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富翁 >

第31章

大富翁-第31章

小说: 大富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的最开始是这样的,这要从一场金融展会开始说了……

    报纸刊登了之后,花旗就对这个里森的投资有了兴趣……

    然后花旗就去做了一个调查,你知道我在墨西哥的投资案的就是在花旗做的,而且回报率还不错,最关键是这部分现金还放在花旗的户头上,这么多的流动资金,花旗就把主意打到了我的头上……”

    苏景祯为了把表舅拉上船,真是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了,想出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说法,还带上了当时的报纸,以及他在花旗的资产证明,三百万美刀……

    袁光华跪了,这才几个月?苏景祯当时出国,带了多少钱他一清二楚,现在呢?总资产已经不比他这个在香港混了几十年的人少了。

    “那你叫我过来做什么?要我投钱不用这么麻烦啊,我直接把钱汇进你户头,按花旗的规矩抽佣就是了啊。”惊讶过后,袁光华有点不理解外甥的做法了,怕自己不相信他?

    苏景祯装模作样的看了眼周围,生怕被人听见了他将要说的话一样:“花旗做的那个投资案我看过,然后我回到学校把计划分拆开了,让同学计算了一下,计划没有错的,所以……”

    “所以你想自己也按着操作?”袁光华醒悟过来了,也就只有这个原因,外甥才会喊他千里迢迢的赶过来。

    “不单纯是操作,我还要把我在花旗的钱拿出来,交给你去做。”

    袁光华惊呆了,这是什么行为?

    “为什么?”

    “抽佣和提成太高。”

    “这,就算你把钱交给我,我也是需要找银行的,一样有抽佣。”

    “这不一样,银行抽佣只会是最基本的操作的费用以及代理费,但花旗要是找我短期私募的话,只会给固定的利润分成,绝对不会超过四成。”

    这些袁光华也懂,听了外甥的话,他就陷入了沉默,这一票干还是不干?

    作者按:今天就是星期天了,又要上班了,大家起床上班的时候记得投票啊,我们这周要继续站在新书榜。

    么么哒……

第五十三章 短暂的停留

    在纽约逗留了两天,袁光华就匆忙赶回香港了,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搏一把。

    不过在离开美帝之前,他还有些事情要做,这次来美国,除了外甥的事情之外,他自己也是有一些事务要处理的。

    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斯坦福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听过这个大学名字的人或许不知道斯坦福在电子行业包括计算机业的影响力会有多大。

    而袁光华这次去斯坦福,就是要拜访一个人,这是他从袁光宗那里得到的关系,一个台湾的女学者。

    孟淮茵,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老师,这位女士是位女学霸,而且与台湾电子行业有着相当多的人脉关系。

    自家表妹一头闷进了服装品牌里面不出来,表妹夫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袁光华是相当理解苏况的这种心态的,自己妻子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而且还找到了发展的路线,可自己呢?

    所以袁光华在确定了苏况这个人值得深交,无论是脾气还是性格都是能与人沟通合作的,再加上外甥的未来也是非常值得加大投资,所以这次他就悄悄的找上了袁光宗,想办法帮苏况一把。

    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如果要回到内地发展,必然要找一个突破口,可做服装还是做电子这就要认真的调查研究了。

    香港的加工业曾经也辉煌过,后来内地改开了,一部分人对********敏感度低,只要有钱赚就无所谓,所以早早的就回内地发展,还有一部分人心里有思想负担,一拖再拖,直到香港的加工业日渐衰落了,才猛然发觉,是时候走出去了。

    袁光华虽然不是后一种人,但他开始只不过是一个跑转手贸易的,没有自己的实体,所以也无所谓走不走,可一旦要回内地,那么投身到实体工业里面去,那就必须要有一个选择。

    服装加工,听起来就知道这玩意其实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只要熟悉一段时间业内的规则,只要有起步资金,那么谁都可以进来做。

    内地或许还有出口配额的限制,没有配额只能做国内的生意,这算是内地服装业走出国门的一个门槛,可香港人没有,或者说香港也有配额,但这个配额可以在业内行会里面协调。

    这也是袁光宗家里为什么能在香港这一亩三分地里说话掷地有声的原因之一,而没有门槛,就代表了竞争激烈,别看现在服装业好像蒸蒸日上的样子,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日子不会长久,所以电子业就成了袁光华的唯一目标了,

    做电子业也得有个项目,并不是说做就说的,总得有个目标,做电灯是电子业,做计算机芯片也是,做通讯卫星更是。

    所以袁光华在上次与叶钜文他们会面之后,就一直在找项目,到底要做什么。

    台湾的电子业很发达,至少比香港的发达,所以想要进入这一行,找熟人去摸摸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斯坦福的教授,就成了这次来美国的目的之一。

    苏景祯没想到自家表舅还偷偷摸摸的瞒着他做私活,在机场送走袁光华的时候他也纳闷,不直飞香港,飞加州是什么鬼?就算是转机,那也是去西雅图啊?

    不过表舅都四十了,肯定有他自己的生活,作为外甥这也不能过问得太多,或许表舅是去找大洋马呢?这段时间袁光华帮了苏景祯家里的忙,无论是在考sat的时候,还是帮忙找了来料加工的订单上,都出了力的。

    那么别人对你好,将心比心,苏景祯就绝对不能不关心这个表舅,包括苏况和蒋秀霞也是同样的想法的,所以袁光华的个人问题就成了苏家的经常讨论的事情了。

    就连苏景祯也被家里分配到了一个任务,要是在美帝碰见年龄合适的人选,那就试着介绍给袁光华,蒋秀霞上次被苏况说过一次,内地的姑娘估计袁光华他看不上,那西方的姑娘就没这个问题了吧?

    苏景祯其实觉得内地的姑娘就挺好的,为什么要找西方的大洋马?来了美帝,他知道其实白人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首先白人的毛发挺多的,苏景祯就亲身经历过,蜜雪儿手臂上的毛比他的还多,所以这也是苏景祯不敢与蜜雪儿太过亲密的的原因之一。

    更深夜静的时候想想,旁边睡着的女人,身上腿毛比自己多的,那和两只猩猩睡一起有什么区别?毛骨悚然……苏景祯不止一次的把这种念头赶出脑海。

    苏景祯曾经赞叹过乔安娜的皮肤,说她的皮肤毛孔细,比蜜雪儿的皮肤好多了,然后乔安娜反驳过他,说只要去除毛就没事了,也就是蜜雪儿懒,不然早就应该去这么一遭。

    苏景祯没在这个话题上深入,不过就算是除毛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吧?身上有毛茬那不更难受?一手摸上去沙沙的,跟一千目目砂纸一样?这也是一个毛骨崇然的话题。

    袁光华在纽约逗留了两天,就把苏景祯之前交代的事情办妥了,汇丰在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当然有分理处,所以只要钱一到帐,立即就可以拿出一个相对简略的投资案出来。

    苏景祯在知道了日经指数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扑街之后,也不在纠结了,之前他不是不敢博,而是不想去赌,他的强迫症其实挺好治的,知道了原因就自然的好了。

    至于里森和巴林为什么会扑街,看看蜜雪儿从花旗拿回来的资料就知道,至于灾难发生的时间,苏景祯到现在也还想不起,不过他知道里森实在二月份出事的,然后三天之内就被警察抓到了,所以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必然不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

    正是因为这件事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以苏景祯才有印象,里森被抓的时候,世界各大新闻报社可都有报道的,电视新闻里面就更多了,一些财经新闻甚至是连续不断的轰炸,好不容易才有一个特大新闻,不来一波怎么对得起董事会?

    作者君:又到了新的一周了,咱们这周是分类强推,比上周的推荐稍微好了一点,但亲们的热情不要停啊,咱们继续,再战一波……

    凌晨还有一更,大家看完更新记得投票,能不能上榜就看亲们的了。

    么么哒……

第五十四章 随愿而至

    在苏景祯还在纠结是二十一号走,在回国之前先去一趟日本,然后再回家过年,还是二十八号走,先回家过年,然后再去日本的时候。

    在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清晨5时46分,一场里氏7。2级的强烈大地震袭击了日本繁华的关西地区,震中靠近神户,大阪等大城市。

    这时,苏景祯已经放学回家了,傍晚的纽约交通很是繁忙,他习惯了提前回家,心情好的时候就做点好吃的,心情一般就只能和乔安娜一起吃外卖了。

    看到电视新闻忽然转了镜头,卫星直播起日本的大地震,他直接就懵圈了,进而欣喜若狂,就是这个地震,就是这场灾害,让日经指数在牛市向上的时候转头往下扎。

    这下好了,不用烦恼什么时候去日本了,直接先回家过年,由于一早就为这次的投资做了预案,所以当股市下跌超过一定的比率,汇丰那边就会直接进入下一个投机项目。

    袁光华因为还要留出钱来进行实业上面的投资,所以他这次也不敢奋身一搏,自己掏了三十万美刀的现金,又向朋友和银行借了二十万,总共是五十万的总资本,苏景祯直接就将三百万全部都投进去了。

    在抽调资金的时候,蜜雪儿还询问了,是不是有新的项目,为什么要把钱全都抽走了。

    苏景祯找了个借口,说家里要的工厂准备开了,而且是实业方面的,所以先把资金抽过去,稳定一下局面,这件事乔安娜也接触过,并不是要开展新项目云云,就这样把蜜雪儿给蒙骗了过去。

    因为不确定灾难发生的时间,苏景祯在最开始只是让汇丰偷偷的吸纳市面上做空日经指数和多头国债的单子,并没有一次性的投进太多的资金,现在灾难发生了,预案自动开启,接下来几天就会大肆做空在神户以及大阪有房地产项目的房地产公司,还有就是在当地有投资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在打击的范围内。

    苏景祯设定了时间,他并不会在股市上逗留太多的时间,三天就是极限,因为他根本就没把握这一波低潮会有几天,什么时候会反弹,所以趁机一波,赚了就跑。

    其实苏景祯自己知道,这次投资并不会有太大的利润产生,能有50%的利润已经是上天保佑了,要不是他知道有灾难的发生,他根本就不可能砸几百万进去,因为这样的风险其实是非常的大的。

    要知道里森,就是那个把巴林搞破产的人,他在日经指数市场上面已经盈利超过五百万英镑,而且这还是在做了对冲之后的利润,正因为这样,巴林才会在纽约召开这样一个金融发布会,为他做做广告,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吸引更多的有钱人加入到这个金融项目里面去么。

    在正常的情况下,跟一个资深的,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金融奇才唱反调,别说拿出花旗的报告了,拿出摩根跟高盛的都不行,说服不了人,也就是袁光华这种盲目信任亲人的才会这么干,当然了,苏景祯也证明了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