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青衫烟雨行 >

第134章

青衫烟雨行-第134章

小说: 青衫烟雨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此之时,京畿之北的诸王,却是蠢蠢欲动,妄图动摇忽必烈的统治,夺回王位大权。

    忽必烈居于大都,便听得北防眼线来报,怒狮海都出笼,海都计伏于洪水山,扑擒了忽必烈在别失八里的大将綦公直等。接着与笃哇,越彰别失八里猛蹿至哈密力,击溃退守的畏兀儿亦都护守军。

    忽必烈听闻此等消息,忙借亦都护子纽林的斤的悲愤,下召命他师出河西,又钦点大军北征,将两军合为一路,北上镇压。忽必烈所点的北征之军,有一半是往南方召集的。

    消息传到南方,自淮河以南,信州以东,宋室子民纷纷揭竿而起,对抗元廷。南北战乱不息,形势严峻不已。

    红叶衰残,时入三秋。天色向晚,信州的一条古道上,一秀才口里念念有词,正诵着柳永的一首《望海潮》。

    但听他扯开歌喉,放声唱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他人长得丰润,身长七尺,歌喉也甚为俊美,虽较歌坊间的女子之声少了一层软绵绵、脆生生之感,却别有一番韵味,于此荒山野岭之中发出,不逊于天籁之音。

    这秀才高声唱罢,抬望眼处,小桥流水,落日残霞,无异于钱塘一带风光,自言自语道:“莫只说是钱塘,这信州之地,物产丰饶,也是自古繁华。”

    又往前走了一阵子,山林愈加密集,越发荒僻了,只见枯藤老树,夕阳西下,昏鸦阵阵发鸣,令他心内生悸,忙加快了步子,摇摇头道:“惜春楼的老妈子也忒不实诚,骗了我的钱不说,还说往西北方向走出五里地,便有大道,依我看呐,要有人户大道,还非得走出个十里地不可。这老妈子,我看多半没来过这里。还自称是信州百晓生,世道中落,可笑,可笑。”

    寒鸦聒噪之声越是紧凑,他更加害怕了,心中自个祷念:“土地公公,天王菩萨,行行好,可别让小生错过了行头。”

    小径上向右边折了个弯,绕过一块大石头,接着又唱道:“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唱完这四句,心胆渐大,又自言自语道:“宫廷琴师大有先生这四句,可真写到我心坎里去了……”

    话还没说完,突然冒出“啊哟”欣喜之声,眼前一亮,加快脚步,道:“果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夕阳余晖之下,但见不远处的林中灰墙绿瓦,现出一座寺庙来。

    这秀才心中大喜,快步走将过去,口里念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伸手就去推门。寺庙门前灰尘满布,久无人迹,门却很是沉重,他双臂无缚鸡之力,却推之不开,似乎从里面让什么东西给抵住了。

    秀才在门上叩了三下,问道:“有人么?”

    忽听得内一人道:“谁?”这秀才心中略定,道:“这位仁兄请了,小子胡乱赶路,错过了行头,想来此处借宿一夜。”话未说完,只听蓬的一声,门便打开,露出一张满是胡渣的脸来。

    但见开门之人约摸三十来岁的汉子,粗眉细眼,鼻小嘴阔,一头长发蓬松无比,想来已有半把个月没曾打理,却不是和尚。

    秀才见这人虽长得奇怪,却也面善,说道:“落第秀才许问书,前来敲门,叨扰了,叨扰了。”说着往这人行礼作揖。

    那汉子听他自报姓名,又说是秀才,心中舒了一口气,小眼之中挤出一丝微笑,说道:“许小兄弟不必客气,进来吧。”说着让在一旁,让他先进。

    许问书走进庙来,只闻秽臭冲鼻,瓦片残破,四处皆可见蜘蛛网,地上胡乱盖了厚厚一层稻草,早已没了香火。此时夕阳已坠落下去,晚风吹来,稻草随风在地上滚来滚去,错乱不堪。

    那中年汉子快步走到秀才许问书身旁,说道:“随我来吧。”说着朝大殿方向而去。

    许问书跟着他走了片刻,便到了大殿,只见两扇门均已不见,不知从何处找来了一块门板虚掩着。许问书见门板高及半身,跳之不进,那汉子在他腰下一托,轻轻巧巧地带着他落在殿内。

    进得内来,才发现殿内尚有他人,不待二人说话,一个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当先问道:“李春来,他是谁?”许问书心中暗自道:“听他口音,乃是北方人。而方才的这汉子,多半是云贵人氏。”

    那汉子放脱了他,说道:“邝二哥,是一位错过行头的小兄弟,我将他带了过来。”说着低声对许问书道:“这座文王庙已被荒落多年,只有这大殿完整些,你也来这里避风吧。”

    那邝二哥见许问书头戴纶巾,面皮白净,果然是个文弱书生,说道:“也好,过来一同坐吧。”

    两人对话之际,许问书已将殿中众人瞧了个遍。只见那邝二哥身形高大,坐在一块石头之上,大概四十二三岁年纪。除了那“邝二哥”与李春来之外,尚有三人。三人均是三十出头,腰间鼓鼓,显然是放着兵器。

    其中两人是身材短小,却是虎背熊腰,看起来极为不搭。另一人中等身材,满面春风,说道:“小兄弟,外面风大,到这里来坐吧。”这人声音一出,许问书又想:“他大抵是鄂州人氏。”

    许问书又行了一礼,道:“小子许问书,既然如此,小子叨扰了。”

    满面春风的汉子挪了挪身子,让出一块地方来,让许问书坐在一旁。几人围成一道圈子,圈中燃着一堆篝火。许问书见这几人和善,渐渐去了害怕之意。

    满面春风的汉子向里首道:“兄弟,过来烤火。”许问书听他说话不是向着自己的,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吃了一惊。只见偌大的文王吴芮塑像前的香案上,睡着一位青衫之人。

    那青衫人将随身的斗笠掩盖在脸上,看不清楚年纪,一动不动,似乎已酣睡过去,听得这汉子说话,忽然发声道:“多谢仁兄好意,地方隘窄,便不过来凑了。”

    他声音清脆,字腔圆正,听起来不过二十来岁,说完这话,再无声响。许问书又见他身旁的桌子放着一柄长剑,心中一凛。不一会儿,又从他鼻中发出微鼾之声。

    那名叫李春来的汉子道:“雷大哥,今夜已不能赶路了,咱们将就着睡一晚,明天再出发吧。”

    满面春风的汉子道:“好。那今夜便好好休息。”过了一会儿,那身形高大的邝云问道:“不知这文王庙,是个什么去处。”

    两个虎背熊腰中的一个汉子道:“这文王名叫吴芮,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雷松接口道:“小时候曾听村头的老爷子讲过文王的故事。老爷子说,吴芮与同甘共苦多年的爱妻毛苹泛舟湘江,庆祝自己四十岁生辰。吴芮望着远山,思念家乡瑶里。面对明月,毛苹吟咏: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吴芮听罢心潮澎湃,留言道:我死后要回家乡瑶里五股尖仰天台,观看天门的朝日夕阳。同年,夫妇双双无疾而终,合葬长沙城西。其衣冠冢有多处。谥为文王。以此来看,要立庙供奉,却不应该是在长沙么?为什么到信州来了?”

    另一名汉子道:“雷大哥,这你就不知道了。他是咱们信州之人,因羡他骁勇,所以立了座文王庙供奉着他。瑶里就是咱们信州的。”

    雷大哥点点头,往地上用力一拍,道:“原来是这样,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文王一般,建功立业,就算客死异乡,也不枉人世走一遭。”他这一拍力道用得甚大。

    那邝二哥道:“万世皆是如此,说起容易做着难,若是咱们汉人都如雷大哥一般英雄了得,何愁不名垂青史?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何况如今柳……已经……咱们也只是四五人,能成什么大器?”

    雷大哥“呵呵”一笑,道:“邝兄弟说哪里话?咱们的行径,却不是为了名垂青史。”

    许问书出口问道:“雷大哥,你是……是鄂州人氏么?”

    雷大哥回过头来,对他微微一笑,说道:“正是,方才却忘了说了,在下姓雷,单名一个松字;这位是邝云兄弟,山东人;这位是李春来,是贵州来的;这二位是潘氏贤昆仲,大哥潘鸿,兄弟潘越。咱们五人曾在淮水一带待过些日子,后来辗转来到鄂州,又从鄂州南下,今日到信州地界,天色黑了下来,不能再行赶路,所以来到这破庙中,不想与小兄弟相逢,幸会,幸会。”说着朝许问书抱了抱拳。

    许问书道又站起身来,还礼道:“原来如此,不知几位大哥从鄂州南下,是为何事?”

    雷松面上露出谨慎之色,看他一眼,推搪道:“咱们南下,也没什么紧要之事,只不过游山玩水罢了。”

    许问书常年东奔西跑,如何看不出他的眼神?又见几人谈吐不凡,料想绝非常人,忙摆手道:“雷大哥切莫误会,小子询问此事,并非有他意,只是小子此番北上,乃是去鄂州。小子第一次北上,不认得路,故而有此一问。”

    雷松笑道:“原来是这般。你坐下吧,从鄂州到这里,咱们走了十多日,许小兄弟你这身子,怕要多些日子。只不知你孑然一身去鄂州,却是为了什么事?”

    许问书道:“小生祖籍浙江吴山镇,这次去鄂州,是为了寻亲。我嫡亲姐姐远嫁鄂州,近几日江浙一带不甚安当,故而绕道入信州之境,北上鄂州,一来可去见我那老姐,二来也可寻个安心之所。”

    “江浙一带自古繁华,吴山越水,令人流连忘返,怎地近几日不甚安当?”雷松与众人对望一眼,问道。

    许问书道:“几位大哥难道不知晓么?”

    雷松心中一动,问道:“可是与盗贼流寇有关?”他将“盗贼流寇”四字说得极重,那睡在案上的青衣人听到这里,俄然动了动身子。

    众人都在全神贯注谈话之中,并未察觉他这细微的举动。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扑迷离(二)() 
许问书接着道:“说是盗贼流寇,却又有些不妥。”

    “哦?”李春来等人似乎都极为感兴趣,又问道:“怎么说?”

    许问书道:“前些日子,我去村头王先生家中借书,在回来途中,便遇到了一伙手执明晃晃兵器之人。我见这伙人约摸五六百人,又没穿着军服,当时就吓得魂飞天外,心想遭了,遇上强盗了。果不其然,有几人发现了我,便手提长枪,奔将过来,将我捉了前去。来到军前,我见他们山大王凶神恶煞的,是个约摸四十来岁的黑脸大汉,心里更加害怕,心想这次定是九死一生,活不成了。”

    秀才许问书顿了顿,又道:“那山大王将手中的大刀一扔,不偏不倚,刚好插在马鞍前的刀鞘里。他见我吓得瑟瑟发抖,柔声叫我不必害怕,又问了我家住何处,家中之情况。我当时哪敢撒谎?只好如实说了。他们听说了我的话之后,不依不饶,将我带到山上。”

    “到了山上之后,那黑脸大汉命退了左右,将我带到峰前。我见他随身的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