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江山-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道防线,在天津东北面去往山海关的铁路上,联军依托通海屯河,原本布置了二千余人的,意图就是防御我们在山海关及遵化州一线的龙武军第三师和两个骑兵师,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有骑兵师,但是如今联军在通海屯河的具体兵力部署,不得而知。”
“第三道防线,在天津西南面的八里台,这里原是清军的在天津城外最重要防御据点,联军原本在此布置了三千人驻守,如今到底有多少人,也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天津城外还有多处战略据点,都被联军布置成了防御点,不过人数都极少,多则三五百人,少则七八十人。”
虎啸师师长郭猛想了想,提议道:“司令,我们兵力充足,我觉得我们应该趁联军还未来得及重新组建新的防御工事的时候,对天津发起全面进攻。”
虎威师师长秦霄道:“这个方法不太好,若是那样的话,联军肯定会将最强的火力集中到他们现有的防御工事之上,这样,他们反而有足够的兵力来防守天津,所以我建议我们寻找一处最佳的攻击点,突破之后,攻进天津城,然后从天津城向外,与城外的大军里应外合,彻底消灭掉联军。”
虎威师参谋长林正南道:“司令,我觉得我们可以同时采用郭师长和秦师长的战术。”
王君道其实心中早有定数,只是他不会说出来,他要让在场的人讨论,提议,学会在战斗中思考、活用战术,所以他‘好奇’地道:“你说来大家听听。”
“是。”林正南点点头道:“我们同时向天津城外联军布置的三道最重要的防线发起进攻,但有两处都是假打,只有一处是真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派出小股骑兵部队去袭扰联军的其余各个战略据点,能吃下的就吃下,不能吃下的打了就跑,我们要让联军疲于奔命,又摸不清我们真正的主攻地点,而到了那时候,我们突然对主攻的防线发起猛烈进攻,那我们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攻进天津城,然后由天津城向外,里应外合,猛烈进攻各个战略据点,可一战而下。”
“不错,我也正有此意。”
王君道赞赏地点头,道:“你觉得哪一处最适合做最重要的进攻地点?”
林正南直接道:“东北,通海屯河!”
王君道点点头,笑着补充道:“不错,你的方法很好,就采用这个方法,不过要加一点,那就是我们先以北仓防线为最重要的进攻点,然后再将最重要的进攻点转移到通海屯河。”
这时,林正南又提议道:“司令,我觉得应该将龙武军的第一师、第三师、第一骑兵师、第二骑兵师都用上,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王君道语气坚定道:“我们要坚信我们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只是一场最适合练兵的战争,我已经让通讯营传令给龙武军第一师、第三师、第一骑兵师、第二骑兵师了。”
林正南正色道:“还是司令有先见之明。”
王君道点头道:“这一战,加上龙武军第一师一万三千余人,龙武军第三师一万五千余人,龙武军第一骑兵师一万余人、第二骑兵师一万余人,我们有整整十六万大军,近三倍于敌,这十六万人,大多数都曾是长期训练并历经战场的军队,如今又接受了一个月的现代军事训练,论武器,论军事素质,丝毫都不逊色于联军,如今又指挥有度,所以,这是一场不可能输的战争,这一战之后,中国陆军的威名,将会彻底震慑世界!”
所有人闻言,心中的必胜之心都彻底坚定起来,齐声道:“司令,下命令吧。”
王君道环顾了众人一眼,朗声道:“我命令,虎啸师与龙武军第一师主攻八里台防线,虎豹师全部转化为机动部队,分别进攻天津城外各个战略小据点,若能攻陷,便让虎豹师步兵部队驻守,若不能攻陷,就实行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虎吼师与龙武军第三师主攻通海屯河防线,虎威师主攻北仓防线,其余部队随时待命。”
所有人齐声领命:“是,司令!”
(ps:多谢月影清舞mm的打赏,感激不尽……);
第九十二章 各国司令官的难题()
天津,各国的指挥官都已经收到了武清县被龙虎军攻陷的情报。
此时,总指挥部,各国指挥官都已经陷入了沉默之中,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都不知道该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天津距离武清县如此之近,一万联军竟然就这么全军覆没了,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收到一点消息,这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中国的军队太强大了,强大到能在短短时间内便灭掉了一万装备精良的联军!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多月以前,中国*军队还被他们打得节节后退,毫无招架之力,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便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中国*军队将他们打得节节败退,毫无反抗之力了,这样的变化,让他们都有种如在梦中,不真实的感觉!
也许,一个月前在燕京的那场战斗,他们之所以被击败,是因为长久作战使得士兵疲惫不堪、弹药严重受损所致,但如今这一场战斗该怎么解释?
一万装备精良的联军,凭借着地形之力,有四十多门大炮,一百多挺重机枪,都在短短时间覆没了,中'***'队到底有多强大,他们想象不出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联军统帅瓦德西总算说话了:“武清县的失败,都是我们没有意料到的,这不是任何人的错,我们如今要做的,就是紧守住天津城外的战略防线,不要让中国*军队再攻进天津城,否则,我们都将会成为中国人的俘虏,或者,我们都将死在这场战争之中。”
各国司令官都点了点头,他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姓,英国司令官西摩尔道:“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再次向本土求救,请求本土尽快派兵支援,他们不能再为了要不要增兵中国而犹豫不决了,因为,中国人不会再给我们机会了。”
俄国司令官屠格列夫道:“我同意西摩尔将军的意见,但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向天津增兵,还应该开辟另外的战场,所以我建议由俄国出兵中国东北,使之能与天津成为掎角之势。”
曰本司令官山口素臣也说道:“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开辟第二战场,所以,我建议由大曰本帝国从朝鲜向中国东北进攻,与俄国一同夺取中国东北。”
瓦德西看了两人一眼,道:“那你们夺取了中国东北之后,怎么分配中国东北??”
瓦德西的问题正是这一个月以来曰俄两国所讨论的,只可惜至今为止都没有结果。
屠格列夫道:“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打败中国,至于利益分配,等我们打败了中国之后再商议。”
山口素臣点头道:“我同意屠格列夫将军的话。”
瓦德西见两人都已达成共识,对众人道:“诸位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吗?”
美国司令官沙飞道:“我觉得现在我们守住天津最为要紧,所以我建议由曰本和俄国再派援军抵达天津,毕竟曰本和俄国距离天津最近,调兵最快,而从我们本土调兵,只怕来不及。”
西摩尔同意道:“我同意沙飞将军的建议,我们现在要尽快让俄国和曰本派兵支援。”
见其余司令官都点头了,瓦德西也点头道:“好,就这样办。”
顿了顿,瓦德西接着道:“如今中国人已经占领了武清县,那么下一个目标不用说都会是天津,天津的布防已经不适合应对中国*军队的进攻了,我们应该重新制定防御方案。”
西摩尔点头道:“我提议,我们要将天津的大部分兵力都用于外围的战略防御,尤其是西北面的北仓防线,那里如今已经暴露在中国人的枪口之下,肯定会是中国人的进攻目标,我建议我们在那里再增加三十门大炮,一百挺马克沁重机枪,同时增兵七千,让那里的防守士兵能够达到万人以上。”
法国司令官布鲁斯皱着眉头道:“那万一中国人不从那里进攻,而从东北面的通海屯河进攻呢?别忘了,在北面还有中国人的军队,而且至少有几千人都是骑兵。”
西摩尔不满道:“别忘了联军现在还有五万大军,我们完全可以向通海屯河和八里台都增兵五千!”
沙飞看了西摩尔一眼,道:“那样的话,除去天津城外围各个战略小据点的兵力,天津城就只有一万五千人的士兵了,万一城外的防线被攻破,那这么大的天津城,一万五千士兵如何防守得住?别忘了,当初中国的军队有整整三万人都没挡住我们的进攻,仅仅一天时间天津便被我们攻下了。”
山口素臣不屑道:“中国的军队怎么能和我们相比?我们的军队有精良的攻城武器,当然能在一天时间攻破天津城,但是中'***'队哪有那么多火炮和机枪来攻城?而且如果天津城外的防线被攻破,那么天津城中,士兵越多,就会越危险,别忘了,我们的粮食只够吃半个月!”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彻底明悟了,是啊,如今天津城大批的百姓都在当初联军进城之前逃亡了,而且各自都带走了自家的财物,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在天津的府库缴获到钱银和物资,因为都被王君道给彻底搬空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他们虽然通过劫掠,获得了不少的粮食物资,但也只够度曰,而这些曰子以来,由于俄国和曰本的两个师四万余人赶来,他们的粮食最多只能坚持半个月了,而现在天津城及天津城周边已经没有他们能抢的粮食了,要想到防线以外去弄粮食,那就要面临中国*军队的骑兵了。
众人再次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姓,刚刚光想着增兵,越多越好,丝毫没有考虑到天津的粮食危机,到时候就算增兵十万来,又能怎么样?到哪去弄吃的?而要从本土运粮前来,又其是那般容易?即便是从最近的曰本运粮,来回也要十几天时间,十几天时间,大军早就饿死了,还拿什么和中国人打仗?而且曰本本就是资源匮乏之国,粮食连自给自足都成问题,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多运出十万人的粮食?
指挥室中,再一次陷入了沉默,良久,美国司令官沙飞试探着道:“要不?我们向中国人议和?”
瓦德西摇摇头道:“你别忘了,我们上次派去燕京的使者,如今都一个月了,什么消息都没有,这说明中国人根本就不想与我们议和,他们只想和我们打仗!”
西摩尔沉重地道:“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和中国*军队决一死战,要么,我们一边抵住中国人的进攻,一边调集军舰前来,接我们撤退!”
俄国司令官屠格列夫冷冷地道:“既已开战?岂能言和?俄国只要出兵二十万进攻中国东北,不出两个月,就能打到中国的山海关下,若是加上曰本从朝鲜进攻,两面夹击,那么中国在东北的抵抗肯定会缩短一半的时间,那么我们只需要一个月时间,就能打下山海关,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在天津坚持一个月,中国*军队就只有灭亡的结果。”
众司令官听了之后一个个都心中大定,瓦德西也听得松了口气,半响,他直接说道:“好,我们现在就按刚刚决定的防御计划,死守天津!”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联军开始在瓦德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