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随着意外的频繁出现,尹钺和林忠孝竭力抵制曹从龙的拉拢,使得义乌、浦江两县的文官和驻军尽皆选择了反抗,而曹从龙计划中的用兵方向便在玉山镇,刘成也干脆以着保卫粮道安全为由拒绝了前往府城的邀请。若是再算上永康县的乱局,原本的一个提督外加抚标五营的大军现在在府城的就仅仅只有这不满编的中、左、右三个营了,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余人罢了。其中罗城岩众将的麾下有两个营的编制,而杨灿的那个营更是多由原驻军组成,周钦贵等人说话的力度自然要更重一些。
好容易安抚住了麾下势力最大的一伙儿军头,曹从龙却发现这都折腾半天了,他竟然还是没有得到一个胜算比较高的答案。于是乎,他只得示意坐在位置上半天没有言语的吕文龙,想要听听这个已经彻底和他绑在一起的亲信有什么想法。
看到了曹从龙的示意,思量了半天的吕文龙咬了咬牙,随即便起身说道:“抚军,各位大帅,依下官之见,不如还是赶在陈文那逆贼围城之前挥师进攻台州吧。”
此言一出,周钦贵不由得面带得色,而杨灿则直指吕文龙痛斥其为未战先逃的懦夫,丝毫不给这个文官和他的同僚们留任何面子。
说到怯战,在吕文龙的内心中并非没有,毕竟他是大兰山明军的老人,亲眼看着陈文是如何在这两年浙江明军极端不利的局势中崛起的。
这短短两年的时间,倒在这个武将面前的虽说还没有什么非常知名的战将,那支由大兰山明军第六个战兵营——南塘营扩编起来的大军也未曾击败过“所向无敌”的八旗军,但是若论练兵和用兵这两件事,他却从未见过有能够和陈文比拟的明军武将存在,无论是鲁监国初立时的那些大帅,还是大兰山明军的众将。如果说谁更加有机会和资格与满清的八旗军决一死战,那么根本无须作第二人想!
但是随着陈文的崛起,四明山、天台山众将几近全灭,王翊、王江两任监军文官先后遭遇不测,包括新昌伯俞国望在内的其他人可以被蒙蔽,但是他吕文龙却不会,极其仇视陈文的他绝不可能与之妥协。
“杨副将,请阁下听清楚了,本官说的挥师进攻台州,并非是逃到什么地方避其锋芒!”
听到这话,不光是杨灿,便是曹从龙和周钦贵等人也皆是一愣。吕文龙与周钦贵所言在大体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在细节和实际操作上却截然不同,意义则更是天差地别。
只不过……
“打出旗号进军台州,难道这样陈文就不会追击了吗?”
谁也不能保证这一点,即便是问出此言的曹从龙一样不行,但是这个办法却是唯一能够让在座众人都能够接受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将来可言。
然而问题却回到了原点,玉山镇确实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军需,但是两军交锋却是要比拼双方军队的硬实力的,他们麾下的这支军队在兵力上或许要超过台州绿营,但是台州府的地面上可并非只有台州绿营存在,台州的水师同样可以在水网纵横的台州府驱驰,以抚标营现在的战斗力想要战而胜之却绝非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争论了半天却还是没有争出个结果,于是在何德成的提议下曹从龙还是决定先暗地里进行准备工作,同时也需要看看平叛军的成色再作打算。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便可以得出个分晓。
………………
曹从龙等人在巡抚衙门商议的同时,陈文亲率的平叛军也已经赶到了预定的登船点——白沙溪与东阳江交汇的河口。
虽然主力部队没有进行什么激烈的战斗,但是连续两天的急行军,吃饭拉屎皆要在行进中解决,对于常年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从来都在保存战斗力的前提下缓缓而行的金华明军而言确实是一次突破自我的全新尝试。
所幸,长久以来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将士们的体魄和胆量,更加强化了他们的意志。尤其是那些家眷被关押起来的军官们,更是恨不得飞回金华府城将那些只会在背后捅刀子的卑鄙小人杀个干净,自然就更没心思去考虑其他了。
用于渡过东阳江的船只已经停靠在白沙溪的岸边,此番金华镇水营由于清军在衢州的存在只能出动一支分遣队来配合陈文,不过水营自组建以来仅仅经历过两次“战斗”,去年在佛堂镇包围仓储,以及这一次的抢劫渡船,这个海盗世家出身的前亲兵表现得都还不错,倒是让陈文感到了些许安慰。只是日后面对诸如钱塘水师这样的浙江清军水师精锐时能有几分成算,却还犹未可知。
勉励了杨开及其麾下的那支水营分遣队的船长和水手们几句,来自于镇直属营的平叛军也开始在陈国宝的安排下分批登船渡江。
踏上了杨开的坐舰,陈文遥望着依旧笼罩于黑暗之中的金华府城的方向,嘴角撇过了一丝冰冷的笑意。
“曹从龙,你死定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酝酿
到了第二天,金华明军并没有如曹从龙等人所料想的那般兵临城下,但是明军的处于绝对优势的骑兵却开始驱逐金华府城以西和以北的抚标营哨探,若是再算上开始游弋于东阳江上的那支小规模的水营分遣队的话,整个府城只有东面暂且还能称之为是安全的。
围三缺一,这是攻城时最为正常的伎俩,留下一条退路为的便是防止守军拼死抵抗,可是留下的缺口往往却并非是真正安全的所在,在那里经常会有伏兵等待着那些逃出城的丧家之犬的出现。
到了下午的时候,西城墙出现了一个顶盔束甲的武将在大队骑兵的护卫下观测城防,一度引起了一阵惊诧。只是待那个见过陈文的守将亲眼看过后,才知道城外的那个明军武将并非是陈文,而是陈文的一个部将,曾在大兰山明军左右营指挥刘翼明麾下的现任参将陈国宝,倒是让守军们虚惊了一场。
只是随着城门的紧闭,以及抚标各营和参与叛乱的文官们的心弦纷纷紧绷起来,陈文回师平叛的消息也如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府城,顺带着如投石入水般激起了一片窃窃私语之声,其中更是不乏岳爷爷带着背嵬军回来清君侧诛秦桧的意淫段子。
对于这些,曹从龙并非不知,此前还抱着只要迎鲁监国登岸便可以洗刷冤屈的心态,到了现在则根本连去想的时间都已经没有了,有限的精力全部用在了让城内各衙门的文官们组织民夫,制造守具,勒令麾下众将严守城防、管束士卒之类的事情上面。
一天下来,城外的金华明军也确确实实的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城的企图,只是陈国宝出现在西城墙外的事情,曹从龙和麾下众将在研究了一番后也觉得那里定是陈文的进攻方向,所以在西城墙那一侧也加大了守御的兵力。
就这样,城外的金华明军没有攻城,城内的抚标营也没有敢出城找不自在,一天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去了。整整一夜的时间,除了曹从龙亲自到西城墙****外,只有东北方向的一段城墙在二更时火把熄灭了片刻,随即又被重新点燃,其他和平日里几乎没什么区别。
永历六年六月初九,经过了一天的休整和准备,一大早金华明军的平叛部队便出现在了位于金华府城西南的通远门外。
发现明军轻骑出现在远方,负责西城的守军便连忙向上禀报,直到明军在城下完成了列阵,开始在阵后继续做着准备工作的时候消息也传到了巡抚衙门。
陈文回师的消息使得曹从龙的压力倍增,前天晚上便是辗转反侧了一夜,到了报晓的声音传来才刚刚睡着,而昨天则更是如此,甚至是直到了天色大亮的时候他才勉强睡下。
补了不到一个时辰的觉,他便再也睡不着了,只得爬起来去检查城防和撤离的准备工作,到了现在才刚想起来吃些东西。可是也就在这时,平叛军抵近城下的消息却传了过来,而且紧接着还传来了陈文邀请曹从龙到西城墙一会的消息。
陈文的威胁实在太大,顾不得已经送到了嘴边的饭食,曹从龙连忙带着从人自巡抚衙门出发,赶往通远门,总要弄清楚陈文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浙江巡抚衙门的所在地酒坊巷位于金华府原本的子城之内,处于整个金华府城的西南方向,距离城东的东市已经不甚远了。金华府城东西长,南北短,曹从龙等人乘着马车自巡抚衙门而出,沿着大道一路向西,直到城西的西市才转而向南。
金华府城地处要冲,原本乃是繁华之所,城中多有市易之处,如县市、东市、西市、南市、北关市、溪下街市等皆是商贾云集之地,若非数年前的那次大屠杀以及后来马进宝的横征暴敛,金华府城的人口在锐减后无法实现恢复的话,曹从龙一行想要快速的从这里通过那里纯粹是在做梦。
只是看到了那些护卫的兵丁,西市里零零散散的几个还在街上摆摊小贩们则连忙收拾营生的家伙儿,有限还开门营业的店铺也纷纷关门打烊,就连那些急急忙忙赶来想要再多买些必需品以应对围城的百姓们也纷纷躲进巷子里,比赶上了城管出动还要反应剧烈。
眼下驻扎在城内的军队并非还是那支以军纪严明著称的金华明军,而是曹从龙在发现兵员招募困难后派遣抚标营到乡下强征而来的夫子,其中还很有不少是各县大牢中的囚犯。
那些囚犯本就多是各县的无赖子,前不久明军出征为稳定地方各县的衙役们齐出将县城及其周边清扫了一遍,而后这些本来只是关些日子等到大战结束便可以得到释放的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便被曹从龙大笔一挥,和其他罪犯一起直接来了个充军,倒也把抚标营的兵员补充了不少。可是这些人原本就是市井中的欺压良善之辈,佐以那些罪犯,再披上这身军服后就更是无所忌讳,甚至连被强征来的夫子也颇有些跟着学坏的。
短短的一个月,抚标营的名声在金华府城已经算是烂大街了,那些兵丁训练时不见卖多大的气力,等到训练一结束便在城里以欺辱百姓为乐,调戏民女、醉酒闹事、殴打行人、勒索客商坐贾之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就连一些抚标营的军官也在明里暗里的参与其中。
对于这些事情,曹从龙并非不知,只是严肃军纪之事他却是做不出来的,其主要原因则是因为他还需要这些士卒前去进攻台州,而且这些士卒本身就是强征而来的,自然不好太过于严苛,以免激起兵变和逃亡。
曹从龙的车驾很快便通过了西市的地段,眼看着那些护卫消失在视线之中,躲在小巷子里面的百姓和小贩们才陆陆续续的走出来将未完成的事情做完,随后便赶忙向家中走去,只是偶尔会从角落中传出一些“临海伯已经回来了,这些狗腿子没几天蹦跶了”之类的只言片语。(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爆发
通过了西市的地段,在临近的一条大街向西一拐,不远处便是通远门。
通远门位于金华府城西南,曹从龙在得知陈文选择于此地露面时便是心中一惊,因为几年前清军便是在那附近轰塌了城墙才杀入城的,而这些年下来无论是满清,还是大明,对于左近的那段受损严重的城墙在修缮之事上都显得有些三心二意。而等到曹从龙来到此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