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295章

崇祯盛世-第295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朝廷的东西,都已经先进到了这个田地了啊?”郑芝虎看着检荀楼摆弄键盘,噼噼啪啪的打着什么东西。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未来都会有的,这是朝廷的机密!”

    长江口构型独特。平面上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宽度5。8公里,宽口江面宽度90公里。6000~7000年前,长江河口为一溺谷型河口湾,湾顶在镇江、扬州一带。近2000多年来河口南岸边滩平均以40年1公里的速度向海推进,北岸有沙岛相继并岸;口门宽度从180公里束狭到90公里;河槽成形加深,主槽南偏,逐渐演变成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

    在接下来的四日海上航行中,郑芝虎倒是十分的精细,并不靠岸,一直在一个离着岸边四五十里的范围行进!他对整个航线都了如指掌

    郑芝虎在快要到达扬州的时候,单独的找到了检荀楼,“检大人,明日就到扬州外围的河口湾了,扬州大营就驻扎在那里,守备是很森严的!我们只有趁着深夜,用小船将你们送过去,才能让你们尽可能的接近大营。”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我不用你帮忙。明天。你让小船先将我的西厂给送过去。你自己让三百精壮水师埋伏在登陆地接应!你数着时间,一个时辰之后,用你们的战船将江面封锁,如果是和平夺权,自然最好,如果是打起来了的话,只要不让南京的守军过来救援!你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郑芝虎点点头,检荀楼这样安排。正合乎他的意思,他既帮了忙,又不用直接去打,再好不过了,“只是,大人,你就八十个人,能干的过那一万多官兵吗?”

    郑芝虎说着话,就露出了海贼的本性。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一笑,“他们不是官兵。你别忘了,我们才是官兵。如果他们不服我们,他们就是贼!我们是皇上身边的人呢!”

    郑芝虎一拍脑门,咧嘴一笑,“对对对,大人提醒的是,看我。明日,我跟大人一起去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不用,你就在船上指挥,随机应变便是,如果打不过的话,你还要接应我们走呢。”

    郑芝虎点点头,在检荀楼的那张地图上将登陆的地点和封锁江面的地点,和南京通往扬州的援军的可能的行进路线都标示出来。他虽然不太相信检荀楼带着这么点人就可以将一个大营给端掉!但到底佩服检荀楼的勇气!

    郑芝虎走后,一直没有跟崇祯皇帝朱由检接触的杨启聪进来求见,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概知道他要说什么。

    杨启聪将门一关上,便即跪下,用手语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明日皇上就在船上,这事情,由我带着人去,皇上是万金之躯,不可铤而走险。”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示意杨启聪起来,在地图上,在郑芝虎刚才标示出来的几处重要目标上面比划一阵,将计划说给杨启聪知道。

    “朕一定要去,你不用说了,如果这次不成功,大明基本就保不住了,京城的粮荒,你都看见了!不能拿下扬州和南京,上百万人的吃饭问题得不到解决,马上建奴来犯,饿着肚子,不是等死吗?”崇祯皇帝朱由检笑着给杨启聪比划着自己的意思。他上辈子重用贺逢圣,就会手语。

    杨启聪留着眼泪,再次表达不同意皇帝冒险的想法。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不要说了,朕意已决,执行吧!”

    杨启聪走后,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人静静的想着国事,他之所以限制太监出京,当然跟他一起出去的时候不算,将锦衣卫的审案权力拿掉,都是为了吏治能够重新恢复清廉!

    上一世,崇祯皇帝在位时,接连发生了御史贪污的大案。

    御史巡按淮、扬,将库中收缴罚没的赃银十余万两卷入自家囊中,后来巡查盐务,又将前任贮存在库中的赃银二十万两据有已有。

    官官相护,关系深厚,并以“数万金”贿赂,得到上层官员的庇护,但是依然被下狱,后来死在狱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反腐无计可施,他的反腐进入死循环,渎职贪腐引天下大乱,他的王朝政权终解体。

    既然都察院和御史代替天子巡查地方的制度已经失灵,崇祯皇帝只好不再信任这些负有监察职责的官员,而是另找一批心腹。

    他选择了特务机关,也就是东厂和锦衣卫。

    这一套秘密警察组织在明代一直是皇家搜集各种情报、探听官员忠诚和尽职程度的利器,但是特务组织的权力太大,也造成了制度的破坏,给宦官专权横行创造了机会。

    在崇祯年间,厂卫特务们确实也侦查拿获了一些官员贪渎的案件,譬如在崇祯七年就先后有四川安县知县钟士章、巴州知州杨文明、南直隶和州同知邝毓秀、六安州同知路之泰、湖广京山县知县李春华等一批人被查办。

    但糟糕的是,崇祯皇帝也无法阻止厂卫特务们渎职贪腐。

    锦衣卫头目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他每次查获州县官员送礼的单据,便故意向收受双方泄露消息,然后上门索取贿赂。

    东厂同样如此,有某知县向编修胡守恒赠送二十四白银,请他帮忙撰文,胡守恒还没有收下这笔“润格”,东厂特务已经找上门来,要他交出“千金”,方才息事宁人。

    在崇祯整顿吏治、消除**的努力中,特务组织却从中广为渔利。

    官员凡有行贿受贿的行为被缉查发现,便向锦衣卫或东厂贿赂数千金,以求免于刑罚。

    崇祯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未完待续。。)

第0499章 阮大铖

    这一世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学聪明了一些,将太监都放在京畿地区,并不让他们出北直隶,这些人还是可以重用的,这样就将整个京畿地区的大权牢牢的握在掌中,在外地,靠锦衣卫探听消息,靠他新近官员,用他那套新型的考试系统选拔出来的官员来将老的官员们一个一个的替换掉,这就是他的改制的步骤!

    但这也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就是地方官基本都已经是半公开的跟皇权对着的干,谁愿意引颈待戮?在这样的反贪风暴中,即使现在辞官不做,大部分是不甘心的,当官的人将官爵看的比命更重要,但即便是告老还乡,也不会躲过皇帝的追查,没有了官职,反而死的更快!这也是全国都已经不受控制的一个根本原因。

    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的思路就是,不让锦衣卫和东厂直接参与案件,他们只有汇报的权力,要动人,必须皇帝亲自下旨!由军队动人,到了特别重大的行动,或者皇帝的军队都够不着的地方,就像是这次这样,皇帝会亲自出马!

    次日,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深夜,郑芝虎将检荀楼和他的八十多个西厂武装太监平安的送达口岸,没有被发现,这些都是明朝的军队疏于管理,疏于训练,没有任何警觉性造成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感慨着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够再吃国家的资源,养着无数的废物,就是用来吃皇银的!

    扬州大营的提督是阮永康!这人是阮大铖的堂兄,阮大铖在江南可以算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山)人。一说安徽怀宁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阉党,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与马士英狼狈为奸,对东林、复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

    阮大铖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而**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因此“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经过一番内部交易,等到大铖至北京时。**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此时魏忠贤出现了,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但是,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东林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从此大铖与东林决裂。

    魏忠贤当权时,他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他深知自己是东林出身,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时间后,他又归乡里,打算观望形势。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可以看出来这个阮大铖不但在政治上很有野心,也很有手腕,能够在明末政治舞台担当一个重要角色,不是侥幸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魏党事败,他上书指出东林与阉党都“党附宦官”,应该一起罢官!(阮大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其一专劾崔、魏之阉党。其二“以七年合算为言,谓天启四年以后,乱政者忠贤,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乱政者王安,而翼以东林”。但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见机行事”,上了第二本)。然后他上京任光禄卿。

    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知道这个阮大铖是什么货色,杀不动也不会用,结果他名列逆案被罢官,避居安庆、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结成文社。中途他想与复社和东林讲和,因此在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奔走活动时慷慨解囊相助,表示愿意重归东林。东林反对周报答他。因此崇祯一朝终未得仕。不过他举荐以自代的马士英由此登上高位。

    崇祯皇帝朱由检由于是重生的,对这些过往,自然十分的清楚,他也同样知道,不是清楚就可以怎么样的,在面对杨鹤的问题时,他已经体会到,历史还是必须要按照正常的规律,他的改制也不能太过刚愎!相对于现在的官场和读书人的结构,他的那一帮刚刚选拔出来的八千多从九品,就等于是水桶旁边的一杯茶,倒进去就找不到了!他想做什么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拿出更多的耐心!

    这帮西厂武装太监是按照现代化的飞虎队来编队训练的,全部都是三三制!加上头领杨启聪,正好是二十七队,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和高德威和高德猛兄弟是一队!

    总共二十八队三人小组!

    在摸到了扬州大营附近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同样伏在滩头的杨启聪道,“分三队,左右各九个小队!围死了,不让一个人跑出去!尽量不要开枪,你自己带着九个小队,跟着我从正面冲!”

    杨启聪点点头,按照平常训练中皇帝教的手势,一个无声的挥手!底下人看见了杨启聪的手势,一个个抱着冲锋枪,像是猫一般的在地上匍匐前进,几十人一点声音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