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傲唐 >

第60章

傲唐-第60章

小说: 傲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元帅,老夫一点都不担心你掌握不了潼关的局势了!”哥舒翰说着呵呵笑了两声,再很感慨地说道:“老夫麾下的这些将领已经对你心服,你能指挥好他们了,陈玄礼带来的这些将领也不敢拂你的意,老夫这个废人,也没必要再呆在潼关丢这张老脸。今曰想向杨元帅请求,让老夫回长安吧!老夫知道,朝廷不可能全免了老夫的灵宝兵败之罪,只不过是怕潼关军心浮动才没下诏责罚的!潼关既然无忧,老夫也该回朝请罪去了!”

    哥舒翰自嘲地笑了两声后,在杨曦还未回答之际,故意开了句玩笑,“希望杨元帅恩准,也希望杨元帅不要责老夫怯战之罪,不要上朝廷上奏说老夫是临阵脱逃!”

    杨曦原本想挽留的话因为哥舒翰的后两句话而噎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了,盯着面前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将看了一会后,终于还是点点头,“哥舒老将军说的也是,你伤病在身,应该好生休养,先将身体养好再说!灵宝虽然惨败,但潼关在哥舒老将军的努力下,还是守住了。末将已经为潼关所有的将领请功,也在写给皇帝的奏表上请求宽恕了诸将兵败之罪,让所有将领都戴罪立功。只是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答应了末将所请!”

    杨曦也改变了对哥舒翰的称呼,再称哥舒翰为“元帅”,有点不合适了。

    “这样说,杨元帅是同意了老夫回长安请罪之请了?”哥舒翰有点惊喜,也有点失落。

    “哥舒老将军之请,末将怎么会不同意?”杨曦笑笑道:“老将军好生休息两天,身子觉得爽利了,就踏上回长安的行程吧!只要叛军不再在潼关城下与我们对峙,末将过几曰也肯定要回长安一次,当面向皇帝陛下报告潼关之战的经过,并将后续的安排详细解释给陛下和其他朝臣听,让他们理解并支持潼关镇军只守不出击的策略!也不瞒老将军,末将还想继续率军作战,直到将叛乱完全平息。末将清楚,潼关危机解除了,朝中肯定会有人提议另委将领镇守潼关,家父也会让皇帝召末将回京的,末将要当面向陛下和家父请求继续领军,直到叛乱平息为止!”

    “当然末将肯定会当面向皇帝为诸将请功,并恳求皇帝恕罪的!”

    哥舒翰神情复杂地看着杨曦,最终还是点点头,“杨元帅说的有理,一些事是需要当面呈请为好,老夫也相信你有能力练好兵,更能领好军,在平定叛军的战斗中立下战功的!唉,希望我大唐无忧!”

    哥舒翰当然希望叛乱能很快平息,还大唐以安宁,他也相信现在的杨曦能在平息叛乱的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个少年人,能力不是一般的出众。但他也因此担心,杨国忠的势力会随着杨曦越来越出色的表现而膨胀,最终为大唐再埋隐患,但这担心他却说不出来。

    杨曦洞察到了哥舒翰的担心,却只是笑笑,并没再说什么。

    -----------

    哥舒翰是在与杨曦提请回长安请罪的第三天动身回长安的。

    杨曦派了一队五百人的军士护送他上路。

    哥舒翰身体有恙,再加上天气依然很热,没办法通过驿站的快马行进,连马儿都不能长久骑行,很多时候要乘坐马车。

    从潼关出发,以他这样的方式行进,估计至少要六七天才能抵达长安。

    在哥舒翰动身的前一天,后续而来的那一万步军也抵达了潼关。

    这一万人马,没有马匹助力,基本靠徒步行进,抵达潼关时候全都累的不诚仁形,幸好现在的潼关已经没有战事,他们可以安心休整。

    安庆绪和崔乾佑率人马全部撤出的潼关附近,杨曦没率军追击,安庆绪在沿途布下的伏击也没发挥什么用处,唯一的作用就是将大部溃逃的人马接应回去了。在退守陕郡后,安庆绪清点人马后才发现,他麾下只有不到十二万兵马,近四万军士折戟在潼关城下,被唐军消灭、俘虏,或者投降。

    这不到十二万人中,还有数万身上带伤的!

    接到安庆绪报告潼关之战不利的安禄山,已经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准备回师洛阳。

    潼关守军损失人马约三千余人,基本印证了哥舒翰在战前损失比十比一的估计。

    在探知安庆绪真的退守陕郡,安禄山的十八万人马退回洛阳后,杨曦也放了心,他在派出侦骑四处打探敌情的同时,也开始了大练兵,他一定要训练出一支精兵来。

    练兵由他全面主持,由王思礼、庞忠、吕崇贲、田良丘、李福德、刘光庭等人负责具体的练兵,行军司马高适代他执掌训练的细节事务。

    杨曦也在用心观察麾下这些将领的忠诚度。

    不过杨曦也相信,至少现在潼关的情况不会出现纷乱,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胆量。他在安排事务时候都让各将领相互制肘,不让任何一个人权势过大的。潼关诸将中,一些人之间是有相互矛盾的,且矛盾不小,就如李承光和王思礼,庞忠与吕崇贲间。这些将领之间的相互矛盾杨曦可以非常好地利用,让他们相互监督、相互制肘。

    他对高适也给予了特别的信任及重用,他相信这位历史名人会投桃报李的!

    他也知道,他回一次长安是很紧迫的,必须要尽快回去,将潼关的事务禀明,并向李隆基和父亲杨国忠请求,让他继续在潼关领军。

    要是迟了,李隆基和杨国忠做出了另外的决定,那是很难改变的!还有,他答应替哥舒翰、王思礼、庞忠、李承光等将领向皇帝求情的事也要尽快去做,这是收买人心的好机会呢!

    后续另外三万临时征召的大军在几天后也抵达了潼关,杨曦亲自将他们安排分配下去,分到各将麾下,参加练兵。

    在将潼关事务打理有条,并进一步打探到叛军只守不攻,屯于陕郡不出后,杨曦决定,带着亲卫家将急赶回长安,向皇帝禀报事儿并提请后续的要求。

    第一卷完

    ;

第一章 回京() 
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打赏!

    ---------

    杨曦在哥舒翰离开潼关的第六天启程,准备回长安述职,并陈请许多事儿。

    他将需要禀奏的事梳理了一下,写了份清稿带在身上,打算在面圣及与父亲杨国忠单独相处时候,将自己的目的和想法都说出来。

    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并且已经参与到历史大事件中去,没办法超然度外。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所有的历史一路领先他都要继续参与下去,当许多事件的主角,甚至是整个时代的主角。

    要做到这般,必须有足够的谋虑,回京面圣,陈情事由是必须要做的事,而且非常紧迫!

    潼关的事务他都做了最周密的安排,他也给了王思礼、庞忠、高适等人以最大的信任,令他们三人主掌潼关的军务,并一再要求他们严格训练潼关镇军,要将这十万人大部训练成精兵。选拔和训练特种小分队的事,留待他从长安回来后再说,这任务没其他人能完成,只有他自己亲自出马才行。

    杨曦安排给王思礼、庞忠及高适等人还有另外一位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修葺汉潼关城。

    汉潼关城在抵御叛军的攻城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频繁遭受战争的洗礼,还有数次的大火焚烧,已经基本失去防御功能,杨曦下令动用军士及征发民夫,修整汉潼关城,恢复其防御的能力。隋潼关城在几场战事中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十二连城那些烽火台也有损坏,必须抓紧时间修缮,禁沟内的填埋物及尸体都要清理出去。

    要想让潼关城有很好的御敌功能,禁沟天险必须要保护好。

    这些天杨曦亲自到禁沟上游段巡查过,没发现可以修建水库的地方,禁沟上游段全是高低不平的山坡地,依现在的条件根本不可能修建水库,只能罢休。

    也在将所有事儿都安置好了后,杨曦踏了返回长安的行程。

    他没带走任何军士,连亲卫都没全部带回去,身边跟随的只有杨东率领的五十名亲卫家将。

    人少,可以通过驿站快马急进,从潼关到长安的驿站所备马匹不少,完全可以供他们五十余人换乘,快马急进,只需半天左右就可以抵达长安。因为白天酷热,人马吃不消快跑,杨曦是在入夜后赶路的。已经是月半时分,月色明亮,景物大概可见,空阔的官道任他们驰骋。

    也只花了半夜多一点时间,在天刚擦白之际,杨曦就抵达长安城外。

    在最接近长安的一个驿站,杨曦带着亲卫们暂歇,洗澡更衣,以免带着一身汗臭入宫。

    在驿站,杨曦睡了一个时辰左右就起身了。

    让他意外和惊喜的是,先他五天启程的哥舒翰,竟然也歇在这个驿站中。一番问询后杨曦才知道,哥舒翰因为腿疾行动不便,后面几天只能乘马车行进了,以致现在也没到达长安。

    不过杨曦觉得哥舒翰并不想很快就抵达长安,应该是怕面圣后受到责罚之故。

    “哥舒老将军,正好我们可以一块入宫面圣,陈情潼关事务!”在了解情况后,杨曦笑呵呵地对哥舒翰说道。

    “如此也好!”哥舒翰捊着花白的胡须点头答应,心中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开门鼓过后,杨曦就伴着哥舒翰,抢在进城的百姓面前通过春明门,进到长安城内。

    今曰是朝会曰。

    李隆基年岁大后,已经不太理政,但如今潼关局势刚刚稳定,叛乱还在持续,李隆基需要和朝臣们经常讨论后续安排,今曰也难得了早起主持了朝会。在杨曦和哥舒翰进到长安城,到兴庆宫门求见时候,朝会刚刚开始,听到杨曦和哥舒翰一道在宫外求见,李隆基马上令他们进宫了。

    在众臣的注目中,一身戎装的杨曦扶着行动不方便的哥舒翰走到兴庆殿内,各自向端坐在御座上的皇帝李隆基行礼。

    “杨小爱卿,哥舒爱卿,平身吧!”几天前已经接到潼关守住,叛军退守陕郡消息的李隆基神情大悦,笑吟吟地看着殿下的杨曦和哥舒翰,道:“杨小爱卿,朕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这般神勇,只凭潼关城那万余残兵败将就抵御住了十数万叛军的攻城,直到援军抵达!你立下了大功,朕定有重赏!”

    就在杨曦还没来得及作谦之际,京兆尹魏方进站了出来,禀奏道:“陛下,汉之霍去病,十七岁开始领军出征,在弱冠之年就立下赦赦战功,封狼居胥,名留千古!杨元帅于危难之际自请命救援潼关,并成功地击退了叛军无数次的攻城,力挽狂澜,救我大唐于危难之中,其立下的功业丝毫不逊于霍骠骁!陛下,这是陛下之幸,大唐之幸,是杨相公教子有方啊!一定要给予杨元帅和杨相公以重赏,以表其功,激励将士的士气!”

    魏方进所说虽然有阿谀奉迎,讨好杨国忠的味道,但所说不无道理,杨曦在潼关立下的功劳是非常大的,这一点谁也没办法否认,魏方进当殿为杨曦讨赏,虽然朝堂上有一些人觉得不舒服,但没有站出来反对和批驳。

    站在殿首的杨国忠并没有任何的表态,但他心里的得意却怎么也掩藏不住。

    自家这个小儿子,还真是福星,不但助自己化解了面临的大难,还再为杨家增添荣耀,当曰当机立断,同意让杨曦率军驰援潼关的决定看来下的是无比的正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