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机器也是个大问题,这么短的时间,只能是去买新机器,那价钱就贵了,还不如慢慢来。”
蒋秀霞皱着眉头的看着自家儿子,带着疑惑的问道:“你的意思是今年咱们家不开这个工厂了?”
“不是不开,是慢慢来,不能浪费咱爸的手艺啊。”苏景祯笑着对苏况扬了扬下巴。
“儿子,你是要我和以前一样?去旧货市场淘换旧机器?然后修好当作咱们家的机器来用?”苏况有点明白儿子的意思了。
“没错啊,咱们以前的旧厂不就是这么淘换出四十多台进口缝纫机的么,不然楼上那老板在核算收购成本的时候为什么把咱们家的机器的价格定那么高。”
蒋秀霞听到这个就想偷笑,自家儿子说得没错,要知道原来旧厂的缝纫机都是苏况一手一脚自己淘换的,在铜关镇,大大小小的服装厂多如牛毛,有能力维修进口缝纫机的人却不多,很多工厂为了赶工期,一出现有机器坏了就直接换好的,把旧的先扔一边,或者直接当旧货卖了。
苏况有动手维修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他能从香港直接拿到进口的零配件,只要有耐心,总能找到别人修不好或者是没有配件的缝纫机,买下来修好或者把零配件换上,就变成了一台能继续使用的好机器。
至于中间的差价,苏景祯都不敢说出来,因为怕被人打死。
“那这样,秀霞,你回去南沙那边找合适的地方,我就去找旧机器,等机器够了咱们再确定在什么地方重新开厂。”苏况作为一家之主,得到了儿子的提醒,这个方案更能省钱,于是立即就决定这么做了。
“爸,我高考完了还要去考sat,而且表舅这么照顾我们,你们就陪我去一趟香港,我考试,你们就当面去感谢一下表舅。”
“咦?臭小子,这人情世故懂得挺多的啊。”蒋秀霞听见苏景祯这么说,有点惊讶了。
“那是,高中毕业那就是十八岁了,你们十八岁那会都谈恋爱了。”苏景祯得意的笑了一笑。
“啪……说啥呢,没脸没皮的,找打啊。”苏况想都没想,一手就往苏景祯后脑拍了下去。
“一边去,别打我儿子,我还指望他这两年就找个女朋友呢。”蒋秀霞看见自己丈夫下毒手,一把就把苏况挤到一边,举手摸着苏景祯的后脑勺,安抚着正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嘿嘿,你俩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去了美国,帮你俩找个金发大洋马的儿媳妇怎么样?”苏景祯一点也不介意被自己父亲拍了一巴掌,反而挺起胸膛,一副我很帅的样子说着。
“那你的青梅竹马小女友咋办?”苏况看着儿子得瑟的样子就想打击他一下,一嘴就提到了陈桦。
“唉……太熟了,不好下手啊。”苏景祯一下就怂了,他与陈桦的关系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眼看自己就要出国了,陈桦却是家里的小公主,父母都不想女儿离自己太远,那就意味着苏景祯与陈桦就算现在确立的关系,也将面临着分隔两地的考验。
加上十多年的相识,陈桦与苏景祯互相之间非常的熟悉,虽然大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但要是发展成男女朋友的关系,苏景祯还真的就犹豫了。
第六章 大杀器
星期天,今天学校放假。
苏景祯跟着妈妈蒋秀霞回家。
苏景祯的老家就在铜关镇的对岸,那是郁水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南沙。
渡轮上,蒋秀霞看着自家儿子在一个软皮抄上写写画画,心里充满了好奇、自豪、欣慰等各种的情绪。
在苏家,苏景祯的软皮抄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物品,只要苏景祯拿出它来,苏况与蒋秀霞都会被里面详实的条例法规、准确的数据与慎密的逻辑说服。
远的的就不说了,就最近的一次,就是苏景祯拿出了软皮抄,才有了把自家小作坊卖掉的事情出现,这并不是苏况俩口子盲目相信苏景祯,而是有前科的。
蒋秀霞依稀记得,大概是在四年还是五年前,还在读初中的苏景祯第一次拿出了软皮抄,从那以后,苏家帮人代工服装的结算货币就再是人民币了。
在南粤大地,知道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不合理的人很多,一般的人可能会拿着自家的外汇跑去某些地下交易地点偷偷换成人民币。
但如果是持有大量的外汇就不能这么做了,因为这首先是犯法的,其次从外国汇入的外汇都受到国家的监控,要换成人民币就必须到中国银行,按照国家牌价来兑换。
在九零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牌价大约是4。7兑1美元,之前的一年是3。7兑1美元,正因为这年的人民币贬值得太快,苏景祯才想起了这几年的人民币对美元都是一直在下跌的,也正因为这样,软皮抄第一次出现在了苏况与蒋秀霞的面前。
这几年苏况夫妻俩看着汇率从4。7跌倒了去年的5。7,再到今年年初,国家出台政策,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下从5。7调到了8。7。
这件事证明的苏景祯当初的眼光是何等的高瞻远瞩,当苏景祯再次祭出软皮抄的大杀器的时候,苏况才会那么认真的对待,并且迅速的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景祯,在船上晃得厉害,你先别写了,对眼睛不好。”蒋秀霞看着儿子在认真的写着什么,嘴里提醒道。
“哦,知道了妈妈,写完这段就不写了。”苏景祯自己也觉得是有点晃,这里是郁水的入海口,江面宽阔,风急浪大。
“在写什么呢?能告诉妈妈么?”蒋秀霞对软皮抄里面的内容好奇的很,于是便问自家儿子。
苏景祯把这几天记在心里的内容抄录写上,合上软皮抄对蒋秀霞说道:“没什么,就是这两年股市的一些想法。”
蒋秀霞心里一动,小声的问儿子道:“景祯你对今年的股市有想法?”
苏景祯抬头看了看周围,渡江的渡轮上人还挺多的,于是便摇了摇头对自家母上大人说道:“没,前几天有同学讨论起股市,他们说要到底了,家里的人想进去抄底,我跟他们争辩说还没到底,然后差点吵起来了,这几天找了点资料,等明天开学了,再去跟他们吵一架去。”
蒋秀霞可不信苏景祯的话,能写在软皮抄上的东西可不是说着玩的,不过坐在旁边的一个人却信了,铜关镇外来人口非常的多,但它对面的南沙却很少,所以在去南沙的渡轮上,都是些附近乡镇的村民,正好旁边这位就是认识蒋秀霞的。
“秀霞,这个是你儿子吧?我记得是叫苏景祯对吧?上次见他还是读小学的时候呢,现在长这么高了?”在苏景祯旁边的一位身穿粉红衬衣的矮胖中年妇女半探出身体,转头问着蒋秀霞。
“对,上次你见的时候他都还没发育呢。”蒋秀霞笑了笑,又对自家儿子说道:“这是你惠丽阿姨,住在天后宫那边的,你还记得不?”
苏景祯心里转了好几转,真心想不起跟这个惠丽阿姨见过面,不过嘴里可不能这么说,点着头的说道:“有点印象,有点印象……”
“现在都读高中了吧?成绩怎么样?有把握不?”
苏景祯心里听了就是一叹,这年龄层次的人碰一起了,首先问的就是学习行不行,他都经历过无数回了,最关键的是,他的成绩还真的不咋的,害得苏况与蒋秀霞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与人谈起这个话题无趣的很。
为了避免自家母上大人丢脸,苏景祯主动的回话说道:“成绩很一般,大概就是读大专的命了。”
“大专也不错了啊,读个电算化什么的,两年就能回家帮秀霞的忙了。”中年妇女说话得体得很,一点都没有小瞧苏景祯的语气。
蒋秀霞也经历惯了这种场面,拍了拍自家儿子的肩膀,对着中年妇女说道:“他比较笨,不是读书的料,成绩也就那样了。”
这位惠丽阿姨却摇着头说道:“读书不好可并不一定就是笨,你看现在能混出头的、能赚钱的有几个是我们那会成绩好的?而且我刚才听景祯说股市的事,就觉得说得挺对的。”
蒋秀霞笑了,指着自家儿子埋汰说道:“你听他瞎说,就是同学互相讨论不认输,你可别信他说的。”
“真的说得对,就上个星期,我打工的那个厂的老板,自信满满的说股市到底了,要去抄底,听说去窗口那边办了手续,投进去了十几万呢,结果这个星期脸都是黑得,大家见了他都得躲着,不然随便找个借口就大骂一顿,一看就知道是在股市里亏了钱。”
蒋秀霞听了摇着头叹了一声说道:“这可不比前两年了,前两年只要能买到股票躺着都能赚钱,现在谁还敢进去啊,谁买谁死。”
两个妇女的讨论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共鸣了,铜关镇距离窗口很近,大家都清楚的记得在90年前后,国内股市的疯狂。
特别是在92年,窗口股市发行新股,在年初的几次发行当中抽中了认购书的人都发财了,大家口口相传,到了8月又有一次新股认购,结果有超过百万的人齐聚到了窗口排队购买认购书抽签表,可想而知当时疯狂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次百万人排队出现了意外,股指下探,从8月10日的310点跌到8月14日的285点,跌幅为8。1%。同时元气大伤,股指从此一直跌到11月23日的164点才止跌反弹。
在大家都觉得国内股市就是个大坑,只有最初进去的人才能赚钱的说法还没过去的时候,在11月,国内股市来打脸了。
位于长三角的沪市,11月的上证指数从386点的低位开始攀升,短短的三个月,上证指数就涨到了1558,涨了整整303%……
正因为这次大涨,国内开始逐渐迈入全民炒股的时代,当大家都认为股市的钱好赚的时候,股市给了这些人当头一棒,上证指数从高位掉头向下,熊市来了,两市指数都是跌跌跌,一直跌到现在。
第七章 自筹学费
拜山,是两广地区的专有名词,清明时节扫墓上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中唐时期逐渐形成习俗。
苏景祯一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他爷爷是南下的老兵,打完海南岛之后就服从国家的分配复员在了南沙,反倒是蒋秀霞是根正苗红的本地人,蒋姓在铜关镇是大姓,出名的人物有蒋光鼐、蒋应畴等等。
所以苏家的扫墓比一般的本地居民要简单得多,苏老爷爷在战争时期吃苦太多,在苏况十岁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苏老奶奶一个妇道人家把苏况拉扯大,还没来得及享福,在一年冬天里面,也得了重病,没熬过去。
再往上翻就要到苏老爷爷在华北的老家才能追溯了,苏况从来没有去过,苏老奶奶当年跟他说过,但前几年的时候,出了镇就要开介绍信,更别说出省了,那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苏况这代人从读书就是被老师洗了脑的无神主义者,对于祖宗山坟什么的,也没太注重,能照顾好自家两位老人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从山上下来,苏况拍着儿子的肩膀,小声的询问道:“儿子,听你母亲说,你这回在小本子上写的是股市?”
苏景祯能跟母亲说这事,早就做好了父亲会问,而且他往后几年的学费也要从股市里面赚出来,光是靠父母开厂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