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2006-第9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恒今天到这里,所要做的,仅仅只是亲笔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自己的鲜红手印。
厚达几十页的合同,一模一样的拿出十份,然后由在场各方主事人挨个签订。
当其他人签完,合同来到陆恒手上时,他停顿了一下。
低着头,依然能感受到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其中尤其有一道视线极为灼热。
陆恒没去看那道灼热视线的主人,他很轻易的就能猜到是谁。
盯着这些合同上的诸多条件,陆恒不由叹了口气。
饿了么的体量越来越大,估值让人震惊,但随着不断融资,内部的局面也变得更加复杂。
这一次四家新的投资方加入,原本的三家也在红杉中国计越的带头下,进行跟投。
新的股东格局,也就此诞生。
自己原本拥有着百分之五十六,随着这轮融资结束,他的持股份额降到了百分之五十一。
吴明明没有足够的金钱跟投,股份也被稀释到了百分之八。
相应的,很早入场的红杉中国,这一次投资了一笔钱,将股份增持到百分之九,比吴明明还要高一个点。
今日资本方仅仅只是按照原有股份出资,股份未变,依然是百分之五。
支付宝方面从原先的百分之三,增持到了百分之五。
至于新入场的几家,他们就没有这种跟投的优势了。
晚入场,就必须承受现在饿了么的高估值!
中信产业基金与经纬中国以及大众点评,三方加起来,也不过只有百分之八的份额。
他们拿出来的钱并不多,相比其他人而言。
倒是腾讯,财大气粗,即便是在第二轮投资进场,也一口气拿到了百分之九的股份。
这出乎其他人的预料,但却很对得起现在腾讯的巨头身份!
看着这份更换后崭新的股东持股名单,陆恒轻笑。
其他人的关注重点都放在陆恒身上,当见到他发笑的时候,各自心思都有不同。
大家都清楚,相比a轮以及后面几轮,b轮投资其实重要性要低一点,但是它在引入新的股东重要性上却更重几分。
原本就只有几个股东的饿了么,经此一轮,将变成真正的独角兽企业,各方权利都会得到制衡。
饿了么发展速度很快,可以想象,后面肯定还有几**型融资。
到那时,引入的新股东或许不会太多,但是现在创始人的持股数量,将会在资本的侵略下,不断上升。
诸如红杉中国这一次的跟投,就是一个例子。
从原本的百分之七,涨到了百分之九,一跃成为饿了么第二大股东,与腾讯持平!
相应的,原先创始人的股份,就会不断下降。
资金和资源的涌入,对于创业者是好事,但持股数量的下降,却是一件无法避免的悲哀。
只不过对于陆恒依旧维持着超过一半的股份,在场众人也忍不住感到赞叹,甚至惊讶。
这个年轻人,不仅是占有欲强,自身财富也让人震撼啊!
陆恒没有过多犹豫,目光在肖建国那百分之五的持股数量上一扫而过,最终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后续的新闻发布会,我就不参加了,建国,你来主持吧!”
肖建国兴奋的点了点头,他是饿了么现在的总裁,由他来主持,名正言顺!
陆恒起身,对众人点了点头,径直离开会议室。
吴明明犹豫了一下,跟兴奋的肖建国打了个招呼,便急急忙忙跟了出来。
“听说天台风景不错?”
“还行!”
“那上去走走吧!”
来到天台,陆恒的视线下意识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边陆公司,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大学的兄弟,基本上毕业之后就会分开。
他们还能聚到一起,即便隔了些距离,分属两家公司,那也是很不错的。
吴明明站在陆恒身后,欲言又止。
陆恒的声音从前面传来,配着徐徐吹过的春风,让吴明明的心起了些涟漪。
“足足十五亿的资金涌入,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将得到质的提升。我很开心啊!曾经不过是个体量几十万的外卖公司,现在已经是互联网行业的惊艳黑马。今天过后,我们三兄弟的名头,就算彻底在这一行,打响了!”
吴明明摇了摇头,发自肺腑的说道:“室长你的名头早就名传中外了,这一次,不过是我和建国真正走到大众面前而已。”
说到这里,吴明明咬了咬牙,上前一步。
“室长,建国那边。。。。。。。”
“你不用多说,我明白的。只能说人各有志,他的想法与我们不同,强求不来。”
陆恒打断他的话,语气缥缈的说道。
看着陆恒这洒脱的样子,吴明明忍不住说道:“我实在想不通,建国怎么会如此短视。原本按照融资计划,他只需要让出和我一样多的股份即可。但是他偏偏要额外出售股份,难道就为了从腾讯那里,获得那笔金钱吗?”
吴明明很气愤,原因自然是肖建国这一次的举动,出乎了他的预料。
肖建国不仅和吴明明一样让出了百分之七的股份,他还额外多拿了两个点出去,现在就只剩下百分之五。
这种情况从公司大局上来说不影响什么,但是从长远来看,再经过几轮融资,肖建国手上的股份将会越来越少。
连带着三兄弟共同持股,也将达到一个危险地步。
陆恒淡淡的说道:“那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腾讯为此,额外付出了一亿多元。换言之,当签下合同之后,建国就已经是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了!”
吴明明重重点头,他自然清楚这里面的含义。
别看现在自己的身家比肖建国高,但这只不过是虚数,在没股份套现的情况下,他能拿到的不过就只是每年的高额年薪而已。
他当然不是嫉妒肖建国拿到了那么多钱,他是在为肖建国不值!
吴明明对饿了么十分看好,他相信未来饿了么会更值钱!
现在手头每多拥有百分之一的股份,未来或许就要变得更富有。
但肖建国,却短视的选择股份套现,这让吴明明为他不值,甚至觉得自己看错了对方。
“室长,按照最早的合同,我和建国出售手头的股份,首选必须是你。即便要转售给其他人,也得经过你的同意。”
“嗯,是我同意的!”
陆恒眼神飘逸,望着远方,有些恍惚。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奔波四方
吴明明之前就已经从肖建国那里知道,对方出售股份给腾讯,是经过了陆恒同意的。
但此刻听到陆恒的肯定答复,他依旧很不解。
“室长,即便建国想套现,你怎么不把他的股份拿下?你应该有这个财力吧!”
陆恒不回头,依旧如标枪一般站在那里,腰背笔直。
他的语气有些唏嘘,更有些无奈的味道在里面。
“是的,我有这个财力买下建国的股份。但是以后呢?这只是第一次,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若是上市之后,股东套现更是家常便饭,总不能每一次,我都要花费一大笔钱吧!”
吴明明低下了头,他明白,陆恒说的很有道理。
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进行股份套现,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即便对自己的公司抱有很大信心,但是也不如实实在在拿到手的钱啊!
这还仅仅是第二轮融资!
等到上市之后,就连自己或许都忍不住想套一笔钱出来。
很少有人能拒绝亿万富翁的诱惑,尤其是年轻人!
“明明你要清楚,建国和你不一样,自小家庭贫困,对于钱财他有更迫切的渴望。不能说他贪财,那不过是人之本性而已。”
陆恒转过身来感慨的说道,记忆中一些画面也不断浮现。
肖建国其实一直以来,都很重视金钱,这一次只是遇到了套现的最佳机会。
有腾讯愿意为他买单!
拍了拍吴明明肩膀,陆恒意有所指的说道:“虽然我理解他的做法,但是我和你一样,觉得他短视了。按照这种做法,迟早有一天,他的股份会稀释到一个极低的地步。到那时,他要想在公司里面握有话语权,几乎不可能。这一点,你要避免。”
吴明明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室长这是在指点自己。
相比肖建国,吴明明在这几次融资计划里面,都显得很克制。
如果自己能坚持下去,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那到了后期,公司的话事人,将最终落到自己身上。
因为陆恒的心不在饿了么,就剩下他和肖建国两个创始人。
肖建国这么做,会让他的持股份额不断下降,等到了一定地步后,很有可能成为边缘人,或者说被董事会里的其他大股东架空。
而到了那时,饿了么始终还需要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站出来!
很明显,那个人,将会是自己!
明白了这些,吴明明轻轻点头。
。。。。。。。
第二日,崇庆本地的新闻对饿了么融资十五亿,进行大规模的报道。
本土企业能够获得这么庞大的投资,这代表着又有一家企业崛起,自然也会是当地政府的业绩体现。
而在网络报道上,更是铺天盖地。
“腾讯入主饿了么,成为第二大股东!”
“十五亿天价融资,黑马饿了么将展开补贴大战?”
“互联网三巨头,阿里、腾讯押宝饿了么,对垒百度旗下百度外卖!”
“外卖市场新格局,饿了么奠定行业老大地位!”
“轮中国网络订餐市场,十五亿到底能翻出什么浪花?”
“亿万富翁肖建国,年仅二十四!”
“细数饿了么创始人三兄弟的创业历程”
。。。。。。
连篇累牍的报道蜂拥而出,其中肖建国、吴明明等人的名字不断被人提起。
如陆恒所说,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后,无数人都知道了肖吴二人。
一个已经是亿万富翁,一个是独角兽企业饿了么的第三大股东,权势极高!
各种专访邀请,也不断被摆到肖建国、吴明明的面前,至于他们会怎样选择,陆恒没有去考虑。
站在他的角度,他很清楚,相比个人的得失,饿了么在经过这一轮融资之后,业界地位已然坐稳。
而接下来,将会是极度激烈的补贴大战!
十五亿的资金涌入,用于技术研究的份额很少。
更多的,将会用于市场推广,用户商家补贴,以及收购竞争对手等。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饿了么的商家、用户乃至骑手,都会享受到惊人的补贴。
而这,也就是饿了么对付百度外卖、美团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外卖软件的大杀器!
饿了么:我不仅抢占市场先机,我还要掀起补贴大战,在正面击溃你们!
。。。。。。。
时间来到五月,才在杭州那边参加完一场高端互联网交流会的陆恒,又马不停蹄的坐上飞机去往广州。
坐在飞机上,陆恒不断揉着眉头。
看似会比较悠闲的三四月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惬意,甚至说陆恒奔波次数超过以往。
四川那边他跑了两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