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文坛崛起 >

第274章

文坛崛起-第274章

小说: 文坛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晨没好气地看着这一帮人,确实有些难张口。

    柳姐倒是面对一帮人的怂恿,怡然自得,颇带着玩味的笑容看着叶晨,像是也在看自己老公的笑话。

    “小晨晨,快喊啊,没看到若彤在等着你喊嘛!”孟然笑的大咧极了。

    “是啊,快喊,快喊。”

    三剑客也在“幸灾乐祸”地起哄,催促道。

    叶晨实在没法,憋了好久才麻溜地用小声音快速过了一遍。

    “小心肝!””

    “没听清。”

    “声音太小了。”

    一帮人拼命地忍住笑,“义正言辞”地表示声音太小没听清,俨然不准备放过叶晨。

    叶晨没好气地瞪了这几个损shai,干脆拼着仅剩的节操豁出去了,一字一顿地喊出了三个字。

    “小…心。。肝。”

    话音一落,一帮子人笑的东倒西歪,连柳若彤也笑的花枝乱颤。

    在外人眼中光环万丈的叶晨,这么腼腆的一面有哪几个人能见着,也就几个损友能逼他出丑了、

    边烤串边嬉笑了个把小时后,一群人把烤好的食物摆上桌,一个个围着桌子坐下来享受自己做的“美食”。

    桌上,水果、啤酒、红酒、香槟都有,热热闹闹的**个人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说些家长里短,新闻八卦,还有叶家小公主的“捧场”,整的热热闹闹,舒心极了,一年中也难有多少个这样的日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大概是这样的气氛。

    桌上,一桌子人聊得火热,寝室四剑客和李墨庄五个爷们喝酒,一边说着韩山明年年初的婚事,一边调侃李墨庄和孟然这对欢喜冤家,七七八八。女眷们附和男人的话题之余,一边逗逗叶家小公主,一边讨论哪个国内外品牌的化妆品好用这些话题。

    中间,韩山的未婚妻刘雨静问叶晨:“叶晨,你什么时候开新书啊?《神雕》完结后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你的书粉估计都等的花儿谢了。”

    说起来,韩山的这位未婚妻刘雨静还是叶晨一位不大不小的书迷,两人的结缘说起来还和叶晨有一些关系。当初叶晨新书《多情剑客无情剑》火了后,他举办了一个《无情剑》cos签售会,当时现场很热闹,有很多书迷参加,其中刘雨静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韩山和张康两个也都去现场看热闹了。正好,韩山在现场碰到了见过几次面说过几句话的刘雨静,刘雨静是他师姐,在“叶晨是我哥们”的一个意外后,两人交集多了,后面就走到了一起。(未完待续。)

第四三四章 新仇旧怨

    “呵呵,前几天还想过这事,现在等着把公司之前堆积的事务处理完,有一点时间了就开新书。”

    “新书有构思了?”

    说到了叶晨新书计划的事上,一帮人都停下了口上的话,都知道他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作家,每要出新作品都会引得外面尤为关注。听他有新书构思了,大家也多多少少有些好奇。

    “我原来打算写《射雕》三部曲,如今写了两部,剩下的一部构思很早就想好了。”叶晨轻松说道。

    “《射雕》三部曲?一个系列啊,那按照《射雕》和《神雕》的故事联系,杨过和小龙女会不会出现在你这本新书里?”

    “一笔带过,和《神雕》故事有联系,但是个新的故事。”

    “书名想好没?”刘雨静还真像个小粉丝,问来问去,看的叶晨也有些想笑。

    “暂时保密。”叶晨神秘兮兮地调侃了一句。

    “一看他就没想好,找了个暂时保密的幌子在吊别人胃口。”孟然切了一声,鄙视起了叶晨。

    “嘿,一说我想起来了,晨子,你以前在武侠圈里是扛把子,不过你一年多没开新书了,很久没见光了,热度有所降低。我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一个写武侠的要超越你了。”张康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不过显然有些模糊,说的模棱两可,不知所云。

    “哦,这个我知道,是笔名叫“空山剑客”的一个作者,真名叫方子山,一年前写过一本中篇武侠《英雄》,改编成电影,票房卖了不少,一举成了名,随后又写了一本《刀客》,前不久完结出版大卖,是最近武侠小说作家中最当红的一位。“刘雨静看来还真是喜欢武侠,对这些东西都能了解得到。

    她说了,然后补了一句:“哦,对了,这位作者曾扬言说迟早要超越你,成为武侠第一人。”

    “切,都是嘴上讲干狠的货色,我估计那些武侠作家都想超越咱们晨子。”张康呵呵笑了笑,

    “还忘了一点,这个空山剑客是创文网的坐镇作者,对了,这个创文网的前身之一是武侠传奇杂志社,这几年武侠传奇杂志社的上头老大北京创意文化为了适应电子化阅读大势,从实体化走向网络化,合体了旗下几家杂志社,开办了网站,网站叫创文网。而这个网站的ceo,叫林文生。”

    刘雨静又若有深意地接了一句。

    “啥意思?”其他人一听还有些稀里糊涂,不知道意思,

    柳姐给出了答案,她了解的最多,“武侠传奇杂志社是小晨刚出道的老东家,起初合作的还算愉快,后来…………。所以两边彻底闹翻了。”

    一帮人听了才恍然大悟,事情过了有几个年头了,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石头几个知道这件事,不过有些事情都模糊了,这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

    “还说什么,晨子,赶紧开新书,狠狠扇耳光。”

    “看样子是新仇旧怨啊。”

    “啧啧啧,想不到咱小晨晨还有这么一段黑历史,听老娘的,直接喊你的粉丝用口水战把他们打爆。”孟然这大姑娘说话就是简单粗暴。

    “呵呵,我要是理他们说不定还如了他们的意。”叶晨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这场烧烤宴会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几个男人都喝酒喝过头了,幸好叶晨家客房多,好一阵鸡飞狗跳才落了个安静!

    一夜过去,岁月静好。

    (ps:求下推荐票月票,别浪费了,小弟每天都在深夜晚上更新,不容易啊。。。。。。。。。。)(未完待续。)

第四三五章 武侠圈的一座大山

    一年半载,时光蹉跎,时光易逝,斗转星移。

    在叶晨自《神雕》完结后杳无音信的一年半时间里,武侠文学这个圈子陷入了一种“群雄竞逐,无人挑梁”的怪圈。

    说是怪圈,说明白一点其实就是一种矛盾的尴尬境地。

    有业内研究人士给出解释,近几年国内武侠文学的井喷发展是一种“伪繁盛”的现象。

    自叶晨以《龙虎斗京华》、《云海》、《白发魔女传》从初露头角到火速大红大紫以来,“新派武侠”这个武侠新局面强势打开武侠市场,特别是影视版权的渗透,从《云海》、《白发》到去年的《射雕》、《神雕》的荧屏大热,冷淡的武侠荧屏局面也变得相当火热。

    在这大势所趋下,数量足够多的网络写手、作家争相涌进这个圈子,想趁着新派武侠火热的势头分一杯羹。而新派武侠文学局面的开创者——叶晨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吸引众多武侠市场进军者的一个强有力的吸引点。

    在这种情况下,新派武侠文学从七年前的《龙虎》开始,以叶晨为首,和一大批新晋的新派武侠作家开创了七年新派武侠发展之路,一大批武侠作品涌入市场,鱼龙混杂者多数,但也有不少优秀作品进入大众的视线。

    而这种“繁荣”局面,在《神雕》完结一年半、叶晨新书杳无音信,尖锐的问题快速暴露了出来——武侠文学繁荣发展似乎慢慢变得只是虚有其表了,外行人觉得武侠文学还在欣欣向荣,但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正在快速的走向衰落。

    究其这种原因,武侠文学研究学者给出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却又有理有据的解释——近七年武侠文学发展之路,全靠一人挑梁。

    而说的这个人就是新派武侠文学开创及发扬光大者,叶晨!

    在最近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少重量级学者的研究报告表明,武侠文学进入后继无力的疲软期发展态势。

    对于这种评论,不少网友不解,近一年多有不少优秀的武侠作品进入阅读市场和荧屏啊,何来疲软。

    但内行人看门道,评论指出,这段时间武侠文学市场虽看似继续保持繁荣发展的态势,也有不少优秀作品涌入,但这些作品的文学风格始终没有突破和进展,没有多少变化,现在读者和观众还还有陷入阅读疲劳期,但要不来多长时间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而这种原因的解释,不少业内人士很客观地指出,被业内称为“新派武侠之父”、“武林盟主”、“武侠第一人”的叶晨是一座拦在无数武侠创作者面前的一座大山。而这座大山在短短七年的时间内被塑造成了一座难以逾越,难以撼动地位的“天堑”。

    细数七年来,叶晨初以《龙虎》出道,初露峥嵘,接以《云海》、《白发》出版、荧屏双热锋芒毕露,再以《无情剑》、《陆小凤》、《狄仁杰》系列,加上中日两国跨国文斗火遍两国三地,最后《射雕》出版火遍亚洲,卖出近千万册,《神雕》剧场情燃全国………

    这一些列成就,足以让后面追赶的“武侠人”们望其项背,“武侠第一人”实至名归。

    而因为叶晨巨大的名气,每次开新书便会引爆武侠圈,甚至波及娱乐圈、各路文学圈,造成关注、舆论热潮,这一点,不管是武侠,还是其他文学领域,很难找出第二个人。

    就是这样一座大山,拦在成千上万的武侠人面前。

    在这些评论中,指出了最为关键的一点,之所以叶晨会成为拦在无数武侠人面前的一座“大山”,并不是因为他如今获得的名气,而究其根源,是他惊才绝艳的文学创作实力。

    近些年,武侠文学之所以快速走向崛起,是因为叶晨的创作的新派武侠从电子阅读到出版,再到荧屏,收获了巨大成功,从而引得武侠市场复苏,并吸引很多文学创作者的市场进军。

    而成千上万涌入的这些武侠人,都紧跟着新派武侠的风潮,研究并沿袭金古梁风格。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个(吃螃蟹)走这条路的人收获了成功,而跟着后面走的,很难超越前者,这似乎到哪里都适用。再加上数年来,金古梁的不断求新求变,风格转换收获更大的成功,那些人跟不上节奏在业内人看来似乎无可厚非。

    在这种由浅入深的阐明下,即使有很多武侠人不服气,但似乎也找不到什么强大的理由回应这样的观点——七年来,叶晨一人独挑武侠文学发展,成为拦在无数武侠人的“噩梦”。

    金古梁(叶晨)的成功,无人能够复制!那些跟着后面追的武侠人,难以望其项背!

    更有文学研究学者分析指出,自《射雕》出书,火遍亚洲以后,新派武侠似乎到了巅峰,历史与文学故事的真假交融、民族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演绎似乎到了极致,要想更进一步寸步难行。而分析者认为从叶晨的《神雕》就可以看出来,叶晨在《射雕》的基础想更进一步,寻求变化以来突破,《神雕》以“奇情”制胜,收获成功。但从文学高度来看,《神雕》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