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782章

第三帝国-第782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伊朗军队中已经有了黑豹2坦克这种先进武器,不过现在并没有在他们的队列之中,他们只有一辆辆的轮式步兵战车,这完全是按照德国方面提供的意见来的。

    此时,在队列的前面,一身军装的巴列维王子,神采奕奕,和别人不同的是,他的腰间,还挂着一把佩剑,让他看起来更像以往的骑士一般。

    礼萨汗国王也在这里,他目光望着自己的儿子,充满了慈父一般的光芒。

    这次行动,巴列维王子是总指挥,按说,他只要呆在后方的指挥部里面就行了,但是,巴列维王子却毅然决定要走上战场。

    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指挥官,是不合格的,巴列维王子试图通过战场来历练自己,让自己真正地成长起来!

    听说希瑞克元首的儿子,也上了前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帝国战士,自己这个王子,也要像他一样!

    大饼脸的公主,却是满脸的不高兴,她已经反复劝说自己的哥哥了,战场上,子弹不长眼,巴列维王子这次居然要上战场,太危险了,这不是成熟的政治家的做法。

    可惜,巴列维王子一意孤行,非得这么做。

    她再次望了望自己的手表,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德国人承诺的那些神秘的运输装置呢?怎么还没有过来?

    这里附近只有一条小河,而且还是断头河,与其他的河流不相通,德国人的跨海登陆的工具,肯定是船只一类的装备了。

    而且,船只的速度很慢,他们肯定早就进伊朗境内了,才能赶到这里海岸边来,但是己方一直都没有得到通知啊。

    就在这时,从身后的荒漠里,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这声音相当的沉闷,就仿佛是有巨大的野牛在前进一样。

    当他们顺着声音望过去的时候,一种独特的装备,就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不像船,没有任何的船的流线型的设计,整体呈长方形,侧面一整圈,都是黑色的橡胶一样的东西,里面似乎在鼓着空气,而且,空气还在不断地向外吹,可以看到附近的野草在晃动的样子。

    不像是船,倒像是飞机,能飞起来,但是却没有机翼!

    尾部那两个巨大的风扇,更是引人注意。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剑已出鞘

    这个东西的速度很快,大概能有一百公里每小时以上了,当发现了它之后,很快,它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停止了前进,然后,缓缓下落。

    其实它的下落也就半米高,当下落的时候,两侧的橡胶的气裙就瘪掉了。

    当它停稳之后,众人才看清它的真实的样子,驾驶室在两边,中间是一个宽大的平台,后面的一块倾斜放置的蹬船板就被放了下来。

    “快,把步兵战车开上来!”驾驶室里面,一名穿着德国海军陆战队的制服的人探出了头来,向着他们大声地喊道。

    不错,就是海军陆战队。

    这种装备只是小批量地生产的,当生产出来之后,海军陆战队就派人来学习了,因为这种装备,就是为了海军陆战队研制的。

    现在这第一艘气垫船上,就是海军陆战队第6陆战团的团长,莱因哈特…哈尔德根,他本来是带队学习操作的,在接到了命令之后,立刻带着他的手下,驾驶着这种气垫船,来到了伊朗。

    沿途他们几乎都在走河流的上空,一路几乎马不停蹄,来到了这预先设置的集合地。

    现在这种气垫船还不是很大,长27米,宽15米,排水量一百吨,如果运主力坦克的话,几乎只能运一辆,而运步兵战车的话,中部可以上来四辆,同时还能运几百名的战士。

    现在,随着莱因哈特的招呼,在场的伊朗士兵顿时就回过神来,上啊!

    巴列维也是张大了嘴巴,谁能想到,德国人居然有能够在陆地上飞的装备!这简直是太有趣了!

    巴列维王子和其他人一样,向着气垫船上走去,这是,莱因哈特再次叫住了他:“王子殿下,到这里来!”

    这种气垫船的噪音是相当大的,因为巴列维王子也会跟着来,所以莱因哈特早就接到了命令,要保护好他的安全。

    巴列维王子扒着两边的扶手,钻进了驾驶室里面。

    两侧都是驾驶室,构造是一模一样的,在驾驶室的后面,各有一门20毫米的机关炮,里面的空间并不大,当莱因哈特钻进来的时候,只能坐到其中一把小小的椅子上。

    “王子殿下,我们这座驾驶室是有装甲防护的,非常安全,同时还有无线电设备,方便您指挥整个部队。”莱因哈特说道。

    “感谢贵方的支援,这种装备还真是太棒了!”巴列维王子用流利的德语回答道。

    十艘气垫船几乎是同时到达的,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对这里的伊朗部队的装载,同时,也补充好了燃料。

    为了得到充足的动力,它采用的是成熟的奔驰db605系列发动机,单台功率两千马力,一共有四台,两台用来推进,两台驱动空气压缩机,当它前进的时候,发动机那特有的声音,让人的耳膜发颤。

    西面,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出发的时间到了。

    “父王陛下,等着我胜利的好消息吧!”巴列维王子高声喊道,向着地面上送行的人挥手。

    “嗡,嗡嗡。”发动机冒出一股股的黑烟,四台发动机依次启动之后,随着鼓风机强劲的吹动,下面的气裙再次地鼓了起来,接着,气垫船就离开了地面。

    “现在,我们出发!”莱因哈特在无线电里面向着其他的气垫船喊道:“目标,巴库油田!”

    尾部的风扇吹动着气流,气垫船在巨大的轰鸣中,滑进了里海那平静的海面上,向着远处的海面航行,逐渐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二战中,本来保持中立的伊朗,现在,终于主动出击了!为了在战后的世界格局里占据有利地位,伊朗必须要战斗!

    目送着自己的儿子的离开,礼萨汗国王说道:“我们在东阿塞拜疆的部队,也都全部进入待命状态,只要登陆战斗一开始,他们就立刻扑过去!”

    现在还不能动,如果现在伊朗的地面部队就穿越国界线,那苏联人肯定会有防备,为了保证突袭的成功,他们要先等待。

    好在只要过了边界,对面就是一马平川,如果顺利的话,今天半夜的时候己方占领了巴库油田,清晨的时候,大部队就穿过去了。

    所以,虽然看起来很冒险,其实危险并不大,大的是等到明天白天的时候,苏联人的主力反应过来之后,肯定会狠狠地扑过来,到时候,他们必须要坚持住!

    “父王,我们回去吧。”公主向礼萨汗说道,她的手挽着自己父王的胳膊:“万能的真神保佑,王兄一定会凯旋的。”

    礼萨汗点了点头,现在,部队已经出击,他们只有等待了。

    夜色,渐渐地笼罩了大地,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在后方的德黑兰机场,一支车队悄悄地开动了过来,这些福特越野卡车上,运载的就是隆美尔请示下来的大炸弹。

    隆美尔并没有去里海岸边给出征的伊朗军队送行,就是在等待着这些大家伙的,现在,在基地里,隆美尔吸着烟,看着一枚枚的炸弹被挂进了弹舱,做着出发前的准备。

    他们会在后半夜的时候就起飞,当到达目标上空的时候,天色也就刚刚亮而已。

    这样,可以把危险降低到最低,同时,苏联人即使挨了一次轰炸,也不清楚轰炸机究竟是走什么航线过来的,进一步减小被拦截的风险。

    明天,就会给莫斯科带来石破惊天的消息!他们的大型油田,要么被炸,要么被夺,看看苏联人怎么开动坦克和装甲车!

    “露,你怎么来了,这里凉啊。”就在这时,身后的一个倩丽的身影出现,顿时,隆美尔就心疼了,虽然这里纬度低,但是晚上的时候还是很凉的。

    露西一脸的不满:“你也知道,这么晚了,把我一个人扔在住所里,而且,阿什拉芙公主也没在,我一个人很无聊的啊。走,跟我回去,交作业。”

    隆美尔羞红了脸,在属下这么多人的面前,露西还在耍小孩子脾气,就仿佛是初恋任性的小女生一样,同时,隆美尔对露西的宠爱,也绝对是最出名的了。

    “好的,露,你再等我一会儿。”隆美尔说道,再和出征的飞行员们碰一次头,隆美尔就回去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石油工人

    巴库油田,远远望去,就仿佛是一座钢铁架子组成的森林。

    由于开发较早,所以巴库油田的设备还很原始,好多高耸起来的铁架子,上面都开始锈迹斑斑,而在这个铁架子的一旁,就是磕头机了。(游梁式曲柄平衡抽油机)

    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铁架子,磕头机,在整个油田区,几乎就是一眼望不到尽头。

    作为产油量第一的油田,这些磕头机,足足有上千架,组成了庞大的钢铁森林,看上去无比壮观,就如同是古代的列阵的军队一般。

    油田里面没有通电,只有石油工人头顶的帽子上,架着一个小型的照明灯,就和地下采矿作业的人使用的一模一样,此时,几名石油工人,就在磕头机的附近来回转悠。

    当油田正常开采之后,并不需要守在磕头机的一旁的,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来回巡视就够了。偶尔出现设备故障,才需要他们操作。

    毕竟,磕头机抽上来的油,直接通过地下铺设好的输油管道就给流走了,就在距离油田几十公里之外,就有主要的炼油厂。

    巴库开采石油的历史是最早的,同时,在巴库城市设立炼油厂,当然是最赚钱的,早在1859年,巴库市郊建立了第一座原油炼厂。

    十几年的工夫,巴库就变成了著名的“黑城”。一切都是黑色的:墙、地面、空气、天空,你会感觉到无处不在的油烟,使人喘不过气来,人们在黑云覆盖的天空下漫步。

    这种严重的工业污染,在公众的抗议下终于开始了治理,在市区的东郊牧场成立了单独的石油工业区。

    巴库市区的空气才算是变好了,而巴库石油工业区,分布起来了大量的炼油厂,后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在黑城以东,一个新兴的工业区“白城”,随着炼油厂日益现代化,“白城”不再有严重的污染问题。

    大部分的工人,都是在炼油厂里面工作的,油田里面只有维护的工人,即使如此,这片庞大的油田上,也有数百的石油工人在工作,他们轮班坚守着苏维埃的石油基地。

    一辆油田的作业车上,几名石油工人正在疲惫不堪地坐着,他们的手上,胳膊上,都满是黑乎乎的石油。

    刚刚的时候,一个磕头机出了故障,几个人跑过去紧急修理,把几个人都累坏了。

    带头的工长克里木,将自己的手在手套上擦了几下,然后从衣兜里,掏出了一盒烟来。

    很快,几个人就吧唧吧唧地都抽了起来,烟头忽明忽暗。

    如果是轻质油的油井是不能抽烟的,而现在他们的这些都是普通的原油,明火都点不着,而且,在这油田里,抽烟就是最好的消解寂寞和疲惫的方式了。

    几个人抽着烟,聊着。

    “土耳其人据说都要打过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