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隋-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黑闼公开提出质疑;联盟军民已经遵从命令撤出了黎阳;满载物资的辎重营也全部上了山;就连最后撤出黎阳的王薄都到了汤阴城下;联盟军队已经抢在幽州边军抵达黎阳之前全部安全转移了;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在荡水一线阻击官军?难道掩护清河义军安全撤离黎阳也是联盟必须承担的任务?撤离的事我们已提前告之张金称了;张金称也看到我们撤离了;也知道幽州边军即将杀到黎阳了;但他贪得无厌;不顾危险非要继续劫掠黎阳仓;那他就是找死;怨不得我们;我们完全没有义务为了帮助他撤离而牺牲将士们的性命。
李子雄面无表情;不屑回答。
韩曜不得不再一次向豪帅们阐述联盟为什么要把黎阳拱手送给齐王的原因;为什么在齐王没有拿下黎阳之前;联盟必须阻击陈棱以确保齐王拿到黎阳的原因。
实际上这些原因豪帅们心里都清楚;几天前李子雄在黎阳已经详细解释过一次;但当时李子雄做出于荡水一线设阵阻击幽州边军的目的是掩护联盟军民安全撤出黎阳;而不是在联盟军民已经撤离黎阳后;帮助齐王争取拿下黎阳的时间。为自己卖命;心甘情愿;但为齐王卖命;那就要有利可图了;否则坚决不于。
刘黑闼再度提出质疑;如果说掩护张金称撤退倒可商量;毕竟大家都是义军兄弟;在黎阳战场上合作得也非常愉快;但联盟有什么理由牺牲自己帮助齐王这个敌人?年初三路义军夹击齐郡;若没有齐王这个强大对手的存在;三路义军会被官军打得大败;抱头鼠窜?联盟若在年初的齐郡大战中抢到了一块地盘;何至于放弃蒙山;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北上转战?
刘黑闼当着李子雄的面大骂齐王;实际上连带也把李子雄骂了;而且他这番话深得豪帅们的认同;尤其王薄、郭方预等齐鲁豪帅;如今背井离乡;都是拜齐王所赐;当然对齐王恨之入骨。
李子雄的脸色难看了;眼神阴戾;杀机毕露。
韩曜苦叹;知道刘黑闼这番话的杀伤力太大;即使之前还有个别豪帅愿意遵从李子雄和联盟的命令打一打;但现在给刘黑闼这样一挑唆;也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不出意外的话;今夜豪帅们就要逃之夭夭;明天荡水一线估计连个人影都没了。
韩曜举目望向李子雄;示意他从谏如流吧。这帮豪帅桀骜不驯丨飞扬跋扈;除了李风云没人能压制他们;尤其河北、齐鲁豪帅;刚刚加入联盟不久;对联盟尚无归属感;如果不是因为生存过于艰难;只能联合在一起;且李风云又给他们带来了发展壮大的机会;这些人早就一哄而散了;更不可能抱在一起辗转北上。
李子雄微微颔首;表示接受现实;接下来的事就由韩曜说了算;他不插手了;实际上如果他的决策不利于豪帅们;他想插手也插不进去。
韩曜决策;联盟诸军;连夜撤往林虑山。
同样在这天晚上;在距离荡水几十里外的安阳城中;涿郡副留守、武贲郎将陈棱接到了崔弘升的书信。
这封书信比陈棱先到安阳;可见崔弘升肯定有重要军情相告;所以陈棱稍感惊讶之后;马上就打开了;结果如他所料;这封信的内容只有一个:昨日;齐王帐下大将武贲郎将李善衡率军抵达黎阳;并约请崔弘升联手攻打黎阳。
陈棱出自江淮寒门;以军功崛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卫府高级军官的位置上。他真正“发迹”是在圣主登基之后;圣主在军政两界大力拨擢江左人;陈棱做为来护儿的门生;樊子盖的同乡;理所当然赢得了圣主的信任;步步高升。高升了;权重了;甚至一度负责圣主宿卫;整天待在圣主身边;耳濡目染之下;陈棱也由一个资历深厚的老军;一个纯粹的武人;渐渐向“政客”过度;但时日尚短;再加上出身寒门、武人身份等等诸多客观限制;他对东都政局的理解还远远不能与崔弘升这等豪门权贵相比;不过最起码他有了“自保”之力;不至于在高层博弈中被人“玩死”都不知道。
现在;陈棱就从崔弘升这份短短的书信里读出了许多东西。
崔弘升主动致信;主动告之黎阳军情;表明崔弘升有合作意向。如何合作?齐王是关键。
但是;凡涉及到齐王的;就必然会涉及到皇统之争;而皇统之争是一个死亡战场;诸如像崔弘升这等豪门权贵在这个战场上都连战连败;更不要说他这个寒门出身的武人了;纯属炮灰;进去就是死;所以不论崔弘升致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陈棱都很感激崔弘升“友情”报警。
如果没有这封信;陈棱一口气冲到黎阳;结果看到齐王;他就被动了;怎么办?如果他与齐王一起打黎阳;就会给政敌留下把柄;将来齐王在皇统大战中一败涂地;政敌们会抓住这个“把柄”攻击他;诬陷他支持齐王;他就麻烦了;不死也要脱层皮;反之;如果他以各种借口拒绝与齐王一起打黎阳;他不但得罪了齐王;还给政敌留下了更大的把柄。你奉命剿贼;结果你到了黎阳一箭不发;你什么意思?你支持杨玄感造反?你反对圣主?
陈棱越想越是害怕;突然发现叛军在荡水一线设阵阻击他;迟滞他攻击黎阳的速度;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
。。。
第五百零六章 人神共愤
六月二十;清晨;斥候急报陈棱;荡水两岸的叛军连夜逃亡大山;通往黎阳的大道已畅通无阻。
陈棱苦笑不迭;对河北人愈发警惕。一夜间形势就变了;昨天叛军还在荡水两岸陈兵以待;今天叛军就逃之夭夭了;为什么?这其中有何玄机?河北是崔弘升的“地盘”;这块地盘上风起云涌的背后虽然未必都有崔弘升的身影;但肯定与崔弘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陈棱不得不小心谨慎;即便他是一条“过江龙”;在河北这块陌生之地也只能盘着;低调再低调。
陈棱仔细考虑后;下令;大军缓慢南下;一队斥候上山追查叛军踪迹;一队斥候到黎阳附近打探军情;再派一队斥候到永济渠畔的内黄城一带“盯住”崔弘升的军队。
上午;幽州军抵达姜里城;因荡水津口遭叛军破坏;要重架浮桥;大军暂停脚步。
午时;崔弘升再遣信使而来。昨日齐王抵达黎阳城下;挥军攻击;并于黄昏时分收复黎阳仓;但未能攻陷黎阳城。彭城留守、左骁卫将军董纯亦率徐州军团进驻大河对岸的白马城;可随时支援齐王。另据来自河内的消息;杨玄感于六月十四兵临东都城下;誓师上春门;于六月十五开始攻打太阳门;围攻皇城。皇城内的中央诸府;宫城内的皇后嫔妃;还有众多贵族官僚;已撤至河阳;并建尚书行省;以维持中央的正常运转。越王杨侗誓死不退;要与东都共存亡;目前正指挥卫戍军死守东都。东都留守樊子盖已请求西京出兵支援;至于西京是否出兵;何时出兵;目前一无所知。荥阳已遭到叛军的攻击;虎牢已失陷;估计通济渠也已断绝;至于郇王杨庆是否还在坚守荥阳;目前也一无所知
陈棱再一次感激崔弘升。在讯息获取上;他这个江左籍的卫府高级军官远远比不上博陵崔氏这等底蕴深厚的超级豪门;而豪门世家之所以能在危难时刻或者命运转折关头;屡屡做出正确决策;正是得益于讯息的获取。陈棱本来对东都局势、黎阳局势乃至南北大运河的局势知之甚少;所以他只能把黎阳做为南下平叛的第一目标;以打通永济渠为首要任务;其他的就走一步看一步了;但现在他知道了;不要说东都战场他不能轻易涉足;就连黎阳都是这场风暴的关键所在;他同样不能冒冒失失地冲上去。
当然了;崔弘升并不是他的政治盟友;此刻之所以告诉他这些讯息;无非是想让陈棱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这个决策不但有利于陈棱自己;有利于他崔弘升;亦有利于推动这场风暴向圣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从崔弘升告之的讯息中可以看到;东都这个政治中心目前只剩下了象征价值;其“核心内容”包括皇城内的中央诸府、宫城内的皇后嫔妃以及文武百官都已转移至安全地方;如此一来;东都即便失陷了;中央还在;政治中枢也还在继续运转;损失已经有所控制;风暴结束后大不了在废墟上办公或者于脆再迁回西京而已;如此一来圣主和中枢在政治上就赢得了一定的主动;在军事可以放开手来打;把东都打成废墟都能接受。也就是说;这场风暴如何结束其实不在于战场上的胜负;而在于利益上的博弈;所以现在东都局势无论怎么恶化都在允许范围内;只待各大贵族集团达成了政治妥协;开始收官之战了;各地救援军队也云集而至了;接下来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一战而定。
虎牢失陷;荥阳也就岌岌可危;通济渠肯定要断绝;这样就算收复了黎阳;重新打通了永济渠;也没办法把江左的物资运到辽东战场;所以二次东征肯定不能继续了;二次东征结束了。既然二次东征结束了;圣主和远征军即将或正在返回;那还有必要急吼吼冲到黎阳;与齐王争夺功劳吗?当然没必要了。
风暴爆发前;齐王远在齐郡;风暴爆发后;齐王风驰电挚一般呼啸西进;竟然抢在崔弘升的前面杀到了黎阳;而且之前还在东郡击败了白发贼;解了白马被困之危;由此可见其速度之快;准备之充足。齐王为何准备得如此充足?齐王西进平叛的速度为何如此之快?做为一个深陷皇统之争中的亲王;在如此敏感时期;做出如此敏感之举动;其动机就复杂了;就不能不让人以最大恶意去揣测齐王的真实意图。
崔弘升的选择是静观其变;而静观其变的背后则是利用黎阳“困”住齐王;断绝齐王进京之路。陈棱的选择也是如此;他只能静观其变。
这就是崔弘升两次主动致信陈棱并告之众多讯息的原因所在;崔弘升需要陈棱的“默契”;一旦陈棱“冒失”了;改变了黎阳局势;崔弘升就被动了;就会被卷进更大的政治漩涡。
陈棱下令;考虑到进入黎阳后有一场艰苦战斗;需要将士们有充沛的体能;所以决定在姜里城休整一天;让连日行军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好好休息一下。
又派遣信使赶赴内黄拜见河北讨捕大使崔弘升;相约联手剿贼;共击黎阳。实际上就是告诉崔弘升;他愿意与其“默契”配合。
又急书河阳;告之尚书行省;幽州援军已进入汲郡;即将杀至黎阳城下;请中央给予指示。言下之意;齐王正在攻打黎阳;我要不要上去支援?如果你中央命令我去支援;那我就名正言顺了;不会落人口实、授人以柄了。
陈棱在汲郡边境停下了飞奔的脚步;而崔弘升看到联盟军队突然撤离;无贼可剿了;于是命令麾下将士“全力”疏浚渠道;确保渠道畅通;也是止步不前。
齐王继续攻打黎阳城;声势很大;打得有声有色。
河内郡主薄唐炜和武牙郎将高毗重兵驻防临清关和延津关;密切关注黎阳动静;得知齐王已渡河赶至黎阳城下后;遂急报河阳。
六月二十;西京留守卫文升率军赶至华阴;不声不响地派出亲信手下;把老越国公杨素的坟墓挖开了;把杨素的尸骨一把火烧了。
此事一经传开;贵族官僚无不哗然;把卫文升骂得狗血淋头。掘人墓;焚人尸骨;本就是天怒人怨的事情;即便有血海深仇;这种事也不能做;人神共愤啊。如果人人都这么做;那这个世界还有礼法伦常吗?
卫文升在西京血腥杀人;已经犯了众怒了;结果他犹嫌不足;到了华阴又掘了杨玄感的祖坟;焚烧了杨素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