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527章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527章

小说: 明末中枢一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迟文俊碰到流寇之后,也不畏惧,先是命令士兵安营扎营,准备好工事,不管怎么说,也是科班出身。可迟文俊相比,流寇可没管那么多,仗着人多势众,直接就朝迟文俊的大营杀了过去。

见到如此情形,迟文俊心中大喜,据营而战,打的流寇是毫无脾气。眼看天色不早,流寇只好收兵,在流寇撤退的时候,迟文俊反倒来了精神,指挥兵马杀出营去。

流寇以为自己人多,官兵不敢出击,迟文俊率军这一掩杀,只杀的这群乌合之众是包头鼠窜,狼狈不堪。官军一口气追出三里多地,流寇是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可关键时刻,斜刺里杀出一支人马。这支部队是高迎祥的人马,他的突然杀出,令官军是措手不及。而且高迎祥的兵马,要比其他流寇的战斗力强上许多,但和迟文俊的大同精锐相比,还要差上一点。若平时交战,官兵倒也不惧,怎奈高迎祥的部队来的突然,迟文俊的部队,又有了轻敌之心,一交上手,才知道对方比先前的流寇厉害。

高迎祥的人马将官军顶住,令仓惶逃命的流寇有了喘息之机,李养纯、刘国能、满天星这帮人稳住心神,跟着指挥人马,掉头杀了回去。

这个时候,迟文俊以为是中了流寇的诱敌之计,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打仗这事,最忌讳的就是临阵撤退,原本官兵并没落什么下风,这一撤退可好,阵脚登时就乱了,局势急转而下,变为官兵逃跑,流寇在后掩杀。

流寇人多,且一贯的特点是打胜不打败,只要能战上风,那是精神头十足,越战越勇。迟文俊率部逃回大营,可再想据营而守,已经没有机会了,流寇趁势杀入,只杀的官军是丢盔卸甲,人仰马翻。

迟文俊见大势已去,只好率军继续败逃,被流寇一口气追出五里多地,三万人马,不知死了多少,跟在身边的,也就剩下千把人。

又跑出七八里地,天已经黑了,见流寇没有追来,迟文俊才敢停下来,喘息一会。打了将近一天的仗,又跑了这么远的路,晚饭还没吃呢,这一停下来,士兵们几乎全都躺到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这一仗到底是不是中了流寇的诱敌之计呢?

答案是没有。流寇们根本没有用计的想法,在那些人心中,以如此优势的兵力,生碾过去,都能把官兵的营地铲平。八个头领,其中七个都赞成强攻,就高迎祥不同意,但最后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强攻官军大营。

高迎祥认为强攻绝对讨不到便宜,可没人听他的,他只好带领自己的兵马,在后面做接应。事情被他料中,流寇久攻大营无果,见天色已晚,收兵撤离的时候,遭到官兵的追杀。幸亏了高迎祥,在半路接应,蓦地里杀出,救了这帮人一命不说,还进而将迟文俊的兵马杀败。

前文说过,吴家省率领五千人马,从庆阳追击流寇,他怎么这么久,都还没到山西呢?这主要还是让粮草闹的,兵马一动,没有粮草怎么能行,吴家省手头只剩下两天的口粮,追出去一天,就觉得不对,只能返回,等候杨奕山。

毕竟自己是兵,不能像流寇那样,抢掠百姓。找地方官府补充点军粮,显然不合实际,他是客军,地方官府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给他补充粮草。

回到庆阳府,和曹文诏、左良玉汇合之后,原地等了几天,终于把杨奕山盼来。杨大人的粮草也不多了,但他着急追击流寇,也管不得许多,一方面派人到长安押粮运草,一方面亲自率军,沿路追击。

在他们走到黄陵县的时候,流寇就已经进到山西,等他们走到山陕交界的地方时,流寇都打到太原了。杨奕山正在发愁无法追击的时候,圣旨来了,命他率军驰援太原。杨大人终究只是三边总督,山西不是他的辖地,无旨擅自越境带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见到圣旨,杨奕山心中大喜,马上让曹文诏、吴家省为前部,率军两万,直扑太原。他亲率三万人马,在后跟进。

他的部队,要走临汾,北上太原,当前部人马来到祁县的时候,就被流寇发现。得知陕西的兵马过来增援,王自用又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发兵抵御。

还是老规矩,经过抽签,由李自成、张献忠、大天王高见、油里滑、丫头子、黑煞神、曹操罗汝才等七营人马前去抵御。

这七位仁兄,李自成和张献忠就不用多加介绍了,只说一下罗汝才。这家伙的外号叫做曹操,那为人可真是应了这个外号,狡诈多端、反复无常,当初洪承畴将陕西流寇打的抱头鼠窜之时,他就率部投降洪承畴,以“受抚”之命,休养生息。后来听说王自用在沁水会盟,即刻便反了,带领人马赶往山西,与王自用汇合。

这次抽签,选中的七位老兄,三个是硬茬,总计人马能有九万余众。

这头人马刚派出去,西边又来消息,延绥巡抚陈奇瑜率领人马杀来了。

陈奇瑜怎么来的这么快,这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陈奇瑜的兵马,大多集中在榆林,这可是九边重镇之一,榆林距离太原不过四百里,陈奇瑜几乎是接到圣旨,就率领四万人马赶来了。

听说陈奇瑜也率军杀来,王自用可流寇都有些懵了,现在已经是南、北、西三面受敌,而且居中还有太原,这要让官军里应外合,那不得被一勺烩了。

但现在逃跑,明显是不行的,因为高迎祥、刘国能等人正在北边迎战;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已去南边迎敌,居中的大部队要是跑了,岂不是太不讲江湖义气。自己这个盟主,也没法当了。

于是,王自用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抵御陈奇瑜的作战方略,还是经过抽签,最后决定,由老回回马守应、李晋王、不沾泥张存孟、革里眼贺一龙、张妙手、白九儿、八金刚等七营人马去对付陈奇瑜。

这七营人马,人数可着实不少,总共能有十一二万。

城下的流寇频频调兵离开,城上自然看的清楚,吴如梦马上断定,一定是朝廷的援军来了。圣旨上说了,三边总督杨奕山、延绥巡抚陈奇瑜、宣大总督吴思南分三路进兵来援,流寇三次向不同的方向调兵遣将,想来是这三路人马都到了。

吴如梦心中大喜,如此一来,太原城的压力减轻不说,围歼流寇,也是指日可待。他找来太原总兵,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作战方案,希望能够配合城外援军,给流寇沉重打击。

太原总兵显得很是无奈,城内就这么点兵马,围城的流寇,还有将近二十万,咱们哪能帮上什么忙。

吴如梦却不这么以为,当下说道:“流寇人马虽多,但大多都是贫民百姓,老弱妇孺也在其中,能有什么战力。再者说,他们能裹挟百姓,前来攻城,咱们难道就不能率领百姓出城御敌么?反正都是百姓,有什么可怕的?这样,我这边就张贴榜文,招募百姓前来助战。但凡来的,每人赏白银二两。”

“吴大人,这么做怕是不妥吧,城内保不齐会有流寇派进来的细作,一旦让他们混到军中,搞不好会影响大局呀。”太原总兵说道。

“你放心,即便是有混进城的,又能有多少,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他们照样得跟着咱们走,你当能有多少百姓,会心甘情愿的造反,还不是因为没有饭吃,才铤而走险么。而且,咱们也不招太多,一两万足以,咱们山西被流寇这一闹腾,也损失不少人马,应该补充一下。要不然,我看全当是招兵了吧,不管是城内百姓,还是从外面逃进来的百姓,吃不上饭大有人在,让丁壮投身行伍,也免得他们走歪路么。这样一来,连那二两银子不都省了。”吴思南微笑地说道。

“吴大人的这个主意,实在是高,流寇大多都没有经过训练,新兵不训练也没有什么关系,人数差不多,就能将他们震慑住。流寇从沁水打来,一路之上,攻破州城府县,山西也损了不少人马,估计吴家省去陕西,也不能少损失。咱们提前补上,朝廷想来也不会说什么。”太原总兵附和道。吴大人可是岳大人抬举的官,决战之时,补充点人马,应该也不算什么,只要剿灭流寇,还是大功一件,自己也要跟着沾不少光呢。

“正是如此。”

!#

第105章 伏杀

紧跟着,吴如梦立刻派人在内城张榜安民,招募士兵。就像吴如梦说的,吃不上饭的人,大有人在,去跟着流寇干,哪里比得上加入朝廷官军,一时间,报名者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没用上一天的功夫,就招募了上万丁壮。

能这么快招到这么多人,这也是拜流寇所赐,因为流寇到来的消息一传扬开,周边的百姓纷纷逃进太原城,太原城内,现在有的是人。

到了第二天,更是夸张,征兵处忙都忙不过来了,总兵大人让手下多开了好几个征兵点,吴如梦又帮着出主意,从新兵之后,挑选识字的,负责帮忙招兵,给了小头目干着。如此一来,成为小头目的新兵更为积极,忙前忙后,把征兵秩序弄的是井井有条。这一天下来,差不多招了两万人。有了这个人数,吴如梦和总兵大人都比较满意,同样觉得,已经够数了,不用再招了。毕竟官军不比流寇,是有编制的。

太原城里有兵仗局,兵器还是有的,直接提出来,发给新兵。号服不够,那只能凑合了,先来的有,后来的,就先穿便装凑合吧,等以后再补发。反正兵临城下,也管不了那许多。

他们这边紧锣密鼓,准备配合援军对流寇进行大力清剿,再说另一头。

迟文俊在杨兴兵败,被流寇追杀了好几里地,死伤惨重,跟在身边的只剩下千把人。好不容易又多跑出去七八里地,见流寇没有追来,才长吁一口气。带着人马,就地休息起来。

身边没有粮草,好在士兵们累的,也没有吃饭的精神头,倒在地上,就大睡过去。迟文俊也有些疲惫,但他不敢睡觉,此次兵败,自己回去怎么和总督大人交待呀。

他靠在道边的树上,心中无比难过,这是自己第一次带兵打仗,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个结局。

天早已黑了,望着天上的星斗,迟文俊惆怅不已。隐约间,他突然听到不远处有脚步声传来,脚步声比较杂乱,他当时下了一跳,连忙招呼手下的士兵起来,做好逃命的准备。

很快看到了人影,当看到过来的人时,迟文俊才松了一口气,过来的人,并不是什么追兵,而且是流寇打散了的残兵败将。

见到自己的人马归队,迟文俊的心情反倒好了一些,剩的人能多点,回去也好见总督大人不是。

这一夜,不时地有败兵赶回,人数越来越多。官兵打仗不一定很强,但逃跑的素质,那可不是一般的强,尤其是迟文俊带着的官兵还是边军,不管是战斗力还是逃跑的本事,都要强过一般的部队。到了早上,迟文俊差点人数,收拢的部队,已经能有六七千人。

这里距离流寇还是比较近的,迟文俊不敢久留,肚子饿也得忍着,总比丢了命强。他率领部队,继续逃命,这一路之上,竟然又遇到不少败兵,而且人数还不少。

看到这么多败兵竟然跑到自己的前面,迟文俊是又憋气、又高兴。一口气走了四十多里,身边的兵马已然过万。有了兵马,迟文俊也算有了底气,可没有粮食,这个时候,大家伙是真的走不动了。

可就在这节骨眼,对面有骑兵赶来,人数不多,只有七八骑,不用猜,一看就知是后军探哨。

迟文俊赶紧把人喊过来,询问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