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824章

第三帝国-第824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东,绕到莫斯科的后方去,你们看怎么样?”

    在历史上,北路军团受困彼得堡,一直都没有进展,而现在,彼得堡已经被炸平了,之后,北路军就长驱直入,如果不是朱可夫的军队挡在前面的话,早就打到加里宁,说不定都打到莫斯科去了。

    在这种时候,德国需要再次创造一个辉煌,三路大军,一起包围莫斯科,这是最重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和以往的两路进攻不同,现在德国是三路大军挺进。

    德国的军事力量足够,在这种时候,希瑞克提出来了北路军东进,直插莫斯科后方的方案。

    “希瑞克元首,三路大军之中,北路军的补给是最困难的。”凯特尔说道。

    对德国的机械化部队来说,补给是最重要的,三路军队中中路军最辉煌,和中路军的补给顺利是分不开的,早在数年前,德国就在苏联建设了一条标准铁路,在占领白俄罗斯之后,这条铁路发挥出来了巨大的作用,将补给充分地运输到了前线。

    同时,现在的公路也即将修建完毕,德国庞大的公路运输力量,也能发挥出来。

    南线在乌克兰,一马平川,主要靠公路补给。

    三条线路一看,北路的补给是最难的,现在希瑞克要让北路军东进,补给恐怕会更难。

    “看来,需要拿下加里宁了,打下了加里宁,北路军的补给,就可以通过中路来进行了。”希瑞克说道。

    就在这时,卫队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希瑞克元首,夫人要生了。”

    汉娜要生了?听到了这个消息,虽然不是第一次成为父亲,希瑞克还是很激动,在结束了会议之后,立刻前往狼穴的医院。

    妇科医生是从柏林专门赶来的,当希瑞克赶到产房的时候,里面已经传来了婴儿的啼哭。

    “是个男孩。”里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虽然在希瑞克的眼里,男女都一样,但是听到生了个男孩,希瑞克还是很高兴,就在产房的门还没有的打开的时候,里面再次传来了声音。

    “还有一个,还有一个!”

    这次,汉娜居然生下来了双胞胎。

    几分钟后,里面的声音又接着出来了:“第二个出来了,还是男孩。”

    希瑞克几次遏制住自己的冲动,等到第二个男孩的声音出来之后,他再也抑制不住了,推开门闯了进去。

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温馨和焦躁

    “喂,你怎么进来了,出去,快出去。”就在希瑞克进去的时候,就被一名护士给喝住了。

    护士是戴着口罩的,而希瑞克却没有,那有棱有角的脸庞,那睿智的神态,现在整个帝国,整个欧洲,整个世界,还有谁不认识他的?

    没有人敢对他大呼小叫的,除了一个人例外。

    米娅,她早年就和希瑞克相识,后来又和希瑞克的夫人成了闺蜜,这次听说汉娜快要生了,就一直留在了狼穴,等待米娅顺产。

    虽然用口罩遮着脸,那双眼神依旧带着东方女性那种特有的端庄,此时,她才不管希瑞克有多想要看到小孩。

    生产的场景是非常的可怕的,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产妇用尽一切力气生孩子的时候,甚至都会屎尿齐出,米娅是在保护汉娜,不愿意让汉娜把自己最邋遢的一幕展现在希瑞克的面前。

    希瑞克这时就像是一个犯错的小孩子一样,赶紧低着头,向后退出了产房,才出去的时候,才看了眼里面的产床上,一脸发白的汉娜,以及在产床的一旁,正在啼哭的两个小孩儿,嗯,都是带把的。

    其实,在汉娜给希瑞克生下了一男一女之后,本来就不打算在生育了,对欧洲女性来说,生多了孩子,身材绝对会走样,儿女双全就足够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帝国有庞大的领土,有大片的需要统治的地区,所以,德国就需要庞大的人口才行,在这个时代里,人口依旧是最重要的。

    二战苏联为何会最终取胜?因为人口足够多,拼命用人堆,硬把二战给打赢了。

    德国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就要扩大人口,所以希瑞克发出了号召,甚至对生育多名儿女的女人给与英雄母亲称号,颁发金质奖章。

    第一批里,就有戈培尔的妻子。

    而作为帝国的第一夫人,汉娜也不能落后,再次开启了生育之路,谁能想到,虽然在步伐上落后了,但是人家的步子却更大,居然一下子生了俩,还都是男孩!

    希瑞克很满足了,他等待了半个小时,汉娜终于被推出来了。

    “汉娜,感谢你。”希瑞克拉着汉娜的手,跟着手推车一起向前走。

    “嗯,希瑞克,我还要再努力,我也要当英雄母亲。”

    汉娜吃力地说出这句话,她的眼睛望着希瑞克,虽然已经是中年人,他们的爱情依旧不变。自己为他生多少个孩子都愿意。

    这一刻,在狼**是温馨的。

    遥远的莫斯科,却是无比的焦躁。

    “兵力不足,兵力不足,我们怎么总是兵力不足?”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里,不断地来回踱着步子。

    自从上次阅兵之后,被德国人炸个了七荤八素,之后斯大林就不再呆在地面上了,他更喜欢地下室,这里让他感觉到安全。

    而现在,眼看着德国人的三路大军,都在向莫斯科挺进,但是,己方的防守,还是没有做好。

    手下人的话里,最多的就是兵力不足,而他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话。

    现在,斯大林再次焦躁起来,其他的人都不说话了。

    如果当初没有基辅的失败,把基辅的几十万军队调动到莫斯科来,肯定会把莫斯科守卫成铜墙铁壁,在莫斯科坚守,等待反攻的机会。

    但是,七十多万的军队,再次被消灭了,这是开战以来,最大的损失,而这个损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都是斯大林的固执造成的。

    德**队,在向莫斯科挺进,现在,己方用什么来挡住德国人?

    “斯大林同志,美国人的最新的增援到了。”终于,好消息来了。

    听到这话,斯大林扭过头来,望着基里尔…梅列茨科夫大将:“美国人把油料送过来了吗?”

    随着巴库油田被占领,第二巴库被炸,苏联一下子就缺油了,在第二巴库恢复生产的同时,他们也期待从美国获得足够的燃油。

    有了燃料,他们的坦克才能开动,他们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只有一部分过来了,我们运输油料的船队,在海上遭受了德国潜艇的伏击,我们损失了十六条油船,只有五条过来了,正在卸油。”

    德国人的潜艇,频频出现在远东,拦截苏联的运输船队,这些船只是美国人提供的,但是上面的水手都是苏联人。

    这些船只的损失,还捎带着无数条鲜活的灵魂,斯大林的眼睛里是带着愤怒了:“不是有护卫船只吗?”

    “是的,如果没有护卫舰,那我们剩下的油船恐怕也保不住。”

    护卫舰起了什么作用?仅仅是驱赶而已,仅仅是遏制他们上浮。

    潜艇携带的鱼雷是有数量限制的,他们肯定是打光了鱼雷才走的,如果没有护卫舰,那他们会上浮起来用甲板炮解决,己方的油船,一条都过不来。

    居然连他们的潜艇都解决不了,这更是让斯大林无语,他的嘴唇抽动着,来了就好,总比没有强!

    “还有,美国人还派遣了一支部队来增援我们。”基里尔…梅列茨科夫大将继续说道,而整句话,彻底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美国人还能派部队?美国人不是仅仅靠租借法案,以租借的形式提供给己方武器弹药补给之类的吗?怎么美国人想通了,决定出动部队了?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美国人是怕死的,连货船上的水手都是己方的,怎么会有部队?

    斯大林也是一下子愣住了,脸上的表情不断地转换,吃惊,不相信,到欣喜若狂:“美国人来了?那真是太好了,到现在,美国人就知道在海上小打小闹,他们强大的地面部队,都一直处于停歇状态,看来美国人是打算要从我们苏联开始向东反攻了吗?”

    现在已经顾不了太多了,什么美国人是不是打算谋求苏联的领土,苏联的意识形态什么的,这些其他的事战后再说,现在不打败德国,都得完蛋。

    “他们是美国人,不过是特殊的美国人。”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加里宁方面军的增援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所有的国民都是移民,本土的印第安人,已经被杀光了,驱赶走了。

    所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各种口音,带着共同的自由和民主的思想,他们的历史不长,他们却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其中,也包括日裔,又叫做尼西。

    在战争中,如何对待敌国的移民,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尤其像美国这样全部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就更是困难了。

    美国的态度是不同的,对待德裔,美国人没有太多的戒心,毕竟德裔是美国第一大的移民群体,而且,美军高层中也有一批德裔,比如艾森豪威尔,就是德裔。

    但是,日裔就不同了。

    虽然和德国冲突不断,但是直至最近,德国才在冰岛动手,算是和美国正面交锋了,但是岛国呢?一开战,岛国就偷袭了珍珠港。

    所以,日裔的处境悲惨,被转移到了美国西海岸,严加看管。

    对这种情况,日裔是不满的,他们要表忠心,他们要浴血奋战来证实自己的清白,他们要上战场!

    本来很担心他们的忠诚,所以罗斯福灵机一动,干脆把他们派到欧洲来,保卫莫斯科!

    现在苏联眼看就要完蛋了,如果美国不输血,那苏联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在打完了苏联之后,德国肯定会全力进攻美国。

    看看现在苏联还没倒下呢,德国人就打了冰岛。

    在这种情况下,尼西们终于来到了苏联。

    得到了这个消息,斯大林的脸上的表情又变了,没有不满,只有很平淡,不管如何,总之,这也是支成建制的部队啊。

    他看着地图:“现在,德国人的北部军团,离我们最近了,把这些美国援军,调到北方去,守卫加里宁吧。”

    只要是美国国籍的,都是美国人,所以来的依旧是美国的援军,现在,斯大林也没有把这支部队看在眼里,整个美国的尼西才12万人而已,而这次过来的,只有一个步兵团,虽然人数高达一万四千人,但是没有人能看得起他们。

    有了诺门坎的经验,他们觉得这些尼西们肯定没什么战斗力,派上去当炮灰算了,斯大林也能理解罗斯福的意思,把这些尼西送上来,就是这种目的。

    他不知道,这些尼西们的战斗力,的确是让他们开眼了。

    “噗嗤!”列车冒出一股白烟,停靠在了加里宁的火车站。

    加里宁市坐落于伏尔加河上游流域的西部,特维尔山的北部。城市位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铁路和公路干线上,距离莫斯科西北160公里,距离圣彼得堡484公里。

    城市横跨伏尔加河两岸,上游有伊万科夫水电站和伊万科夫水库。伏尔加河自西向东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市内还有伏尔加河的左侧支流特维尔查河河右侧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