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也是呵呵一乐。
这个决定是他考虑再三,直到他亲眼听到王画所说的那段关于快乐的言论后,才下定决心的。
他又说道:“老夫因为公务繁身,在学业上不能给你教导,只能挂一个名。你才华是有一点儿,但科举百不中一,你现在身上所学的东西,都是自悟而来,大多数来自野路子。因此明天老夫让你去国子监受业,你要好好读书,不要再想家中那些瓷器的事了。”
王画听了又惊又喜。
惊的是虽然家中自己作了一些安排,可还有许多问题存在。不过问,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喜的是如果进入国子监,自己确实能学到“正规”的知识,还有一点,与普通读书人不同,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也称为生徒,只要在学校内考试合格,就可直接参加省试,从中减少了一道乡试的麻烦。当然,在学校内还有一个内部考试,可就看在狄仁杰的面子上,也不可能通不过的。
还有一点,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当然,七姓十家除外。
他再次道谢。
然后告别,回贺晨的府上,得搬东西去。
来到了贺府,贺晨满面笑容地迎了出来,说道:“恭喜二郎了。”
以前皇上对这个少年赏识,可态度暧昧。现在王画一到京城,就立即让太监召进宫中,这是皇上在明确表态了。因此贺晨连忙贺喜。
王画说了声谢。
贺晨又低声说道:“殿下在房间里等着你好一会儿了。”
李裹儿来了?
王画急忙回到房间里,看到李裹儿穿着一身鹅黄薄裙,让他心动的今天她刻意让婢女梳了上次他为李裹儿梳的那种发型,坐在哪里正看着他带来的瓷器想着心思。
看到了王画,她高兴地扑过来,说道:“二郎,你想死妾身了。”
虽然她心机深沉,到底是一个少女,岁数不大,与王画相处得越久,王画身上散发着人格的魅力就让她不能自拨。就象那天瓷器比拼时,王画弹奏的曲子,王画洗帽子,王画说的快乐,都让她更加着迷。
这一刻她扑入王画怀里,紧紧依偎着王画,确实就是一个恋爱中的少女,没有其他的用意,只是单纯的相思爱恋。
王画叹惜一声,也不知道他与李裹儿这段感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与这个女人相恋,有一点是肯定下来,以后想要逃避朝争,都不可能了。
他轻轻地在李裹儿艳丽不可方物的脸蛋上抚摸了一下,说道:“我也想你。不过这次,不用那么想了,因为我要在洛阳常期住下来。”
“咦,你不管你家里那些瓷窑了?”
“不管了,我明天就到国子监上学了。”
“那可好啊。”李裹儿高兴地说道。
“但是我今天必须马上离开,搬到狄相公府上居住。”
“为什么?”
“是狄相公的意思。”
“死老头上什么意思?”李裹愤愤不平地说道。
这是急切。搬到狄仁杰府上,她哪里敢象这样偷偷摸摸与王画约会,连死老头都喊了出来。
王画被她逗乐了,说:“殿下,可以不这样称呼,他以后就是我的老师了。”
“什么老师?”李裹儿刚说完,惊讶地张大嘴巴,过了半天说道:“你是说狄国老收你做学生?”
王画心想,你咋这么善变呢,立即将死老头改成国老了。
但李裹儿知道这其中的意义,她再次高兴地说:“国老这回总算在做一件好事。”
想了想,立即说道:“那你就去吧。”
既然王画人在洛阳,想要私会,有的是机会。可现在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得到狄仁杰的相助,王画以后进入仁途将会一帆风顺,机会莫能错过了。这是站在王画角度考虑问题了。
王画有些感动,说道:“莫急,这一次我前来,带了一些小礼物给你。”
说着从那些瓷器中挑选出几件,其中就是两件是仿制的那种温碗,也是王画亲手做的,做了好几件,其他几件都没有烧成功。只有这两件算是成品,让王画全部带到京城来。
李裹儿高兴地说道:“多谢你了,二郎。”
话音还没有了,一个清脆地声音说道:“你们怎么在一起了?”
两个人回头一看,李持盈,也就是小玉真站在门口,正在气愤地看着他们。
两个人一头雾水,这个小家伙怎么跑来了?
李持盈又大声问道:“你们怎么在一起了?”
两个人被问得面面相觑,我们在一起就在一起,管你什么事?
两人还在发愣,可小持盈不对了,她眼睛眨巴眨巴,先是小雨点儿,来是珍珠丝儿,再后就滂沱大雨,“哇”地大哭起来。
第五章 请教
两个都是聪明过人的人,可对小持盈这一哭,都感到束手无策。
小姑娘哭着哭着,说道:“我要告诉大母。”
这下事情闹大了,两个人等于在偷情,如果告诉了武则天,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李裹儿朝王画努了努嘴,示意他走出去。
王画前面一离开,后面李裹儿厉声说道:“你想要告诉圣上什么!是不是这两年生活舒服了,忘记你以前的事情了!别忘记了,你家与我家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语气凶厉。
这时候的李裹儿已经不是躺在王画怀里撒娇的李裹儿了。这也是她让武则天喜欢的地方,果断敢行,在她的身上,隐约有武则天的一丝身影。
也因此,李裹儿让王画出去,她不想给王画留下不好的印象。
李持盈让李裹儿一吓,不敢作声了。
李裹儿又说道:“你以为我来是做什么的!你又看到我做什么了!只不过二郎制作了一些瓷器,而且还特地为你三哥制作的,为了这个,耽搁了时间,在皇宫里让圣上大骂了一顿,你可知道!”
又是一顿斥责。
这时李持盈怯懦的性格显露出来了,她摇了摇头。
“不知道你哭什么!胡闹什么!”
小玉真吓得都不敢说话了。隐约似乎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就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误。
“我问你,你为什么要跟来?”
可怜的小玉真,更不敢回答了。她总不能说,是奶奶说过的,让我下嫁给这个小家伙的,你没有资格与他勾勾搭搭,听了他来到洛阳,我就盯着你了。
不过李裹儿也感到头痛,难道这个小不丁,也真喜欢二郎了。才多大点小孩子。
“好吧,你来了,正好,把这些东西带回宫中吧。”李裹儿一指那十几件瓷器。
但小玉真是提不动的,她嚅嚅地说道:“七姐,我喊公公来帮我提。”
对这个七姐,同样她也感到惧怕。今天没有捉到“奸”,反而狠狠的被呵斥了一顿,更是小心翼翼地说话了。
“你还喊了公公来?”李裹儿差点气晕了。
“七姐,我错了。”小玉真只好认错。
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既然公公都来了,再也不耽搁了。李裹儿立即吩咐宝林斋的贺掌拒,派来仆人,将瓷器搬出去。但有了这个小灯泡在中间夹着,李裹儿也无法与王画眉来眼去,只好使了一个眼色告辞。
王画看着她们离开,也收拾东西离开。
贺晨再次道喜,皇上赏识,狄仁杰亲自收为学生,王画前途就象是无数太阳照着一样,无限地光明。
来到狄府,也到了用餐的时候。狄仁杰三个儿子全部外放做官去了,不过狄府还是有许多家人以及仆役。可对王画十分地喜欢,一个个偷偷地看着王画。
吃过晚饭王画就看书,然后睡学。一大早起床煅练,再看书。
狄仁杰看在眼里,心中更加喜欢。
天份高只是一方面,后天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关健。
一会儿太阳高高升起来,狄仁杰让管事,将王画带到了国子监,也就是现在唐朝最高学府吧。以后历代都有这个机构,但唐朝是最宽松的,不象明朝那样,一进去就等于做牢了。唐朝的国子监管理模式更象现在的大学,与明清相比,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天堂。除了每天下课自由进出活动外,还有假期。五月的田假与九月的授衣假,各放假一个月。如果路程远,假期还可以酌情延长。除了这两个长假外,还有旬假,就是每十天一次的旬考后,放假一天。
唐朝共有两个国子监,一在洛阳,第二个就是长安。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入了的,这有严格的限定。可是王画的名声遐迩,加上狄仁杰的保举,王画只站了一会儿,国子祭酒与博士就帮他把手续办好了。
或者他们也与现在的某些学校一样,喜欢尖子生,一旦王画高中了状元,国子监同样也脸上有光吧。
不过老管家低语了几句,几个博士先是瞪大眼睛,然后看着王画。
王画不知道老管家说了什么,不过这一定是狄仁杰的吩咐了,但看到这几位博士的眼神,他隐隐约约地感到有点不对劲。
一会儿,几个博学低声商讨了一下,然后露出笑意,但王画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仿佛是在奸笑似的。
老管家离开了。
一个博士对他说道:“王画,你过来一下。”
王画走过去,博士说道:“这是狄相公给你安排的课程,看看还有什么疑问,如果没有疑问,我就要安排你上课了。”
王画看了看,吓得冒出一头冷汗。
唐朝的国子监,有选修课还有公共必修课,儒经分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礼》;小经为《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学生可以按规定选择相应的儒经来学习,标准有“二经”(学一大经一小经或二中经)、“三经”(学大中小各一经)和“五经”(大经全学,其余各选一经)等层次。《孝经》、《论语》则为公共必修科目。对各经还规定了修业年限:《孝经》《论语》共学一年;《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年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为二年;《礼记》《左传》各为三年。
但老狄可好,帮他报了大经全学,这还是小事,中小经同样也是全学。还没有完。除了经学外,还要每天学书法,学《石经三体》(三年),《国语》、《说文》(二年)、《字林》(一年)。还有算学学习《孙子》《五曹》《九章》《海岛》等。律学习律令。《论语》、《孝经》是书学、算学和律学的公共必修课。
但老狄同样让他全报了。这不算,时间只给他一年多点时间,必须通过所有的旬考、年考、毕业考(这一考通过后就可以参加科举了)。
老狄,我知道你很重视我,可你也不能这样玩吧,这简直是在催残祖国的花朵。这回也不想着两三个月后的授衣假了,每天抓紧时间看书吧。
难怪这几个博士看着他一脸地奸笑。
他挠了一下头说道:“各位博士,既然是狄相公的意思,小子敢不从命。可小子不懂了,这个课程如何安排。”
国子监并不是几间教室,占地面积很大的,有各个学馆,有的开这门课程,有的开那门课程。并不在一起,王画全部学习,必然会有两门以上的课程同时在开,他也不会分身术。
几个博士更是一脸的得意。
如果是别人,就是狄仁杰也不会让他胡来。可王画不同,名气太大了。天份好啊,多点压力问题不大,再多压力难道有王郑两家给他的压力大么?
他们心中也想看看国子监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的创举——全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