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承认我当时十分惊奇——我没想到那么盛气凌人的德…罗什福德竟然会发善心,更加没有想到这么和善的人竟然会和他混迹在一起。
希望上帝能够原谅我因为初次见面而对他产生的偏见。
在这个和善的老兵说了自己的经历之后,作为回报,也许还作为发泄,我也跟他说了我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并且含蓄地透露了自己企盼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他和蔼地听了我的倾诉,然后告诉我,他理解我的痛苦,但是建议我最好在这里合作一点,先为赵进的作坊工作,然后再想办法找机会出去。
“可是我是个教士啊?我来中国是为了传教的,而不是默默无闻地呆在这里当个工匠,我对机械也不是很在行……”我满怀痛苦地回答。
“在这里您最好放下教士的尊严吧,没人会在意这个的。您最好是想想办法怎样做好分配给您的工作,只有这样您才能够让我们的雇主认可您的价值,毕竟他现在只认大炮不认上帝。”他就是这样回答我的。
他的回答让我愕然。而后,我仔细思考了他的话,
某种意义上他说得也对,像赵进那样的人肯定是绝对的功利主义者,他不会轻易相信我们的传教,只有先让他得到确切的成果,他才会相信和接受主的荣光。
然后,在他的建议之下,我换下了我的厚重的教士袍,穿上了一件这里的工匠们常穿的短褂。
这种短褂式样十分奇怪,看上去为了方便工作而特别设计的,没有袖子,前胸背后各自都有一些标志,代表在哪个部分的作坊、负责那一道工序。
我得到的短褂是红色的,而这里的工匠们普遍穿着的是红色的短褂,看样子这就代表我正式成为了这里的工匠。顺带一提,他穿着的是绿色短褂,而他的主要助手——那些高级工匠和学徒们穿着的是蓝色的短褂。
换上了这件短褂之后,我感觉作坊里面没有那么闷热了,然后我在他的带领下先在这个大型作坊里面巡视了一番。
这个作坊很大,是制作炮管的,工匠们在各处或站立或穿行,没有一个人顾得上看我们。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先帮助赵进的人铸造大炮,所以我就仔细地看着这些工匠们工作。
从那个显得有些奇奇怪怪的炉子里,铸铜被融化成铜浆,然后先将泥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最后这些金属的浆液被灌注到了模当中。等到模浇注完成之后,它会慢慢地冷却成型,工匠们即刻按次序剥去模,逐渐露出了光滑的炮身,经过最后的冷却,就变成了炮管,然后再经过工匠精心的洗刷,最后作为产品被训练有素的工匠们拖走了。
所有的工作都是那样井然有序,看上去让人感觉就像是整个工厂在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一样。
“先生,您怎么看呢?”
带着一点老兵的自鸣得意,他很和气地问我。
看得出来他很像得到我对他业绩的称赞,所以我告诉他我觉得这里的铸炮节奏很快,看得出来工人都十分熟练而且认真,这里是一个十分高效的火炮工厂,至少我在明帝国还从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火炮工厂。
“何止明国!”他摇了摇头,“我敢说现在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工厂之一,只是规模上还比西班牙国王的那些小一点而已。”
为了礼貌起见,我没有反驳他的话,然而他已经看出了我内中当中的保留。
也许是因为那种军人的自尊心的缘故,他突然变得十分严肃了起来。
“先生,请不要怀疑我的话,我在西班牙军队服役过,在意大利和尼德兰都战斗过,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比您更有权力发言!”
然后,他以那种豪迈的态度挥了挥手,几个在他身边、显然像是学徒的工匠围了过来,然后他们一起将我带出了工厂。
我以为他会因为我的不敬而惩罚我的,然而很快我发现我又错了。他只是将我带到了我们刚才经过的一片大空地里面。
接着,他带着我来到了空地的中央地带,然后走到一片枯草丛之前,奇怪的是,这几片草丛上面竟然蒙着灰黄色的布。
接着,他做了一个手势,一个学徒工匠走了上去,将这几块布都剥了开去。
这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竟然还摆放着许多大炮。
这些大炮各式各样,口径从大到小都有,而且有些看得出来是外购的产品,甚至我在仔细观察之后,还发现我之前从澳门带过来的那几门大炮都被摆放在这里。
看到我们进献给明国皇帝的珍贵大炮,竟然被这样毫不吝惜地被这些人摆在这里,我突然感到了有些默然的心痛。
同时我也明白了,原来,刚才我见到的那么大的空地,除了隔开各处作坊之外,应该还有用作实验产地的作用吧。
然后,这些学徒们从草丛当中,将几门大炮推了出来。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更加让我惊奇的地方——这些大炮的炮架,和我之前见过的炮架,不管是欧洲的还是亚洲的,都要完全不同。
“您看到了吧?这是多好的东西啊!”带着一种炫耀自夸的神气,这位老兵指着这几门大炮向我喊了起来,“简直比我当年在欧洲战场上见到的还好了!”
征得了他的同意之后,我走到了这些炮的前面,然后仔细地看了起来。
我最先看的是一门炮,固定在炮架上,炮管较短(不过比臼炮要长一点)、口径比较大,看得出来是一种可以发射榴弹的野炮。这种炮被装在两轮炮车上,可以以12度到30度的射角使用炮弹进行射击,我伸出手来抚摸起青绿色的炮身来,发现它十分光滑,显然被保养得十分良好,好像甚至可以直接拉到战场去似的。
在仔细的观察当中,我得出了结论——这门大炮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维护水平,都是欧洲领先的程度,这位老兵并没有夸大其词。比起它来,我进献给明国朝廷的礼物只不过是一种残次品而已。
更加使我感到有兴趣的是这门大炮所使用的炮架和炮车。
这是一种木制的炮车,用的是细密厚重的木材,木制的轮子看上去有些发黑,轮轴很高,几乎和大炮等身。而在炮车中间,有一个活动的木制炮架,大炮被用铁链拴在了炮车中间的固定支架当中,然后可以随着炮架的移动而移动。
这种炮车虽然看上去样子有些奇怪,但是实践证明是非常理想的设计——它的构造十分精巧,炮架和炮车之间可以自由活动,而且依托这种炮车,哪怕是笨重的铜炮,也可以在几个炮兵的操作下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及时抵达需要它的战场。
这种跑车,比我在欧洲看到过的还要更加精密先进一些。
结果,我的手从炮身移动到了支架上,然后仔细地审视起炮车来。
***********
安静孤单的周末,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第1099章 汤若望的信(8)
在支架上,我发现了用以确定射角和射程的标尺,精细的刻度刻在其中,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在我的印象当中,明国人对数学的应用是十分不足的,尤其是在军事当中。他们的工匠因为身处于奴隶状态而不愿意认真做事,而身负有指挥任务的文官几乎完全不懂得军事,就算是那些需要拼死作战的军官,也对数学在军事上的运营机会一无所知,几乎整个作战思想和指导原则还停留在罗马时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国才会在军事上变得日趋孱弱,以至于屡屡败给蛮族。就连他们从葡萄牙人手里购买的先进大炮,也因为无法熟练操作而极大地削减了威力,以至于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来。
而这门炮上面的标尺,则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在明国当中还是有一些人将欧洲流行的数学工具应用在了战争当中。依托炮架上的瞄准具设定高低与方向划分及距离时,只需将炮身指针和标尺指针相吻合,炮身即可到达射击方位,这样的话,只需要受过一定的训练,一个炮兵就能够发挥出出炮弹的全部威力。
仔细审视了之后,我离开了这门大炮,然后走到了其他的大炮旁边也看了起来,发现他们同样制作精良而且维护良好。
不仅如此,我发现这些大炮的炮身与口径比例搭配十分合理,同欧洲一样,完全以作战的实际效用为标准来设计的,这同明国某些高官追求大炮越大越好构成了鲜明的反例。
看到这些大炮,我丝毫不怀疑赵进势力未来的光明前景了。
“怎么样,您看到了吧?”老兵仍旧以那种炫耀似的的表情看着我,“我就说过,看到这些大炮,您一定会大吃一惊的……现在您确认了吧?我没有说大话,从技术上来看,我可以断言,我的雇主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领先的火炮工厂!”
我低垂下了头,默认了他的说法。
突然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在一群欧洲人的帮助下,赵进如今已经拥有了和欧洲一样制作精良的武器,以后甚至会拥有更多,那么在未来他会不会用这些武力反而来威胁到欧洲人呢?
这个想法虽然看上去很奇怪,但是自从冒出来之后就一直在我的脑海当中盘桓不去。
也许,传播主的荣光之外,尽量消弭赵进和欧洲之间的冲突,也是上帝赋予我的使命之一吧?我突然又这么想。
就在我们还在谈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群人向我们这里走了过来。
这群人穿着整齐划一的土黄色的棉布衣服,列着同样十分整齐的队伍,他们的面孔也十分严肃,看上去有些像是士兵。
“哦,都到了这个时间了啊!”正在我还在疑惑的时候,旁边的老兵喊了出来。
然后他告诉我,现在已经是炮兵们训练的时候了。
而这些大炮今天就是特地从库房当中拿出来准备试射的。
我无从揣度这里的炮兵的素质和训练水平,因为我很快就被这些面孔严肃的士兵用彬彬有礼、但是却不容置疑的态度赶跑了。
不过,从我离开之后那有节奏的轰鸣声来看,这里的炮兵无疑已经相当熟练地掌握了他们应该掌握的战斗技巧了。
伴随着这不停传过来的隆隆炮声,我不由得回忆起了我从进入赵进集团的势力范围以来所经历的一切。
被管理严密的乡村,到处林立的作坊,精心布置和维护的商业网络,训练严苛一丝不苟的士兵……以及最后在这里看到的庞大而井井有条的枪炮工厂。
这一切,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本对明国的认知。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人员素质上面,还是在装备水平上面,赵进所拥有的实力都超出了明国朝廷,仅仅是规模小于朝廷而已,而根据我从欧洲得出的经验来看,精锐的士兵能够战胜几倍于它的敌人——所以,我甚至开始觉得赵进是明国朝廷即使拿出全部力量也已经无法消灭的庞然大物了。
同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这个看似庞大的大明朝廷,会不会在不久之后面临最为可怕的命运呢?
这绝对不是我的胡思乱想。
在大明的东北地方,据说有一群曾经在明帝国统治下的蛮族,已经发动了暴乱,占据了一大片原属于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