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崛起-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王倩你傻了,叶老师没事给我们发小说看?他说那是他看了《西游记》写的感悟!【白眼】【白眼】”
“说的我差点都信了!”
“说了你们又不信,那真是一部小说,里面写的小白龙是女儿身,喜欢唐玄奘,天蓬和嫦娥是恋人,孙悟空对一个叫紫霞的仙子有感情,不过,全尼玛是悲剧啊!【大哭】【大哭】!“一叶知秋在群里解释。
“噗!“
“噗!”
“噗!”
其他几个听着都笑了。
这时,一个备注名为“学习委员关月“突然在扣扣群里发了几个消息。
“【大哭】【大哭】【大哭】“
“我看了,直接看哭了!【大哭】!一叶知秋”
“学习委员,你也看了啊,真的好悲啊,为天蓬和阿月感到心酸,还有悟空和紫霞,好伤感!看的心酸死了!【哭】”一叶知秋道。
“对啊,里面的好多话都能直戳人心,特别是回过头再看孙悟空大闹蟠桃园被天庭抓住折磨的奄奄一息,天庭听了观音的建议,让紫霞前去断了孙悟空的心念时,说的那段话一开始我觉得紫霞好残忍,后来回想,觉得好心酸!”
“我也觉得!”
一会儿,这两个人就在群里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越来越有兴致。
而对于这,之前的那几个在群里冒泡的人就疑惑了,心想“她们说的是真的假的?叶老师发的白色本子是部小说,还很感人?不然这两个女生怎么说的头头是道。”
同样,还有一些人看见这平时冷清的群突然这么多消息,好奇瞧见了聊天内容,看着心里也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心里有点好奇,不过又没当回事,现在熄灯了明天瞧瞧不就行了,于是也没怎么在意了。
但总有那么几个实在好奇,加上有点文学青年的探索**,就耐着性子下床,找着充电台灯打开,翻出了下课后便置之不理,放在书包或丢在书桌上那个白色本子。
台灯照着,翻开,《悟空传》短短的几行小字简介出现在眼帘。
一只对着月亮哭泣的猪!
一个反抗到粉身碎骨的石猴!
这么一翻,《悟空传》拉开序幕。
这么一翻,沉静的黑夜中,几个不同的寝室楼、宿舍里,几个人这么一坐就坐了一两个小时。
时间过渡到深夜,凌晨一点多的样子,正是万籁俱寂,许多人已然进入梦乡的时候,《中国古代名著阅读》的扣扣班级群在深夜开始炸了!
炸了!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ps:祝各位书友周末愉快,晚上还有一更,别急!)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二三一章 文学院的学生改了签名档
我握了大草,心里好不爽。。。。啊,啊,啊!“
“大半夜地鬼叫啥!”
“我之前看群里有人说看了叶老师发的那个白色本子,说很感人,觉得莫名其妙,就下床打灯看了,结果一看一发不可收拾了。“
“我也看了,感觉好沧桑,悲凉,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还有我,我刚看完,故事看的虽然模模糊糊,不过里面的那一句让我惊艳——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真是霸绝天地!”
“我看完后,情节也没看太懂,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莫名地感动,里面的唐玄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紫霞,阿月都是悲剧人物。尤其是孙悟空,是一个悲剧英雄,以为自己能够对抗宿命,不断挣扎、始终还是摆脱不掉一场五百年的阴谋。里面的人物对话,起初看似莫名其妙,当时光、回忆倒流,一切慢慢交代清楚,结局在最后一刻掀开时,才暮然惊醒,醍醐灌顶,五味杂陈!“
“我是看到最后才被感动到的,“假悟空”为了紧紧抓住那紫色纱巾,被直接打死,最后紫霞仙子抱着他的尸体走向了火海,化作了一块烧焦的石头和一道紫色云彩。我想,那‘假悟空’才是真正的孙悟空!一切都会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记忆。而记忆是实在还是虚幻?它摸不着看不到,但它却又是那样沉重的铭刻在心。
“一只对着月亮哭泣的猪!一个反抗到粉身碎骨的猴子!这都是宿命啊!”
。。。。。。。。。。
半夜凌晨一点多,在《中国古代名著解读》这个群里,热闹非凡。七八个人在看过《悟空传》后难掩心中的感概,复杂的滋味,在这里半夜无眠的夜里诉说着自己的感受。
文字的魅力是最朴实,最容易直触心底的,而《悟空传》里面的文字和故事,以不拘一格。看似无厘头的风格,在起转承合之间,默然打动人的心底。
于是,《悟空传》在这个安静的夜里悄然发酵,等待着散发着属于它的醇香。
一个夜晚很快过去,斗转星移,晨光破晓,唤醒了睡梦中的人们。
今天周一,学生们有课的高峰期。在文学院的一些班级里,寝室、食堂、上课的路上,会发生这样一些奇怪的对话。
“哎,王鹏,你看没看昨天《中国古代名著解读》课叶老师快下课时发的那个白色本子?”
“怎么?没看啊!“
“你快拿出来去看看,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昨天晚上凌晨几点的时候那个上课群里炸开了锅,好多人都在里面讨论这本书。”
“书?不是叶老师发的课堂资料吗?”被问的那人十分疑惑。满脸不解。
“确实是一本书,叶老师把他看《西游记》的感悟独自编成了一个故事。我昨天晚上看的脑子里一直在想象书中的画面。说实话,我真服了叶老师,简直是独辟蹊径,神来之笔。”
“真有这事?那本子就放我书包里,我等会上课时偷偷瞧瞧!“
。。。。。。。。。。。。
于是就这样,昨天晚上那些看过《悟空传》的学生忍不住跟同样选过这课。认识的同学说了这些话,让他们去瞧瞧,各有各的说法。有学生说这本书奇思妙想,大开眼界;有人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命运抗争的悲剧,很感人。有人说这本书有一种苍凉的神话感,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哲性。
在这种口口相传的言辞下,那些还没看过的就纳闷了,好奇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有人在上课时候看这本书,有人早上没课坐在寝室看这本书,然后一看大部分人就慢慢地陷了进去。
一些人第一遍看的有些迷迷糊糊,里面的情节插叙、倒叙,第一遍看确实有些看不懂,不过却让他们莫名地感受到一种说不明道不明的感觉,复杂,沧桑,无奈,痛苦,幸福,阴谋、宿命。
这些感觉混杂在一起,让他们有些情不自禁地看第二遍。
再看第二遍,再揣摩人物中的对话,表情,那种感觉清晰了许多,他们或醍醐灌顶,或忍不住再揣摩一遍。
然后,就情不自禁地陷进去了。
在这种带动之下,《悟空传》的第一批读者很快成形,同样的,在这种带动之下,那些被《悟空传》故事惊艳到的学生就忍不住把这本书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起来。
特别是在文学院这种文学的环境下,这种传播速度更为快速,明显。
周二下午,某个寝室。
“老四,在玩手机呢?“
“看小说在,最近剑山又开了一本新书,正在看,感觉还不错。”说话的叫“老四“的是个网络小说迷。
“来,哥给你推荐一本书,比你看的网络小说要强多了!“那人说着,手上晃出了一个白色本子。
“切,你推荐的都是那些高深的文学作品,我们学这专业看那些文章都快看吐了,谁稀罕!”老四不屑道。
“哎哎哎,以我的人品保证,这本书你肯定爱看,也是部小说,是脱出《西游记》的一部作品,看完你保证大开眼界。”那人说着,把那白色本子甩在那人的桌子上。
“《悟空传》?这封面也随意了吧,你特么这是在逗我?“那叫老四的同学不信地瞥了那人一眼,随后瞟了桌子上那白色本子,好笑道。
“嘿,这书现在你想买也买不到,这是我昨天上《中国古代名著解读》课的老师发给我们的。带这课的老师你也知道,叶晨,笔名金古梁,你不是喜欢看他的武侠小说嘛,而且他上上周日讲的倒读《西游记》,可是惊艳了很多人。我要说,这《悟空传》比他讲的倒读《西游记》还要有意思,你信不信?”那人神秘一笑,道。
“真的?”叫老四的那人将信将疑,于是翻开了《悟空传》。
然后,这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
一个多钟头后,那个老四猛然一拍桌子,大声念道:“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然后长吁了一口气。
有一种东西叫情不自禁。
寝室里的几个室友都在,都在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他,但他全然不顾。
然而,这只是《悟空传》在文学院的学生们中传播开来的一个简单的画面。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悟空传》的故事在文学院一些学生的口耳相传中,快速地引起一定的议论。那一百二十份印着“悟空传“三个字的白色本子也在文学院的一些学生中飞来飞去。
而与此同时,一些文学院学生的网络空间好友们就感觉奇了怪了,发现他们在复院读书的这个朋友最近这两天怎么签名状态改了,发了一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句子。
这种现象发生在不少文学院学生上面,一些男生把扣扣状态改成“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有过那样一个我,那样的生活过,他的身影印在这个时代里,我看见他的传说!”
女生们则喜欢改成这样的签名——“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呢?”
“纷纷落叶飘向大地,白雪下种子沉睡,一朵花开了又迅速枯萎,在流转的光的阴影中,星图不断变幻,海水中矗起高山,草木几百代的荣枯,总有一片片的迎风挺立,酷似它们的祖先。“
有人的签名状态改了,朋友们问他(她)为什么?
他(她)说,我看了一个故事,叫《悟空传》!
别人问《悟空传》?哪本书?没听说过啊,网上也搜不到!
他(她)答,你们当然看不到,我们是第一批读者,这故事是我们老师写的,他叫叶晨。
《悟空传》随着白色纸张印出来发放给学生们的前两天,只是在文学院的一些学生传开了。
直到星期二晚上,复旦大学贴吧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悟空传》——另类的《西游记》解读,复大鬼才老师叶晨之作,禁止转载!”
(ps:第二更迟迟送上,实在困了,晚安,各位!)(未完待续。)
第二三二章 《悟空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