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宏图-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又如何能不兴奋,相比于之前的热情与看热闹的心态,这会他们的心态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一种那热情变成了兴奋,激动,以至于就连江岛二郎这样的小商贩,也激动的把船上的苹果送到船上,当水手们给他钱的时候,江岛二郎却涨红着脸,用力摆手说道。
“你们的……真正的武士!”
一边说,江岛二郎一边鞠躬道。
“我的苹果,武士不要钱!”
水果,各种糕点,此时的江户湾上,那些划着小船来访的日本平民,尽管没有得到上船的许可,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热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从洋船上传来的“唐人击败米国黑船”的消息,早已经在整个日本传遍,现在于他们看来,这到访的“唐船”自然与米国黑船不同,唐船上的唐人可都是打败了米国人的武士,既然是武士,那就是理所当然应该敬重、敬畏的……
在这热情洋溢之中,江户城内幕府中的气氛却显得有些紧张。
在接到台场的报告之后,幕府也是不得不商量对策,毕竟黑船又一次来了,负责接手这件事情的,是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
老中是幕府的官职名称,通常由幕府的直属家臣,也就是所谓的旗本来担任,主要代替将军处理全国的政务,一般设4~5人,每月轮番处理不同的事儿,其中设首席一名。其实也就相当于中国明朝的内阁,首席老中就是首辅。
只有35岁的阿部正弘做上首席老中的时候,是在弘化二年也就是九年前,当时的他年仅26岁,是幕府开创200多年来,最为年轻的首席老中。
这位年轻的老中曾经面对美国人的到来,想了几天几夜的对策,没有任何应对之策,最后不得不心不甘心不愿的打开国家,同美国人签了条约,在他看来,那条约似乎与准许荷兰人来日本做生意,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签署条约后,黑船再来的局面,总是会让他头痛不已。
自从美国人来过之后,英吉利、弗朗西、露西亚都蜂拥而来,和日本签条约,现在又来了一些黑船,难道又是一个西洋国?
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那些个黄头发、蓝眼睛、鼻子长得跟天狗似的洋鬼子,可没有安什么好心,看看隔壁的清国,就知道了。可即便是知道那些蛮夷没安好心,又能怎么样,清国都打不过那些洋鬼子,日本又能如何?
对于承平两百年的日本来说,早已经习惯了和平,对于阿部正弘来说,深知双方实力差距的他,根本就没有往抵抗上去想。在过去的几年间,自从《海国图志》传到日本之后,他每日都会加以翻看,可以说对西洋情况早就非常了解,自然知道那西洋国家众多。
“哎,这又不知道来的是那个国家了。”
阿部正弘对手下的官员说道。
“可能会是奥匈帝国吧,欧洲的强国里,还有这个国家未到……”
是了,欧罗巴有那么多国家,走了一个,总会还来一个。
“好吧,说仿着前例吧,好好接待他们,然后依照米国人的要求,和他们签署条约……”
虽说这条约签署的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这会阿部正弘却连想都没想拒绝,即然已经和几个国家都签约了,那也不在乎再多一个了。
其实也不怪他没有想到拒绝,即使是现在他说打,大家也会地觉得相当的莫名其妙,这国既然都已经开了,那为什么还要打呢?所以还是像现在这样过着太太平平的小日子为上。
“这些洋人居心叵测啊!”
阿部用颇为感叹声音地挥动着大手说道。
“自从米国人黑船来访之后,这黑船接连不断,实在是日本之忧,外患临国,我等不得不操以国事,这台场势必仍需加强……”
阿部的话让众人深以为然的点着头,可不是嘛,若是这黑船三天两头的闯进来,大家伙儿还能不能睡踏实了?
就在阿部话声落下的时候,那边却传来通传声,一会有一个武士进来跪伏于地,双手奉过一个卷轴,众人看着那卷轴,让他们惊讶的却是这人口中的话,而阿部更是惊讶的喃喃道。
“中,中国人……这,这怎么会!”
第302章 降服弱者()
(第三更了,这个点像是在陪女友?还是?没事,无语在努力更新!希望各位单身的书友能够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告别单身!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魏源!
整个江户,在短短数小时内,大家都在谈论着这个名字,而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引起这样轰动,原因再简单不过,因为数年前他编写的那部《海国图志》传入日本,日本人立即惊为天书,认真学习之,通过此书了解西方的长处,它被奉为加强海防的经典著作,尤其是在黑船来访之后,更是呈现出朝野上下争相购读的场面。
当日本上下无不叹称“海防之策莫善于是篇。”的时候,魏源却做为义军督府的特使,随舰队来到了日本,而阿部正弘等人在获知著写《海国图志》的魏源是中国特使时,态度立即发生了变化,变得越发恭敬起来。
既然是非常熟悉的中国人,那么事情就好办了,举行宴会招待,这招待宴会远比当初招待佩里舰队更为宏大,当然即便是没有魏源他们也不敢怠慢,他们准备了最高级别的国宴来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魏源以及沈明手下,上到船长,下到烧火的,总共300多人都参加了宴会。这次宴会花费了黄金3000余两,对于日本来说,这无疑是极为罕见的。
但是招待宴会之后,正事总是需要办的,也就是在招待宴会之后,魏源便以特使的身份向阿部正弘递交了国书,至于为何不向幕府将军递交国书,原因非常简单,那位德川家定将军是个傻子,对此魏源已经通过洋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只能同幕府老中打交道了。
在递交国书之后,魏源便返回了的其所居住的浅草寺,这是江户最大的寺院,之所以会住进寺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寺中的僧人皆可说着一口流利的带江南口音的汉语,且多少年来中日两国官方的交流中,僧人皆扮演着翻译的角色。
在浅草寺中,魏源并没有同寺中僧人交谈或者讨论什么,而是在他居住的小院中看起书来,看得自然是刚刚求得日本儒家著写的几本阳明学的著作,而他之所以会看这些书,完全是因为那位汉督推崇阳明学,甚至曾特意委托洋行从日本求购阳明学等汉学著作,而其之所以求书于日本,完全是因为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大把不利于满清的内容删改或者焚毁数十万部,这也是其在用上千洋枪与发匪手中换得镇江文宗阁内《四库全书》后,将其置于图书馆中作为馆藏,暂不对外开放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书需要校正。现在武昌的中华书局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对《四库全书》删改进行重新校正,而所对照的正是从日本购得数万部书本。
“先生又在看书?”
尽管于外交司任职,但江利滔仍然尊称魏源为先生。
“闲来无事,正好看书打发时间,我听说东亚洋行的陈经理,托舰队将其于日本求购的一万三千余册汉学书籍运回?”
放下手中的《集义和书》,魏源反问道,因为他是特使,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去过问,但作为一个文人,他自然关心那些书籍。这些书都是汉督要的,甚至就是魏源在来日本之前,也曾得到汉督的指示务必要求幕府放开其公私书库,以求得于中国失传之著作。
魏源并不清楚汉督为何这般重视,实际上他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晚清的留日热潮中,不知多少旧读书人于日本惊叹日本国内汉学书籍之多,日本的文化根本在于汉学,自唐代起千年间日本购自中国的书籍又岂下数十万册,且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些保存于寺中、大名家中的书籍大都保存完好。在那些留学生于日本读书时,正值日本弃以汉学的时期,在许多汉学古书被弃的时候,这些留学生们纷纷廉价购得书本,回国后因其中不乏四库全书所录书目,与其对比之后,方才发现四库全书删改之多,远超过其想象。尽管他们倾力购书,但是他们的财力毕竟极为有限,而且是个人行为,自然很难购齐。现在朱宜锋自然要弥补这一遗憾。
而其中自然更是不乏明朝遗民记录的满清入关时暴行,这既是当年革命党所需要的,同样也是现在朱宜锋所需要的,无论是出于保全继续中国文化,亦或是做推翻满清思想工作,都需要将这些唐宋明数代古书重新引回中国。
对于这一切,魏源自然不清楚,但作为读书人,他自然知道这些书籍的珍贵。
“那些书籍已经运上了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待我们回程时,书籍将直接送至崇明,再由崇明送回武昌。”
听着江利滔的回答,魏源又说道。
“哎,一万三千余册古籍,虽说大都为日人复刻,可能于数月间购得这么多书,洋行之功,实是功在千功啊!”
魏源的感叹声让江利滔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可不是嘛,这洋行一面与日本做着生意,一面又购得这些书籍,其中更是不乏失传之孤本,如何能不让人感叹。
“确实,洋行除开拓日本市场之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于日本求购各类书籍,远自唐宋,日本于我中国购得书籍岂止万万,其遣使每每访贡以土产后,即会求购书籍,过去数百年间,岁岁不断,而幕府的红叶山文库,更是藏书十数万册,其中不乏其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自朝鲜的汉学古籍和宋版古籍,且其历任德川幕府将军皆很好学,翻刻了许多汉文古籍,如《孔子家语》、《六韬》、《三略》、《贞观政要》、《周易》、《武经七书》、《大藏一览集》、《群书治要》等。在日本翻刻的汉籍被称为“和刻本”。自德川家康开府于江户,其“红叶山文库”起着类似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从中国运来的书籍由其优先购置,诸藩也将最好的书籍进贡给“红叶山书库”,如数十年前,九州大分佐伯藩主毛利高标就将其藏书中精品两万余册无偿进献现在其馆内藏汉学之书实不下十万册,其中不乏我国早已失传之古籍……”
江利滔的解释让魏源不禁感叹起来。
“未曾想日本居然如此推崇汉学!当年乾隆修四库全书,以举国之力方才征得不到二十万册,入库者3。8万册,号囊括了我中国古今之书,而于区区东瀛之地,一个红叶山所存汉学之书不下的十五万册,由此可见……”
日本的汉学之盛完全超出他的意料,之前他曾不以为意,但是在看到洋行购自民间的私家藏书之后,准确的来看是看到那些书目之后,发现其中三成皆是国内已经“失传”的书籍时,更是心动不已,若非是因为尚有正事,恐怕他这会更愿意随船离开日本,好好的研读那些失传著作。
而在惊叹之余,似乎也理解为何汉督提及满清即心生厌恶感,莫说其它,单就是其毁书15万册,又将明代官方史料全部被销毁之罪,就百死难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