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富翁 >

第121章

大富翁-第121章

小说: 大富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反正厂和钱都是你的,你说不用就不用,我出去再看看,我感觉应该还会有个大单的,省城的分销商还没定呢。”袁光华也放下水杯,他进来也就是想发泄一下情绪,两杯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了,他又要出去战斗了。

    “对了,你可以让省城的人组成合作小组,一起出钱把省城的分销权拿下来,直接做省城的代理,这样会比较容易,要是有单个人做代理的话,还可以让他们暗标争抢一下,用每次提货的数量来叫价。”苏景祯心眼多得很,知道了省城的分销商还没出来,立即就叫表舅出去帮人串联了。

    从九点展销会开始,到十点张鸿发言结束,十点二十分出现了第一个a级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在快十一点半了,袁光华和苏况、张鸿等人在外面忙着和分销商协谈,大单没再出现,都是都是一两百,最高五百,上千的始终还是没有再出现。

    不过这时候总订单已经达到了四千台了,也就是说现在的销售额已经差不多达到了三百万,虽然前期的宣传费用还没完全回本,但一半还是有的。

    “爸,外面到底是咋了?怎么围成两个圈子了?”苏景祯报纸都看完了,发现大家好像都还没进来表示展销会结束,他都饿了,于是打开临时办公室的门看了眼,发现外面好像有些不对的样子,于是就问自己父亲。

    “没事,一群是已经下单了的,在商讨怎么协助我们去推广这款随身听,还有一群是省城的分销商,正在协商怎么瓜分省城市场呢。”苏况站在会场的一边,很是淡定的对自家儿子说着。

    “哦?不是小分销商与大分销商竞争?”苏景祯奇怪的看了那边的人群一眼,有些好奇。

    “别人也没那么笨,他们联合起来了,先是大致的统计了一个各自下单的数量,上报给我们之后,就开始划分区域了,反正省城现在有八区两县一市,他们有得分呢。”苏况瞄了一眼一直偷懒的儿子,有些好笑,这个苏景祯刚才为了不出来帮忙,连自己年纪小都拿出来做借口了。

    “让他们先交保证金,先签好订单,划分区域的事情我们不干涉,让他们自己回去自己慢慢搞,不然一群人等着开中午饭呢。”这次的展销会,苏景祯特意的选择在东湖宾馆召开,就是为了等这些分销商签下了合同之后,可以请他们吃一顿,好好的联络一下感情,毕竟以后这群人就是自己的战友了,必须要笼络好。

    “好吧,我跟光华商量一下,让他们早点下决定,毕竟十二点就要开席了。”苏况看了看表,时间也差不多了,就走出去找人。

    苏景祯这时候心里却在计算,要是加上省城这一群,也不算多,就一千好了,那么这次总共是五千台的订单,按照699一台计算三百五十万的销售额了,算是不错的开头,要是在秋交会上再来一次展销会,估计订单还会增加,不过这就要看后续的广告与推广,还有消费者的口碑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热销

    今天是周日,家住省城梅花村的蕾蕾与闺蜜决定去不远的农林下路逛一逛,买一些小女孩贴身的小物件。

    “咦,蕾蕾,你看这个广告,不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随身听,就是之前电视上天天播的广告。”来到了位于农林下路的王府井百货,闺蜜忽然拍着蕾蕾的胳膊,大声的嚷嚷。

    “还真是,我爸说在窗口也找不到这个随身听呢,走进去看看,顺便把夜用装给买了。”蕾蕾本来就想来百货店买日用品的,现在看见有喜爱的东西,对逛街就更加的有兴趣了。

    “你别跑那么快,小心漏了……”闺蜜被忽然充满动力的蕾蕾拉着往前,有些踉跄,开着玩笑的说着。

    “去,还没来了,那会漏?再胡说,信不信我撕了你。”小女孩在别人面前是很文静的,但在私底下与闺蜜俩都是无所顾忌,啥话都能往外冒。

    “是不是这个?哇,在这里就看见有广告了呢,是那边那个柜台。”走进了王府井,闺蜜眼尖,一下就看见了广告上的指示,在电子消费品的柜台那边应该就有这台随身听卖。

    来到了电子消费品的柜台,这里有很多品种的随身听,爱华、索尼、松下、先锋光碟的,卡带式的,都有。

    “姐姐,请问有广告上面那台随身听吗?”蕾蕾往柜台里面瞧了好几遍,并没有发现金属外壳的卡带式随身听,于是就问起了售货员。

    “呀,你说这个广告上的?”售货员是个差不多快四十的阿姨了,听见小姑娘叫自己姐姐,心里肯定是很开心的,于是也乐于解答蕾蕾的问题,她指着放在柜台上的日历牌,里面正是天星随身听的广告。

    “是的,我们从外面顺着这个广告进来的,可是柜台里面没找到。”蕾蕾很是乖巧的回答着。

    “你们来晚啦,这个随身听在上星期就开始上市了,因为之前在电视上做广告比较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所以一上市就很多人都来买,都已经卖完了,你想要的话,估计要等下一批货到才行了。”售货员这两天也解答了这个问题无数次了,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短短了两句话就把事情给解释清楚了。

    “姐姐,你知道别的地方还有这个随身听吗?我们是学生,现在又是期末了,没时间逛街,想知道那里有得买。”闺蜜也帮蕾蕾去询问售货员,因为俩小姑娘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买这个,现在问好了就可以直接购买,这样最方便。

    “我估计都没货了,就我知道的,新大新有一个点,广百里面有一个,听说这个厂家在广百外面的步行街有个直营店,不知道那里还有没有,但据我估计也是没有的,因为这几天挺多人来问的,想买的人不少呢。”售货员看见小姑娘嘴这么甜,也不在乎多说几句,顺便告诉她们在西湖路口还有一个直营店。

    “哦,谢谢你,那么我还想问问,这个随身听卖多少钱啊?下次我好带上钱来,免得来回跑几趟。”蕾蕾有些失望,不过这次就算她看见了,也买不了,因为身上的钱不够,她还得回家去找父亲才行。

    “699呢,比索尼的便宜多了,你家要是还有卡带的话,买这款随身听就可以重新用得上,而且它比光碟机要小巧,携带也方便,要不你把家里电话留下,等到货了我通知你过来买?”售货员看见小姑娘还真心想买,就多说了几句,因为这个柜台看起来像是王府井自营的,但其实它是承包了出去的,而售货员每卖出一件商品都会有提成。

    这款天星随身听的提成特别的高,卖出一台就有十块钱呢,这次老板拿回来了两百台,在广告的效应与售货员的推广两方面同时推动之下,仅仅不到一星期就卖光了,这里面售货员的提成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要知道这年头一斤猪肉也就六块钱,精瘦肉也不过是八到十块,牛肉二十块,坐公交只要一块钱有月卡的话更是只需要45元一个月的年代里面,这两百台随身听光是提成就有两千,足有一个月工资那么多了。

    “呀,这也挺贵的,旁边的这台国产的才400不到。”闺蜜拉了拉蕾蕾的手,指着柜台里面的国产卡带式随身听,小声的说着。

    她这个小动作售货员当然看见了,于是立即就开始解释道:“你不能拿这个跟国产的比,光是全金属的外壳,国产的就比不上了,这种铝镁合金外壳的机器,除了光碟型的随身听有之外,全球范围内,就只有天星和索尼的一款卡带式上面有,索尼的可是卖两千多了,这台天星才卖多少?五分之一,你想想这得便宜多少?”

    “它不会也是国产的吧?”闺蜜本来还觉得贵,可是挺售货员这么一说,又觉得这也太便宜了,对天星的产地产生了怀疑。

    “产地是国内的,不依靠咱们国家低廉的人力成本它绝对不可能卖这么便宜,不过这款产品可是返销美帝的,里面的技术也是美帝技术,不然你以为随便是个厂都能上金属外壳的啊。”无论蕾蕾与她的闺蜜去那里问,这些解释的语句都会是一样的,因为这些是苏景祯搞出来的统一口径,而且这也不算是虚假宣传,毕竟随身听的技术的确是外国公司授权的。

    “好的,我们还是去北京路那边看看吧,看能不能买到谢谢姐姐了。”蕾蕾拉了拉闺蜜的手,既然这里没货就没必要再逗留了,赶紧把夜用装买了走人,今天放风的时间可没多久的。

    “哎,小姑娘你不留个电话吗?”售货员可不想十块钱从眼前溜走,赶紧提醒蕾蕾,要不要留个电话。

    “还是不要了,我如果要买就还是回来找姐姐你就可以了。”蕾蕾家里早就有了教育,不能随便的把电话号码给别人,免得出事。

    售货员不能串岗,俩小姑娘又是青葱年少,一转眼她俩就跑没影了,售货员脸上一副惋惜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今天买的猪肉掉地上弄脏了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饥饿营销

    “表舅,你赶紧吃,别傻笑了,艇仔粥都变粥水了。”在北园苏景祯正陪着表舅在和早茶,可是袁光华从昨晚开始就变得傻乎乎的,一个劲的傻笑,这让苏景祯很无奈。

    “嘿嘿,不笑不行,我还以为这五千多台随身听要卖很久,可没想到就一周不到的时间,大部分都清空了。”袁光华昨晚得到张鸿那边的电话,那些分销商拿货回去之后,很快就把产品卖光了,上场上好像真的很热销的样子,这让袁光华不得不开心啊。

    “现在才开了一个好头,苦日子还在后面呢,你想我们前期砸进去的广告有多少?要卖多少台随身听才回本?所以啊,放平常心,吃好睡好,慢慢来。”苏景祯很少会这样对自己的长辈说话的,但这次看见袁光华都过了一夜了,情绪还没平复过来,他有些担心。

    “我没事,就是发现从自己手里生产出一款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成功感蛮高的,所以才会这样。”袁光华当然发现了外甥说话有些语重心长,赶紧拿起调羹,把摆在面前已经差不多半小时的艇仔粥吃下去。

    “这其实也是一种西方比较常用的营销手段,叫饥饿营销咱们做了一个月的广告,但市面上却见不到产品,消费者就有了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所以当市面上可以购买的时候,才会一窝蜂的跑去购买,过了这一轮这销售数量估计就会降下来的。”苏景祯并没有读过营销方面的书籍,不过这种简单的营销方式还是很容易复制的。

    “哦?难怪你这么早就开始投放广告,而不是等到产品上市之后,之前张鸿也说过这个问题,但被我压下去了,没想到你真的是特意去做的。”袁光华把嘴里的鱼片吞下去,恍然大悟状的说着。

    “接下来就是要满负载的运行生产线了,要是来得及的话,把复读机的生产线也拉过来,先做卡带式随身听,把咱们天星这个品牌打出去,要先把本省的市场给占满了,再继续往外拓展。”苏景祯这些话只能跟表舅说,自己父亲完全就是不管销售的,他只管生产方面的问题,妈妈又有服装厂的事情要忙。

    身边的亲戚朋友里面也就只有表舅是比较适合说这些战略性布局的事情了,当然这些话跟张鸿说也可以,但一个二十岁的小青年跟一个五十岁的小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