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端着盘子,走到燕奴旁边,搬了一条木凳坐下。
“燕奴,你师兄……”
“昨天便走了。”
“啊?”
“师兄将去投军,所以特地来开封府看看。
昨天午后,他就走了,说是怕耽搁了招刺……”
燕奴说到这里,突然抬起头,轻声道:“对了,师兄已经成亲了,也有了孩儿,而今刚好五岁,名叫岳云。他说下次再来时,带孩儿过来。”
这句话,似是告诉玉尹:我和师兄之间,没什么。
同时,也好像是和她的过去,做一个割舍。儿时的梦,应该清醒了。
岳飞走了吗?
玉尹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有欢喜,也有几分失落。欢喜的是,岳飞从军,从此和燕奴再难相见;失落的是,那岳飞曾是他前世心目中的英雄,却这么错过了,有些可惜。
就在玉尹心头千回百转的时候,燕奴突然站起来,在腰间的碎花布上蘸干了手上的水渍,转身回房。片刻后,她又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布包。
“给你!”
“这是什么?”
“阿爹留给你的,现在也算是物归原主。”
周侗留给自己的吗?
玉尹愣了一下,缓缓把布包打开来。却见里面是一本书册,百分百的手写本。
看了燕奴一眼,却见她正用力搓洗衣服。
玉尹把饼子放在一旁,打开来看,又是一愣。
书册上面,全都是繁体字。不过还好,难不住玉尹……前世背乐谱,全都是繁体字所书。如果单论识字的多少,玉尹自认未必输给那些太学生。可识字归识字,四书五经之类的,他可是不太擅长。倒是看过,也记得一些。但后世中,谁又考这些东西?连学习中国历史,都要考试外语,四书五经这样的书籍,反而不被那些学者所关注。
所以,玉尹如果想做太学生,难度着实太大。
“八闪十二翻?”
玉尹轻轻念出声来。
燕奴没有抬头,仿佛自言自语道:“这是阿爹毕生所学,说要传给女婿。只是,这拳脚威力太大,你基础打得好,且天生怪力,奴一直担心,你学会了会惹是非。不过现在想来,却有些错了……这是阿爹留给你的,奴怎能霸占?
现在,交给你了!
奴别无所求,只希望小乙哥学会之后,再莫似从前那样与人争锋……
阿舅用命换来了这铺子,不求小乙哥别的,但求能平平安安。”
她低着头,一缕头发垂在额前。
玉尹在一旁,看着燕奴,半晌后叹了口气,用布包把那八闪十二翻重新包好。
说实话,他对这东西兴趣不大。
但这也算是燕奴的一番心意,却又不好拒绝。
想了想,他轻声道:“九儿姐放心,小乙从前不晓事,以后便不会了。”
燕奴‘嗯’了一声,不再言语。
把衣服洗好,玉尹帮着燕奴把衣服晾在院子里。当他准备回屋的时候,却忽听身后燕奴开口道:“小乙……”
“嗯?”
玉尹回身,看着燕奴。
燕奴犹豫了很久,咬着唇,轻声道:“对不起。”
“什么?”
玉尹是真没有听清楚。
可燕奴却气红了脸,解下腰间的碎花布,大声道:“奴是说,对不起!”
“呃……没关系。”
玉尹,有些结结巴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副全不解风情的鲁男子模样,让燕奴恨得牙根直痒痒。把手中的碎花布,狠狠摔在了木凳上,而后便气呼呼的回屋,顺手蓬的关上门。
为什么说对不起?
玉尹呆傻傻站在门口。
而且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很合适啊?不说这个,那该说什么?
女人,真是古怪。
殊不知,燕奴在门口咬牙切齿。
死小乙,臭小乙,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你还要怎地?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把心里话说出来?总要奴猜来猜去……小乙哥,奴也会累啊!
可这,真不能怪玉尹。
前世为生计而奔波,二十六年仍是童男子,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处过。
到了今生,玉尹也是个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感情的鲁男子。
若玉尹知道如何表达,也就不会与燕奴有那么多的误会。而今两个鲁男子合而为一,那‘鲁’的都已经熟透了,甚至比先前还要严重。
++++++++++++++++++++++++++++++++++++++++++++
开封,镇安坊。
一座从外面看上去并不是很奢华的宅院里,却是雕梁玉柱,美轮美奂。
似锦繁花中,一座阁楼拔地而起。
楼前有一块匾,却是用瘦金体所书,醉杏楼。
楼外,桃红杏白,景色怡人。阁楼上,一个身穿薄薄绢衣的淡妆女子,正凭靠在栏杆上,一张娇艳如出水莲花般的粉靥,斜倚粉臂,正呆呆出神。
就在这时,从楼下上来一个老妪。
“姑娘,打听出来了。”
“嗯?”
女子抬起头,向老妪看去,“姥姥,打听出什么来了?”
“昨日在相国寺抢了封宜奴风头那汉子,名叫玉尹,也有人称他小乙,诨号玉蛟龙。住观音庙,家中已有了一房妻室。此人无甚功名,父亲玉飞,便是十年前在朱雀门外,摔死辽人的内等子,后被人暗算而死。
这玉小乙十二岁时被御拳馆的周侗收养,练得一身好扑。
后来靠着他阿爹的余荫,在马行街开了一个肉铺子,靠卖些生熟肉为生。
平日里喜欢和人争跤,好勇斗狠。
前段时间,与那小关索李宝扑了一场,险些丧命……不过虽然活下来,却又欠了人三百贯,约定四十天后偿还。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
姑娘何故对此人有兴趣呢?”
“却是个卖肉的!”
女子眉头一蹙,却透出无限娇媚。
她显然没有想到,那个将嵇琴奏得出神入化,直令她达到巅峰的男子,确是个屠子出身。若是个雅士,倒还可以谈风弄月。可一个屠子……
女子想了想,轻声道:“姥姥不觉得,有些奇怪?”
“有甚奇怪?”
“一个屠子,却能奏得那么一手好琴。
奴昨日虽隔得有些远,却能看出,他技艺非凡,却非一个屠子能做到。
宜奴的技艺,自家清楚。
或许比自家逊色一筹,但确是各种翘楚。连她也自认不如,说明此人……
姥姥,烦你再费心打探一下,弄清楚一点。”
“姑娘放心,自家省的……不过,姑娘却需小心,这两日官家会来,可莫漏了口风才是。”
“奴省的。”
老妪从阁楼退下,女子复又趴在栏杆上。
突然,那张娇媚至极的脸上,露出一抹有趣的笑容,“屠子?力士?奴却不信!”
++++++++++++++++++++++++++++++++++++++++++++++++++++++
桑家瓦子,郭家店。
郭京送走了郎中之后,阴沉着脸,看上去极为难看。
“二哥怎样?”
郭京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住心头怒火:“情况不是太好,肋骨断了三根,至少要歇三个月。该死的,自家寻那玉小乙麻烦,怎使得赵九出手?”
“这个……”
“对了,玉家铺子的生肉,可弄清楚了?”
“弄清了,是他自己屠宰……生猪是张三麻子卖给他,据说这价钱也不算高。三哥,要不带些人找张三麻子,警告他不许卖给玉小乙?”
“张三麻子手下有几十个脚夫,个个身手不凡。
真要火拼,自家未必能讨便宜……他三麻子和我一向不对付,就算找上门,也没有用处。本来,我还想通过官府收拾那玉小乙,可赵九这一插手,自家倒是有些犹豫。你说,玉小乙和赵府,可有关系?”
“这个,说不准……
玉小乙阿爹原是内等子,出入皇城,难保认识些人,说不定还真有些关联。”
“这个,可就麻烦了!”
郭京拍了拍额头,显得有些苦恼。
片刻后,他吩咐道:“这件事,不能咱们出头……想办法把这事告诉蒋十五。
玉小乙这也算坏了规矩,看蒋十五他们怎么说。”
闲汉唱了个肥喏,便匆匆离去。
郭京脸色阴晴不定,在屋中徘徊片刻,准备去探望一下牛宝亮的状况。
却在这时,听门外有人道:“三哥,李宝的侄子李秀才,前来拜访。”
“李宝的侄子?”
郭京愣了一下。
他没听说,李宝还有个侄子,而且还是个秀才?
想了想,郭京道:“快,有请!”
卷一 宣和六年 第011章 成名的烦恼(上)
大相国寺的那场表演,渐渐淡去。
可是玉尹的名字,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玉家铺子的生意,因此增色不少。在两天时间里,铺子的销量直线上升,每日所卖出的生熟肉,三头生猪才可以满足需求,也让小小的肉摊,看上去生意格外兴隆。
“小乙,奏一曲吧。”
当生意兴隆的时候,玉尹不得不亲自上阵。
随着他宰杀生猪的数量增加,这手上的活计,也越来越熟练。当然了,刀法比不得罗一刀那么熟练。可是来买生肉的人,是冲着他那一手嵇琴,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受人关注。不过,这铺子里人手不足,玉尹实在是忙不过来。
“你就是玉小乙?”
就在玉尹忙碌的时候,忽听有人叫他。
抬起头,看过去,却是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来到了砧板前停下脚步。
刺鼻的生肉味道,让女子不禁捂住了鼻子。
她身着一件翠绿色薄纱襦裙,五官姣好,只是浓妆艳抹,多少破坏了她精致的五官,给人一种庸俗感受。也许是受不得生肉的气味,女人退了两步,手里的小方帕挥舞两下,清楚的表达了她内心中的不耐烦。
“听说,你使得一手好琴?”
玉尹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好琴不敢当,不过是平日喜欢耍弄,让姐姐见笑了。”
“一月三十贯!”
“啊?”
“我是说,一月三十贯,做我家姑娘的乐师。”
“这个……”
玉尹有点糊涂了。
“她是白矾楼俏枝儿姑娘的丫鬟,名叫奴哥。甚得俏枝儿姑娘宠爱,和许多风流雅士认得。”
俏枝儿,是白矾楼里杂剧的名角。
但若是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伎女。是伎,不是妓!这俏枝儿素来高傲,平日里少与人颜色。可就是有那么一帮子贱骨头,好她这种傲气,时常前来捧场。一来二去,俏枝儿也就有了名气,在白矾楼里站稳脚跟。
这年月,可别小看这些伎女。
能到白矾楼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地位,更不泛那种非富则贵的主儿。
她们交际面很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那些市井闲汉,都有些交情。若是得罪了她们,有时候比直接得罪那些人还要可怕。这女人的心思,变化莫测,永远无法猜透。所以前来白矾楼的人,也都尽量宠着……
俏枝儿?
听说过,但没见过!
或许玉尹见过,但那是以前,而不是现在。
再者说了,这奴哥的语气,让玉尹很不高兴。我又没有求着你们,何苦来的傲慢无礼?
这奴哥,分明就是个被宠坏的孩子。
三十贯听上去很诱人,但对我却没什么帮助。
观其下人,知其主人,想来那俏枝儿也是个骄横的主儿。我又不缺你的三十贯,何苦前去受辱?再说了,我奏琴是因为我喜欢,却不是为了给一个伎女当乐师。
奴哥傲慢,可玉尹同样是个骨子里很骄傲的人。
当下,他微微一笑,没有理睬那奴哥,而是扭头问一名老妇人:“老娘要些什么?”
老娘,不是一个贬义词,是一个敬语。
在北宋年间,面对一个老妪的时候,常以‘老娘’而尊之。
老妇人一瘪嘴,立刻笑了。
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