足,以后的事情就不敢说了。”

    “老宋,目前的处境十分险恶,你我都很清楚,大小将领们也很清楚,圣上心中更是清楚。敌人是轻装追赶,我们是携家带眷,顾打仗,还得顾妻儿老小。咱们剩下的将士,差不多都是陕西人。少数不是陕西的,也都是北方人。一到了南方,人地生疏、言语不通不说,就连东西南北也分辨不出来。加上不服水土,得各种病--特别是拉肚子的不少。再说--******,这里到处都是稻田、湖泊、河流,就没有干地,没有大路,脚下老是泥呀水的,夜间蚊子成堆,行军时蚊子打脸。到处筹粮困难,四面皆敌,莫说再打败仗了--老宋呀,单只说继续再往东南退兵,要不了多久也会人马溃散。皇上自己很忧愁,对我说出了很不应该说出的话。所以我从行宫出来,心中十分沉重。我是国家大将,你是军师,可怎么好呢?国家存亡,你我都担着担子啊!明日御前会议很要紧,你得想法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