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283章

新宋英烈-第283章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甑慕ㄖ游橹螅┰酵哦幼钪栈故茄≡窳说背醭薪ā傲乖啊钡哪羌讣医ㄖ莹D―此次这几家建筑队依然采取了组团竞争的方式,在实力上自然占据了一定优势。再加上穿越团队曾经与其有过合作,对其根底比较了解,知道这些人干活认真、工程质量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嘴比较严,为团队干完活后,出去不会到处乱说乱讲――这从周遭百姓一直把“凉园”当成一座有钱人的避暑别院,而非避难的堡砦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

    这次建设新营区,穿越团队对外的说法与上次类似,依然是一座避暑的别院,只不过是面积比上次的更大,以便能够容纳更多人罢了。当然,这些只是对外掩人耳目的。只要是看过杨新那张规划图的人,绝不会把这座占地如此庞大、防护如此完备、房屋如此众多的堡垒式建筑当成是一座有钱人家避暑的宅子。

    不过,看得出归看得出,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依然担任工匠头目之一的那位罗师傅再没有像上次那样说“这座建筑不像是别院,而是坚固、完善的堡砦”之类的“胡话”。他在看到穿越团队提供的图纸后,与上次帮他解了围的何师傅等人一边不停称赞负责画图纸的杨新手艺高超,一边顺着与他们谈合作事宜的谢天、尤远、杨新等人的意思,指着图纸连声说这样的别院建成之后,诸位员外住进去一定会非常舒适,过夏天就像过chun秋天一样,却完全不顾这座几乎抵得上半个良乡城的所谓“别院”那高高的围墙、众多的望楼,以及位于四座大门门口外的那几处他们叫不上名字,形状奇特类似堡垒式的建筑。

    与上次的情况类似,在与罗、何等人的谈判过程中,杨新再次代表穿越团队向工匠们提出了严格的建筑规范和工程质量要求,其中的某些指标甚至超过了当初“凉园”的标准――“翔龙堡”在地利方面逊于“凉园”,自然要建得更加坚固、更加完善才行。

    对于杨新提出的标准,以罗、何二人为首的工匠经过商议,觉得虽然比较苛刻,但还在大家的能力范围之内,也就答应了下来,只是提出了依此标准建造,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将会比较大。预计整个工程做下来,大概需要一年左右,耗费的银钱在四万贯左右。

    对于穿越团队来说,多花些钱倒是无所谓,有玻璃及私盐两顶产业支撑,团队的财政还是很宽裕的。不过,对于对方提出的工期要一年时间就有些不满意了。因为根据军事部的计划,“飞龙军”第二阶段扩军必须要在一年之内完成,以便在应历九年,也就是后周显德六年上半年的幽州之战中发挥作用。这还是按照大家所了解的前世历史记载来推断的,天知道在这个时空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幽州之战拖后了还好说,万一要是提前了,到时候“飞龙军”因为营区的问题扩军没完成,那岂不是要耽误大事了。

    因此,在罗、何等人提出工期要一年后,杨新第一个提出异议,他说道:“诸位师傅,吾等建设这座园子是有大用的。如果建筑工期长达一年,那么对吾等的影响将会极大。还望诸位师傅再想想办法,争取能将工期缩短到半年左右为好。”

    “不错,不错,还望各位师傅多出些力。只要能缩短工期,多花些银钱也是没关系的。”谢天在旁边补充道。

    听了杨、谢二人的要求,罗、何等人均面露难sè。他们这些人自然希望能拿下这项庞大工程,但对方的要求实在有些高,以众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面对这些在良乡县内算得上说一不二,在幽州城里也说得上话的“地头蛇”,这些工匠们也不敢像接其他工程那样,先满口应承,到时候完不了工再找借口拖延――如果那样做的话,估计他们不但再也休想干建筑这一行,只怕连脖子上吃饭的家什都要丢了。

    眼见几位工匠面sè为难,对于自己的要求没有回应,杨新便有些不耐烦的问道:“诸位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不要如此吞吞吐吐的。”

    又犹豫了片刻,还是那位罗师傅开了口,他向杨新、谢天一抱拳,斟酌着说道:“杨爷息怒。不是小人不想应承,实是杨爷刚才提出的工期太短,小人们根本做不到,自然不敢答应杨爷。”

    “怎么会做不到?”杨新不满道,“这座园子虽然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但主要集中在围墙和望楼、棱堡等重点部位,对于里面的房屋要求并不比普通民宅高多少。诸位手下有数百工匠,再多雇用些干力气活的短工,半年之内完成并不是不可能的,怎么说根本做不到呢。”

    说到这里,杨新顿了顿,冷冷的继续说道:“诸位不要以为这工程只有你们能做,幽都府范围内会盖房的人不止你们这一家。如果你们不愿接,爷便去找别家来做。爷就不信,肯花钱还有办不成的事。”

    听杨新这么说,这位罗师傅虽然有些担心丢掉这么一桩好买卖,但作为一名手艺人,他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对于杨新对自己实力的不信任很有意见。因此他并没有对杨新唯唯诺诺,而是再次抱拳解释道:“杨爷且听小人解释。杨爷刚才说的不错,小人及几位同行手下确实管着数百修造工匠,而且在农闲的时候也确实可以雇到大量的青壮当短工,做一些挖地基、运材料的粗重活计。但诸位爷要建的这座园子不光是只建一圈院墙,里面还要建造数百间房屋,大门外还要建杨爷刚才所说的那个叫‘棱堡’的繁复建筑。这些都是要由熟练工匠一砖一瓦修砌出来,不是想快就能快的。小人所说的一年工期已经是按照工匠们ri夜赶工计算得出的时间,真的没办法再短了。

    如果杨爷不相信小人所说,大可去找其他工匠询问。若有人承诺能够做到,并真在规定的时限内盖起了这园子,那小人甘愿就此回乡下种田,再也不干这建屋修桥的营生。”

    见这位罗师傅说出这等“退出建筑业”的重话来,杨新原本烦躁的心情也略微平静了一些,他下意识的接了一句:“既然用砖盖房比较慢,那你们完全可以用钢筋水泥来盖嘛。那样既快又结实,何乐而不为呢?”

    “钢筋水泥是何物?”罗师傅以及其他几位工匠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对方这一问,杨新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钢筋水泥这东西哪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能知道的。不过话已经说出去了,再往回收也不赶趟了。于是,杨新只得为这几位工匠解释了一下什么是钢筋水泥,用这些东西怎么样盖房子――当然水泥的来由则毫无意外的被他推到了海外商人带来的秘方之上。

    尽管还没有见到杨新所说的这所谓钢筋水泥究竟长得什么样,但多年的建造经验使这几位工匠立即就捕捉到了用这两样东西盖房子的好处。结实不结实还要见到实物才能下定论,但建造速度快却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真有这位杨爷所说的这两种东西,那么在半年之内完成这座大园子的建造还是可能的。

    于是,那位罗师傅便试探着说道:“若这钢筋水泥真如方才杨爷所说那般神效的话,那在半年之内将园子建起来确实不是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是,正如杨爷方才所说,这钢筋水泥乃是海外传进来的秘方,似小人等这般普通匠人自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对于该当如何使用它们更是一无所知。而且,小人说句不谦虚的话,只怕可着良乡城乃至整个南京道,也没有一个修造工匠知道这东西。

    所以,小人这里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杨爷能让小人等见见这两种东西,并教小人等如何使用。小人等也好现学现用,用它们来为诸位爷建造这园子,免得误了工期影响诸位爷办大事。”

    虽然对于杨新以及参与谈判的谢天、尤远等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能按时完工,至于钢筋水泥,特别是水泥的保密工作并不在他们首要考虑范围之内。但穿越团队有穿越团队的规矩,这种向外人展示团队技术,并教其使用方法的事情并不是他们三人能做得了主的。因此,杨新便向几名工匠说明了自家规矩。几名工匠对此自然非常理解,表示手艺不外传是常理,杨爷要向主事的兄长请示也是应当,众人回去等消息就是。

    见几位工匠都很好说话,杨新也就不再耽搁。他告诉几位工匠不必离开,只需在这里稍候,自己很快就会回来继续谈,然后便出门去向委员会请示。

    由于与几位工匠的谈判就在“清园”中进行,所以杨新很快就与王崤峻、张维信达成了共识,并通过电台得到了李俊武的同意,决定允许几名工匠头目接触钢筋水泥,并教授他们使用方法。但前提是这些技艺只限于几名工匠头目知道,其他工匠不得了解。

    对于杨新代表穿越团队提出的要求,几名工匠头目自然满口答应。他们几人表示,漫说杨新这边有这个要求,就是没有这个要求,这种类似“一招鲜”的技艺他们也不会告诉别人,毕竟“手艺不外传”的规矩他们还是很看重的。

    随着双方就各种问题达成共识,“翔龙堡”的建设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准备,并于应历七年yin历八月初一正式开工,挖下第一铲土。

第三章 羽翼渐丰(一)() 
随着“翔龙堡”开始动工兴建,军事部对“飞龙军”的扩军工作也就没了任何顾虑,继续按照当初制定的计划一步步的进行实施。团队中与扩军有关的部门自然是将所有jing力都放在为扩军服务方面,而像商贸部这类与扩军没有非常直接关系的部门,其工作依然维持着原有的轨迹。

    不过,一直按照自己的进程按部就班运行的商贸部的工作在应历七年yin历八月十五之后便不得不有所变化。因为就在八月十五过后的第二天,yin历八月十六,“清园”收到了一封来自幽州“燕园”的电报。在电报中,商贸部主管、团队餐饮娱乐产业的负责人范吾成向委员会报告了一个消息――之前一直与团队有合作关系的“飞燕堂”幽州分堂副堂主柳云燕现在已经升任该分堂堂主,并有意与团队加大合作力度,希望团队这边能派人前往幽州进行商谈。

    柳云燕虽然并未向穿越众们透露过自己及其背后的“飞燕堂”的真实底细,但通过这两年的合作与接触,穿越团队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多少打听到一些信息,知道“飞燕堂”是一个来自后周的秘密组织,其背后的控制者在后周朝廷有很深的背景和很大的势力。而其来幽州的目的就是以刺探各种情报为主,联络幽州地方势力为辅。所以,在与其合作过程中,穿越团队采取的是一种谨慎合作、小心提防的态度――既与对方保持必要的联系,并从双方的合作中取得自己需要的好处。又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对方遭到辽国官府关注时牵连到自己。因此,对于这样一封电报,委员会自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由于范吾成发来的电报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向委员会转述了柳云燕的请求,既未详细说明对方所提加大双方合作力度的具体方案是什么,也未说明柳云燕此番升任幽州分堂堂主的相关经过,以及之前那位废物堂主张能的去向问题。因此,在收到电报后,委员会一方面复电让范吾成亲自来一趟“清园”,向委员会详细报告一下此事的情况,另一方面则立即派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